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开窗,看云朵被阳光的金丝编织,一大块一大块,我大口呼吸着,早晨,好清爽!徒步下楼七拐八绕走进那家熟悉的小门面,温暖的水汽如棉花糖,充盈在我的四周,给了我一个亲切的怀抱。我轻轻拨开俏皮的它们,长长的竹筷缠绕着上下飞舞的白色丝绸,在氤氲的空气里浮现。
“肉丝粉,去辣椒!我知道!”
老板娘热情,充满干劲的嗓门从水汽的那头直抵心扉,我停住,轻车熟路找到一个露天小方桌。有时岁月是这样明净,一个人,一本书,一碗粉,便足以消磨一个惬意的午后。
一团蒸汽呼呼向我拥来,薄胎的白碗,红色、酱色的暗流涌动、若隐若现,一缕缕丝般的粉条在浓郁的汤汁中翻滚、缠绕,翠绿的葱花均匀撒落,真如一幅气贯长虹又不乏名家细缀的山水画。米粉在深色的双筷间上下腾飞、旋转、升华,在宏大的背景下如蟠龙戏水,收放自如。米粉就如一位细腻、聪慧又优雅的江浙女子,不像面条霸道招摇,也不如圆粉优柔寡断,她有自己的韵味,走过质朴的水乡,亦踏过无人寻觅的荆棘。任凭碗底酱醋油盐,她的心中始终一清二白,纯净至水。
恍惚中,一碗醇厚的排骨汤也入了梦境。抬起头,迎上老板娘亲切的笑容,我不好意思地笑了,她没在意,依旧回到旁边的板凳上拣菜,那双手快速地拨弄着,如一台缝纫机不停歇地劳作,沟壑丛生的皱纹,青筋分明,让我想起在乡下见到的无数如她一样的农妇,时间在她的絮絮叨叨中缓缓流动。
“这店老了,我也老了,不过我的粉还是嫩的,你们都成了回头客!我也不能停啊,把粉做好,老人、小孩都喜欢,那我也算做了贡献吧!”
我点头回应,心里对她的粉、店表示大力称赞。眼前这碗粉,仿佛也有了新的寄寓,我看着来来往往打包的人,仿佛看到老板娘的梦想和心意被一点一点发散、传播,终有一天,会如星星闪耀在小镇的头顶,再简单的梦也能温暖一片深邃的天空。
许久,水汽依依散去,一层清油浮上,我知道那是米粉最后的馈赠。
点评
作者选材质朴,用一碗米粉开启新的一天是很多人的生活常态,然而作者用自己的生花妙笔把这个平凡的题材写出了暖意。“肉丝粉,去辣椒!我知道!”的吆喝声被作者灵敏地捕捉并收入文中,有生活质感的同时,也体现了老板娘的形象。第四段对米粉的描写是成功的,将米粉比喻为“江浙女子”,形容它“一清二白,纯净至水”,赋予物以独特的精神气质,形象又富有新意。倒數第三段的“我也老了,不过我的粉还是嫩的”的对话强化了米粉形象与老板娘形象的关联,结尾有力。
“肉丝粉,去辣椒!我知道!”
老板娘热情,充满干劲的嗓门从水汽的那头直抵心扉,我停住,轻车熟路找到一个露天小方桌。有时岁月是这样明净,一个人,一本书,一碗粉,便足以消磨一个惬意的午后。
一团蒸汽呼呼向我拥来,薄胎的白碗,红色、酱色的暗流涌动、若隐若现,一缕缕丝般的粉条在浓郁的汤汁中翻滚、缠绕,翠绿的葱花均匀撒落,真如一幅气贯长虹又不乏名家细缀的山水画。米粉在深色的双筷间上下腾飞、旋转、升华,在宏大的背景下如蟠龙戏水,收放自如。米粉就如一位细腻、聪慧又优雅的江浙女子,不像面条霸道招摇,也不如圆粉优柔寡断,她有自己的韵味,走过质朴的水乡,亦踏过无人寻觅的荆棘。任凭碗底酱醋油盐,她的心中始终一清二白,纯净至水。
恍惚中,一碗醇厚的排骨汤也入了梦境。抬起头,迎上老板娘亲切的笑容,我不好意思地笑了,她没在意,依旧回到旁边的板凳上拣菜,那双手快速地拨弄着,如一台缝纫机不停歇地劳作,沟壑丛生的皱纹,青筋分明,让我想起在乡下见到的无数如她一样的农妇,时间在她的絮絮叨叨中缓缓流动。
“这店老了,我也老了,不过我的粉还是嫩的,你们都成了回头客!我也不能停啊,把粉做好,老人、小孩都喜欢,那我也算做了贡献吧!”
我点头回应,心里对她的粉、店表示大力称赞。眼前这碗粉,仿佛也有了新的寄寓,我看着来来往往打包的人,仿佛看到老板娘的梦想和心意被一点一点发散、传播,终有一天,会如星星闪耀在小镇的头顶,再简单的梦也能温暖一片深邃的天空。
许久,水汽依依散去,一层清油浮上,我知道那是米粉最后的馈赠。
点评
作者选材质朴,用一碗米粉开启新的一天是很多人的生活常态,然而作者用自己的生花妙笔把这个平凡的题材写出了暖意。“肉丝粉,去辣椒!我知道!”的吆喝声被作者灵敏地捕捉并收入文中,有生活质感的同时,也体现了老板娘的形象。第四段对米粉的描写是成功的,将米粉比喻为“江浙女子”,形容它“一清二白,纯净至水”,赋予物以独特的精神气质,形象又富有新意。倒數第三段的“我也老了,不过我的粉还是嫩的”的对话强化了米粉形象与老板娘形象的关联,结尾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