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部署,是加强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重大举措。认真总结五年来边疆民族山区新农村建设的经验教训,进一步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对我们加快边疆民族山区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边疆民族山区;新农村建设;探索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C9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7—0075—02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南部与越南河江省接壤,国境线长达438公里;全州国土总面积3.22万平方公里,97%是山区和半山区;现有人口340万人,其中壮、苗、彝、瑶、回等10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7%,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1.9%,是一个典型的边疆民族山区,也是曾经的“老、少、边、穷、战”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又一次为我们边疆民族山区农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近几年来,各级党委、政府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在总结战区恢复重建、八七扶贫攻坚、“三项”扶贫大会战、实施兴边富民工程和建设温饱示范村、小康示范村成功经验的基础,按照党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结合实际,理清思路,整合资源,整村推进,以点带面,注重特色,突出新内容,强调新提升,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使广大山区农村的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
一、边疆民族山区新农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一)实施整村推进,以点带面,找准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摆在自治州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课题。面对这一重大历史课题,州各级党委、政府并没有消极等待,而是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在深入调查研究和总结以往扶贫开发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典型开路、重点突破、照顾特殊的思路,创新了整村推进、以点带面的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模式。自2006年以来,共实施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村寨2 000多个,其中,特殊贫困群体■人村寨44个、山瑶村寨7个;革命老区村寨17个;边境行政村25个。实践证明,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完全符合边疆民族山区的实际,不仅极大地推动了试点示范村寨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而且使周边村寨的群众看到了新变化新榜样,并自觉行动起来,在全州掀起了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的热潮。
(二)拓宽投入渠道,整合各种资源,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保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资金投入是关键。对一个基础薄弱、发展不平衡、财政困难、群众贫困的民族山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为保证我州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成效,近几年来,自治州各级党委、政府总结过去扶贫的经验教训,摒弃了平均使力、各自为战和撒胡椒面的做法,进一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加大资金整合力度,有力地保障了自治州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的顺利进行。一是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形成了以政府主导,以农民为主体,上级单位对口帮、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挂钩帮、各职能部门争取项目帮的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的新机制。二是围绕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示范试点,按照“性质不变、渠道不乱、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统筹协调、捆绑使用”原则,整合各种资金,形成合力,创新了资金使用和管理的新机制。自2006年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共整合各类资金十五亿元,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三)突出新内容,注重新提升,使农村发展呈现出新的亮点
1.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农村群众收入实现新的增长
生产发展、群众增收,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近几年来,自治州各级党委、政府在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围绕群众增收这个核心,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思路,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以及各种专业合作社,因地制宜地发展优势产业,不断提高农村产业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商品化、组织化程度,通过大力扶持发展烤烟、三七、辣椒、蔬菜、草果、核桃、咖啡、剑麻、油茶、林业和养殖产业,使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新农村村寨各族群众实现了增产增收,且人均纯收入均高于全州平均水平。
2.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及环境得到新的改善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及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实施整村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过程,自治州把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庄整治结合起来,围绕实施“四通三改四清五化”(通水、电、路、广播电视;改厕、改厩、改灶;清理污水、粪堆、柴堆、生活垃圾;布局优化、道路硬化、卫生洁化、村庄绿化、家庭美化)四大工程,加大投入力度,狠抓落实,使整村推进示范村寨的生产生活条件及村容村貌发生了新变化。
3.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村风民风出现新的气象
良好的村风民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在精神文明建设上,自治州各级党委着重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党员活动室、科技文化室、农村文艺宣传队等的作用,加大宣传教育和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农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二是积极开展“文明村”、“平安村”、“和谐村”、“无艾无毒村”、“十星级文明户”等创建活动,引导农村群众更新观念,破除封建迷信和陈规陋习,自觉抵制黄赌毒,树立崇尚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和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三是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培养乡土文化人才,挖掘民族文化,积极开展有民族特色的文艺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农村群众文化生活。通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各村寨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新变化,村风民风出现了新的气象,进一步促进了自治州民族团结、边防巩固和社会稳定。
4.注重民主政治建设,农村民主管理水平得到新的提高
