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春正午刺眼的阳光下,当孙老师气喘吁吁小跑着到小区门上将一本厚重的个人散文集《这些字,那些事》送到我手中让我写几句评论时,接过书一眼扫去书名中的“字”字像一颗闪耀的明珠格外吸引我的眼球,我似乎看到了一个个欢快的跳动着的方块字带着文雅质朴的舞姿迎面而来,这些朴素的文字正如面前的作者一样丝毫没有矫揉造作之感,是那么的自然而富含淡雅的书香。印象中在我工作13年的记忆里,她是我所知道的第十个笔耕不辍很有成就的青年作家了,又一个我们的学生作家站在我的面前,内心的喜悦自不言表。
从她的书名里我阅读到了作为师生共同的心理契合点,这十几年来我个人盲目地在学业和工作上摇摆不定,但最为关注的依然是汉字的书写与规范,我常感慨现代社会中受重外语、轻母语的现象的影响和制约,规范使用汉字日渐受到冷落,由于电脑和网络的普及,现代人提笔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很多人出现提笔忘字或是书写潦草、字形面目全非,或错字、别字、异体字、不规范字、网络生造字等漫天飞,我们的汉字书写面临断流,我们日常生活与传统文化联系的纽带正在断裂,3000多年的汉字书写,成了挥之不去的“文化乡愁”。尽管让人欣慰的是,还有很多所谓的书法家孜孜以求的在坚守传统的汉字书写,但大多数人缺乏对汉字本身所蕴涵的文化内涵的挖掘和领悟。
而孙海芳思考了,尽管她和我一样既不是书法家,也不是学者,她仅仅是我们庞大的教师队伍中再普通不过的一名教员,然而让人敬佩的是在近十年的教学中她用自己的灵魂、用自己的阅世经历和对文化及情感的把握在不断的探索、揣摩和思考每个汉字的渊源和文化意义,文集中我看到她精心手写的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等,书写的过程正是她体验汉字美感和文化意义的过程。
《这些字,那些事》作者把看到的、想到的、听到的内容,通过精选的40个具有代表性的汉字用随笔、散记的方式表达出来结集成册,这40个汉字像40块风格迥异的小魔镜,穿透汉字的表面,让我们阅读到了亲情、友情和诸多令人温暖的情感元素,书中的用到了其学生精妙的绘画创作,犹如画龙点睛之效,颇具意味。这是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对生命的沉思和对灵魂的拷问。
卷一“那些人”中作者用“祖”、“歌”、“友”、“父”、“香”、“匠”、“兄”七个字,通过平易自然、通俗易懂的语言,用片段和章句对事物的洞察,从现象深入到本质,让我们领悟到文章所蕴涵的文化底蕴,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精神智慧和哲理思辨,对自我、对人生、对生存状态等的做出较为深刻关注和思索,处处渗透着文字背后的深厚的情感力量,
作者由“祖”想到已逝世的祖父母,通过对她们的回忆和思念,表现作者对人生苦短的无可奈何和对“孝”的真挚感受。作者在文中写道“当我们寻思着买一辆好车的时候,不如陪着父母,给双亲买一双适脚的鞋子。”当我们在有限的生命里为世俗的东西奔波,在这个塑料、泡沫的社会里忙碌的时候,心里想着等自己成功了怎么孝顺父母的时候,可能就成了子欲孝而时不待了。其实,父母等待的只是儿子最贴心的一句问候。“在现世的繁华焦躁中,有谁能静下心来,唱一支发自内心的歌谣?写一句实实在在的话语,做一件具体的事情呢?”在坚硬的、冰冷的城市里,作者用一个简单的“歌”字为我们构建了一个理想的生活状态,把从灵魂深处发出的声音,用最朴实、最真诚的“歌”表达出来,直视每个人的内心,而让每个人都有质量的活着。知识、粮食、友谊,作为世界上最宝贵的三样东西。作者通过对“友”字的理解和几篇散记中对朋友的分析,如文章《舟曲有个我的女同学》中作者回忆说:“那些过去的,曾经的,那些我们一起走过的岁月,一起哭闹,喧哗的记忆,我相信,会出现在每个人的记忆里。走过这么多人事,那些脸庞却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可爱。”