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理解中唤醒个性;在倾听中张扬个性;在引导中丰富个性。
【关键词】独特体验 个性
有这样一篇文章:一个男人发现海滩上有一个小男孩,不停地把每一条在水洼里的小鱼甩回大海。最后,这个男人忍不住问:“孩子,这水洼里有几百条、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
“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回地回答。
“哦?那你为什么还这样做?谁在乎呢?”
“这条小鱼在乎!”小男孩一边回答,一边拾起一条鱼。“这条在乎,这条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我为那个小男孩的行为而感动。每一条鱼就是一个生命的个体,鱼是如此,更何况我们的学生乎!传统的语文教育,重视认知能力,只重视精英而忽略“丑小鸭”,教育教学的改革需要我们去唤醒“丑小鸭”们发掘自己身上的亮点。
是呀,“丑小鸭”们不是生来就是“丑”的,所以,我们教师的任务就是不要让孩子们变成“丑小鸭”,让已是“丑小鸭”的孩子们找回自我。
看到过一个很有感触的教学故事:公开课前,执教老师端着一杯矿泉水,慢慢地,从一个孩子的座位旁边走过,一边走一边说:“请大家集中精力,注意品味空气中的‘香’味。”然后,他回到讲台上,把杯子举了举,问:“哪位同学闻到了杯中水的味道?”有一个学生回答说:“我闻到了,是香味儿!”他再次走下讲台,端着杯子,从学生的旁边走过,一边走,一边叮嘱:“请你们务必集中精力,仔细嗅一下空气中的气味。”过了一会儿,他第三次走到学生中间,让每一位同学都嗅一下杯子中的水。这一次,除了一位同学外,其他同学都举手说闻到了“香味”。老师问那位“与众不同”的孩子:“你为什么不举手?”孩子坦然地回答:“我相信自己的鼻子,什么味道也没有!”老师激情地说:“对!应该相信自己的鼻子!这是一杯矿泉水,一杯什么味道也没有的矿泉水。孩子,让我吻一下你的鼻子,好吗?”孩子微笑着点了点头。于是,老师蹲下身来,双手捧着他稚嫩的面颊,在他的鼻尖上,留下了经久不磨而又意味隽永的一吻。
这么小小的一个教学环节,唤醒了我们,让我们欣赏到了教育润泽心灵的大美——那是一种街道睡了而路灯醒着,泥土睡了而树根醒着,鸟儿睡了而翅膀醒着,肢体睡了而血液醒着的雪落无声的诗意美。
同时也唤醒着我们的教育,应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让个性飞扬。
首先,在理解中,唤醒个性。
每每看到特级教师上课,学生们总是意犹未尽,舍不得老师走,即使已经坐了两个小时了,可还是想再多上一会儿。学生需要老师的理解与尊重,来源于课堂上的人性化和个性化。因为老师的眼里有学生,就会既教书又教人。
一次,有一个学生用“称赞”造了一个句子:“我称赞了我家的小狗,因为它能一条狗回家,不需要我们担心了。”显然这个句子不顺,我把“一条狗”圈出来,打了个问号,又问他怎么想到用“一条狗”?他说:我们人常常说一个人回家,可是小狗是狗不是人,所以不能用“一个人”,我想用一个狗,可是狗不是一个一个的,所以我用“一条狗”。我听了喜不胜喜,给这个句子打了个大大的五角星,因为这个句子里有他自己独立的思维过程,有他自己的情感体验,尽管还是不顺,然而在班级交流作业的时候我还是大大称赞了他爱思考的学习态度,做错没有关系,重要的是自己动过脑筋了。久而久之,学生们做作业有一个习惯:做错了不怕,可一定要让我知道他们的独立思维和与众不同的想法。唤醒了学生的独特体验,语文教学也变得丰富多彩了。
其次,在倾听中,张扬个性。
新课程主张个性的体验,这是对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孩子,每一颗童心的重视,人要做有自我主见的人,这样的学生越显得活跃,然而不能忽视的一点前提是“团结合作”。
在教学《酸的和甜的》一课时,我请学生说说对故事中的四种小动物,你想对它们说什么?一个学生说:“狐狸你太狡猾了,你不要总是欺骗别人。这样做不好。”基本上大家都站在同一条战线上,我也很高兴他们的觉悟可真高啊。突然有一个学生说:“老师,我不同意,狐狸虽然说‘这葡萄一定是酸的,不能吃’,但他并没有告诉任何小动物,他只是因为自己吃不到,所以才说这样一句话的。”一语惊醒梦中人,其余小朋友听她这么一说,马上又去读课文,于是解读更精彩了:“老师,狐狸并不狡猾,他只是在自我安慰呢。”“老师,我想对其他小动物说,听来的未必是真的,你们要自己去试过。”……课上到这儿,我很激动,因为他们在倾听中学会思考问题,张扬着一个个鲜活的个性,有这样一群学生,课堂更显活跃精彩。
