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教育教学的视角重点阐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的重要意义,并深入探析制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主要因素,同时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基础课程之一,是当代大学生接受思想教育的主要途径。当前,高等院校在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然面临重重阻碍,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纷纷在探索一套符合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并以此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实效性进展。本文拟从当前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的重要意义、影响和制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主要因素、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方法与途径多个角度,阐述如何真正落实和扎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1 新形势下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地位和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指的是基于一定的历史条件,思想政治活动所产生的效力和效用的特性,通俗来讲就是思想政治工作产生的积极作用。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中,思想政治工作总是从有效性出发,最终达到有效性的发挥和实现。实效性是思想政治工作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是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要,对敦促大学生树立高尚的思想政治理念,提高思政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性展开具体论述,旨在明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的目的,丰富思政教育理论,为大学生思政工作的顺利开展夯实理论根基。
1.1 培养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以现有教学资源为依托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以高尚的思想观念和道德理念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使其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指引下自觉遵守基本准则。大学生对社会的认知不仅影响其思维理念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同时也直接影响其改造世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能力。
1.2 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教育是所有高校必须普及的教育内容,它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有直接的影响,而且也关乎社会发展和民族振兴。高校应围绕爱国主义教育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宣讲民族理念和党政理论,开展团结教育,培育民族精神,逐步深化大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认知,增强其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与自豪感。
1.3 培养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 团结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理念。“团结就是力量”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所阐释的恰恰是团结协作的理念。一个人如果缺乏基本的协作意识,就无法将个人融入集体,即使本人能力多突出也始终处于孤立的境地,这样的人难以做出大的成就。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生产力飞速发展,社会分工逐渐明晰,生产活动的社会化程度逐渐加深,因此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的个人必须具备良好的团结协作意识和较强的集体观念,这样才能很好的适应时代步伐,不断完善自我。
1.4 培养大学生的优良道德品质 一般来讲,小到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理解和支持的互动关系的形成,大到国家事务的处理和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都必须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之上,这不仅关乎各项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同时也对本国的国际形象有一定的影响。作为一名担负兴国安邦之重任的当代大学生,必须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品行习惯,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高校是培养社会人才的主阵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除了教授基本的道德规范以外,还应注重公民道德教育,做到以扎实的专业教学教育人,以高尚的思想道德理念影响人,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2 制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主要因素
2.1 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不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人员不足 现阶段,由于教学计划、就业率等方面的约束,多数高校尚未认识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有的高校甚至过分夸大教学职能,一味的追求教学质量的提升,而忽视了学生思想领域的建设,致使高校中普遍存在思想政治工作者身兼他职,人员分配比例不当,思政教育力量薄弱。
2.2 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领导意识导向的偏斜,致使当前大多数高校中思想政治工作者长期处于师资管理的“边缘地带”,地位不受重视,待遇有失公平,导致一部分思政工作者心理不平衡,以致混混度日,不思进取,造成整个思政教育队伍素质偏低。
2.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强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按照充分体现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要求,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推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工作”。由此可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推动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渠道,对推动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重要作用。
2.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陈旧 现代社会制度下,经济、政治和文化实时更新,思想政治工作若一成不变,仍旧沿袭以往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手段,必然落后于时代赋予高校教育的基本要求。我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理念至今已沿袭三千多年,历史的更替和时代的变迁已充分验证了其可行性与实用性,而本文所言的“改变”,是在沿袭传统教育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和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融入创新的教育理念和现代高科技手段,使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适应现代社会制度,培养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社会人才。
3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3.1 从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向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教育方式转变 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将市场经济理念引入教学体系,对大学生提前进行心理建设,鼓励他们转变思想观念,主动面向市场,以市场规律和运作要求为基准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能力训练。当前,新的教育制度下的大多数大学生已不再享有毕业分配的优待,应届毕业生必须提前做好心理建设,积极参与市场竞争,高校应通过正确的方式引导大学生正视个人发展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
3.2 树立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正确的世界观 ①在高校的教育体系中引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将思政教育视为与专业教学同等重要的学科教育,对思政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给予充分的肯定,运用创新的教学手段使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专业教学的方方面面,融入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各个环节。②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思政教育质量。校方要端正思想认识,客观看待思政教育和专业教学的关系,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加大投入,强化思政工作者的素质培训,同时完善硬件设施,保证思政教育符合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任课教师必须为人师表,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转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在思政教育上率先垂范,在专业教学上争优创先,努力践行思政理论。
3.3 从单向灌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向参与式道德实践转变 单向灌输就是以强制与服从为主的泯灭学生个性的落后教育方式,在这种教学形式下,学生的主体作用未得到充分体现。现代教育制度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本教育思想,充分体现人的个性,应当成为当代大学生主动理解规约、选择价值和体验意义的过程,这在客观上构成了他们重要的学习经历。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一个常论常新的命题,这是由它的重要性和现实性所决定的,因此本文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为题,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基本理论问题入手,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的表现与原因,并就如何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提高其实效性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和意见。以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全面素质教育的推进提供参考意见,以利于提高大学生及思想政治工作者对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重要意义的认识,为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龙汉武.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5(06).
[2]张亚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状况、对策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1(15).