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在实施整村推进过程中,自治州各级党委、政府把管理民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好,并创新基层民主管理的形式和内容,进一步提高了农村民主管理的水平。一是把以法治村与以制治村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治村章程》、《村规民约》、《一事一议》、《党员建言献策会》等规章制度,并通过广泛宣传,使之深入人心,家喻户晓,进一步增强了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二是针对群众最关心的村务、账务等问题,成立村务公开领导小组和群众监督小组,定期向群众公布村财务收支、农民负担、计生指标、征用土地、宅基地安排、新农村建设项目实施等情况,增加村务的公开和透明,有效地化解了党群、干群矛盾,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农村群众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积极性。 二、当前边疆民族山区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经过五年的探索与实践,虽然自治州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少数基层干部和群众思想认识有待提高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宏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有赖于各级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和资金投入。然而少数人却片面认为,我们村子搞新农村建设,是上级下达的任务,政府负责出钱,我们只负责投工投劳,能不能完成是工作队的事情。这一片面认识,导致一些村寨“等、靠、要”思想严重,实施项目进展缓慢,甚至出现由下派工作队大包大揽请工完成的情况。
(二)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相对不足
近几年来,尽管自治州各级政府竭尽全力加大了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和整合力度,但由于客观上新农村建设涉及方方面面,投入需求较大,加之目前自治州各级政府财力确实有限、群众贫困,使得自治州在新农村建设中资金投入相对不足,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成效。
(三)部分农村群众经济收入增长缓慢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虽然自治州各级党委、政府结合当地的实际,因地制宜地制定了农村产业发展的规划,并加大资金投入和科技培训力度,大力扶持优势产业,但由于新的产业才刚刚起步,需要一个发展壮大过程,使得一些群众增收不够明显。
(四)农村基础设施及生活环境需进一步改善
通过近几年来实施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许多村寨的基础设施及村容村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这些基础设施还远远不能满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五)培养新型农民队伍任重而道远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通过加大宣传教育和培训力度,我州农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法制意识、民主意识、环保意识、市场意识、科技意识等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离培养新型农民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三、对边疆民族山区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思考
当前,自治州新农村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各地农村群众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热情持续高涨。面对这一良好发展势头,如何引导好农村群众加快新农村建设,是自治州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一项重大现实和理论问题。深入总结过去五年来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探索我们边疆民族山区新农村建设的特殊性和有效途径,用新的思想理论来指导新的实践,是我们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
(一)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应逐步向边远山区农村转移
五年来,自治州新农村建设形势喜人,成效显著,目前有的地方已从整村推进向整乡推进、连片开发示范迈进。但喜中带忧的是,我们明显看到,边远山区与城郊和交通沿线村寨的差距却越拉越大。而这些边远山区绝大多数恰恰是革命老区、边境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及特困群体■人、山瑶所在地。因此,下一步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的侧重点应该放在边远山区,使革命老区、边境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及特困群体■人、山瑶村寨,成为自治州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进一步减少贫困,缩小差距,加快边远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二)要进一步健全稳定的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机制
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目前“农民收入不高,农村实力不强,政府财力不足”的问题还十分突出,资金成了新农村建设的最大“瓶颈”。对此,我们要按照“政府补一点,农民筹一点,挂钩单位帮一点,社会捐一点”的思路,进一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加大资金整合力度,把有限的资金集中起来用在“刀刃”上。各级政府要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逐年增加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形成稳定的新农村建设财政资金投入机制。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通过“一事一议”等办法积极引导农民捐钱捐物、投工投劳等方式自主建设公益项目。
(三)新农村建设要在科学规划上下工夫
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我们必须坚持“四个”原则。一是要坚持适度超前的原则,把握各村的发展走向和发展趋势,确保规划的“前瞻性”。要避免走低水平重复和高标准攀比这两个极端。二是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综合考虑农村生产与生活、村建与房建、经济与社会、人居与自然、节约与集约等现实因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好规划,既要考虑群众的承受能力,又要体现其实用性和可行性。三是要坚持凸显特色的原则,结合各村的生态原貌、文化古迹、民族特色、产业基础、农村习俗等因素,合理规划,确保规划的“差异性”。四是要坚持开放设计的原则,既要广泛听取专家的建议,又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确保规划的科学性。
(四)新农村建设必须从农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不可急于求成,一蹴而就。这就要求我们,新农村建设的初期必须从农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通过抓出成效,让农村群众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才能激发广大农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热情。当前,自治州新农村建设要着重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着力解决当地群众“行路难”、“吃水难”、“灌溉难”、“上学难”、“看病难”、“通讯难”、“养老难”等问题。二是引导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扶持优势产业,积极支持发展二、三产业,强化科技培训,解决群众增收难问题。三是抓好村庄的整治工作,改善群众生活条件及居住环境,解决村子的“散、乱、差、脏、臭”问题。四是注重解决村风民风问题。五是提高农村民主管理水平,解决农村群众反映强烈的村务和账务问题。
(五)充分发挥农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村群众,建设的直接受益者也是农村群众。新农村建设的实质,就是农村群众自己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坚持农村群众主体地位,是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也是必须遵循的工作方法。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一定要把尊重农村群众意愿、发挥农村群众主体作用贯穿于建设的全过程,把农村群众高兴、满意、拥护、赞成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检验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真正让农村群众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使建设新农村的过程成为农民群众参与发展、共享成果的过程。
参考资料:
[1]云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云南省2011年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2]文山州人民政府十一五和2010年度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Z].
