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信是人的一种美好品质,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前提。而现在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的溺爱养成了他们凡事依赖的习惯,以致多数学生自信心缺乏,做事犹犹豫豫。这样的人才怎能适应于未来社会的高速发展呢?中小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那么,如何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呢?
一、关心、信任是培养学生自信的前提
一个学生如果得到老师的关心、爱护、表扬和鼓励,就会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感到温暖、幸福,进而感到生活的美好,从而激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激发他们同困难作斗争的勇气、信心和力量。因此,班主任的关心与信任是培养学生自信的前提。作为一名班主任,应多观察学生,了解学生,掌握他们的所思所想,用我们真诚的关怀爱抚他们,为学生自信人格的塑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一个人都有其特长的一面。作为班主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学生,努力帮助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之处,并加以发扬。让他们真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赞许的目光,从而相信自己,重拾信心。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当教育建立在相信孩子的基础上时,它才会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如果不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对其缺乏信心,不信任他,则全部教育智谋,一切教学和教育上的方法手段,都将像纸牌搭小屋一样突然倒塌。”这段话也正告诉我们,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之处,并加以发扬,只有这样,“星星之火”才能成“燎原”之势。
三、多表扬,少批评,鼓励代替责备,重塑自尊、自强心理
罗森塔尔教授做过一个实验:他在班上随机抽取了几个学生,然后告诉学生的老师,说这几个学生的智商特别高。因为这句话的影响,一年后,这几个学生的成绩果然都在班上遥遥领先了!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每个人心里都埋着一团火种,只要善于拨弄,它就会熊熊燃烧”。学生大多自尊心较强,禁不起批评,过度的批评反而会伤害到他们的自尊心,从而自暴自弃失去信心。所以,班主任对学生应以表扬为主,鼓励代替责备,只要他们有进步,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也要及时予以肯定,公开地加以表扬,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中重塑自尊、自强心理。
四、低起点、小目标,给孩子合理的期望
对于学生的要求要适度,应该是让他们“跳一跳就可以摘果子”,学生才会产生争取进步的兴趣和勇气。班主任应针对学生的基础定起点,面对现实定目标,做到起点低而准,目标具体而明确。只有把起点放在学生努力一下便可以达到的水平上,才能使他们产生成功的欲望,信心十足地向着成功迈进,并享受成功的快乐。这样,达到一个目标,受到一次鼓励,心理上也得到一次满足,从而产生新目标。一次次达标,一次次获胜,就会感到层层有进步,步步有提高,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对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十分有益。
五、创造宽松氛围、放手、给机会,培养学生独立的能力
独立自主是自信的表现。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首先应从培养独立的能力开始。然而事实上,事无巨细、大包大揽的“保姆式”的管理方式与“专挑毛病、管头管脚”的警察式的管理方式仍相当多地存在于班级管理之中,严重窒息了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性,限制了他们的个性发展,养成了他凡事靠老师,事事怕不行的习惯,极不利于自信品质的形成。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放下自己的权力,努力为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氛围,多引导、少包办,任其自由发挥,放手让他们去独立完成一切,切实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活每一个生命体的活力,让学生充满自信地自由发展。
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使受教育者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上和谐发展。青少年时期,特别是11——15岁这一年龄阶段,正是学生的“过渡时期”或称之为“危险年龄”。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其成人意识开始萌芽,他们的体重迅速增长,精力旺盛,易于冲动,加上从小学升入初中后,学习环境的突然变化,老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学习压力的增大等因素,最容易产生烦躁、抑郁、孤独、偏激、不自信等心理问题。所以,我们班主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以宽容的心对待学生的不良表现。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提高其心理素质,帮助其形成自信、乐观等健康的个性品质。
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信息急速递增,知识不断扩充,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日新月异。社会越来越需要自信、乐观、向上的新型人才。从事育人工作的我们一定要从点滴小事做起,培养学生的自信品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一、关心、信任是培养学生自信的前提
一个学生如果得到老师的关心、爱护、表扬和鼓励,就会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感到温暖、幸福,进而感到生活的美好,从而激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激发他们同困难作斗争的勇气、信心和力量。因此,班主任的关心与信任是培养学生自信的前提。作为一名班主任,应多观察学生,了解学生,掌握他们的所思所想,用我们真诚的关怀爱抚他们,为学生自信人格的塑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一个人都有其特长的一面。作为班主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学生,努力帮助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之处,并加以发扬。让他们真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赞许的目光,从而相信自己,重拾信心。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当教育建立在相信孩子的基础上时,它才会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如果不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对其缺乏信心,不信任他,则全部教育智谋,一切教学和教育上的方法手段,都将像纸牌搭小屋一样突然倒塌。”这段话也正告诉我们,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之处,并加以发扬,只有这样,“星星之火”才能成“燎原”之势。
三、多表扬,少批评,鼓励代替责备,重塑自尊、自强心理
罗森塔尔教授做过一个实验:他在班上随机抽取了几个学生,然后告诉学生的老师,说这几个学生的智商特别高。因为这句话的影响,一年后,这几个学生的成绩果然都在班上遥遥领先了!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每个人心里都埋着一团火种,只要善于拨弄,它就会熊熊燃烧”。学生大多自尊心较强,禁不起批评,过度的批评反而会伤害到他们的自尊心,从而自暴自弃失去信心。所以,班主任对学生应以表扬为主,鼓励代替责备,只要他们有进步,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也要及时予以肯定,公开地加以表扬,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中重塑自尊、自强心理。
四、低起点、小目标,给孩子合理的期望
对于学生的要求要适度,应该是让他们“跳一跳就可以摘果子”,学生才会产生争取进步的兴趣和勇气。班主任应针对学生的基础定起点,面对现实定目标,做到起点低而准,目标具体而明确。只有把起点放在学生努力一下便可以达到的水平上,才能使他们产生成功的欲望,信心十足地向着成功迈进,并享受成功的快乐。这样,达到一个目标,受到一次鼓励,心理上也得到一次满足,从而产生新目标。一次次达标,一次次获胜,就会感到层层有进步,步步有提高,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对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十分有益。
五、创造宽松氛围、放手、给机会,培养学生独立的能力
独立自主是自信的表现。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首先应从培养独立的能力开始。然而事实上,事无巨细、大包大揽的“保姆式”的管理方式与“专挑毛病、管头管脚”的警察式的管理方式仍相当多地存在于班级管理之中,严重窒息了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性,限制了他们的个性发展,养成了他凡事靠老师,事事怕不行的习惯,极不利于自信品质的形成。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放下自己的权力,努力为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氛围,多引导、少包办,任其自由发挥,放手让他们去独立完成一切,切实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活每一个生命体的活力,让学生充满自信地自由发展。
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使受教育者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上和谐发展。青少年时期,特别是11——15岁这一年龄阶段,正是学生的“过渡时期”或称之为“危险年龄”。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其成人意识开始萌芽,他们的体重迅速增长,精力旺盛,易于冲动,加上从小学升入初中后,学习环境的突然变化,老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学习压力的增大等因素,最容易产生烦躁、抑郁、孤独、偏激、不自信等心理问题。所以,我们班主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以宽容的心对待学生的不良表现。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提高其心理素质,帮助其形成自信、乐观等健康的个性品质。
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信息急速递增,知识不断扩充,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日新月异。社会越来越需要自信、乐观、向上的新型人才。从事育人工作的我们一定要从点滴小事做起,培养学生的自信品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