这朴素的话语说明了朋友之间的谩骂、朋友之间的欣赏及朋友之间互定目标等一些列深刻的记忆而得出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知识是无形的粮食,粮食是充饥的食物,而友谊则是精神粮食。知识和友谊离不开粮食,知识是友谊的前提,友谊则是我们立足于世的另一种精神粮食,因而,知识、粮食和友谊在生活中缺一不可。“父”字的原始意义在该书中是这样解释的:“父,擎火者的意思,可见父亲有着方向性的指引,就像在黑暗里,有了火把,希望就是满满当当的,如置身困境之中,有了父亲的存在,一切就踏实下来。”这段对“父”字的解释,足以说明父亲是伟大的,正如香港著名作家梁凤仪所说:父爱同母爱一样的无私,不求回报;父爱是一种默默无闻,寓无形之中的一种感情,只有用心的人才能体会。作者通过对从事古建木匠的父亲的所作所为和父亲对她的影响的描述,让我们知道了我们通过努力就得先让父母欣慰,并实现自己的价值,来奉献社会。“香”与我国渊源流长的文化密不可分,如“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该诗句是在讲谷物之香,又如“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表现的是一种植物的芬芳馨香之气。作者通过一系列关于“香”的诗句给我们呈现的却是“香”的一系列作用:能够在馨悦之中调动心智的灵性,于有形无形之间调息、通鼻、开窍、调和身心,妙用无穷等,最主要的是如作者所言“香在象征上跟精神存在和灵魂本质相像”。作者在“匠”字中,通过“工作态度决定了工作的时效,理念决定了工作的方向,文化决定了工作的厚度”这句话,给我们讲了一个看似简单地道理,但是要做一个真正的“匠者”,实现这三句话所揭示的道理,还是比较困难的,需要我们付出很多的努力才有可能实现。“兄”字所要表达的其实是兄是生活的指引者和人格的榜样,是为自己建构的一种标志性的想象,用它来揭示自我隐秘的内心世界,逼视自己内心深处的矛盾与苦闷还能给“兄”言说。
卷二“那些话”中,作者用民谣曲词、名人语录、网络话语和诗歌等重要的语体形式,通过自我表现色彩和个人主观性,表现的是对世界、对人生的个体体验,以及对自我的生命体验和灵魂揭示,是一种内省式是审美追求。作为教学战线上的一员,作者探索和发现有效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这其实就是作者将自己隐秘的内心世界表现出来,并运用于实践。在这个过程中,作者将内心的幽幽情怀借助文字诉之于笔端。 卷二中的几篇文章,作者对“立马悬踢与悬踢立马”、“记”、“教”、“诗”、“福”、“兔‘走’触株,折颈而死”这七组字词的理解和分析得出了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有人文性的特点,并要含有诗意的意境创造,这既是对生活中美的挖掘,也是一种诗意生活的艺术表现。德国诗人荷尔德林说:“人,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作者在《诗》这篇文章中,就讲道:“生活是诗意的,在大地上,人能够感受到一种安详的归宿;而语文也应该是诗意的,它应该成为提供生命发展的良好‘土壤’,成为淋漓战线人性魅力的乐园。”除此之外,还必须要有激情,当然,激情不是表层的张扬,也不是肤浅的铺陈;不是华而不实的渲染,也不是冗余累赘的堆砌;不是声嘶力竭的叫喊,也不是矫揉造作的表演;不是拙劣的东施效颦,也不是可笑的邯郸学步。激情是真实的、由衷的,而且又是感人至深、振奋人心的情感的自然而充分的流露。激情进入语文课堂,是语文课堂的灵魂。因此,作者在平时的教学当中,首先做到发现课堂中的诗意,然后在学习过程中感受诗意之美。从小培养孩子的创造思维和审美情趣,让孩子们在学习中兴奋、畅快,在生活中懂得爱、温暖和幸福!作者在文章《福》中有这样一句话:“空气中布满了幸福的颗粒,鸟儿啄一口,都上了天堂。”作者对这句朴素的话语其实是对艰涩灵魂的追问和深思,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的内心是复杂的、矛盾的。正因为有了这些矛盾,才感受到幸福是真正存在的。就像作者在文中所说的一样“争吵误会,委屈难过,一个个生活的插曲,记录我们童年里难忘而美好的尴尬……一场误会,一次心灵的较量,就这么长大着,幸福着”。展现给我们一个“倔强的独语者”,也就是痛并快乐的、诗意的栖居在精神的家园里,感悟生活、体验生命的价值所在。随着生命而流动,不要求任何东西,保持在宁静状态,对任何生命所给予的,只觉得感激。如此去做,将会为自己打开一扇新的门。
