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粉彩瓷的吉祥文化中,有一类文化现象的起源历史悠久,含义深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它寓意祥瑞,造型神美,是不可或缺的释义题材。它就是以“三羊开泰”为主题画面的粉彩瓷绘艺术。此题材起源于清康雍时期,始于乾隆朝,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它们在盘、尊、瓶、碗、笔筒等诸多粉彩瓷器上,用整幅或开光框内画各种形态的三羊,并且周围配上富贵吉祥的花卉撒播其间,不仅使人感到了充满敦睦祥和、悠然自得的宁静和谐气韵,而且还使人感觉到了一种欣欣向荣、朝气蓬勃和奋发向上的激励。
清康雍时期“羊”题材粉彩瓷
康熙晚期创制的粉彩瓷又称软彩,是在五彩瓷的基础上,受珐琅彩的直接影响而创烧的清代传统彩瓷品种。至雍正年后,其造型胎釉和彩绘有了空前的发展。它呈色丰富多变,色泽明亮柔丽,彩料浓淡自然,画面粉润柔和,粉质感强且富有立体感。《陶雅》赞“粉彩以雍正朝最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鲜艳夺目”。
羊是儒雅温和、温柔多情的动物,自古便是华夏先民的好伙伴。甲骨文中的“美”字,原从羊的形象得来;羊是温驯忠厚的,便有了“善”字;羊有跪乳之礼义,所以“义”(義)字的繁写带着“羊”;羊肉鲜美可口,故 “鲜”字从“羊”而来。尤其是东汉“字圣”许慎《说文》中云“羊,祥也。”可见古文中“羊”字与吉祥的“祥”字相通。故早在清雍正朝就出现了以“羊”为祥瑞题材的粉彩瓷器,如中都国际2010年7月拍品,长14厘米的“清雍正松石绿釉粉彩描金羊形镇纸”(图1),以及2011年11月拍品,长15厘米的“清雍正松石蓝釉描金羊形镇纸”(图2)。两种粉彩描金羊形镇纸上均有雍正年制款,为清雍正时期文房之精品。羊形镇纸施釉肥厚,粉彩艳丽,羊造型神美,瓷胎白皙细腻,款识工整,为典型的清雍正朝官窑精品,亦是“三羊开泰”为主题的粉彩瓷雏形。
清乾隆朝“三羊开泰”题材粉彩瓷
乾隆朝粉彩综合了康雍两朝的制瓷工艺,在彩瓷的领域中几乎完全取代了五彩的地位。此时的粉彩虽质量不及雍正朝的秀丽淡雅,但在装饰工艺上渐趋繁缛,形制上更加丰富多样。清宫内务府造办处乾隆朝记事档中,记载了许多当时景德镇御厂为宫廷制瓷的史实,亦反映了皇帝直接关注制瓷的情况。如乾隆八年十二月,乾隆帝曾传旨督陶官唐英“烧造膳碗外面花样各按时令吉祥花样”,宫中新年年节时必须采用“三羊开泰” 器物,作为御窑厂新春贡御之品,以祝福冬去春来,阴消阳长。三羊谐音为“三阳”。《易经》云“正月为泰卦,三羊生于下。”寓意春季来临、万物复苏、欣欣向荣之景象,后用以正月岁首颂辞,喻一年吉兆。
由此可见,“三羊开泰”作为清代官窑瓷器常用吉祥图案,其题材的粉彩瓷创制始于乾隆朝。艺术市场有两物可证:其一,是北京中嘉2009年12月拍品,高29.8厘米、口径10.1厘米、底径11.2厘米的“清乾隆粉彩开光西洋人物羊首尊盘”(图3)。此尊束颈,溜肩,鼓腹下收,圈足。颈部粉彩开光内绘西洋楼阁,肩部饰三羊首,寓意“三羊开泰”。并以雕花工艺饰其一周,腹部主题纹饰为粉彩花卉纹,颜色鲜艳,线条流畅。底有蓝彩书“乾隆御制”方章楷书款。其二,为北京翰海2004年6月拍品,直径15.3厘米的“清乾隆豆青粉彩三羊开泰盘”(图4),盘底带“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
清嘉庆朝“三羊开泰”题材粉彩瓷
嘉庆朝彩瓷以粉彩为主流,陈设器、文房用具、日用器皿以及五供和法器等都属常见。此时嘉庆帝力倡节俭,虽御窑厂年度制瓷经费锐减至三千余两,但工匠、技术、物料犹存,精品不时可见,故嘉庆初仍具前朝气象。
陈晓军、凌忠明编著,故宫出版社出版的《古瓷话祥瑞》一书,就录入了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嘉庆朝官窑御制的一件粉彩瓷精品,即高6.1厘米、口径13.6厘米的“清嘉庆粉彩‘三阳开泰’纹斗笠碗”(图5)。此碗为广口,斜腹壁呈45°角,小圈足,倒置过来形似斗笠。腹部粉彩绘三羊开泰图,笔意绚美绝伦,花树山石,设色奇妙,颇得前朝遗风。
