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企“生态圈”

来源 :新经济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aogao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进民退的喜与忧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非均衡发展、非市场推动、非对称;中击直接导致了“国进民退”现象的发生。这是新国企竞争力提升的体现,还是部分民企经营观念的进化?
  
  确切地说,本期“特别报道”的主题是在饭桌上最终敲定的。
  由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企业兼并重组研究中心副主任张金鑫做东,邀请到七八名来自海峡两岸的并购重组专家、学者,他们中:有的曾经挂职于国资委,有的参与过著名国企的兼并重组案例,有的现任著名投行大中华区负责人。
  他们通过观点的碰撞与思维的拓展,终将《新经济导刊》记者从困顿深处带到了柳暗花明。
  这轮“国进民退”产生的特定背景是什么?民营企业在此浪潮之下模式命运是否会发生转折?在国有企业改制重组过程中,如何厘清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中小型国有企业在进行产权改革过程中又将面临哪些挑战?在深入探讨这些问题之前,让我们先来看几则案例:
  一是,中粮入主蒙牛。7月6日,我国最大的粮油食品企业中粮集团宣布,联手厚朴基金出资61亿港元收购蒙牛20%的股权,成为蒙牛的第一大股东。随后,在中粮集团总部新址——北京福临门大厦召开的媒体沟通会上,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和蒙牛集团董事长牛根生联袂出席。宁高宁强调,中粮没有继续增持蒙牛的计划,中粮不参与蒙牛具体经营管理;而牛根生则表示,蒙牛并非因为资金链有问题才与中粮合作。
  二是,山钢收购日钢。9月6日,山东钢铁集团与日照钢铁资产重组与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山东日照举行,山钢集团董事长邹仲琛、日钢集团董事长杜双华分别代表重组双方在协议书上签字。双方将采用共同向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增资的方式进行重组,山钢以现金出资占67%的股权,日钢则以其经过评估的净资产入股,占33%的股权。至此,备受关注的山东钢铁集团收购日照钢铁案终于尘埃落定。
  时隔仅仅两月,两则并购案的结局虽然都是以国企收购民企告终,但民营企业参与并购的态度却截然相反。面对国企的收购,前者是心向往之,后如释重负;后者则是极力挣扎,虽也曾经历了反收购暗战,但无可奈何只能割爱投诚。事实上,危机之下,民营企业纷纷选择“委身相随”,国有企业则频频“趁虚而入”,案例不胜枚举。
  这在煤炭行业的表现最为明显。9月23日,山西省政府召开“加快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企业兼并重组”座谈会。山西省省长王君在会上要求,9月底前全部完成正式协议签订,10月底基本完成主体企业到位和证照过户换发工作,11月全部通过验收。
  以山西五大煤业集团(焦煤、同煤、阳煤、潞安、晋煤)以及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公司、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公司等国有大集团为整合主体,到2010年底,山西矿井数量将由原来的2600多座压减为1000座,企业主体从2200家缩减为130家。在此精神指引下,山西省新的煤炭产业格局将很快形成,大批小煤矿将彻底走向消亡。
  在地产界,这种现象则更为抢眼。今年以来,央企逐渐取代了民企成为房地产市场上的主角。在北京,国企背景的中化方兴竞得备受关注的广渠门15号地块,以40.6亿元成交;在上海,绿地集团拿下“2009上海最贵地”,投资金额达12亿元。在广州,广州城建集团竞拍下今年的广州地王,溢价高达154%。在重庆,重庆鸿恩寺地块经过80多轮竞价后,被保利地产以38.1亿元摘得……
  资料显示,在这场“圈地运动”中,保利、金融街、绿地集团以及部分城市的城建集团等大型国企发挥了排头兵作用,而民营企业成为绝对的配角。除了与国有资本合作“曲线拿地”外,民营企业几乎没有更多的选择余地。9月7日,万科与中粮地产以22亿元的价格联手拿下“房山区长阳镇(长阳镇起步区1号地)居住、文化娱乐项目用地”,溢价162.6%。
  此外,川航注资鹰联、凤凰传媒收编共和联动、宝钢入主宁钢……“国进民退”的案例层出不穷,涉及各行各业。在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期间,“国进民退”甚至成为会议的一大焦点——这种现象折射出的是国家经济战略思维的转变,也清晰地展现出企业抗击危机的路径。转变策略、加速布局、盘活资产、提升竞争力,企业在危机中奋力突围。
  本刊同意鞍山钢铁集团公司总经理张晓刚的观点:“国进民退”不应成为话题,但这无疑已经是客观存在的现实。深究这一“国进民退”现象的表现形式,无非有二:一是,各种不同形式的国有化,如国企收购兼并民企;二是,国有企业急剧地扩张到原来的一般性竞争行业,如国资背景的房地产企业迅速成为行业的主角。
  “不能简单地判断‘国进民退’是一个好现象,还是一个不好的现象。”张金鑫认为,首要的问题是,找到这一现象发生的深层次诱因:非对称,中击为自身状况比较好的国有企业兼并民营企业提供了难得的天时;非市场推动为“国进民退”提供了地利;而非均衡发展则为“国进民退”提供了企业竞争力的支持,使国企在国进民退的竞赛中占优势。
  