关键词:边疆民族山区;新农村建设;探索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C9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7—0075—02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南部与越南河江省接壤,国境线长达438公里;全州国土总面积3.22万平方公里,97%是山区和半山区;现有人口340万人,其中壮、苗、彝、瑶、回等10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7%,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1.9%,是一个典型的边疆民族山区,也是曾经的“老、少、边、穷、战”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又一次为我们边疆民族山区农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近几年来,各级党委、政府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在总结战区恢复重建、八七扶贫攻坚、“三项”扶贫大会战、实施兴边富民工程和建设温饱示范村、小康示范村成功经验的基础,按照党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结合实际,理清思路,整合资源,整村推进,以点带面,注重特色,突出新内容,强调新提升,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使广大山区农村的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
一、边疆民族山区新农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一)实施整村推进,以点带面,找准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摆在自治州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课题。面对这一重大历史课题,州各级党委、政府并没有消极等待,而是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在深入调查研究和总结以往扶贫开发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典型开路、重点突破、照顾特殊的思路,创新了整村推进、以点带面的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模式。自2006年以来,共实施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村寨2 000多个,其中,特殊贫困群体■人村寨44个、山瑶村寨7个;革命老区村寨17个;边境行政村25个。实践证明,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完全符合边疆民族山区的实际,不仅极大地推动了试点示范村寨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而且使周边村寨的群众看到了新变化新榜样,并自觉行动起来,在全州掀起了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的热潮。
(二)拓宽投入渠道,整合各种资源,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保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资金投入是关键。对一个基础薄弱、发展不平衡、财政困难、群众贫困的民族山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为保证我州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成效,近几年来,自治州各级党委、政府总结过去扶贫的经验教训,摒弃了平均使力、各自为战和撒胡椒面的做法,进一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加大资金整合力度,有力地保障了自治州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的顺利进行。一是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形成了以政府主导,以农民为主体,上级单位对口帮、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挂钩帮、各职能部门争取项目帮的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的新机制。二是围绕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示范试点,按照“性质不变、渠道不乱、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统筹协调、捆绑使用”原则,整合各种资金,形成合力,创新了资金使用和管理的新机制。自2006年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共整合各类资金十五亿元,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三)突出新内容,注重新提升,使农村发展呈现出新的亮点
1.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农村群众收入实现新的增长
生产发展、群众增收,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近几年来,自治州各级党委、政府在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围绕群众增收这个核心,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思路,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以及各种专业合作社,因地制宜地发展优势产业,不断提高农村产业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商品化、组织化程度,通过大力扶持发展烤烟、三七、辣椒、蔬菜、草果、核桃、咖啡、剑麻、油茶、林业和养殖产业,使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新农村村寨各族群众实现了增产增收,且人均纯收入均高于全州平均水平。
2.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及环境得到新的改善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及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实施整村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过程,自治州把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庄整治结合起来,围绕实施“四通三改四清五化”(通水、电、路、广播电视;改厕、改厩、改灶;清理污水、粪堆、柴堆、生活垃圾;布局优化、道路硬化、卫生洁化、村庄绿化、家庭美化)四大工程,加大投入力度,狠抓落实,使整村推进示范村寨的生产生活条件及村容村貌发生了新变化。
3.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村风民风出现新的气象
良好的村风民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在精神文明建设上,自治州各级党委着重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党员活动室、科技文化室、农村文艺宣传队等的作用,加大宣传教育和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农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二是积极开展“文明村”、“平安村”、“和谐村”、“无艾无毒村”、“十星级文明户”等创建活动,引导农村群众更新观念,破除封建迷信和陈规陋习,自觉抵制黄赌毒,树立崇尚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和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三是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培养乡土文化人才,挖掘民族文化,积极开展有民族特色的文艺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农村群众文化生活。通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各村寨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新变化,村风民风出现了新的气象,进一步促进了自治州民族团结、边防巩固和社会稳定。
4.注重民主政治建设,农村民主管理水平得到新的提高