而作者对现代教育的启发和作者在教育行业上摸索着怎么样的教育才显得更有实际的意义,怎么样使“人”才能更像“人”恰好就体现了这一点。在语文教学中,一步步实现着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卷三“那些印象”中,展现给我们的是颇具兰州地方特色的微雕葫芦、聪明勤劳的结晶羊皮筏子、“虎抱头”的窗户、颇具意味的“卷了刃”、兰州软儿梨等与作者对静物“灯”、“门”等和对自然现象“雨”、“月”等简单朴素的话语,如微雕葫芦这一特有的民间特色是匠人精雕细刻而成的工艺品,“用特制的钢针和刻刀在葫芦上临摹、雕刻上以各种吉祥的花卉、山水、人物、典故、传说、诗词、文赋等为题材的图画,再释以松墨即成”。作者用这种素朴无华的语言,看似平淡,但追求的却是一种更高的意味。作者实际表现的不仅仅是兰州人们用自己的智慧雕刻着生活,而是它们还显示着灿烂的兰州文化,将一个个吉祥葫芦挂在生活的各个角落,点缀着美丽的梦。《灯》这篇文章,作者从《阿拉丁神灯》谈起,告诉我们灯盏有改变命运的暗示。作者作为一名教员,把对灯的审美情趣引入课堂,让学生由灯产生对生活的启发,使孩子在心中亮起一盏“灯”。正如这盏灯,也记载着作者的愁思,记载着慢慢长夜里作者心中泛起的悲凉,由此作者在无数昏暗的光里,找出了光的深刻含义。自古以来,“月”一直是文人墨客寄托感情的一个常见的对象,有多少情思被寄托于它,每谈到月亮,在每个中国人的记忆里都会泛出一点光芒来。古人除了用“月”来寄托感情外,还用来计量时间的变化,因此,“月”也成了一种悬挂于高空中的“钟”。作者用“月”和“钟”这两个词,展示在我们眼前的画面是:在有限的时间里,一个孤独者独自寻找出路的生命旅程。在这个过程中,作者也是如此,作者的生命历程就是在教学路上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正在生命旅程上迷失方向的人也许听到钟声会知道自己该往什么方向去走,去正确审视自己灵魂里的虚无和失望。
卷四“那些事”中,作者用的笔墨最多,通过多个故事来表现自我的内心独白,这其实就是与自己灵魂的对话。除了教学,作者还身兼作家这一称呼,因此在故事中流露出了一种紧张感和沉重感。在该卷的故事中,虽然没有直抒胸臆的表达,但它不是简单浅显的表白,而是通过层层的渲染倾吐自己内心的郁结和缓缓的倾泻。
作者通过教学中的实例和几篇散记中对“读”字的分析,告诉我们读书是生活中的大事。她在文中这样说:“在现世中,读书并不是无用,不是费时费力的无用之举,它潜在的能量在每一个细节处隐伏下来,在适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适时地出现。书到用时方恨少,书到用时才显珍贵。有时候,人文的素养,在细枝末节中得以体现的时候,一首唐诗会比一个单词来得实在。”这看似很普通的一段话,却表露出作者对不读书的人多一种惋惜之情,也表达出了自己内心的欲念和忏悔,告诉我们让阅读在有限的时间里占去很重的分量来充实自己,然后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如作者对“梦”字的解释,双木遮阳,定会生出一些神奇来。“年”和“逝”这两个字中,年,是用来计时的;逝,有时形容时间跑得很快,像流水一样逝去。作者在文章《旧事》中说过这样一句话:“屈指可数,鼠年已尽。”其实表现得就是对时间流逝的叹息和已逝岁月的遗憾。“愧”、“庙”、“牧”这几个字表现了作者极为复杂的内心世界,如作者所言:“一种生活的经历会在性格中留下独有的印记,这段从教经历与我,已在我的思维里,刻上了深深的痕迹。”这种于心的情愫,对作者来说,是磨砺,是修行,是救赎。最后一篇《“行”走,“游”历》,实际上表现的是作者的生活态度,作者思想中的旅行,可能是寻找和丰富生命的体验,是脚下的路,更是心中的路,目的地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否能触发内心的某种感受,一个人,走一路,且行且思!