[3]杨霞.关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1).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基础课程之一,是当代大学生接受思想教育的主要途径。当前,高等院校在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然面临重重阻碍,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纷纷在探索一套符合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并以此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实效性进展。本文拟从当前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的重要意义、影响和制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主要因素、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方法与途径多个角度,阐述如何真正落实和扎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1 新形势下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地位和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指的是基于一定的历史条件,思想政治活动所产生的效力和效用的特性,通俗来讲就是思想政治工作产生的积极作用。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中,思想政治工作总是从有效性出发,最终达到有效性的发挥和实现。实效性是思想政治工作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是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要,对敦促大学生树立高尚的思想政治理念,提高思政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性展开具体论述,旨在明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的目的,丰富思政教育理论,为大学生思政工作的顺利开展夯实理论根基。
1.1 培养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以现有教学资源为依托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以高尚的思想观念和道德理念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使其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指引下自觉遵守基本准则。大学生对社会的认知不仅影响其思维理念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同时也直接影响其改造世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能力。
1.2 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教育是所有高校必须普及的教育内容,它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有直接的影响,而且也关乎社会发展和民族振兴。高校应围绕爱国主义教育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宣讲民族理念和党政理论,开展团结教育,培育民族精神,逐步深化大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认知,增强其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与自豪感。
1.3 培养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 团结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理念。“团结就是力量”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所阐释的恰恰是团结协作的理念。一个人如果缺乏基本的协作意识,就无法将个人融入集体,即使本人能力多突出也始终处于孤立的境地,这样的人难以做出大的成就。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生产力飞速发展,社会分工逐渐明晰,生产活动的社会化程度逐渐加深,因此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的个人必须具备良好的团结协作意识和较强的集体观念,这样才能很好的适应时代步伐,不断完善自我。
1.4 培养大学生的优良道德品质 一般来讲,小到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理解和支持的互动关系的形成,大到国家事务的处理和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都必须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之上,这不仅关乎各项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同时也对本国的国际形象有一定的影响。作为一名担负兴国安邦之重任的当代大学生,必须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品行习惯,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高校是培养社会人才的主阵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除了教授基本的道德规范以外,还应注重公民道德教育,做到以扎实的专业教学教育人,以高尚的思想道德理念影响人,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2 制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主要因素
2.1 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不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人员不足 现阶段,由于教学计划、就业率等方面的约束,多数高校尚未认识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有的高校甚至过分夸大教学职能,一味的追求教学质量的提升,而忽视了学生思想领域的建设,致使高校中普遍存在思想政治工作者身兼他职,人员分配比例不当,思政教育力量薄弱。
2.2 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领导意识导向的偏斜,致使当前大多数高校中思想政治工作者长期处于师资管理的“边缘地带”,地位不受重视,待遇有失公平,导致一部分思政工作者心理不平衡,以致混混度日,不思进取,造成整个思政教育队伍素质偏低。
2.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强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按照充分体现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要求,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推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工作”。由此可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推动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渠道,对推动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重要作用。
2.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陈旧 现代社会制度下,经济、政治和文化实时更新,思想政治工作若一成不变,仍旧沿袭以往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手段,必然落后于时代赋予高校教育的基本要求。我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理念至今已沿袭三千多年,历史的更替和时代的变迁已充分验证了其可行性与实用性,而本文所言的“改变”,是在沿袭传统教育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和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融入创新的教育理念和现代高科技手段,使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适应现代社会制度,培养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社会人才。
3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3.1 从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向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教育方式转变 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将市场经济理念引入教学体系,对大学生提前进行心理建设,鼓励他们转变思想观念,主动面向市场,以市场规律和运作要求为基准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能力训练。当前,新的教育制度下的大多数大学生已不再享有毕业分配的优待,应届毕业生必须提前做好心理建设,积极参与市场竞争,高校应通过正确的方式引导大学生正视个人发展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
3.2 树立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正确的世界观 ①在高校的教育体系中引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将思政教育视为与专业教学同等重要的学科教育,对思政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给予充分的肯定,运用创新的教学手段使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专业教学的方方面面,融入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各个环节。②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思政教育质量。校方要端正思想认识,客观看待思政教育和专业教学的关系,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加大投入,强化思政工作者的素质培训,同时完善硬件设施,保证思政教育符合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任课教师必须为人师表,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转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在思政教育上率先垂范,在专业教学上争优创先,努力践行思政理论。
3.3 从单向灌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向参与式道德实践转变 单向灌输就是以强制与服从为主的泯灭学生个性的落后教育方式,在这种教学形式下,学生的主体作用未得到充分体现。现代教育制度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本教育思想,充分体现人的个性,应当成为当代大学生主动理解规约、选择价值和体验意义的过程,这在客观上构成了他们重要的学习经历。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一个常论常新的命题,这是由它的重要性和现实性所决定的,因此本文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为题,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基本理论问题入手,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的表现与原因,并就如何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提高其实效性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和意见。以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全面素质教育的推进提供参考意见,以利于提高大学生及思想政治工作者对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重要意义的认识,为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龙汉武.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5(06).
[2]张亚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状况、对策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1(15).
[3]杨霞.关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