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为了陶冶学生的情操,让他们汲取古文化的精华,我从古诗词特点及学生心理特点出发,总结出了“四步四环”式古诗词教学的方法。读的四个环节是“学习知识”“掌握技巧”“吟诵诗词”“融入诗境”,读的时候让学生“摇头晃脑”;背的四个环节是“学习方法”“背诵课文”“体会文意”“把握主题”,背的时候让学生“囫囵吞枣”;析的四个环节是“收集资料”“进入情境”“设身处地”“把握情思”,析的时候让学生“乱点江山”;写的四个环节是“感悟生活”“阅读名篇”“学习技巧”“写作诗歌”“学生互评”,写的时候让学生“诗歌描红”。我在教学中进行了实践,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欣赏古诗词的水平。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读;背;析;写
就中学古诗词教学而言,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的任务主要有三项:感受古诗词的韵律,鉴赏古诗词的意象,体验诗人词人的情思。然而现状却是,很多教师把古诗词教学简化成会背诵、能默写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把学生当作接受的容器,这样的教育下学生缺少对古诗词热爱的情感,对诗人、诗情的激情共鸣。教师应该了解中学生在对古诗词的认知上存在的一些问题。首先,就诗词的韵律而言,学生容易忽视“意义”以外的“韵律之美”。其次,就古诗词意象而言,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尚未健全,不容易发觉“象”背后所蕴涵的“意”。再次,就情感而言,古诗词的情感表达是非常含蓄的,有时甚至是非常朦胧的。对于14至16岁的青少年来说,由于人生阅历有限,加上与诗人、词人所处的时代和地域的不同,他们不容易理解古诗词中蕴含的情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从古诗词特点及学生心理特点出发,总结出了古诗词教学的四个步骤和四个环节,简称“四步四环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欣赏古诗词的水平。
1 读,不妨让学生“摇头晃脑”
古诗词的语言美,首先是指语言的韵律美。古诗词,有其独特的节奏和韵律,古典诗词,词句匀称工整,音节铿锵鲜明,诵读起来朗朗上口,自然而然产生乐感,让人感受到悦耳顺畅的音乐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教学时,可以借鉴古人吟诵唱诗的方法,指导学生朗读时按古诗词的节奏“摇头晃脑”一番。背诵时闭上眼睛,通过“摇头晃脑”的动作感受诗歌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在摇摇摆摆中体味古诗词的情感底蕴及生命内涵。刚开始学生可能不太习惯,时间一长就自然而然地融入到角色中。一旦学生融入到角色中,吟唱如流,就能充分体会诗意、诗理、诗情、诗气,才能产生共鸣,才能达到愉悦的审美感受。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也会逐渐地被激发起来。怎样具体指导学生“唱”出抑扬顿挫和轻重缓急呢?
四个环节:
课堂处理时,先指导学生了解朗读的技巧,然后教师范读或者放录音,激起学生诵读的兴趣。朗读前学生先思考“怎么读”“为什么这样读”,再引导学生对比揣摩各种读法,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讨论与争论中,在模仿与实践中,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教学中,让学生注意听录音,然后小声跟读,最后模仿诵读,逐渐把握正确的朗读方法。
1.1 注意重音。
重音处理得好,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低音显得幽沉,表达肃穆、悲哀的情感;高音显得响亮,表达兴奋、喜悦的情感。如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重音落在“千帆过”“万木春”上,为什么?因为这六字形象地展现了未来的美好,表现了一种激昂、乐观的人生态度。
1.2 注意语调。
