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德育特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ch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普及和发展,德育受到大家的高度重视,立德树人成为教育的根本目标。为此,教师应该落实好对学生的德育工作,农村中学也不例外。新课改强调了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视,根据核心素养的要求,教师可以对学校文化资源进行归类整理,整理出用于编写德育特色校本课程的材料,提升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培养农村中学生的道德素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文章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对校本课程进行开发,分析开发校本課程的原则,从而有效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进一步落实。
  [关键词]核心素养;德育;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33-0057-02
  德育目前成为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德育校本课程和国家教育部门规定的其他课程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主要是学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借助当地的资源创新的课程内容。所以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应该以学校教师和学生为中心、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和道德修养。本文就农村中学德育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原则进行分析,以找到有效的开发途径。
  一、农村中学德育特色校本课程开发原则
  1.坚持教育为本的原则
  坚持教育为本,开发农村中学德育特色校本课程,可以在德育工作中恰到好处地运用当地文化资源,这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农村乡土文化的认知,引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探究,拉近文化知识与生活实践的距离,而且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保证德育思想真正渗透到学生的心灵深处,从而更好地教育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2.坚持学生为本的原则
  由于义务教育阶段不同年级的学生存在多个方面的差异,学校要多角度考虑学生的真实需求,结合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家庭背景情况去开发德育校本课程。对于各项教育资源进行科学整合,在学生中开设各类文化德育,包括讲名人故事、民俗风情等,拓展学生思路,丰富学习资源,提升农村学生文化素养。而且,农村中学德育特色校本课程开发与文化资源整合能够拓展乡村教育改革之路,有利于学校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3.坚持教学相长的原则
  坚持教学相长的原则着重于在开发农村特色德育校本课程时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教师在传统的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对当地校本课程资源进行选择和创造,开发本土化、生活化的德育资源,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理念,促进德育与其他学科的有效结合,充分挖掘思想道德教育资源,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贯彻实施德育,使学生在提升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正确认识德育,实现德育课程资源与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同时,学校可以探索出一套切合本校实际的、行之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整合途径及策略,提高教师开展教科研活动的积极性,提高教师对现有课程资源的开发、整合、运用能力,提高教师对学生正确评价和有效引导的能力,促使学校新课程的探索再上一个台阶,全面提升办学质量。
  4.坚持以实践为辅的原则
  实践其实是任何课程中都不能或缺的内容,对于德育课程而言也是如此。如果在德育课堂中将理论和实践内容进行整合,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让学生做到身体力行,使学生可以融入实践活动中,丰富情感体验,加深德育认知,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农村中学德育特色校本课程可以与相关学科教学、班级主题班会结合,引导教师探索如何在活动中渗透校本课程相关内容,开展相关教改教研活动,撰写有质量的研究论文。同时,坚持实践就必须开展德育特色校园活动,学校可将校园活动与校本课程相结合,组织更加丰富、更有特色的校园活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农村中学德育特色校本课程开发策略
  1.开发德育文化资源,实现校本课程的教育价值
  在开发校本课程的指导思想方面,应将打造农村校园文化特色作为主要线脉。各个地方具有自己特殊的民风,所以学校在落实德育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应该对这类素材进行甄别、分类,要多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德育实践活动,将实践活动和学生生活进行融合,保证德育课程符合农村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突出德育课程的教育目标。而且教师在德育课程的安排设计方面需要和教学大纲保持一致,要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这样学生才能进一步融入环境中,感受良好的氛围,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比如我校规划了要落实三月三活动,首先明确这次活动要想达到的德育目标,然后设计具体活动内容和方案,把德育内容和活动内容进行整合,接着就是要对本次活动的德育成果进行总结。而且教师要善于利用校外资源,多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课外的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研学,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选择和当地的教学情况还有实际情况相符的教育资源。
  2.构建本土特色文化,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德育文化和德育课程之间存在紧密的关联性。学校想要进一步开发德育校本课程,需要构建良好的校园德育文化氛围。德育如果只是通过文字的方式呈现出来,就会比较枯燥和呆板,首先班主任可以借鉴可行的办法,利用当地独特的人文资源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创建展览室,可以把学校发生过的大的事件在展览室中进行展示,可以借助网站和广播完成德育文化思想的宣传,也可以把一些传统文化的内容张贴在校园主题墙或廊道内,通过这样的方式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氛围。另外,学校也可以积极利用每周的升国旗仪式或者一些集体活动对学生宣讲德育的相关故事,或者宣讲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案例,推选出一些德育榜样和德育标兵,发挥这些学生模范带头的作用。要走出农村德育特色课程道路,既要对师生进行潜移默化的优秀文化教育,提高文化自信;又要打造具有本土德育特色的校本课程,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既可以实施有文化特色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对学习文化知识的兴趣;又可以为推进特色学校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提升学校的文化魅力。   3.落实各学科的有机整合,实现育人目标