最后,在引导中,丰富个性。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和理解。”看着新课标的这一段话,我想起一个教学《识字5》的案例:
老师让学生来介绍一下自己的画,学生说:“我画的画说明了‘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是一枝花,一枝花不能代表春天,这是好多好多的花,说明百花齐放才是美丽的春天。”老师问:“她画的好吗?仔细观察她的画,看谁有新的建议,仔细看,认真想。”学生说:“涂上颜色就更漂亮了。”老师又问:“请同学们再仔细看看她画的花的样子,想想你见到的春天的花的品种,看谁还有新的发现。”学生说:“可以画上迎春花,桃花,苹果花,梨花……”“还要涂上各种各样的颜色。”老师这下总结说:“对,百花齐放的‘百’,不仅指数量多,也指品种多,当然,这春满园的‘园’,不仅仅是指园子,也代表着整个春天的美景呢!你再修改一下你的画,相信你的春天会更迷人!”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学生的体验是个性化的,但也看出了学生的体验是有着个性的局限性的。此时教师的引导就使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并“获得思想启迪”,教师的引导拓宽了学生写意的无限空间,课堂就是彩色的写意画,尽显学生的个性,丰富而多姿!学生有了提高,课堂也有了生命!
学生是一片土地,你种下什么样的种子,就会开出什么样的花,结出什么样的果。在新课程下的课堂里,我想,我们应该种下一粒粒个性的种子,让个性的理解、体验成为课堂的主旋律,让课堂成为张扬个性的课堂,成为展示个性的舞台,成为个性驰骋的空间!
(作者单位:浙江宁波市鄞州区培本小学 315191)
【关键词】独特体验 个性
有这样一篇文章:一个男人发现海滩上有一个小男孩,不停地把每一条在水洼里的小鱼甩回大海。最后,这个男人忍不住问:“孩子,这水洼里有几百条、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
“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回地回答。
“哦?那你为什么还这样做?谁在乎呢?”
“这条小鱼在乎!”小男孩一边回答,一边拾起一条鱼。“这条在乎,这条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我为那个小男孩的行为而感动。每一条鱼就是一个生命的个体,鱼是如此,更何况我们的学生乎!传统的语文教育,重视认知能力,只重视精英而忽略“丑小鸭”,教育教学的改革需要我们去唤醒“丑小鸭”们发掘自己身上的亮点。
是呀,“丑小鸭”们不是生来就是“丑”的,所以,我们教师的任务就是不要让孩子们变成“丑小鸭”,让已是“丑小鸭”的孩子们找回自我。
看到过一个很有感触的教学故事:公开课前,执教老师端着一杯矿泉水,慢慢地,从一个孩子的座位旁边走过,一边走一边说:“请大家集中精力,注意品味空气中的‘香’味。”然后,他回到讲台上,把杯子举了举,问:“哪位同学闻到了杯中水的味道?”有一个学生回答说:“我闻到了,是香味儿!”他再次走下讲台,端着杯子,从学生的旁边走过,一边走,一边叮嘱:“请你们务必集中精力,仔细嗅一下空气中的气味。”过了一会儿,他第三次走到学生中间,让每一位同学都嗅一下杯子中的水。这一次,除了一位同学外,其他同学都举手说闻到了“香味”。老师问那位“与众不同”的孩子:“你为什么不举手?”孩子坦然地回答:“我相信自己的鼻子,什么味道也没有!”老师激情地说:“对!应该相信自己的鼻子!这是一杯矿泉水,一杯什么味道也没有的矿泉水。孩子,让我吻一下你的鼻子,好吗?”孩子微笑着点了点头。于是,老师蹲下身来,双手捧着他稚嫩的面颊,在他的鼻尖上,留下了经久不磨而又意味隽永的一吻。