语调指由于思想感情、语言环境的不同,或为某种表达效果,在声音上表现出来的升降、高低的变化。诵读时,根据内容处理好语调的平淡、上升,就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情感。如读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时,“商女”读得平缓,“不知”开始上升,“亡国恨”达到顶点,“恨”更重。正确的语调,可以激起心中的忧愤,从而领会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的情感。
1.3 注意节奏。
诵读中的节奏须着眼于全篇。感情欢快的,可用快节奏,感情忧郁的,可用慢节奏。如诵读《木兰诗》木兰归家一段,感情基调是热烈、欢快的。第一节节奏最快,极力渲染喜庆的气氛;第二节放慢,表现木兰恢复女儿妆时轻松、喜悦的心情,末句轻读,为高潮蓄势;第三节再加快节奏,着力表现伙伴的惊奇感。充分发挥学生的模仿能力,在声情并茂的朗读训练中,北方人民的豪迈气概,木兰的巾帼英雄形象重现在眼前。
2 背,不妨让学生“囫囵吞枣”
背,不妨让学生“囫囵吞枣”。“操千剑而后识器,抚千琴而后知音”,没有大量语言积累,语言仓库库存寥寥无几,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只能是纸上谈兵。“背书”,是我国几千年语文教学方法的精华所在,私塾教学一般用三年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背熟《三字经》《千家诗》《幼学琼林》和《四书》等。学习汉语必须重视背诵,俗话说“文选烂,秀才半”。当代著名杂文家林放打了一个比方说,烂熟几百篇好文章,在肚子里扎了根,就好比打仗时有了几百子弟兵在身边一样,随意驱谴,受用不尽。
四个环节:
在辅导的时候指导学生掌握必要的背诵方法,以便他们高效率地“囫囵吞枣”:
2.1 诵读记忆法。
学生在“摇头晃脑”的诵读的时候,其实对于记忆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因为这样的诵读速度相对比较慢,速度放慢了,学生可以充分体味诗词的意味,从而加深记忆。
2.2 画面记诵法。
心理学家指出:在诸多记忆中,形象记忆占优势。学习古代诗词时,引导学生在有限的诗篇里拓展无限的联想、想像,让诗文中的景、物、人在脑海里浮现、加工,展现成一幅幅形象生动的画面。如,在学习张志和的《渔歌子》时,根据诗情,指导学生想像出画面:西塞山前一群群白鹭自由飞翔,桃花盛开,溪水潺潺,肥大的鳜鱼在水中追逐,一位渔翁戴着青斗笠披着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悠闲垂钓。这是一幅鄙弃尘世,追求淡泊宁静的垂钓图。画面记诵法,还训练了学生的联想、想像能力,提高了感知美、鉴赏美的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2.3 关键词句记忆法。
古诗词背诵中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记诵过的内容隔了一段时间,由于一个词或一句话想不起来而导致后面的内容记不周全,而这一个词、一句话往往是文中的关键词,关键句。如果记诵时抓住这些关键词、句,就能有效地减缓遗忘的速度。如学习《陋室铭》时,指导学生找出统领全文的词语“德馨”,全文紧紧扣住“德馨”二字,从室外写到室内:陋室外环境清幽“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室中有高洁之士“谈笑有鸿儒”,更有“调素琴,阅金经”等尘嚣之外的生活乐趣,表现了作者傲岸高洁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突出了陋室不陋的主旨。通过抓关键词“德馨”,学生不仅能当堂成诵,还在诵读中提高了理解感悟能力。
2.4 对仗记忆法。
很多古诗词,尤其是律诗是非常讲究对仗的。在记忆的过程中,抓住对仗这一诗词的规律,可以两句对比着记忆,这样可以克服记忆单句的困难。
每学期一开始,将本学期要背诵的古诗词印刷下发,并定期检查背诵情况。对于古诗词所蕴涵的深意,不急于讲解,而是先要求学生背熟,然后再慢慢消化。犹如面对一桌子山珍海味,即使弄不明白细胞结构,营养成分,吃掉后照样能消化吸收,有益身体。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强调了背诵的重要性。许多学生说:初背摸不着头脑,背熟后往往会有恍然大悟之感。一学期让学生“生吞”几十首诗词,效果真的是事半功倍。
3 析,不妨让学生“换位思考”
