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三网融合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伴随着IPTV、互联网电视、智能电视的蓬勃发展,人们基于电视的互动和社交需求已逐渐被激发出来,社交电视在逐渐从概念变成现实。作为移动社交电视APP,湖南卫视开发的"呼啦"作为其的领军人物,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本文主要对"呼啦"进行个案分析,将其置身于三网融合大发展的背景中,探索其发展利弊,力求为未来的"社交电视"发展提供新兴视角。
关键词:三网融合、社交电视、"呼啦"、手机APP
2010 年1 月13 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于此,三网融合的重点城市试点工作开始启动。在去年的两会政府工作述说中明确要求,将推动"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这预示着"三网融合"进程有望加速。
一、三网融合
业界普遍将三网融合定义为: "三网融合主要指业务应用层面的融合。表现为技术上趋向一致,网络层上互联互通;物理资源上实现共享;业务应用层上互相渗透和交叉,都趋向全业务和采用统一的IP 通信协议;最终将导致行业监管政策和监管架构上的融合。①"也就是说,在三网融合中,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者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未来的手机可以看电视、上网,电视可以打电话、上网,电脑也可以打电话、看电视。
从2010年开始,三网融合进入第一阶段,通过第一批加第二批试点实践,基本实现了"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探索形成保障三网融合规范有序开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等目标,已经建立起了三网融合的基本产业格局。
二、电视社交化和"社交电视"
三网融合普遍落地逐渐成为一种趋势,电视,网络,通讯三者更加互通融合。最近几年, 社交网络发展迅速,社交媒体的出现正在引发一场微革命,人们越来越习惯于通过移动终端来评论其正在看的电视内容。由此,社交媒体再也不只是微博或者SNS 网站,它开始转移到传统媒体--电视,于是一个全新的媒体平台--社交电视就诞生了②。
"社交电视",英文即"Social TV",简单说就是在观看电视时,用户可以同时进行通信、互动或者其他的与电视内容相关的社交化行为。百度百科的解释是③:将社交媒体(Twitter Face book 等)同电视进行无缝地结合,让电视成为社交媒体的重要终端。需要强调的是,社交电视不是简单地通过电视来访问社交网站,而是通过社交技术或平台来支持用户进行与电视相关的社交活动。
三、"社交电视"发展的新视角--移动社交电视APP
"社交电视不局限于电视屏幕,也不局限于一个屏幕,它是可以是跨终端、跨屏幕、跨平台的多屏业务体验。"④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广电与手机通讯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由此,社交电视的发展不再局限于传统的IPTV,互联网电视和智能电视等。一种新兴的社交电视的模式开始产生,发展迅速,开始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随着智能手机和ipad等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人们已经逐渐习惯了使用APP客户端上网的方式,截止2012年,APP下载量已经突破352亿次。一些APP已经开始依托移动客户端,将电视节目APP化,实现与电视节目之间的实时互动服务。打破传统电视节目与观众的点对点互动模式,为观众提供一个利用手机客户端进行多人同时在线交流互动的平台,实现以社交的方式看电视。无疑,移动社交电视APP已经成为当下三网融合的典型代表和新兴力量。
四、湖南卫视"呼啦"发展现状及生存利弊
(一)、"呼啦"的简介和功能。
"呼啦" 是湖南卫视2013年1月1日推出的一款电视互动手機客户端应用,也是中国第一款由电视媒体出品、基于用户的移动互联社交应用。"呼啦"设置了公会和好友聊天系统,打破了传统电视节目与观众的点对点互动模式,为观众提供了一个利用手机客户端进行多人同时在线交流互动的平台,真正的达到了以社交的方式看电视。
"呼啦"利用手机摄像头扫描湖南卫视屏幕中的二维码即可实现社交互动,没有年龄限制,只要拥有一部智能手机,就能简单上手。用户下载了"呼啦"APP,通过邮箱注册,立即获取一个虚拟世界的呼啦角色,在"呼啦"上添加好友,发起聊天、群聊,无异于一个聊天工具,只是内容专属电视节目而已。用户在不观看电视节目的时间里,领取任务,像玩大型游戏一样领任务赚积分,得各种实物奖励。如巴克的咖啡 ,《快乐大本营》的门票等。
(二)、"呼啦"的发展现状
基于湖南卫视本身良好的受众群,截至3月5日,"呼啦"注册用户数达到240万,最高同时在线人数107万。安卓市场下载量2015次,苹果"app"的下载量上万次。"呼啦"紧紧抓牢新媒体阵地,分别在新浪,腾讯开通官方微博,在百度建立官方贴吧,在豆瓣社区打广告。"呼啦"新媒体宣传初具成效,新浪微博粉丝近30万,微博数1071篇,几乎每条微博都有粉丝评论,粉丝竞相晒"呼啦"实物奖品,形成宣传效应。
