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刘开说“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今人陶行知也说“行是知之路,学非问不明”。是的,问题是打开思路的最佳方式。对于语文教学而言,课堂提问更是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对于一堂课的成败,起着关键的作用。美国教育家卡尔汉是这样说的:“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达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恰当的课堂提问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运用得当,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及时反馈教学情况,还能够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起到启发学生思维,开启学生心智的重要作用。那么如何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提问更有效呢?
一、深入钻研,务实文本,选准问“点”
高鲁布科夫说:“教师对学生提问的时候,应该明确决定要把学生引到哪里去。最终的目标决定着谈话的进程、提问的方法。”课堂提问应该选择问点,优化问点。这个点必须是最能体现单元训练的重点,最能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要点,是牵一“点”而动全文的关键处。这个“点”,可以是文章的重“点”、要“点”或难“点”,需要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理清课文思路,明白作者写作意图,把握课文写作特点的基础上确定。
比如李镇西老师在《孔乙己》教学中,他针对孔乙己的特殊身份、地位、结局三方面,提出:孔乙己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整篇课文仅以这样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展开,问题立足文本,统摄全局,虽然不多,但对于学生全面透彻地把握文本,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学生在这个问题的引导下,积极阅读,热烈讨论,创造能力和创造积极性得到很好的发挥。选取这样的角度,让学生更容易走进文本,情感体验更深刻。这样的设计与我们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是十分吻合的。
二、遵循规律,创设情境,掌握问“时”
问题设计要好,但还要注意提问的时机。俗话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提问也当如此。那么什么时候才是最佳的提问时机呢?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学生处于“愤”“俳”的状态下,教师提出问题,必能促使他们积极思维,启发思想,锻炼能力。提问要把握最佳时机,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引导,要在遵循学生年龄特征和不同心理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欲望。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导语、资料的铺垫,帮助学生实现思路的“沟通”。
例如,在教学《孔乙己》时,笔者曾看到这样一则课例:板书课题后,教师转身问道:“孔乙己叫什么?”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孔乙己。”教师立马追问道:“孔乙己是他的名字吗?”学生稍一迟疑,答道:“不是,是他的绰号。”教师又问:“孔乙己读了一辈子的书,为什么连个名字都没有呢?”几个问题由浅入深,层层推进,让学生既了解到孔乙己生活的不幸,又能不断引领学生走向文章的主题,这种提问设计能为学生打开一片新的视野,不但有利于学生探究意识的形成,而且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
三、面向全体,明确层次,把握问“度”
“度”,指难易程度,课堂提问必须难易适中。《学记》上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这就告诉我们,教师设计问题要有层次,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当,要让学生“跳一跳”把果子摘下来。太难,忽视学生心理特点,超出理解水平和知识基础,导致超前抑制,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太易,会使学生思维处于停滞状态,失去提问的价值。这种“度”的控制,需要教师深入课堂了解学情,在提问时根据反馈信息及时纠正与调控。
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把课堂变成几个优等生的天下,尤其是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要留给他们一定的发言机会。课前可有意设计几个较简单的问题,或者在课堂上随机提出容易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只要说得有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以此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在课堂上的学习热情。其实,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有时对某些问题的回答可能优于一些学习好的学生。还需注意到,教师要自觉地把自己置身于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不要把自己的认识强加于学生或武断地代替学生下结论,要在教学中形成平等民主的气氛,不要因为平时学生学习成绩和表现的差异,而在对话中表现出厚此薄彼的倾向,让学生感到教师的不公正。
四、优化内容,灵活掌控,讲究问“法”