对于初中生来说,赏析古诗词不妨让学生“换位思考”。古诗词是想象的果实,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古诗词的评析欣赏,离开了学生生动活泼的想象将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每教一首诗或一首词,让学生换位思考,大胆发言,自由评析是很有用的。
四个环节:
比如教读辛弃疾的《永遇乐》。对于意气风发的学生来说,辛弃疾那种豪放激荡的词是不难为他们所接受的。但是辛弃疾的词用典太多,又成为学生理解的障碍。因此就造成了这样一种局面:学生喜爱辛弃疾的词但理解不深。在讲授《永遇乐》时,先不让学生阅读词句,而是让学生结合《宋史?辛弃疾传》以及书中注释,了解辛弃疾的生平和当时的背景(南宋偏安是局势,主战主降两派的斗争,当时的战役,等等)。之后,把京口一地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重大事件(以词中所涉及为主)作为典故介绍给学生。这样就大体上营造出辛弃疾所处的情境。然后,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法,假设自己是辛弃疾,通过比喻或类比,使用这些典故与诗句的对应(影射)南宋的现状以及“自身”的遭遇。这样一来大多数学生在典故与诗句的对应上基本没有问题了。至此,才正式把辛弃疾的原词介绍给学生。
通过这样一种“还原作者写作过程”的活动,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永遇乐》一词内涵的理解,而且对古典文学作品中的典故运用的原则方法也有了最直观的认识。同时通过与词人的对比,也让学生领略到作品语言上的精妙之处,真可谓一举三得。
4 写,不妨让学生“诗歌描红”
一个人如果真正把握了一种文体的内涵,那么他应该完全可以运用这种文体进行写作,而许多人的写作又都是从类似于“描红”的仿写开始的。
四个环节:
在讲授《诗经·秦风·无衣》一课时,在完成了大纲要求的教学任务之后,为了让学生更牢固地把握住《诗经》“重章复唱”的特点,让学生模仿《无衣》进行写作。开始仿写前可以让学生思考:人类有许多共同的情感是不分今古的,很多今天仍然使用的俗语都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如本课《无衣》中用了“与子同袍”等句子表现秦人同仇敌忾的情感,那么你们能说出今天有什么类似的俗语可表示人们的交情紧密呢?有个学生说:两人好得穿一条裤子。教师接着说:那你能用“裤”作为韵脚,模仿《无衣》另写一章么?学生想了想,写出了几句:
岂曰无衣?与子同裤。王于兴师,修我武库,与子同步。
其中“武库”一词是另一个学生想出来的,源于曾经学过《腾王阁序》中的“王将军之武库”一句。然后我让大家点评这句与原作有什么不统一的地方。有的学生提出了“武库”一词指“储藏武器的仓库”,与“戈矛”“矛戟”“甲兵”等具体武器不属于一个范围。然后,教师让大家展开想象,任意仿写。有的学生这样写道:
岂曰无衣?与子同袜。王于兴师,修我铠甲,与子同霸。
有的学生认为《无衣》本来是表现“同仇敌忾”的情绪的,而“同霸”则显示出了称霸天下的野心,与原诗风格不统一。还有的学生提出了“甲”与“袜”“霸”压韵不够严格。教师乘机可以讲授一下古韵问题,告诉学生“袜”与“霸”在古代并非一个韵部。此后还有的学生根据“与子同泽”的注释“我和你穿同样的衬衣”,写出了“岂曰无衣?与子同衬。王于兴师,修我兵刃,与子同恨。”等章节,教师让大家都一一进行了评述。
这一环节与其说是在培养学生写作诗歌,倒不如说是让学生通过写作这种形式来把握诗歌的内涵。这样的步骤的好处在于利用“作”这个环节,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直接参与诗歌创作过程,体验诗歌写作的甘苦,学习诗歌写作的技巧。使用这种模式,一定要注意把“作”与“评”紧密地结合起来。如果只强调“作”而忽视了“评”,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因为不能及时纠正学生的一些错误观念与做法,形成负面影响。
我国是一个诗、词的王国,历代中国人都是在唐诗、宋词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通过诗词,我们了解了豪迈的苏轼,婉约的柳永;通过诗词我们体悟了陆游的忧国忧民,辛弃疾的壮烈情怀。是诗人创造了诗,诗也造就了诗人。而我们应该通过诗词教学,教给学生从诗词中汲取养料的方法,为他们在文学方面的成长积累下丰富的语言基础。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解(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2] 中学语文教学建模,伊道恩主编,广西教育出版社
