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期刊的坚守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ss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短篇小说》是远在东北吉林的期刊,却受到西北偏僻县份的读者的持久青睐,不是没有原因的。二十多年前,出于对文学的狂热爱好,我隔三差五往“邮政报刊零售”跑,买喜欢的期刊阅读。报刊零售的存货有限,遇喜欢的人多了,某种报刊会很快被买光。《短篇小说》常位居热销之列,好几次我去得晚了,没能得手,只能辗转向文友借阅。
  因为地处偏僻,经济不够发达吧,小城当时的风气相当文艺,无论哪位文友有新作发表,理所当然被看为集体的喜事,必得想办法庆贺一番。手机属于稀罕之物,为生计奔波的小文人多无力持有。多数情况下,总是由最先聚首的几位定个地方,然后分头骑车或步行呼朋唤友。几盘饭菜,数扎啤酒,轮留作东,其乐融融。高兴之余,更不忘谈论习作的得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坦诚相对,毫不顾忌。在这样的聚会中,我荣幸地被告知,《短篇小说》值得信赖,好几个文友在上面发过习作,个别还被选刊转载了,因而使期刊受到了格外关注。
  文友进一步说,《短篇小说》的编辑,非常重视自然来稿,重视无名作者,稿件面前,人人平等,只要稿子有特色,有质量,命中率非常高,鼓励我不妨试一试。我当然高兴得不得了。文学之路刚开始起步,正愁习作无处发表,我回家后认真研究《短篇小说》的栏目,决定碰碰运气。
  那时候的创作,无论草稿或定稿,一律正正规规手写,特沉迷,特勤奋,特给力。在繁重的工作及琐碎的生活之余,我先后执着地写了四篇反映牧人生活的习作:《羊腥》《花儿与男人》《羔子和女人》《镜头歌声》。经过反复斟酌,最后通过邮政信件,将《羔子和女人》寄给了《短篇小说》。跟太多的无名作者一样,投稿之后便是漫长而焦急的等待;但跟太多的无名作者不同的是,数月之后,我居然确实等到了《短篇小说》2001年5期样刊。
  又一场令人振奋的文友庆贺。
  《羔子和女人》不足5000字,描写底层人生的顽强和坚韧。多年之后回顾,艺术层面只算差强人意吧,之所以被《短篇小说》的老师看中,大约正与其“扶持文学青年,关注平民生活”的办刊精神相符。
  这是我的习作第一次上《短篇小说》。随后的年月,一方面由于工作太忙,才情不足,加上懒惰,我写得逐渐少了,另一方面,客观地讲,也因为我习作发表的窗口相对多了,便没怎么给《短篇小说》寄稿子。可报刊零售那儿仍然常去,仍关注、购买和阅读这本期刊,知道它的办刊方向始终没有改变,小城文学爱好者对它的青睐也一直没有改变。
  直到2009年,写文章的人已普遍使用电脑,通过电子邮箱发稿件了。我将新写的短稿《痴人老柳》投给了《短篇小说》的公共邮箱。同样幸运的是,几个月后,又收到10期样刊。习作写平民石匠对亡妻的痴迷,值得唏嘘而赞叹。人的社会地位尽管有高低,但心理情感不应分贵贱。“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说的正是如此道理。这期样刊只有60多个页码,远算不上厚重,但内文排版朴素而实惠,封面设计简洁而养眼——“扶持文学青年,关注平民生活”的口号,早已旗帜般悬挂在刊名的最顶端了。
  这是我的习作第二次上这本期刊,与第一次差不多隔了九年。令人暗自称奇的是,我第三次在《短篇小说》亮相,竟在又一个九年之后了。仍通过公共邮箱投的稿。快三个月的时候,邮箱显示编辑老师的“回复”,习作被“终审”“留用”,索要我的照片和简介。《别无选择》刊于2018年12期头题。内容反映寡居的年轻女教师烦恼且精彩的人生。字数比前两篇加起来还多,综合质量无形中也有了提高。《短篇小说》2019年1期,新设的“说长道短”栏目,发表了凡尘先生为《别无选择》撰写的评论:《一个可亲可敬至臻至美的教师形象》。
  两个九年,十八度春秋,作为业余作者,在同一期刊发表三篇习作,是多是少,我心里有数。以全国之广、写手之众、公开发行的文学期刊之稀罕、版面之珍贵,我算真正的幸运儿了。三篇通过普通渠道刊发且水准渐次上升的习作,既折射了无名作者的努力和成长,更反映出期刊的神圣使命——对素不相识的作者无私的扶持和培养:其中的情谊,绝非“感谢”两字所能表达!