  各个学科的教学内容和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科和德育之间的切入点,要能够用心去提炼德育素材,这样才能够体现出学科的价值,使学生的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可以获得有效的提升。这样的融合并不是在各个学科课堂中大张旗鼓地进行德育内容的宣讲,教师应该做到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渗透。教师要结合学科教学的内容对于教学环节做出合理的设计,帮助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受到影响和熏陶,这更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感知德育内容,逐步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借助信息技術,搭建校本平台
  信息技术目前已经广泛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所以在开发德育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完成资源的开发。学校应该组织教师参与相关的网络培训,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然后可以借助网络搭建一个教师和学生进行信息交流和分享的平台,把一些德育内容分享到平台上,教师借助平台引导学生学习德育知识,这样也拓展了学生进行德育的空间。而且教师可以把发生在身边的一些与德育相关的事例分享到平台上,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挖掘学校里感恩或者尊敬师长的例子,或者利用一些重要的纪念日落实德育。
  5.实施校本课程评价制度,实现师生共同发展
  农村德育特色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教师认识到评价体制的转变,教师应该从更加宽容的视角去看待学生的品性和道德修养情况。特别是针对农村中学生的德育工作,由于有一定比例的留守儿童,父母一方或者双方长期不在身边,这些孩子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成长过程中更需要教师进行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教师还要关注到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在评价的时候应该考虑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鼓励学生之间的互评和自我认可,从而对自己能够做出更加准确和全面的判断。有的放矢地针对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农村中学德育特色课程开发与利用进行成功案例的分析与研究,客观、科学地进行具有文化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对学生的教育效果的评估,可以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和学校的发展。
  总而言之,为了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真正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教师要能够不断地结合当地的资源和情况,积极开发德育校本课程,让校本课程变得系统和全面。学校通过开发校本课程,丰富德育内容和活动形式,让学生可以在多样化的内容中获得核心素养的发展,提升道德水平,实现更加全面的发展,完成品德修养目标。
  (责任编辑    黄   晓)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时期是学生形成自己的人生观、社会观、世界观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思想体系建设将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和生活。对于高中时期学校的教育来说,要将知识教育和德育相协调,帮助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构建正确的思想体系,对于教育现状来说,有的学校重知识教育而忽视了德育,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文章就高中教学与德育结合的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高中生;学校;德育  [中图分类号] G637 [文
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弘扬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文章从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着手,倡导教师以历史教材中的大量人物和事件为依托,用历史教材中的细节去引导、启发学生,在对历史细节的把握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充分体现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
自《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颁布以来,大多数省份已严格按照国家最新教育方针相继使用新教材.当前的考试机制更加注重对学习主体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而这种仍然以试题分数为检验标准的学科核心素养考查机制并无前例、经验可循.因而,在提升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如何精准把握命题方向,以实现“高素养、高能力与高分数”,成为一个必须解决的新问题.
[摘 要]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高中学德育实效,文章以初中历史教学为研究与实践载体,提出了无痕渗透德育的方法,即以教材内容为依托培育学生家国情怀,以历史人物为榜样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以乡土历史为补充拓展德育空间,并以第二课堂为阵地促进德育提质增效。  [关键词]无痕渗透;德育;初中历史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
文章以《外交关系的突破》一课的主题化课堂教学实践为例,对如何确定教学主题以及主题化课堂教学的实施步骤进行了探索.在高中历史主题化课堂教学中,应坚持“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原则,按照“确定主题—打磨标题—实施教学”的步骤开展教学.
[摘 要]当前,有的农村智力障碍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令人担忧,这不仅是家庭的负担,也是社会的负担,因此,进行农村培智学生职业教育及就业课程的开发迫在眉睫。农村培智学生职业教育及就业课程的开发策略,应以农村培智学生的学情和本校校情为基础,以现代课程理论为依据,以科学的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市场调研和家访为手段,注重校本教材的研发、职业技能的培养和校外实训的开展,既要立足农村培智学生当前发展的实际,又要大力促
[摘 要]大數据时代,全新的在线直播软件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已有的社交软件也将直播功能重新搬上“舞台”,在线教育火爆入场。QQ不仅是一款常用的社交软件,它的功能可以满足异地教与学的需要,对师生来说十分便捷。文章主要探讨如何构建虚拟网络教室、管理网络学习环境、创建学习资源库、同步异地教学、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和创新应用QQ群等方面的问题,旨在为学校运用QQ软件的功能组织本校网络教
高中德育实践容易步入枯燥、乏味的怪圈.南宁三中与相关单位进行合作教学,把德育实践搬到校外开展,通过邀请校外专业人士进行实践活动辅导、参观实际场所、总结活动经验和探讨问题等环节,力求走出传统德育模式的窠臼,实现德育多样化和校园普法宣传教育工作二合一的目的.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在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大量网络教学平台涌现,甚至有人说网络教学将取代实体教学.互联网的发展确实促进了教育的发展,给教育教学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它真的能取代实体教学吗?它的教学效果真的优于实体教学吗?文章将根据此次研究的结果发表一些见解,以供大家参考.
[摘 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团体汲取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继承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中农民教育的思想观点,在扶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正确的教育扶贫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深刻学习领会这一思想,为理解中小学教育教学内涵提供重要启示。  [关键词]教育扶贫;理论溯源;科学内涵;现实启示  [中图分类号] G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