"呼啦"APP与湖南卫视自身的节目紧密捆绑,参与节目推广,为其宣传造势。比如,在近段时间非常热的"快乐男声"报名过程中,"呼啦"产生不可小觑的造势作用。"快男"将"呼啦"设立为报名通道之一,成为了鲜少几个通过移动应用进行报名的节目。当用户进入"呼啦"报名通道之后,可以看到除了报名链接外,还提供了任务系统,通过完成任务可以获得让"呼啦"成长的奖励,完成的任务基本都与"快男"有关,这无疑将"快男"潜移默化地移植在用户的心中。
(三)、"呼啦"未来发展优势
首先,"呼啦"不仅让手机越来越好看,还让电视越来越好玩。比一般电视所涉及的互动体验不同,"呼啦"打破时间、空间的局限,也突破了传统的短信互动、网络征集和投票等互动方式,真正为电视观众和手机用户了提供新一代增值体验。
再者,"呼啦"的天然优势在于与湖南卫视内容上的深度整合,拓展了电视互动方式。"呼啦"的内容整合由湖南卫视总编室协调及把控,通过湖南卫视强大的渠道能力做支撑,"呼啦"像一个纽带,连接着用户和节目,用户通过"呼啦"可以实时和节目互动,并在节目有所展现,这是别的产品所不具备的。
(四)、"呼啦"未来发展隐忧
首先,移动的用户习惯。对于移动互联网的产品来说,移动是其最大的属性,很多用户使用移动应用都是在移动场景下进行,而"呼啦"很多互动功能的完成只有通过观看电视这样的方式来实现,在产品的场景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其次,受众的局限性。其主要受众群体为电视观众,智能手机的主流用户中,在这个群体里看电视的还有多少,这是个未知数,但在网络视频如此发达的今天,通过电视观看节目的方式已经不是首选,这对于其用户群体来说,是有一定局限的。
五、小结
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社交电视的发展可以尝试多个屏幕,不同终端间进行互动,不同的屏幕承担了不同的功能,最终实现全媒体业务的互动融合。社交电视如何借着三网融合的东风快速发展,如何在智能手机的普及中分"一杯羹",如何发扬自身优势,规避潜在风险?媒体人应当在此创新过程中打开思路,立足于受众需求,勇于探索,学习借鉴国内国外优秀案例,推动社交电视新发展。
注释:
①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CNNIC发布《2012年中国手机网民上网行为研究报告》
②《三网融合 社交电视开创电视新时代》、黎敏、《视听前沿》期刊·2012年 第 2 期
③.百度百科"社交电视":http://baike.baidu.com/view/4909621.htm
④《中国社交电视发展模式分析》,王浩程 张守信,新华网,2013年03月
参考文献:
[1]《"三网融合"下广电运行模式的思考》,黄理俊,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技术创新研究所
[2]《三网融合的发展与挑战》,韦乐平,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关键词:三网融合、社交电视、"呼啦"、手机APP
2010 年1 月13 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于此,三网融合的重点城市试点工作开始启动。在去年的两会政府工作述说中明确要求,将推动"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这预示着"三网融合"进程有望加速。
一、三网融合
业界普遍将三网融合定义为: "三网融合主要指业务应用层面的融合。表现为技术上趋向一致,网络层上互联互通;物理资源上实现共享;业务应用层上互相渗透和交叉,都趋向全业务和采用统一的IP 通信协议;最终将导致行业监管政策和监管架构上的融合。①"也就是说,在三网融合中,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者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未来的手机可以看电视、上网,电视可以打电话、上网,电脑也可以打电话、看电视。
从2010年开始,三网融合进入第一阶段,通过第一批加第二批试点实践,基本实现了"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探索形成保障三网融合规范有序开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等目标,已经建立起了三网融合的基本产业格局。
二、电视社交化和"社交电视"
三网融合普遍落地逐渐成为一种趋势,电视,网络,通讯三者更加互通融合。最近几年, 社交网络发展迅速,社交媒体的出现正在引发一场微革命,人们越来越习惯于通过移动终端来评论其正在看的电视内容。由此,社交媒体再也不只是微博或者SNS 网站,它开始转移到传统媒体--电视,于是一个全新的媒体平台--社交电视就诞生了②。
"社交电视",英文即"Social TV",简单说就是在观看电视时,用户可以同时进行通信、互动或者其他的与电视内容相关的社交化行为。百度百科的解释是③:将社交媒体(Twitter Face book 等)同电视进行无缝地结合,让电视成为社交媒体的重要终端。需要强调的是,社交电视不是简单地通过电视来访问社交网站,而是通过社交技术或平台来支持用户进行与电视相关的社交活动。
三、"社交电视"发展的新视角--移动社交电视APP