  我认识关注、购买阅读《短篇小说》,至今已二十多年了。二十多年来,国家经济飞速发展,社会观念不断更新,小说创作从理论到实践,也发生了有目共睹的变革。可始料未及的是,纸质阅读(报刊和书籍)遭遇了空前尴尬,被网络,被手机——微信、头条、抖音、快手、全民K歌等新生事物排挤。小城原本浓郁热烈的文艺风气悄然淡化,爱好者也秋叶似的日渐飘零——跟我年龄相仿的曾经的“文学青年”,被世事烟云炝染成灰头土脸的大叔大妈,多数都心安理得地放弃了曾经的挚爱;后生才俊呢,更沉迷于俗世乱象,没几个人愿意在枯燥的文学创作或纸质阅读中下功夫了……接到《别无选择》“选用”通知的当天,我又积习难改地朝那个经营报刊零售数十年的地方走去。直到近前,才发现零售门面已被拆除,房子正在装修。问了现场负责人,说房子装修齐整之后,将改办邮政快递服务了。
  那报刊零售办哪里去啊?
  不辦了——读刊看报的人越来越少,办不成了!
  我原地呆立,莫名失落。
  好在不久,2018年12期《短篇小说》样刊寄来,冲淡了不合时宜的失落。欣赏牛皮纸底色的素雅封面,阅读自己和其他文友的作品,内心不由萌生出另一层感慨了。是啊,由于人所共知的原因,好些年了,纯文学期刊的境况非常不妙,发行量一降再降,经费捉襟见肘……为了生存,包括地位显赫的国刊,都在想方设法左突右冲;不少杂志不得不更名换姓,改制变线,甚至无奈中关门停张,另谋出路,称得上哀鸿遍野,狼狈不堪了。可作为全国绝无仅有、专门刊发短篇小说的期刊,《短篇小说》一直在名实相符地顽强坚守,坚守初心,坚守期刊的宗旨,坚守纯文学的神圣阵地。
  这样想时,没理由不对这本期刊表达由衷敬意了!
  责任编辑/董晓晓
其他文献
王鹤又搬家了,王鹤自己也忘记搬了多少次家。这次搬到离市区很远的一个村子。上班远了一点,但出租房里有个卫生间。再也不用像从前,一起床就在公厕门口排队。   卫生间一看就有年头,瓷砖早已泛黄,没有马桶,沒有排风扇。只在靠山墙的位置,有个小窗户。王鹤推开窗户,有风从打开的小窗户涌进来。王鹤嗅了嗅,空气很新鲜。   小窗户打开后,就没有关上。   出租房里没有厨房。就算有,王鹤也不会做饭。去公司上班
摘 要: 《资本论》以对劳动与剩余价值的独到分析,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中国对国际分工的参与,提供了深刻启示与指导。本文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现实,梳理和总结《资本论》揭示的矛盾和问题,有利于进一步深化、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关键词: 《资本论》 理论价值 工业社会 技术革命  马克思的《资本论》内容极其丰富,不仅包括经济学的内容,还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
摘 要: 本文基于CEPS(2014—2015)数据库,从制度、家庭环境、朋辈群体、个人意愿四个方面,探讨促成流动儿童对学业产生“自弃文化”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相比打工子弟学校,普通公立或民办学校的流动儿童升学意愿更强;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流动儿童升学意愿更强;父亲职业地位水平较低的流动儿童升学意愿更强;家庭文化资本较弱的学生更容易放弃学业。同时,与朋辈群体的交往质量、个人对未来发展的自信程