突然想起一句话:“清晨我蹲在河边,晨曦是那样的明丽。如果你在意日子,川流不息的美,就在日子里,川流不息,就是生存存在的完美!”中国文字的魅力,如同生命的流水。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这些字,那些事》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也会川流不息。
从她的书名里我阅读到了作为师生共同的心理契合点,这十几年来我个人盲目地在学业和工作上摇摆不定,但最为关注的依然是汉字的书写与规范,我常感慨现代社会中受重外语、轻母语的现象的影响和制约,规范使用汉字日渐受到冷落,由于电脑和网络的普及,现代人提笔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很多人出现提笔忘字或是书写潦草、字形面目全非,或错字、别字、异体字、不规范字、网络生造字等漫天飞,我们的汉字书写面临断流,我们日常生活与传统文化联系的纽带正在断裂,3000多年的汉字书写,成了挥之不去的“文化乡愁”。尽管让人欣慰的是,还有很多所谓的书法家孜孜以求的在坚守传统的汉字书写,但大多数人缺乏对汉字本身所蕴涵的文化内涵的挖掘和领悟。
而孙海芳思考了,尽管她和我一样既不是书法家,也不是学者,她仅仅是我们庞大的教师队伍中再普通不过的一名教员,然而让人敬佩的是在近十年的教学中她用自己的灵魂、用自己的阅世经历和对文化及情感的把握在不断的探索、揣摩和思考每个汉字的渊源和文化意义,文集中我看到她精心手写的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等,书写的过程正是她体验汉字美感和文化意义的过程。
《这些字,那些事》作者把看到的、想到的、听到的内容,通过精选的40个具有代表性的汉字用随笔、散记的方式表达出来结集成册,这40个汉字像40块风格迥异的小魔镜,穿透汉字的表面,让我们阅读到了亲情、友情和诸多令人温暖的情感元素,书中的用到了其学生精妙的绘画创作,犹如画龙点睛之效,颇具意味。这是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对生命的沉思和对灵魂的拷问。
卷一“那些人”中作者用“祖”、“歌”、“友”、“父”、“香”、“匠”、“兄”七个字,通过平易自然、通俗易懂的语言,用片段和章句对事物的洞察,从现象深入到本质,让我们领悟到文章所蕴涵的文化底蕴,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精神智慧和哲理思辨,对自我、对人生、对生存状态等的做出较为深刻关注和思索,处处渗透着文字背后的深厚的情感力量,
作者由“祖”想到已逝世的祖父母,通过对她们的回忆和思念,表现作者对人生苦短的无可奈何和对“孝”的真挚感受。作者在文中写道“当我们寻思着买一辆好车的时候,不如陪着父母,给双亲买一双适脚的鞋子。”当我们在有限的生命里为世俗的东西奔波,在这个塑料、泡沫的社会里忙碌的时候,心里想着等自己成功了怎么孝顺父母的时候,可能就成了子欲孝而时不待了。其实,父母等待的只是儿子最贴心的一句问候。“在现世的繁华焦躁中,有谁能静下心来,唱一支发自内心的歌谣?写一句实实在在的话语,做一件具体的事情呢?”在坚硬的、冰冷的城市里,作者用一个简单的“歌”字为我们构建了一个理想的生活状态,把从灵魂深处发出的声音,用最朴实、最真诚的“歌”表达出来,直视每个人的内心,而让每个人都有质量的活着。知识、粮食、友谊,作为世界上最宝贵的三样东西。作者通过对“友”字的理解和几篇散记中对朋友的分析,如文章《舟曲有个我的女同学》中作者回忆说:“那些过去的,曾经的,那些我们一起走过的岁月,一起哭闹,喧哗的记忆,我相信,会出现在每个人的记忆里。走过这么多人事,那些脸庞却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可爱。”这朴素的话语说明了朋友之间的谩骂、朋友之间的欣赏及朋友之间互定目标等一些列深刻的记忆而得出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知识是无形的粮食,粮食是充饥的食物,而友谊则是精神粮食。知识和友谊离不开粮食,知识是友谊的前提,友谊则是我们立足于世的另一种精神粮食,因而,知识、粮食和友谊在生活中缺一不可。