  不能简单地判断“国进民退”是一个好现象,还是一个不好的现象。首要的问题是,找到这一现象发生的深层次诱因:非对称冲击为自身状况比较好的国有企业兼并民营企业提供了难得的天时;非市场推动为“国进民退”提供了地利;而非均衡发展则为“国进民退”提供了企业竞争力的支持,使国企在国进民退的竞赛中占优势。
其他文献
胡伟武:“龙芯已经建立了几个根据地,比如教育领域,安全领域,低端消费电子”    迈步    《新经济导刊》:龙芯中科的成立契机是什么?公司成立后,与之前的以研究为主的课题组形式相比。各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胡伟武:2D08年初,中科院计算所成立了一家小公司——龙芯中科进行产业化的探索,但仍保持龙芯的研发主体地位。经过两年尝试,龙芯团队已从以研发为主体,转变成以产业化的企业为主体。现在,团队已
期刊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最近表示,我国工业用60年的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二三百年的历程。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业制造大国,工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为工业主管部门负责人,李毅中对中国工业“全景图”了然于胸。在他看来,60年问,中国工业取得了六大成就。  1 现代工业体系全面形成,实现了从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的转变。中国工业在一穷二自的基础上,建成了全面的、具有相当规模和水平的现代工业体系
期刊
新经济十年“大阅兵”    60年来的中国经济发展,可谓一部从弱到强、波折不断的跌荡史,沿着这一跌荡史顺流而下,最近十年则显得更加夺目,因为这里有中国新经济的十年流变。  六十年甲子轮回,世界格局早已时过境迁、沧海桑田,新中国正在以一个强大的负责任的大国姿态融入世界。“一个成熟的、有理解力的、独立的、克制的社会心态,应成为中国未来的目标方向”——《大国游戏》中,“为中国策,为大国谋”的宏大思想值得
期刊
银蝶振翅 梦想起飞    最近一年来,住在五象新区的老张,这位南宁本地土生土长的老汉经常站在南宁青秀山脚下朝邕江眺望。从这里望过去,正在紧张建设中的南宁大桥像一只展翅飞翔的蝴蝶跨过两岸,而桥的对面,就是南宁未来将重点打造的区域——五象新区。  过去,老张最讨厌别人说:“宁要江北一张床,不要江南一间房。”今后,他要自豪地对人说:“北有青秀山,南有五象岭。”  9月21日上午,让南宁市民们牵挂不已的城
期刊
新经济有了新的标签及内涵,其中重要一条就是——低碳。  然而,就在低碳概念迅速走红的同时,社会频现“伪低碳”现象:有的产品炒作概念,营销贴金;有的企业附庸风雅,净做表面文章:有的地方政府搞起新型“形象工程”“应付工程”……2010年4月号封面文章《清算伪低碳》甫一推出,即在业界引起强烈共鸣。  对于我们所揭示出的眼下种种低碳乱象,经济学家无疑有着基于各自视角的不同解释。其中,长期参与推进中国科技创
期刊
为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年,2008年9月,本刊“新经济城市巡礼”调研组曾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进行专题采访,观察新经济背景下北部湾的区域发展机遇、“南北钦防”诸城市在北部湾经济格局中的角色和分工。  深度调研之后,我们重点提出了如下疑问:北部湾现有的产业结构、布局是否合理?重化工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否处于可控制范围?其软环境是否与硬环境相匹配?该区域内的各组成城市间能否保持良性的竞合关系?(详见《新
期刊
舆论中“危机”二字的频繁出现,已让人们对去年以来的这场经济之劫,有所麻木。  不久前对话陈志武先生时,我们就此有所讨论。他不无唏嘘地感叹,这次金融危机出现以后,本来很多人抱着良好的愿望,以为中国会本着经济长久增长的考虑,利用此次金融危机的时机,推进一些根本性的改革举措,特别是民有化改革。但现在看来,经济开始复苏了,压力越来越小,改革的声音趋于停滞。这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  颇具悻论意味的是,一方面
期刊
能源危机解决方案    如何战胜能源危机?节约必不可少,寻找替代能源更为重要而大力发展清洁煤电、太阳能、风能、水电、生物质能、核能等,都是其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时值夏季用电高峰,往日行政令文“热衷”的“拉闸限电”、“空调26度”等词汇却迟迟未能出现,不知不觉之间,秋老虎又悄然而至。  与以往各发电企业满负荷运转更加针锋相对的是:一些在建的大型水电被果断叫停,而许多已经投产的小火电也相继被悬崖勒马
期刊
专访南昌市政府副秘书长陈武  作为新兴的会展城市,南昌会展业近年来蓬勃发展,已初显会展城市的魅力,随着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和南昌“打造会展名城”目标的提出,培育及打造特色会展将进一步提升南昌会展业的核心竞争力。    南昌市政府副秘书长陈武是国内会展界的风云人物,从事会展及重大活动十余年,有着丰富的会展及大型活动的组织、策划经验。近年来,带领着会展战线的同仁,走出了一条具有南昌特色的会展经济发展之路,
期刊
【调研中国:多轮驱动的新经济增长极】之九  策 划 本刊调研部  统 筹 朱敏  执 笔 杨 剑 却 秦  研究支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除了“英雄城”  这样的传统美誉之外。  南昌,史上江南昌盛之地,  实在太需要一张更市场、  更现代的城市名片。  当国务院通过中部崛起规划,  当江西大力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当金鸡百花电影节隆重度过18岁生日,  当低碳经济的机遇扑面而来,  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