提问要讲究方法,这是教学技巧,也是艺术。这个法要因人而异,因文而异,这个法必须要在优化教学内容、把握教学重点的基础上,以精要和巧妙为原则,灵活地运用。教师只有设计出举足轻重、切中要害的问题,才能让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全面透彻,才能达到“一箭双雕”“以一当十”“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才能保证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智力得到充分的发展。比如,有一次,我们集体备课时,大家讨论《孔乙己》这篇课文时,发现孔乙己的一生始终没有跳出一个“半”字,课文中有很多语句都直接含有“半”字,有些内容也暗含着“半”字,而这些语句和内容直接勾画了孔乙己的“半”字人生。于是我们在课堂教学时,以孔乙己的“半”字人生拉开序幕,指导学生联系孔乙己的外貌、动作、语言等语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深挖孔乙己的思想灵魂,一系列问题以启发学生兴趣,触发学生的探究心理,引导学生思索孔乙己一生的悲剧命运。由此导出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其实是对“当时社会的腐朽与病态”的批判。这些问题的抛出,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其中,激发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这样的设计符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的要求。
五、抓住时机,客观及时地予以评价
教师提问之后一定要对学生的回答作出适当的评价。教师的评价极为重要,它能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从而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中去。在提问时,教师要自始至终细心观察学生的反应,认真评价学生的回答,及时矫正其认识缺陷。评价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一种是肯定性的、激励性的;一种是否定性的。对回答正确又有独到见解的学生,教师当然应该充分肯定,还应给予必要的赞扬,以此引起其他同学的注意与思考;而对于回答不够全面的同学,教师可以变换叙述的方式,使表达的意思更明确,以进一步启发学生全面考虑问题。而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要引导其他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评价、矫正或扩展。在评价学生的回答时,要坚持以表扬为主,时刻给学生以鼓励,给他们再一次站起来回答的勇气,尤其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更要特别鼓励,消除他们思想上的惰性和心理上的障碍。当然这里的鼓励绝不是迁就。对学生回答中的错误也要及时适当地纠正,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加深入地阅读文本,积极思考,从而努力去发现问题的关键因素,探寻到问题的最终答案。
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客观、公正、热情,而且做到恰如其分;教师要有民主作风,要让学生有插话、提问和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要形成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通过评价,要克服后进生停滞不前、优等生故步自封的缺点,从而做到后进生满怀信心,而优等生则“更上一层楼”。
总之,科学地把握课堂提问策略。掌握好课堂提问技巧,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设疑、引趣、点拨,巧于曲问,鼓励答疑,不断撞击学生的思维火花,点燃学生的自信引线,让学生在教师的问题策略之下感受到思维的提升,感受到课堂学习的快乐,感受到语文学科的真正魅力。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语文教师,中学一级教师,区优秀青年教师。
一、深入钻研,务实文本,选准问“点”
高鲁布科夫说:“教师对学生提问的时候,应该明确决定要把学生引到哪里去。最终的目标决定着谈话的进程、提问的方法。”课堂提问应该选择问点,优化问点。这个点必须是最能体现单元训练的重点,最能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要点,是牵一“点”而动全文的关键处。这个“点”,可以是文章的重“点”、要“点”或难“点”,需要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理清课文思路,明白作者写作意图,把握课文写作特点的基础上确定。
比如李镇西老师在《孔乙己》教学中,他针对孔乙己的特殊身份、地位、结局三方面,提出:孔乙己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整篇课文仅以这样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展开,问题立足文本,统摄全局,虽然不多,但对于学生全面透彻地把握文本,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学生在这个问题的引导下,积极阅读,热烈讨论,创造能力和创造积极性得到很好的发挥。选取这样的角度,让学生更容易走进文本,情感体验更深刻。这样的设计与我们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是十分吻合的。
二、遵循规律,创设情境,掌握问“时”
问题设计要好,但还要注意提问的时机。俗话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提问也当如此。那么什么时候才是最佳的提问时机呢?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学生处于“愤”“俳”的状态下,教师提出问题,必能促使他们积极思维,启发思想,锻炼能力。提问要把握最佳时机,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引导,要在遵循学生年龄特征和不同心理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欲望。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导语、资料的铺垫,帮助学生实现思路的“沟通”。
例如,在教学《孔乙己》时,笔者曾看到这样一则课例:板书课题后,教师转身问道:“孔乙己叫什么?”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孔乙己。”教师立马追问道:“孔乙己是他的名字吗?”学生稍一迟疑,答道:“不是,是他的绰号。”教师又问:“孔乙己读了一辈子的书,为什么连个名字都没有呢?”几个问题由浅入深,层层推进,让学生既了解到孔乙己生活的不幸,又能不断引领学生走向文章的主题,这种提问设计能为学生打开一片新的视野,不但有利于学生探究意识的形成,而且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