“父”字的原始意义在该书中是这样解释的:“父,擎火者的意思,可见父亲有着方向性的指引,就像在黑暗里,有了火把,希望就是满满当当的,如置身困境之中,有了父亲的存在,一切就踏实下来。”这段对“父”字的解释,足以说明父亲是伟大的,正如香港著名作家梁凤仪所说:父爱同母爱一样的无私,不求回报;父爱是一种默默无闻,寓无形之中的一种感情,只有用心的人才能体会。作者通过对从事古建木匠的父亲的所作所为和父亲对她的影响的描述,让我们知道了我们通过努力就得先让父母欣慰,并实现自己的价值,来奉献社会。“香”与我国渊源流长的文化密不可分,如“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该诗句是在讲谷物之香,又如“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表现的是一种植物的芬芳馨香之气。作者通过一系列关于“香”的诗句给我们呈现的却是“香”的一系列作用:能够在馨悦之中调动心智的灵性,于有形无形之间调息、通鼻、开窍、调和身心,妙用无穷等,最主要的是如作者所言“香在象征上跟精神存在和灵魂本质相像”。作者在“匠”字中,通过“工作态度决定了工作的时效,理念决定了工作的方向,文化决定了工作的厚度”这句话,给我们讲了一个看似简单地道理,但是要做一个真正的“匠者”,实现这三句话所揭示的道理,还是比较困难的,需要我们付出很多的努力才有可能实现。“兄”字所要表达的其实是兄是生活的指引者和人格的榜样,是为自己建构的一种标志性的想象,用它来揭示自我隐秘的内心世界,逼视自己内心深处的矛盾与苦闷还能给“兄”言说。
卷二“那些话”中,作者用民谣曲词、名人语录、网络话语和诗歌等重要的语体形式,通过自我表现色彩和个人主观性,表现的是对世界、对人生的个体体验,以及对自我的生命体验和灵魂揭示,是一种内省式是审美追求。作为教学战线上的一员,作者探索和发现有效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这其实就是作者将自己隐秘的内心世界表现出来,并运用于实践。在这个过程中,作者将内心的幽幽情怀借助文字诉之于笔端。 卷二中的几篇文章,作者对“立马悬踢与悬踢立马”、“记”、“教”、“诗”、“福”、“兔‘走’触株,折颈而死”这七组字词的理解和分析得出了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有人文性的特点,并要含有诗意的意境创造,这既是对生活中美的挖掘,也是一种诗意生活的艺术表现。德国诗人荷尔德林说:“人,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作者在《诗》这篇文章中,就讲道:“生活是诗意的,在大地上,人能够感受到一种安详的归宿;而语文也应该是诗意的,它应该成为提供生命发展的良好‘土壤’,成为淋漓战线人性魅力的乐园。”除此之外,还必须要有激情,当然,激情不是表层的张扬,也不是肤浅的铺陈;不是华而不实的渲染,也不是冗余累赘的堆砌;不是声嘶力竭的叫喊,也不是矫揉造作的表演;不是拙劣的东施效颦,也不是可笑的邯郸学步。激情是真实的、由衷的,而且又是感人至深、振奋人心的情感的自然而充分的流露。激情进入语文课堂,是语文课堂的灵魂。因此,作者在平时的教学当中,首先做到发现课堂中的诗意,然后在学习过程中感受诗意之美。从小培养孩子的创造思维和审美情趣,让孩子们在学习中兴奋、畅快,在生活中懂得爱、温暖和幸福!作者在文章《福》中有这样一句话:“空气中布满了幸福的颗粒,鸟儿啄一口,都上了天堂。”作者对这句朴素的话语其实是对艰涩灵魂的追问和深思,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的内心是复杂的、矛盾的。正因为有了这些矛盾,才感受到幸福是真正存在的。就像作者在文中所说的一样“争吵误会,委屈难过,一个个生活的插曲,记录我们童年里难忘而美好的尴尬……一场误会,一次心灵的较量,就这么长大着,幸福着”。展现给我们一个“倔强的独语者”,也就是痛并快乐的、诗意的栖居在精神的家园里,感悟生活、体验生命的价值所在。随着生命而流动,不要求任何东西,保持在宁静状态,对任何生命所给予的,只觉得感激。如此去做,将会为自己打开一扇新的门。