[3] 古诗文鉴赏方法21讲,羊玉祥主编,巴蜀书社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读;背;析;写
就中学古诗词教学而言,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的任务主要有三项:感受古诗词的韵律,鉴赏古诗词的意象,体验诗人词人的情思。然而现状却是,很多教师把古诗词教学简化成会背诵、能默写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把学生当作接受的容器,这样的教育下学生缺少对古诗词热爱的情感,对诗人、诗情的激情共鸣。教师应该了解中学生在对古诗词的认知上存在的一些问题。首先,就诗词的韵律而言,学生容易忽视“意义”以外的“韵律之美”。其次,就古诗词意象而言,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尚未健全,不容易发觉“象”背后所蕴涵的“意”。再次,就情感而言,古诗词的情感表达是非常含蓄的,有时甚至是非常朦胧的。对于14至16岁的青少年来说,由于人生阅历有限,加上与诗人、词人所处的时代和地域的不同,他们不容易理解古诗词中蕴含的情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从古诗词特点及学生心理特点出发,总结出了古诗词教学的四个步骤和四个环节,简称“四步四环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欣赏古诗词的水平。
1 读,不妨让学生“摇头晃脑”
古诗词的语言美,首先是指语言的韵律美。古诗词,有其独特的节奏和韵律,古典诗词,词句匀称工整,音节铿锵鲜明,诵读起来朗朗上口,自然而然产生乐感,让人感受到悦耳顺畅的音乐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教学时,可以借鉴古人吟诵唱诗的方法,指导学生朗读时按古诗词的节奏“摇头晃脑”一番。背诵时闭上眼睛,通过“摇头晃脑”的动作感受诗歌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在摇摇摆摆中体味古诗词的情感底蕴及生命内涵。刚开始学生可能不太习惯,时间一长就自然而然地融入到角色中。一旦学生融入到角色中,吟唱如流,就能充分体会诗意、诗理、诗情、诗气,才能产生共鸣,才能达到愉悦的审美感受。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也会逐渐地被激发起来。怎样具体指导学生“唱”出抑扬顿挫和轻重缓急呢?
四个环节:
课堂处理时,先指导学生了解朗读的技巧,然后教师范读或者放录音,激起学生诵读的兴趣。朗读前学生先思考“怎么读”“为什么这样读”,再引导学生对比揣摩各种读法,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讨论与争论中,在模仿与实践中,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教学中,让学生注意听录音,然后小声跟读,最后模仿诵读,逐渐把握正确的朗读方法。
1.1 注意重音。
重音处理得好,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低音显得幽沉,表达肃穆、悲哀的情感;高音显得响亮,表达兴奋、喜悦的情感。如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重音落在“千帆过”“万木春”上,为什么?因为这六字形象地展现了未来的美好,表现了一种激昂、乐观的人生态度。
1.2 注意语调。
语调指由于思想感情、语言环境的不同,或为某种表达效果,在声音上表现出来的升降、高低的变化。诵读时,根据内容处理好语调的平淡、上升,就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情感。如读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时,“商女”读得平缓,“不知”开始上升,“亡国恨”达到顶点,“恨”更重。正确的语调,可以激起心中的忧愤,从而领会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的情感。
