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进入学校的第一天听校长谈“生活教育”,我很茫然;开学后听各位领导解读“生活教育”,并引领我们学习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现在“生活教育”四个字已经深深印入我们的大脑、心灵。但对于践行这一理念,我们正积极的走在路上。
一、常读行知教育理念,生活教育进我心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是他所建立的适应社会前进需要的理论体系,其精髓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生活即教育”。陶行知指出:“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
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2、“社会即学校”。“社会即学校”来源于杜威的“学校即社会”,是在对杜威教育思想批判的基础上得出的。陶行知认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地增加,学生、先生也可以多起来。“社会即学校”是与“生活即教育”紧密相联的,是“生活即教育”同一意义的不同说明,也是它的逻辑延伸与保证。因为生活教育的“生活”是社会生活,所以“整个社会的运动,就是教育的范围,不消谈什么联络而它的血脉是自然相通的”。
“社会即学校”的根本思想是反对脱离生活、脱离人民大众的“小众教育”,主张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打通学校和社会的联系,创办人民所需要的学校,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真正把学校放到社会里去办,使学校与社会息息相关,使学校成为社会生活所必须。因此“社会即学校”的真正含义就是根据社会需要办学校。从教育内容说,人民需要什么生活就办什么教育;从教育形式来说,适宜什么形式的学校就办什么形式的学校。“社会即学校”不是学校消亡论,而是学校改造论,改造旧学校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教学做合一”。陶行知指出:“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它的涵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是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而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
4、“道德是做人的根本”。陶行知先生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所以我在不久前,就提出‘人格防’来,要我们大家‘建筑人格长城’。
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
二、践行陶行知教育理念,生活细节中育德见我行
“先育人后教书。”
唐代诗人韩愈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可见,为人师教育学生为人之道、处世之道尤为重要。先学会做人,再学做事,这是妇孺皆知的道理。但作为一名教师,不应是人们常说的“教书育人”,而应是“育人教书”。而作为一名教师,并且是班主任教师的我也就更为关注、思考,如何践行在生活细节中育德。
1、 在校园生活中育德
校园生活中,我时刻关注孩子的一言一行,及时沟通、谈心,帮助形成好的责任心、宽容心、爱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为期一周的生活、学习行为习惯统一训练,让刚从幼儿园走进小学的孩子们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小学生的快乐和责任,从行为到思想都与幼儿园大不一样了。懂得文明礼貌,进校与父母说再见,和同学、老师问好;离校和同学、老师说再见。
课堂上养成专心听讲、喜欢学习、乐于和同学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认认真真学、端端正正坐,健健康康成长。
上课了,花儿朵朵,头正身直手脚放平。
下课了,小凳子轻轻放,学习用品摆放好;快步走不奔跑,文明礼让乐淘淘。铃声响,进课堂,等老师,静息好。
午餐时,文明排队,安静用餐;不挑食不浪费,营养均衡身体棒。
2、在家园生活中育德
“家是撇校是捺,撇捺支撑共育人。”
家园生活中,为修心,学养花、学花品;学着帮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家校沟通,互相了解、探究教育好方法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目前,大多数家长都普遍存在老师请他们到学校或者教师家访,一定是学生有问题的心态,造成家校联系的误区。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我积极探索和尝试家校联系的新思路,践行在生活细节中育德;有以下几点心得:
给家长一个惊喜。
变过去有缺点找家长的做法为有优点找家长,给家长一个惊喜,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让家长和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家长一个面子。
很多时候给家长一个面子、一个台阶,让家长自已去改正,比直接批评和责备更有效。
是给家长一点帮助。
有的学生在家里很没有礼貌,对爷爷、奶奶,父母都不尊重,常常出言不逊。当我知道此事后,便做了家访,要孩子给爷爷赔礼,并定了几条尊重老人的规矩。后来家长反映,孩子在家里慢慢变了,变得对老人有礼貌了。通过给家长一点点帮助,取得了家长更多的支持和配合。
给家长一份信心。
家长了解到孩子的另一方面,增强了对孩子教育的信心。就会耐着性子、进下心来积极主动配合老师教育培养孩子;然后才能齐心协力一起研究如何挖掘孩子自身潜力,帮助、引导孩子健康、全面地发展、成长。
给家长一个成功的例子。
“我小时候是一个非常胆小、内向的孩子。”
“啊?”“怎么可能?”“一点儿都不像?”“完全看不出来!”
这是我和我的家长朋友们的好多次对话。每次我给一些家长朋友们以我自己为例子,讲述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我从一个非常胆小内向的女孩儿变成如今这个在他们眼里活泼开朗,比较多才多艺的老师的经历时,他们都是这种反应,都说觉得我完全不能和胆小、内向等词语联系起来。他们从我身上看到了如此大的转变,所以都信我、服我,支持孩子、支持我!