而作者对现代教育的启发和作者在教育行业上摸索着怎么样的教育才显得更有实际的意义,怎么样使“人”才能更像“人”恰好就体现了这一点。在语文教学中,一步步实现着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卷三“那些印象”中,展现给我们的是颇具兰州地方特色的微雕葫芦、聪明勤劳的结晶羊皮筏子、“虎抱头”的窗户、颇具意味的“卷了刃”、兰州软儿梨等与作者对静物“灯”、“门”等和对自然现象“雨”、“月”等简单朴素的话语,如微雕葫芦这一特有的民间特色是匠人精雕细刻而成的工艺品,“用特制的钢针和刻刀在葫芦上临摹、雕刻上以各种吉祥的花卉、山水、人物、典故、传说、诗词、文赋等为题材的图画,再释以松墨即成”。作者用这种素朴无华的语言,看似平淡,但追求的却是一种更高的意味。作者实际表现的不仅仅是兰州人们用自己的智慧雕刻着生活,而是它们还显示着灿烂的兰州文化,将一个个吉祥葫芦挂在生活的各个角落,点缀着美丽的梦。《灯》这篇文章,作者从《阿拉丁神灯》谈起,告诉我们灯盏有改变命运的暗示。作者作为一名教员,把对灯的审美情趣引入课堂,让学生由灯产生对生活的启发,使孩子在心中亮起一盏“灯”。正如这盏灯,也记载着作者的愁思,记载着慢慢长夜里作者心中泛起的悲凉,由此作者在无数昏暗的光里,找出了光的深刻含义。自古以来,“月”一直是文人墨客寄托感情的一个常见的对象,有多少情思被寄托于它,每谈到月亮,在每个中国人的记忆里都会泛出一点光芒来。古人除了用“月”来寄托感情外,还用来计量时间的变化,因此,“月”也成了一种悬挂于高空中的“钟”。作者用“月”和“钟”这两个词,展示在我们眼前的画面是:在有限的时间里,一个孤独者独自寻找出路的生命旅程。在这个过程中,作者也是如此,作者的生命历程就是在教学路上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正在生命旅程上迷失方向的人也许听到钟声会知道自己该往什么方向去走,去正确审视自己灵魂里的虚无和失望。
卷四“那些事”中,作者用的笔墨最多,通过多个故事来表现自我的内心独白,这其实就是与自己灵魂的对话。除了教学,作者还身兼作家这一称呼,因此在故事中流露出了一种紧张感和沉重感。在该卷的故事中,虽然没有直抒胸臆的表达,但它不是简单浅显的表白,而是通过层层的渲染倾吐自己内心的郁结和缓缓的倾泻。
作者通过教学中的实例和几篇散记中对“读”字的分析,告诉我们读书是生活中的大事。她在文中这样说:“在现世中,读书并不是无用,不是费时费力的无用之举,它潜在的能量在每一个细节处隐伏下来,在适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适时地出现。书到用时方恨少,书到用时才显珍贵。有时候,人文的素养,在细枝末节中得以体现的时候,一首唐诗会比一个单词来得实在。”这看似很普通的一段话,却表露出作者对不读书的人多一种惋惜之情,也表达出了自己内心的欲念和忏悔,告诉我们让阅读在有限的时间里占去很重的分量来充实自己,然后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如作者对“梦”字的解释,双木遮阳,定会生出一些神奇来。“年”和“逝”这两个字中,年,是用来计时的;逝,有时形容时间跑得很快,像流水一样逝去。作者在文章《旧事》中说过这样一句话:“屈指可数,鼠年已尽。”其实表现得就是对时间流逝的叹息和已逝岁月的遗憾。“愧”、“庙”、“牧”这几个字表现了作者极为复杂的内心世界,如作者所言:“一种生活的经历会在性格中留下独有的印记,这段从教经历与我,已在我的思维里,刻上了深深的痕迹。”这种于心的情愫,对作者来说,是磨砺,是修行,是救赎。最后一篇《“行”走,“游”历》,实际上表现的是作者的生活态度,作者思想中的旅行,可能是寻找和丰富生命的体验,是脚下的路,更是心中的路,目的地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否能触发内心的某种感受,一个人,走一路,且行且思!
突然想起一句话:“清晨我蹲在河边,晨曦是那样的明丽。如果你在意日子,川流不息的美,就在日子里,川流不息,就是生存存在的完美!”中国文字的魅力,如同生命的流水。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这些字,那些事》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也会川流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