三、面向全体,明确层次,把握问“度”
“度”,指难易程度,课堂提问必须难易适中。《学记》上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这就告诉我们,教师设计问题要有层次,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当,要让学生“跳一跳”把果子摘下来。太难,忽视学生心理特点,超出理解水平和知识基础,导致超前抑制,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太易,会使学生思维处于停滞状态,失去提问的价值。这种“度”的控制,需要教师深入课堂了解学情,在提问时根据反馈信息及时纠正与调控。
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把课堂变成几个优等生的天下,尤其是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要留给他们一定的发言机会。课前可有意设计几个较简单的问题,或者在课堂上随机提出容易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只要说得有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以此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在课堂上的学习热情。其实,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有时对某些问题的回答可能优于一些学习好的学生。还需注意到,教师要自觉地把自己置身于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不要把自己的认识强加于学生或武断地代替学生下结论,要在教学中形成平等民主的气氛,不要因为平时学生学习成绩和表现的差异,而在对话中表现出厚此薄彼的倾向,让学生感到教师的不公正。
四、优化内容,灵活掌控,讲究问“法”
提问要讲究方法,这是教学技巧,也是艺术。这个法要因人而异,因文而异,这个法必须要在优化教学内容、把握教学重点的基础上,以精要和巧妙为原则,灵活地运用。教师只有设计出举足轻重、切中要害的问题,才能让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全面透彻,才能达到“一箭双雕”“以一当十”“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才能保证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智力得到充分的发展。比如,有一次,我们集体备课时,大家讨论《孔乙己》这篇课文时,发现孔乙己的一生始终没有跳出一个“半”字,课文中有很多语句都直接含有“半”字,有些内容也暗含着“半”字,而这些语句和内容直接勾画了孔乙己的“半”字人生。于是我们在课堂教学时,以孔乙己的“半”字人生拉开序幕,指导学生联系孔乙己的外貌、动作、语言等语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深挖孔乙己的思想灵魂,一系列问题以启发学生兴趣,触发学生的探究心理,引导学生思索孔乙己一生的悲剧命运。由此导出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其实是对“当时社会的腐朽与病态”的批判。这些问题的抛出,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其中,激发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这样的设计符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的要求。
五、抓住时机,客观及时地予以评价
教师提问之后一定要对学生的回答作出适当的评价。教师的评价极为重要,它能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从而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中去。在提问时,教师要自始至终细心观察学生的反应,认真评价学生的回答,及时矫正其认识缺陷。评价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一种是肯定性的、激励性的;一种是否定性的。对回答正确又有独到见解的学生,教师当然应该充分肯定,还应给予必要的赞扬,以此引起其他同学的注意与思考;而对于回答不够全面的同学,教师可以变换叙述的方式,使表达的意思更明确,以进一步启发学生全面考虑问题。而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要引导其他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评价、矫正或扩展。在评价学生的回答时,要坚持以表扬为主,时刻给学生以鼓励,给他们再一次站起来回答的勇气,尤其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更要特别鼓励,消除他们思想上的惰性和心理上的障碍。当然这里的鼓励绝不是迁就。对学生回答中的错误也要及时适当地纠正,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加深入地阅读文本,积极思考,从而努力去发现问题的关键因素,探寻到问题的最终答案。
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客观、公正、热情,而且做到恰如其分;教师要有民主作风,要让学生有插话、提问和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要形成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通过评价,要克服后进生停滞不前、优等生故步自封的缺点,从而做到后进生满怀信心,而优等生则“更上一层楼”。
总之,科学地把握课堂提问策略。掌握好课堂提问技巧,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设疑、引趣、点拨,巧于曲问,鼓励答疑,不断撞击学生的思维火花,点燃学生的自信引线,让学生在教师的问题策略之下感受到思维的提升,感受到课堂学习的快乐,感受到语文学科的真正魅力。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语文教师,中学一级教师,区优秀青年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