1.3 注意节奏。
诵读中的节奏须着眼于全篇。感情欢快的,可用快节奏,感情忧郁的,可用慢节奏。如诵读《木兰诗》木兰归家一段,感情基调是热烈、欢快的。第一节节奏最快,极力渲染喜庆的气氛;第二节放慢,表现木兰恢复女儿妆时轻松、喜悦的心情,末句轻读,为高潮蓄势;第三节再加快节奏,着力表现伙伴的惊奇感。充分发挥学生的模仿能力,在声情并茂的朗读训练中,北方人民的豪迈气概,木兰的巾帼英雄形象重现在眼前。
2 背,不妨让学生“囫囵吞枣”
背,不妨让学生“囫囵吞枣”。“操千剑而后识器,抚千琴而后知音”,没有大量语言积累,语言仓库库存寥寥无几,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只能是纸上谈兵。“背书”,是我国几千年语文教学方法的精华所在,私塾教学一般用三年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背熟《三字经》《千家诗》《幼学琼林》和《四书》等。学习汉语必须重视背诵,俗话说“文选烂,秀才半”。当代著名杂文家林放打了一个比方说,烂熟几百篇好文章,在肚子里扎了根,就好比打仗时有了几百子弟兵在身边一样,随意驱谴,受用不尽。
四个环节:
在辅导的时候指导学生掌握必要的背诵方法,以便他们高效率地“囫囵吞枣”:
2.1 诵读记忆法。
学生在“摇头晃脑”的诵读的时候,其实对于记忆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因为这样的诵读速度相对比较慢,速度放慢了,学生可以充分体味诗词的意味,从而加深记忆。
2.2 画面记诵法。
心理学家指出:在诸多记忆中,形象记忆占优势。学习古代诗词时,引导学生在有限的诗篇里拓展无限的联想、想像,让诗文中的景、物、人在脑海里浮现、加工,展现成一幅幅形象生动的画面。如,在学习张志和的《渔歌子》时,根据诗情,指导学生想像出画面:西塞山前一群群白鹭自由飞翔,桃花盛开,溪水潺潺,肥大的鳜鱼在水中追逐,一位渔翁戴着青斗笠披着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悠闲垂钓。这是一幅鄙弃尘世,追求淡泊宁静的垂钓图。画面记诵法,还训练了学生的联想、想像能力,提高了感知美、鉴赏美的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2.3 关键词句记忆法。
古诗词背诵中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记诵过的内容隔了一段时间,由于一个词或一句话想不起来而导致后面的内容记不周全,而这一个词、一句话往往是文中的关键词,关键句。如果记诵时抓住这些关键词、句,就能有效地减缓遗忘的速度。如学习《陋室铭》时,指导学生找出统领全文的词语“德馨”,全文紧紧扣住“德馨”二字,从室外写到室内:陋室外环境清幽“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室中有高洁之士“谈笑有鸿儒”,更有“调素琴,阅金经”等尘嚣之外的生活乐趣,表现了作者傲岸高洁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突出了陋室不陋的主旨。通过抓关键词“德馨”,学生不仅能当堂成诵,还在诵读中提高了理解感悟能力。
2.4 对仗记忆法。
很多古诗词,尤其是律诗是非常讲究对仗的。在记忆的过程中,抓住对仗这一诗词的规律,可以两句对比着记忆,这样可以克服记忆单句的困难。
每学期一开始,将本学期要背诵的古诗词印刷下发,并定期检查背诵情况。对于古诗词所蕴涵的深意,不急于讲解,而是先要求学生背熟,然后再慢慢消化。犹如面对一桌子山珍海味,即使弄不明白细胞结构,营养成分,吃掉后照样能消化吸收,有益身体。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强调了背诵的重要性。许多学生说:初背摸不着头脑,背熟后往往会有恍然大悟之感。一学期让学生“生吞”几十首诗词,效果真的是事半功倍。
3 析,不妨让学生“换位思考”
对于初中生来说,赏析古诗词不妨让学生“换位思考”。古诗词是想象的果实,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古诗词的评析欣赏,离开了学生生动活泼的想象将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每教一首诗或一首词,让学生换位思考,大胆发言,自由评析是很有用的。
四个环节:
