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粒含量对甘肃黄土抗液化性能的影响

来源 :世界地震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20110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肃黄土是介于砂土与粘土之间的一种过渡性土壤,它具有砂土的某些特性,又具有粘土的某些特性,存在一定的粘塑性。通过对含粘粒黄土所做的实验研究,包括:粘粒含量不同的原状土样所做室内的动三轴试验、激光粒度分析试验、化学分析和电镜扫描,试验结果分析对比后,得出了含粘粒黄土抗液化性能的特性。并得出以下结论:(1)粘粒颗粒级配不同,也引起黄土动力稳定性的变化;(2)液化强度与粘粒含量并非呈单调增加关系,无论固结压力如何,粘粒含量Pc=15%左右时抗液化性能最低;(3)粘粒含量为一定值时,液化孔压比偏大,偏离这一值时,
其他文献
在调查、分析唐山市古楼庄地裂缝的时空分布特征、活动性及其危害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地裂缝形成、发展的内、外动力因素。得出地表地裂缝生成的主要原因是其地下深处可能存在
在野外自然地理和地质调查的基础上,以黄河地区可液化场地粉土为研究对象,利用室内动三轴和振动柱试验进行测定,分析了动荷载作用下粉土的动应力应变关系并模拟了地震荷载作用下
建立了考虑楼板变形时的隔震结构动力计算方法,并针对非规则结构中几种需要考虑楼板变形的情况,进行了隔震前后的动力性能计算分析研究。
对叠层橡胶支座与地下室柱串联体系动力稳定性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动力稳定性理论对此串联体系受到谐波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分析,并得到体系的主要动力失稳区间;其次,针对
进行了3个1/3缩尺的高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包括1个普通混凝土高剪力墙、1个内藏钢框架混凝土组合高剪力墙和1个内藏钢桁架混凝土组合高剪力墙。在试验研究基础上,对比分析
提出了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公路桥梁损伤程度标定的两阶段法。第一阶段:应用静应变残差进行损伤定位;第二阶段:基于已经识别出的损伤位置,利用改进的遗传算法进行损伤程度的标定。
昆明人民胜利堂为钢筋混凝土、砖砌体及木结构混合而成的结构型式,其抗震改造设计较为复杂。简述了该结构抗震改造设计施工中的若干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详细论述了结构分灾抗震设计的产生背景、设计思想、优化模型和基本原则,指出结构分灾设计是在分析基于投资—效益准则的结构抗震设计模型的基础上,对工程实践中一些成功经验的提炼和概括而形成的设计方法,工程领域中一些现行设计方法和措施就是分灾设计的具体应用。当工程师们待处理的问题必须考虑高度不确定性因素时,将分灾设计作为一种可能选用的设计理念,将有助于工程师们实现设计创新。分灾设计符合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