这么小小的一个教学环节,唤醒了我们,让我们欣赏到了教育润泽心灵的大美——那是一种街道睡了而路灯醒着,泥土睡了而树根醒着,鸟儿睡了而翅膀醒着,肢体睡了而血液醒着的雪落无声的诗意美。
同时也唤醒着我们的教育,应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让个性飞扬。
首先,在理解中,唤醒个性。
每每看到特级教师上课,学生们总是意犹未尽,舍不得老师走,即使已经坐了两个小时了,可还是想再多上一会儿。学生需要老师的理解与尊重,来源于课堂上的人性化和个性化。因为老师的眼里有学生,就会既教书又教人。
一次,有一个学生用“称赞”造了一个句子:“我称赞了我家的小狗,因为它能一条狗回家,不需要我们担心了。”显然这个句子不顺,我把“一条狗”圈出来,打了个问号,又问他怎么想到用“一条狗”?他说:我们人常常说一个人回家,可是小狗是狗不是人,所以不能用“一个人”,我想用一个狗,可是狗不是一个一个的,所以我用“一条狗”。我听了喜不胜喜,给这个句子打了个大大的五角星,因为这个句子里有他自己独立的思维过程,有他自己的情感体验,尽管还是不顺,然而在班级交流作业的时候我还是大大称赞了他爱思考的学习态度,做错没有关系,重要的是自己动过脑筋了。久而久之,学生们做作业有一个习惯:做错了不怕,可一定要让我知道他们的独立思维和与众不同的想法。唤醒了学生的独特体验,语文教学也变得丰富多彩了。
其次,在倾听中,张扬个性。
新课程主张个性的体验,这是对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孩子,每一颗童心的重视,人要做有自我主见的人,这样的学生越显得活跃,然而不能忽视的一点前提是“团结合作”。
在教学《酸的和甜的》一课时,我请学生说说对故事中的四种小动物,你想对它们说什么?一个学生说:“狐狸你太狡猾了,你不要总是欺骗别人。这样做不好。”基本上大家都站在同一条战线上,我也很高兴他们的觉悟可真高啊。突然有一个学生说:“老师,我不同意,狐狸虽然说‘这葡萄一定是酸的,不能吃’,但他并没有告诉任何小动物,他只是因为自己吃不到,所以才说这样一句话的。”一语惊醒梦中人,其余小朋友听她这么一说,马上又去读课文,于是解读更精彩了:“老师,狐狸并不狡猾,他只是在自我安慰呢。”“老师,我想对其他小动物说,听来的未必是真的,你们要自己去试过。”……课上到这儿,我很激动,因为他们在倾听中学会思考问题,张扬着一个个鲜活的个性,有这样一群学生,课堂更显活跃精彩。
最后,在引导中,丰富个性。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和理解。”看着新课标的这一段话,我想起一个教学《识字5》的案例:
老师让学生来介绍一下自己的画,学生说:“我画的画说明了‘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是一枝花,一枝花不能代表春天,这是好多好多的花,说明百花齐放才是美丽的春天。”老师问:“她画的好吗?仔细观察她的画,看谁有新的建议,仔细看,认真想。”学生说:“涂上颜色就更漂亮了。”老师又问:“请同学们再仔细看看她画的花的样子,想想你见到的春天的花的品种,看谁还有新的发现。”学生说:“可以画上迎春花,桃花,苹果花,梨花……”“还要涂上各种各样的颜色。”老师这下总结说:“对,百花齐放的‘百’,不仅指数量多,也指品种多,当然,这春满园的‘园’,不仅仅是指园子,也代表着整个春天的美景呢!你再修改一下你的画,相信你的春天会更迷人!”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学生的体验是个性化的,但也看出了学生的体验是有着个性的局限性的。此时教师的引导就使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并“获得思想启迪”,教师的引导拓宽了学生写意的无限空间,课堂就是彩色的写意画,尽显学生的个性,丰富而多姿!学生有了提高,课堂也有了生命!
学生是一片土地,你种下什么样的种子,就会开出什么样的花,结出什么样的果。在新课程下的课堂里,我想,我们应该种下一粒粒个性的种子,让个性的理解、体验成为课堂的主旋律,让课堂成为张扬个性的课堂,成为展示个性的舞台,成为个性驰骋的空间!
(作者单位:浙江宁波市鄞州区培本小学 315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