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筑工程材料”理论与实践性教学方案探索

来源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45023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建筑工程材料课程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理论与实践性教学方案,并创造性地提出了新的教学方法,以有效促进建筑类专业课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 实践性 理论 教学方案
  从总体来看,我国多数职业院校都是由中技学校和中专院校升格而成的,其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机制都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因此,各职业院校必须进一步调整其人才培养结构,科学分析其教育模式、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并加大课程改革力度,优化课程体系。建筑材料作为职业院校建筑类专业的专业技术课程之一,在提升学生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必须积极采取高效的教学方案进行专业教学,以有效增强授课效果,提升授课质量。
  1 建筑类职业教育中建筑材料教学方案探索的必要性
  1.1 职业教育特点的必要性。职业教育是一种面向整个就业市场的大众教育。因此,要想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各职业院校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分析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并制定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计划,增加实训课程比重,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实际能力。因此,学校必须积极改革建筑类专业的课程体系,逐步优化建筑材料教学方案。
  1.2 生源情况变化必要性。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发展,职业院校的生源情况出现了相应的变化。具体而言,目前职业教育的生源构成主要有两大块,一块是自愿接受职业教育的初中毕业生和无法顺利升入高中的初中毕业生;另一块是两年大专教育招收的高中毕业,其知识结构较初中毕业生更系统和完善。生源构成的变化要求职业院校必须适当调整建筑材料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满足不同知识水平和文化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1.3 市场需求的必要性。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业市场工种的日趋细化,整个建筑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产生了一些新的崗位和工种。与此同时,一些建筑岗位对建筑材料的知识有了更高的要求,操作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还必须有良好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适应现代建筑类岗位的工作要求,职业院校必须进一步改进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加其就业优势。
  2 建筑工程材料方法的探索
  在制定建筑工程材料理论与实践教学方案时,学校应该突出能力本位特征,有机融入一些新型专业教学理念,不断提升求专业授课质量,学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2.1 改变教学模式,突出能力培养。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职业院校应该及时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以一线岗位从事现场和实际职业活动能力为重点,积极向学生灌输一些现代建筑工程材料理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通过学习,学生将对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性能特点等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此时,学校可以适当安排一些专业课程实践环节,不断提升学生适应实际工作的能力,为其未来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2.2 远离黑板实验课件教学。黑板教学是一种利用黑板进行理论教学的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直观性。但与此同时,黑板教学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和弊端,如信息容量有限、生硬呆板、无法展示真实的材料质地等。因此,教师可以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以有效缓解学生的疲劳度,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热情。
  2.3 加强参观、设计等多种形式的教学。为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水平,教师应该定期组织学生深入建筑施工第一线和材料市场,并邀请专业人员对现场材料和新型材料的应用进行讲解,使学生及时掌握和了解建筑工程材料市场的最新发展动态,并能根据不同类型的建筑材料进行剖析,并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建筑群体模型。这种现场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知识学习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有利于学生专业素质水平的提升。
  2.4 增加案例分析,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分析法是职业院校常用的一种授课方法,该方法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和普遍性,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抽象概念知识,提升其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分析由于工程材料质量不过关引发的安全事故,并运用专业知识答疑解惑,提出科学有效的处理方案,以减少类似事件的出现,保障施工安全。这种分析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高效结合。
  2.5 增强实践教学,掌握实际操作的基本技能,扩大就业面。实验教学作为实践教学活动的关键组成环节,强调通过实验演示的方法使学生明确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整个过程,即取样-送检-数据分析处理-结果分析。实验教学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其更好地了解了当前建筑市场的实际岗位需求,并根据企业岗位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提升其材料检测水平,实现知识结构多元化,以进一步扩大其就业面,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3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材料课程要想更好地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形势,符合当前社会实际需求,就必须逐步优化其课程结构,调整建筑材料教学模式,制定科学的实践教学方法,并积极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不断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学生通过建筑材料课程的学习提高实际动手能力,扩宽就业面,适应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邹继雪.高职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J].山西建筑,2007(31).
  [2]郭玉起.高职高专院校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方法改革[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3).
  [3]王璿.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4).
  作者简介:刘炯宇(1960-),男,四川西昌人,教师,研究方向:建筑材料及检测。
其他文献
课程改革强调师生交往、互动和对话,而提问是实现师生互动的重要手段,是师生交往、互动和对话的重要外显形式。提高提问的有效性,是贯彻新课程调理念,推进新课程实施的需要。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从问题开始,引生善思。下面,让我来谈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如何提问,达到促进师生有效互动的几点想法。  一、通过有效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征,创设最佳的学习环境,提高学
A stable finite element method for the time dependent Navier-Stokes equations was used for studying the wind flow and pollutant dispersion within street canyons
摘要:E-Learning这种学习方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接纳并实施,本文对E-Learning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结合S水电公司实际情况就如何成功实施E-Learning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E-Learning 在线培训 实施  1 E-Learning概述  E-Learning:英文全称为(Electronic Learning),美国训练发展协会(American Society f
语言学习分输入和输出两大过程:读和听是语言的输入;写和说是语言的输出。输入是为输出服务的。无论是母语还是二语习得者,其语言学习的过程都是要先有输入才能有输出的。然而
教师根据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可以通过情景创设和活动巧妙设计拼音阶段性复习课,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如果只是单纯的“玩”,会让课堂流于形式,没有扎实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制定好课程的目标,确定知识复习的重难点的同时,可以通过活动和道具的设计,把重难点巧妙地渗透,让学生在快乐课堂中学得踏实。  一、创设情景,全情投入  之所以创设情景,是为了让学生把学习和生活融合在一起。复习课设计在三个不同的拼音学习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