开掘城市焦点新闻深度与广度

来源 :中国记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56813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报道与报纸的市场竞争休戚相关,城市焦点新闻更是各大媒体紧盯的目标,不再仅仅着眼于“曝黑幕、看惊奇”,已逐渐转移到媒体理念的胜利。因此城市报道的格局和理念,也不断经历着调整、剖析、再调整的过程。时空和性格的视角具备时空视角,从一个问题拎出一串问题 City reports are closely linked with the newspaper market competition. The focus of the city’s news is the focus of major media. Instead of just focusing on exposing the shady spots and watching the surprises, it has gradually shifted to the victory of the media concept. Therefore, the pattern and concept of urban coverage, but also continue to experience the adjustment, analysis, and then adjust the proc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ime, space and character, it possesses a space-time perspective and carries a series of questions from one question
其他文献
报道城市必须了解城市发展规律和特质。城市发展不是一成不变,随着时间推移和认识上的变化,城市发展进程的客观规律性被逐渐认识并得到尊重。不同历史阶段城市报道重点不同报
中图分类号:G62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3-085-01     学情背景  识字主体千差万别,入学半年的孩子识字量不等,相差很大,这与家庭学习环境有关联,识字多的孩子总是得不到满足,而识字少的孩子又不能自主地识字,所以,仅靠课本上的生字教学,会出现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又“消化不了”的症状。在本节口语交际中,我的教案设计从生活中的生字入手,给学生创造一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关键,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加入WTO后我国高等教育应对策略之一就是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设计意图  “转动”的现象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孩子们非常熟悉,也非常好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基于孩子的兴趣和《指南》的精神,我用废弃的乒乓球剪成月亮形状当月亮船,放置到有水的垫板上,用倾斜垫板的方法使月亮船受力,在垫板上连续转动起来。这一现象带给孩子意想不到的惊奇,让他们产
期刊
“一位哲学家说,人类是擅长制造城市的动物,人类所有的伟大文化都是从城市所产生的;世界史就是人类的城市时代史。”一花一世界,本刊及《新闻业务》周刊将“记者与城市”作为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3-086-01     兴趣是一个人爱好某种事物的一种带肯定情绪的意识倾向,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品社课大多数课文都是优美的故事,且课文多带有丰富多彩的图画。如何在品社课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呢?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兴趣是一种有积极作用的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 ,如何发挥其独特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 ,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话题。1 充分认识英语教学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作用1.1 英语教学在整个教学体
在经典理论教学中引入研究性课题,能从发展的角度推进经典理论课程的教学,强化学生知识及能力、素质的培养,密切结合大学教育中教学与科研两大基本任务,探索一条适合现代教育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水—水蒸气—水”的变化过程。  2.尝试做小实验,学会记录实验结果。  3.萌发探究科学现象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故事课件《小青蛙和小露珠》,相关图片,电茶壶,茶壶盖,小托盘,镜子,记录表等。  活动过程  一、猜猜是什么  师:宝贝们,荷叶上这些“晶莹透明像水晶,光滑圆润像珍珠”的东西是什么?老师今天为你们带来了一个关于小露珠的故事,一起来听一听吧!  二、
期刊
中图分类号: 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3-087-02     一.一个日记人的定位  我是一名普通的中学语文教师,自己就喜欢写日记,工作十几年来一直坚持写日记:从在纸上写,到在电脑上写;从写博客,到现在又写微博。微博,是我目前最喜欢、最适应的日记形式。它对我写日记最大的变化是,一有感受、想法,就随时写下来,而不是等待一天结束再专门写日记。而且直接在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