摘 要: 王维诗歌以空见奇绝玄妙,主流研究划分其的思想以四十岁为界,前儒后佛,王维诗中充斥空寂隐逸,但通过对其人其诗“空”的特质的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如此概括王维无可厚非,但要深刻认识王维的“空”,应该从复杂甚至相反的多方面观摩。  关键词: 王维 空 精神思想 诗意  王维的创作中一份空寂贯穿始终,从“诗画之境空”,但凡仔细看看,就能体会其蕴含于内的“禅宗的心空”,如果结合诗人本身,再深深
一  冬天到来的时候,我决定找一个人同居,只为了让这个冬天不再那么寒冷难耐。  常去的酒吧叫做“城市部落”,很喜欢这个名字,总觉得它有一种落魄漂泊的沧桑感。  酒吧一如既往地喧嚣,尖叫声混杂在疯狂的爵士中,有一种堕落的快感。酒精的刺激,烟草的迷醉,混浊的空气,失去控制的人们。  独自坐在吧台边,一杯接一杯地喝酒,很投入,很用力,似乎要连杯子也一口吞下去。旁边的男人递过来一支香烟,我便很快让烟雾把自
摘 要: 伴随高考改革,“历史”成为两门重要选修科目之一,历史课程在中学学习中将引起更大的关注。如何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是每一所中学都应思考的问题。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第一初级中学将地方历史特色与各种比赛和展示活动有机融合在一起,凸显教育教学手段的更新,在有效开展课外活动的同时积极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取得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考试成绩、学生素质同步增长的突出效果,值得借鉴推广。  关键词:
作者简介:  李力,西安市作协会员,现居古城西安,嗜美食未成厨师,耽旋律五音不全,好读书不求甚解,喜笔耕不问收成,著长篇小说两部、中短篇小说百余篇、现代诗数百首。长篇小说《沸都》获中国作协副主席贾平凹先生题字鼓励。  “王老汉不见了!”  “啥?”  “王老汉寻不着了!”  “老爷岭的王老汉?”  “就是的。”  刘胖子的电话让我头嗡地大了起来,额头的汗涔涔往外冒。  挂掉电话,我心急火燎,两步跨
靳阳把车开往八里湾的方向,甚至没来得及给自己找一个借口,打了一把方向盘,车子立马就径直往前驶去。新铺的路面光滑整洁,阳光像洗发水一样毫无吝啬之意地撒在上面。透过前挡玻璃,前方好像起了雾,一团一团,密集而粘稠。   因为水库还没有正式启用,公路两侧的指示牌和绿植还在酝酿中,这条路显得冷冷清清,那一团一团的岚气便给这里加重了神秘的气氛。直到车拐了一个很突然的弯,反光镜清晰地显示出一条仓皇出逃的蛇,靳阳
一  连雨使出浑身劲,拼命往前跑。记得上中学时,学校每周都有几节体育课,那1000米的长跑,每次她都跑得气喘吁吁,只觉要断了气般。为了超过同学,她每天很早起床,家离学校近,她先到学校绕着操场跑几圈再回家,一段时间后,她成为班里的跑步健将,在塑胶跑道上独领风骚。今天看来,她昔日的训练没有白费,远远地把咏文抛在后面。  现在她跑的,是坂仔村的一条土路。坂仔村号稱柚子村,家家户户种植一片柚子树,时值收获
作者简介:    王启瑞,四川成都人,现居苏州。成都市蒲江县作家协会会员。   阿平的肚子上有一条长长的疤,隔远了看,就像一条白色的大蜈蚣扒在他的肚皮上,阿平不爱洗澡,露出的身体是黑黢黢的,所以那条白蜈蚣分外明显。我第一次见他光着膀子时,就被这条白蜈蚣吓得不敢靠近。听村里的人说,阿平的肚子上原先是没有这条白蜈蚣的——这简直是废话,那是他小时候放牛,躺在林子里睡着了,蚂蚁从他的肚脐眼里爬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