比如教读辛弃疾的《永遇乐》。对于意气风发的学生来说,辛弃疾那种豪放激荡的词是不难为他们所接受的。但是辛弃疾的词用典太多,又成为学生理解的障碍。因此就造成了这样一种局面:学生喜爱辛弃疾的词但理解不深。在讲授《永遇乐》时,先不让学生阅读词句,而是让学生结合《宋史?辛弃疾传》以及书中注释,了解辛弃疾的生平和当时的背景(南宋偏安是局势,主战主降两派的斗争,当时的战役,等等)。之后,把京口一地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重大事件(以词中所涉及为主)作为典故介绍给学生。这样就大体上营造出辛弃疾所处的情境。然后,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法,假设自己是辛弃疾,通过比喻或类比,使用这些典故与诗句的对应(影射)南宋的现状以及“自身”的遭遇。这样一来大多数学生在典故与诗句的对应上基本没有问题了。至此,才正式把辛弃疾的原词介绍给学生。
通过这样一种“还原作者写作过程”的活动,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永遇乐》一词内涵的理解,而且对古典文学作品中的典故运用的原则方法也有了最直观的认识。同时通过与词人的对比,也让学生领略到作品语言上的精妙之处,真可谓一举三得。
4 写,不妨让学生“诗歌描红”
一个人如果真正把握了一种文体的内涵,那么他应该完全可以运用这种文体进行写作,而许多人的写作又都是从类似于“描红”的仿写开始的。
四个环节:
在讲授《诗经·秦风·无衣》一课时,在完成了大纲要求的教学任务之后,为了让学生更牢固地把握住《诗经》“重章复唱”的特点,让学生模仿《无衣》进行写作。开始仿写前可以让学生思考:人类有许多共同的情感是不分今古的,很多今天仍然使用的俗语都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如本课《无衣》中用了“与子同袍”等句子表现秦人同仇敌忾的情感,那么你们能说出今天有什么类似的俗语可表示人们的交情紧密呢?有个学生说:两人好得穿一条裤子。教师接着说:那你能用“裤”作为韵脚,模仿《无衣》另写一章么?学生想了想,写出了几句:
岂曰无衣?与子同裤。王于兴师,修我武库,与子同步。
其中“武库”一词是另一个学生想出来的,源于曾经学过《腾王阁序》中的“王将军之武库”一句。然后我让大家点评这句与原作有什么不统一的地方。有的学生提出了“武库”一词指“储藏武器的仓库”,与“戈矛”“矛戟”“甲兵”等具体武器不属于一个范围。然后,教师让大家展开想象,任意仿写。有的学生这样写道:
岂曰无衣?与子同袜。王于兴师,修我铠甲,与子同霸。
有的学生认为《无衣》本来是表现“同仇敌忾”的情绪的,而“同霸”则显示出了称霸天下的野心,与原诗风格不统一。还有的学生提出了“甲”与“袜”“霸”压韵不够严格。教师乘机可以讲授一下古韵问题,告诉学生“袜”与“霸”在古代并非一个韵部。此后还有的学生根据“与子同泽”的注释“我和你穿同样的衬衣”,写出了“岂曰无衣?与子同衬。王于兴师,修我兵刃,与子同恨。”等章节,教师让大家都一一进行了评述。
这一环节与其说是在培养学生写作诗歌,倒不如说是让学生通过写作这种形式来把握诗歌的内涵。这样的步骤的好处在于利用“作”这个环节,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直接参与诗歌创作过程,体验诗歌写作的甘苦,学习诗歌写作的技巧。使用这种模式,一定要注意把“作”与“评”紧密地结合起来。如果只强调“作”而忽视了“评”,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因为不能及时纠正学生的一些错误观念与做法,形成负面影响。
我国是一个诗、词的王国,历代中国人都是在唐诗、宋词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通过诗词,我们了解了豪迈的苏轼,婉约的柳永;通过诗词我们体悟了陆游的忧国忧民,辛弃疾的壮烈情怀。是诗人创造了诗,诗也造就了诗人。而我们应该通过诗词教学,教给学生从诗词中汲取养料的方法,为他们在文学方面的成长积累下丰富的语言基础。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解(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2] 中学语文教学建模,伊道恩主编,广西教育出版社
[3] 古诗文鉴赏方法21讲,羊玉祥主编,巴蜀书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