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基本内涵及其培养策略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dujian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历史使命。学科特质是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之源,其囊括数学知识、思想方法以及活动经验。基于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基本含义的解读,明确只有把教师的“教”与学生“学”进行有机结合,才可使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扎根、结果,而后总结出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基本内涵;培养策略
   在新课改视域下,数学教师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并非单一教授学生知识,对学生未来成长与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意义。要想更好地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则应当从小学时期抓起。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数学教师应积极改变教学理念,将新课程改革思想作为指导,应用全新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使小学生可以在学习中理解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所谓数学核心素养,指学生根据数学学习具备利用数学思想、思维、方法、手段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相应能力,并非属于某种独立存在的能力,而是囊括了逻辑思维能力、自主学习以及知识运用能力等多种能力。从本质上而言,数学知识学习就是把数学知识与思维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因此,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进程中,数学教师应当将数学思想与数学应用意识合理融入教学的各个方面,以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实践意识以及动手操作能力,进而有效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1.明确教育目标,渗透核心素养
   伴随新课改的持续推进,核心素养已是现代小学生需要必备的基本素养,小学数学教师应将其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不但要为小学生解答数学知识学习中的问题,而且还要重视对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使小学生在具体学习过程中理解数学核心价值的基本内涵。只有小学生具备数学核心素养,才能积极自主思考各种数学问题,在大脑中亦会构成数学知识框架,提高学习成效和学习质量。譬如,在教授“运算律”这一内容时,学生根据计算发现13 15=15 13,数学教师让学生再写几个类似的等式,多数小学生按照例题寻找了几个满足此种整数相加的案例。随后教师进行提问:是不是整数相加才可以满足这样的例子?学生根据数学教师的提示,寻找到诸多整数相加、小数相加以及分数相加的数学例子。学生根据观察实际案例得知,无论是整数或者是分数,只要两个数进行相加,交换两个加数位置,最终的和不会发生改变。而后数学教师让学生找出反例,但学生经过努力后发现根本不存在这样的反例。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规律正确性的了解。数学教师让学生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此种规律时,很多小学生都想使用图形或是字母对这个规律进行表示。在这一教学进程中,学生并未简单停留在观察与归纳上,而是有意识、有条理地进行举例与推理,培养良好的数学抽象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推理能力,提高了数学核心素养。
   2.重视情境教学,拓展学生思维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心智发展尚未成熟,其认知与理解能力十分有限,因此,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创设情境协助学生更好、更全面地理解数学知识,缩短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距离,降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难度,进而保障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譬如,在讲解植树问题这一内容时,数学教师可借此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种树间隔与种树数量相互间的关系,教师可根据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分析。数学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呈现课间操学生站位视频,让学生直观、具体地了解间隔的含义。在课间做操时,为了可以伸展自如,横排学生相互间至少空出两个胳膊的距离,竖排学生则需要空出一个胳膊的距离,学生相互间的距离即间隔,如若学生间的间隔缩短,那么相同空间内每排与每列学生数量就会对应增多。而后将课间操队形和植树问题进行比较,让小学生展开自主思考:农夫准备在农场四周种植槐树,已知槐树种植总体长度为600米,间隔为6米,一共需要种植槐树多少棵?小学生根据画图或是公式计算得出,农场四周一共需要种植100棵槐树,接着数学教师让小学生思考600米的起点位置需不需要种树。小学生根据自身想象得出100 1=101,而这101是农场最终需要种植槐树的数量。根据数学教师创设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扩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提高了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为其日后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进程中,数学教师应当把培育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放在重要位置,重视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启发,使学生自主地利用数学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唯有把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数学有机结合,才能让学生掌握数学的实质,才可提高其数学学习能力,进而为日后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何璇,马云鹏.国际视野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与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20,40(2):92-98.
   [2]孔凡哲,史宁中.中国学生发展的数学核心素养概念界定及养成途径[J].教育科學研究,2017(6):5-11.
其他文献
贫困县区幼儿园其教育相对于其他地区来讲具有一定的难度,一方面是受到贫困地区客观生活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受到家长文化素质不高等的影响,使家园共育推行起来具有较大难
乡土资源在幼儿园的建设以及后来规划中都起到了重要的铺垫作用,在现在的幼儿园区域规划中应当把乡土资源纳入规划.乡土资源与幼儿教育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自发性以及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教育教学的重要培养内容,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国教育理念发生了一定的转变,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然而在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更加注重语言知识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这一基本理念,奠定了语文教学中阅读、作文、口语交际三者
培智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智力落后的问题,而在充分考虑他们自身特点的基础之上,高质量地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通过对学校现有的
为适应互联网迅猛发展态势,幼儿园应与家长及时取得联系,同时传递先进、正确的教育思想,不断提高幼儿教育水平,进一步合力促进幼儿健全、快乐成长.
爱国主义教育是教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作为一个中国人,必须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祖国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不论你身处何方,都要有一颗赤子之心、一颗爱国之心。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那是必须的,要让他们从小懂得爱祖国、爱家乡、爱父母,让他们的心灵得到熏陶,受到教育,并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言行,使爱国主义的种子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扎根、发芽、开花、结果。农村小学生与城市里的小学生有很大的
期刊
生本课堂是近年来受素质教育理念影响所衍生的教学观念.这一教学观念是指在教学活动中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关注学生教学素养、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生本课堂教学理念对
摘 要:幼儿阶段是孩子模仿学习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保育工作的落实要保教结合。既要通过一些制度约束引领幼儿形成基本的规则意识,又要让保育员对自身的角色有明确的认知,着力提升专业素养,从多个角度落实对幼儿的积极引导,助力幼儿全面发展、快乐成长。   关键词:幼儿园;保育员;素质;教学;实践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出:幼儿园保育工作的落实要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在保育工作推进中,要珍视
语文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提升人的听、说、读、写能力,并通过语音、文字、文学作品的学习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文化素养,增强对语言文字的认同和热爱.教师要通过积极的思考把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