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在实施整村推进过程中,自治州各级党委、政府把管理民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好,并创新基层民主管理的形式和内容,进一步提高了农村民主管理的水平。一是把以法治村与以制治村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治村章程》、《村规民约》、《一事一议》、《党员建言献策会》等规章制度,并通过广泛宣传,使之深入人心,家喻户晓,进一步增强了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二是针对群众最关心的村务、账务等问题,成立村务公开领导小组和群众监督小组,定期向群众公布村财务收支、农民负担、计生指标、征用土地、宅基地安排、新农村建设项目实施等情况,增加村务的公开和透明,有效地化解了党群、干群矛盾,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农村群众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积极性。 二、当前边疆民族山区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经过五年的探索与实践,虽然自治州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少数基层干部和群众思想认识有待提高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宏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有赖于各级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和资金投入。然而少数人却片面认为,我们村子搞新农村建设,是上级下达的任务,政府负责出钱,我们只负责投工投劳,能不能完成是工作队的事情。这一片面认识,导致一些村寨“等、靠、要”思想严重,实施项目进展缓慢,甚至出现由下派工作队大包大揽请工完成的情况。
(二)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相对不足
近几年来,尽管自治州各级政府竭尽全力加大了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和整合力度,但由于客观上新农村建设涉及方方面面,投入需求较大,加之目前自治州各级政府财力确实有限、群众贫困,使得自治州在新农村建设中资金投入相对不足,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成效。
(三)部分农村群众经济收入增长缓慢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虽然自治州各级党委、政府结合当地的实际,因地制宜地制定了农村产业发展的规划,并加大资金投入和科技培训力度,大力扶持优势产业,但由于新的产业才刚刚起步,需要一个发展壮大过程,使得一些群众增收不够明显。
(四)农村基础设施及生活环境需进一步改善
通过近几年来实施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许多村寨的基础设施及村容村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这些基础设施还远远不能满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五)培养新型农民队伍任重而道远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通过加大宣传教育和培训力度,我州农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法制意识、民主意识、环保意识、市场意识、科技意识等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离培养新型农民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三、对边疆民族山区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思考
当前,自治州新农村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各地农村群众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热情持续高涨。面对这一良好发展势头,如何引导好农村群众加快新农村建设,是自治州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一项重大现实和理论问题。深入总结过去五年来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探索我们边疆民族山区新农村建设的特殊性和有效途径,用新的思想理论来指导新的实践,是我们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
(一)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应逐步向边远山区农村转移
五年来,自治州新农村建设形势喜人,成效显著,目前有的地方已从整村推进向整乡推进、连片开发示范迈进。但喜中带忧的是,我们明显看到,边远山区与城郊和交通沿线村寨的差距却越拉越大。而这些边远山区绝大多数恰恰是革命老区、边境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及特困群体■人、山瑶所在地。因此,下一步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的侧重点应该放在边远山区,使革命老区、边境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及特困群体■人、山瑶村寨,成为自治州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进一步减少贫困,缩小差距,加快边远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二)要进一步健全稳定的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机制
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目前“农民收入不高,农村实力不强,政府财力不足”的问题还十分突出,资金成了新农村建设的最大“瓶颈”。对此,我们要按照“政府补一点,农民筹一点,挂钩单位帮一点,社会捐一点”的思路,进一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加大资金整合力度,把有限的资金集中起来用在“刀刃”上。各级政府要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逐年增加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形成稳定的新农村建设财政资金投入机制。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通过“一事一议”等办法积极引导农民捐钱捐物、投工投劳等方式自主建设公益项目。
(三)新农村建设要在科学规划上下工夫
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我们必须坚持“四个”原则。一是要坚持适度超前的原则,把握各村的发展走向和发展趋势,确保规划的“前瞻性”。要避免走低水平重复和高标准攀比这两个极端。二是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综合考虑农村生产与生活、村建与房建、经济与社会、人居与自然、节约与集约等现实因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好规划,既要考虑群众的承受能力,又要体现其实用性和可行性。三是要坚持凸显特色的原则,结合各村的生态原貌、文化古迹、民族特色、产业基础、农村习俗等因素,合理规划,确保规划的“差异性”。四是要坚持开放设计的原则,既要广泛听取专家的建议,又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确保规划的科学性。
(四)新农村建设必须从农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不可急于求成,一蹴而就。这就要求我们,新农村建设的初期必须从农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通过抓出成效,让农村群众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才能激发广大农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热情。当前,自治州新农村建设要着重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着力解决当地群众“行路难”、“吃水难”、“灌溉难”、“上学难”、“看病难”、“通讯难”、“养老难”等问题。二是引导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扶持优势产业,积极支持发展二、三产业,强化科技培训,解决群众增收难问题。三是抓好村庄的整治工作,改善群众生活条件及居住环境,解决村子的“散、乱、差、脏、臭”问题。四是注重解决村风民风问题。五是提高农村民主管理水平,解决农村群众反映强烈的村务和账务问题。
(五)充分发挥农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村群众,建设的直接受益者也是农村群众。新农村建设的实质,就是农村群众自己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坚持农村群众主体地位,是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也是必须遵循的工作方法。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一定要把尊重农村群众意愿、发挥农村群众主体作用贯穿于建设的全过程,把农村群众高兴、满意、拥护、赞成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检验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真正让农村群众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使建设新农村的过程成为农民群众参与发展、共享成果的过程。
参考资料:
[1]云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云南省2011年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2]文山州人民政府十一五和2010年度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