"社交电视不局限于电视屏幕,也不局限于一个屏幕,它是可以是跨终端、跨屏幕、跨平台的多屏业务体验。"④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广电与手机通讯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由此,社交电视的发展不再局限于传统的IPTV,互联网电视和智能电视等。一种新兴的社交电视的模式开始产生,发展迅速,开始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随着智能手机和ipad等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人们已经逐渐习惯了使用APP客户端上网的方式,截止2012年,APP下载量已经突破352亿次。一些APP已经开始依托移动客户端,将电视节目APP化,实现与电视节目之间的实时互动服务。打破传统电视节目与观众的点对点互动模式,为观众提供一个利用手机客户端进行多人同时在线交流互动的平台,实现以社交的方式看电视。无疑,移动社交电视APP已经成为当下三网融合的典型代表和新兴力量。
四、湖南卫视"呼啦"发展现状及生存利弊
(一)、"呼啦"的简介和功能。
"呼啦" 是湖南卫视2013年1月1日推出的一款电视互动手機客户端应用,也是中国第一款由电视媒体出品、基于用户的移动互联社交应用。"呼啦"设置了公会和好友聊天系统,打破了传统电视节目与观众的点对点互动模式,为观众提供了一个利用手机客户端进行多人同时在线交流互动的平台,真正的达到了以社交的方式看电视。
"呼啦"利用手机摄像头扫描湖南卫视屏幕中的二维码即可实现社交互动,没有年龄限制,只要拥有一部智能手机,就能简单上手。用户下载了"呼啦"APP,通过邮箱注册,立即获取一个虚拟世界的呼啦角色,在"呼啦"上添加好友,发起聊天、群聊,无异于一个聊天工具,只是内容专属电视节目而已。用户在不观看电视节目的时间里,领取任务,像玩大型游戏一样领任务赚积分,得各种实物奖励。如巴克的咖啡 ,《快乐大本营》的门票等。
(二)、"呼啦"的发展现状
基于湖南卫视本身良好的受众群,截至3月5日,"呼啦"注册用户数达到240万,最高同时在线人数107万。安卓市场下载量2015次,苹果"app"的下载量上万次。"呼啦"紧紧抓牢新媒体阵地,分别在新浪,腾讯开通官方微博,在百度建立官方贴吧,在豆瓣社区打广告。"呼啦"新媒体宣传初具成效,新浪微博粉丝近30万,微博数1071篇,几乎每条微博都有粉丝评论,粉丝竞相晒"呼啦"实物奖品,形成宣传效应。
"呼啦"APP与湖南卫视自身的节目紧密捆绑,参与节目推广,为其宣传造势。比如,在近段时间非常热的"快乐男声"报名过程中,"呼啦"产生不可小觑的造势作用。"快男"将"呼啦"设立为报名通道之一,成为了鲜少几个通过移动应用进行报名的节目。当用户进入"呼啦"报名通道之后,可以看到除了报名链接外,还提供了任务系统,通过完成任务可以获得让"呼啦"成长的奖励,完成的任务基本都与"快男"有关,这无疑将"快男"潜移默化地移植在用户的心中。
(三)、"呼啦"未来发展优势
首先,"呼啦"不仅让手机越来越好看,还让电视越来越好玩。比一般电视所涉及的互动体验不同,"呼啦"打破时间、空间的局限,也突破了传统的短信互动、网络征集和投票等互动方式,真正为电视观众和手机用户了提供新一代增值体验。
再者,"呼啦"的天然优势在于与湖南卫视内容上的深度整合,拓展了电视互动方式。"呼啦"的内容整合由湖南卫视总编室协调及把控,通过湖南卫视强大的渠道能力做支撑,"呼啦"像一个纽带,连接着用户和节目,用户通过"呼啦"可以实时和节目互动,并在节目有所展现,这是别的产品所不具备的。
(四)、"呼啦"未来发展隐忧
首先,移动的用户习惯。对于移动互联网的产品来说,移动是其最大的属性,很多用户使用移动应用都是在移动场景下进行,而"呼啦"很多互动功能的完成只有通过观看电视这样的方式来实现,在产品的场景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其次,受众的局限性。其主要受众群体为电视观众,智能手机的主流用户中,在这个群体里看电视的还有多少,这是个未知数,但在网络视频如此发达的今天,通过电视观看节目的方式已经不是首选,这对于其用户群体来说,是有一定局限的。
五、小结
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社交电视的发展可以尝试多个屏幕,不同终端间进行互动,不同的屏幕承担了不同的功能,最终实现全媒体业务的互动融合。社交电视如何借着三网融合的东风快速发展,如何在智能手机的普及中分"一杯羹",如何发扬自身优势,规避潜在风险?媒体人应当在此创新过程中打开思路,立足于受众需求,勇于探索,学习借鉴国内国外优秀案例,推动社交电视新发展。
注释:
①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CNNIC发布《2012年中国手机网民上网行为研究报告》
②《三网融合 社交电视开创电视新时代》、黎敏、《视听前沿》期刊·2012年 第 2 期
③.百度百科"社交电视":http://baike.baidu.com/view/4909621.htm
④《中国社交电视发展模式分析》,王浩程 张守信,新华网,2013年03月
参考文献:
[1]《"三网融合"下广电运行模式的思考》,黄理俊,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技术创新研究所
[2]《三网融合的发展与挑战》,韦乐平,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