开学以来,在紧张、忙碌而有序的工作中,我们一点点、一步步践行着在生活细节中育德。收获的是一些些惊喜、一步步向前、一点点向上。
一、常读行知教育理念,生活教育进我心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是他所建立的适应社会前进需要的理论体系,其精髓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生活即教育”。陶行知指出:“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
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2、“社会即学校”。“社会即学校”来源于杜威的“学校即社会”,是在对杜威教育思想批判的基础上得出的。陶行知认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地增加,学生、先生也可以多起来。“社会即学校”是与“生活即教育”紧密相联的,是“生活即教育”同一意义的不同说明,也是它的逻辑延伸与保证。因为生活教育的“生活”是社会生活,所以“整个社会的运动,就是教育的范围,不消谈什么联络而它的血脉是自然相通的”。
“社会即学校”的根本思想是反对脱离生活、脱离人民大众的“小众教育”,主张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打通学校和社会的联系,创办人民所需要的学校,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真正把学校放到社会里去办,使学校与社会息息相关,使学校成为社会生活所必须。因此“社会即学校”的真正含义就是根据社会需要办学校。从教育内容说,人民需要什么生活就办什么教育;从教育形式来说,适宜什么形式的学校就办什么形式的学校。“社会即学校”不是学校消亡论,而是学校改造论,改造旧学校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教学做合一”。陶行知指出:“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它的涵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是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而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
4、“道德是做人的根本”。陶行知先生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所以我在不久前,就提出‘人格防’来,要我们大家‘建筑人格长城’。
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
二、践行陶行知教育理念,生活细节中育德见我行
“先育人后教书。”
唐代诗人韩愈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可见,为人师教育学生为人之道、处世之道尤为重要。先学会做人,再学做事,这是妇孺皆知的道理。但作为一名教师,不应是人们常说的“教书育人”,而应是“育人教书”。而作为一名教师,并且是班主任教师的我也就更为关注、思考,如何践行在生活细节中育德。
1、 在校园生活中育德
校园生活中,我时刻关注孩子的一言一行,及时沟通、谈心,帮助形成好的责任心、宽容心、爱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为期一周的生活、学习行为习惯统一训练,让刚从幼儿园走进小学的孩子们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小学生的快乐和责任,从行为到思想都与幼儿园大不一样了。懂得文明礼貌,进校与父母说再见,和同学、老师问好;离校和同学、老师说再见。
课堂上养成专心听讲、喜欢学习、乐于和同学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认认真真学、端端正正坐,健健康康成长。
上课了,花儿朵朵,头正身直手脚放平。
下课了,小凳子轻轻放,学习用品摆放好;快步走不奔跑,文明礼让乐淘淘。铃声响,进课堂,等老师,静息好。
午餐时,文明排队,安静用餐;不挑食不浪费,营养均衡身体棒。
2、在家园生活中育德
“家是撇校是捺,撇捺支撑共育人。”
家园生活中,为修心,学养花、学花品;学着帮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家校沟通,互相了解、探究教育好方法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目前,大多数家长都普遍存在老师请他们到学校或者教师家访,一定是学生有问题的心态,造成家校联系的误区。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我积极探索和尝试家校联系的新思路,践行在生活细节中育德;有以下几点心得:
给家长一个惊喜。
变过去有缺点找家长的做法为有优点找家长,给家长一个惊喜,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让家长和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家长一个面子。
很多时候给家长一个面子、一个台阶,让家长自已去改正,比直接批评和责备更有效。
是给家长一点帮助。
有的学生在家里很没有礼貌,对爷爷、奶奶,父母都不尊重,常常出言不逊。当我知道此事后,便做了家访,要孩子给爷爷赔礼,并定了几条尊重老人的规矩。后来家长反映,孩子在家里慢慢变了,变得对老人有礼貌了。通过给家长一点点帮助,取得了家长更多的支持和配合。
给家长一份信心。
家长了解到孩子的另一方面,增强了对孩子教育的信心。就会耐着性子、进下心来积极主动配合老师教育培养孩子;然后才能齐心协力一起研究如何挖掘孩子自身潜力,帮助、引导孩子健康、全面地发展、成长。
给家长一个成功的例子。
“我小时候是一个非常胆小、内向的孩子。”
“啊?”“怎么可能?”“一点儿都不像?”“完全看不出来!”
这是我和我的家长朋友们的好多次对话。每次我给一些家长朋友们以我自己为例子,讲述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我从一个非常胆小内向的女孩儿变成如今这个在他们眼里活泼开朗,比较多才多艺的老师的经历时,他们都是这种反应,都说觉得我完全不能和胆小、内向等词语联系起来。他们从我身上看到了如此大的转变,所以都信我、服我,支持孩子、支持我!
开学以来,在紧张、忙碌而有序的工作中,我们一点点、一步步践行着在生活细节中育德。收获的是一些些惊喜、一步步向前、一点点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