又如北京匡时2006年11月拍品,高28.9厘米的“清嘉庆桃红地粉彩开光三羊启泰双象耳尊”(图6)。此尊为嘉庆御瓷中不可多得的高档陈设瓷,纹饰构思别致,寓意巧妙。一面开光内绘三羊徜徉于花石之中,姿势迥异,神态悠然,山石绘法一如乾隆时期,极具层次感。另一面绘红日一轮半现云中,欲出之象,寓意“开泰”。苍树虬枝,翠绿茂盛,一派生机。所画花卉,圃簇繁丽。开光之外红彩为地,均匀厚实,上饰粉彩西番莲纹与寿蝠纹。两耳巧作象首形,淡红彩涂绘,与整体器型配搭十分合适。
清道光朝“三羊开泰”题材粉彩瓷
道光粉彩瓷出现了明显转折,总体上现有颓势,但仍有一些亮点,且仍以各种“色地粉彩”以及“开光装饰”为主。其造型虽基本上沿用乾、嘉时的传统器型,但出现了动物纹等大量新的纹饰。其生产大不如乾、嘉时期,除了专为道光皇帝烧的署有“慎德堂”款识的器物还保持着前朝的工艺水平外,其他品种质量均不如前朝。
“慎德堂”修建于道光十年(1830),为圆明园内居室之名,是道光皇帝夏季避暑、处理政务之所。“慎德堂”款瓷器为道光朝名品,陈浏《陶雅》称道“慎德堂为道光窑中无上上品,足以媲美雍正。质地之白,彩画之精正在伯仲间。”中贸圣佳2007年8月拍品,高67.5厘米的“清道光粉彩三羊开泰象耳瓶”(图7),松石绿地的外底就刻有“慎德堂制”四字楷书款。该器撇口,长颈,溜肩,长圆腹,圈足外撇。颈部置对称象耳,颈部绿地粉彩绘蝙蝠、双鱼、戟罄、番莲纹样。肩部为如意云纹,象耳饰以金彩。腹部通景粉彩绘三羊开泰图,胫部绿地粉彩绘如意云和花卉纹,足墙珊瑚红地描金彩绘如意云纹。远观之,方尺之内春意盎然,醉人心扉。
另外北京保利2011年6月拍品,高62厘米的“清道光粉彩三羊开泰竹节贯耳大瓶”(图8),底款亦为矾红双方框内写的“慎德堂制”楷书四字。该瓶造型恢宏挺拔,气息华丽尊贵,以浅绿彩为地,颈部绘画缠枝番莲纹,间缀红蝠衔蟠桃,寓意福寿双全。双耳颇见别致,作竹节状,并绘饰翠叶,为少见之式样。腹部主题纹饰为三羊开泰图。所绘庭院之中,苍树虬枝,翠绿茂盛,妍花怒发,圃簇繁丽,三羊姿态各异,体壮毛润,憨厚可爱,漫步于春光之中,悠然自得。笔意绚美绝伦,花树山石,设色奇妙,颇得乾嘉之遗风。 除“慎德堂制”款以外,道光粉彩还有“大清道光年制”款。如2014年6月中国嘉德拍品,直径15厘米的“清道光粉彩三羊开泰图墩式碗”(图9),碗底心青花即书有“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字体端正的篆书款。此碗直壁深腹,矮圈足,呈墩式,故称“墩式碗”。此类器型自雍正朝开始烧造,其后乾隆、嘉庆、道光朝延续烧制。碗胎土淘洗精炼,胎体轻重适度,胎质细实,釉质滋润,似雪类玉,于此上乘素瓷上绘粉彩纹饰,愈显设色淡雅明丽,清新鲜活。碗外壁绘三羊开泰图。画面绿草如茵,花木扶疏,一片生机盎然之春景,三羊轻扬四蹄,闲适漫步于其间,或仰首,或低回,身姿饱满肥硕,神态悠然安逸,一派祥和之景。构图疏朗有致,层次清晰,布局严谨,绘制手法细腻娴熟,自如生动,道光官窑高超的制器水平尽展于此。
此外,北京翰海1995年10月拍品,直径12.9厘米的“清道光蓝地粉彩开光三羊开泰卧足碗(二件)”(图10),碗底也带“大清道光年制”篆书款。卧足碗是碗的一种式样。浅腹,碗底心内凹,以碗壁充当圈足,故称“卧足碗”。此碗造型敦朴圆润,绘画精细,色泽典雅,寓意吉祥,为道光官窑典范佳作。
清同治、光绪朝“三羊开泰”题材粉彩瓷
同治朝的中国制瓷业虽有短暂的好转,但黄金时代一去不返。其中粉彩是当时彩瓷中最常见的瓷器品种,以黄地粉彩为多。器型常见日用瓷和陈设瓷,官窑多为传统器型,规整有余,灵巧不足,民窑器中以盘碗等餐具为多。胎釉的胎体厚重,釉面光润,波浪釉现象普遍。釉色粉白或泛青灰,釉质不如前朝紧密。彩绘中色地粉彩品种较多,但施彩不均,浓淡过渡不明显。涂地的色彩不是过艳而俗,就是过冷而僵,雅致的陶瓷较少。纹饰多为寓意吉祥的纹饰,如2012年3月中国嘉德拍品,直径34厘米的“清同治粉彩三羊开泰图花盆”(图11)。
在嘉庆朝后官窑衰落的形势下,光绪初年为一改颓势,大量烧造官窑器,并且大批烧造寿庆典礼、赏赐所用官瓷,使得该朝瓷器大有中兴之势,制瓷工艺出现了一个“回光返照”式的发展。其光绪粉彩比同治朝的彩薄,颜色略浅淡,色地亦较精细。还有一种彩地粉彩瓷,俗称大婚礼瓷,多黄地花卉,色彩浓艳。
如口径15.2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清光绪黄地开光粉彩三阳开泰纹碗”(图12)。此碗内壁以青花为饰,绘松、竹、梅、灵芝等图样。内底心于青花双圈内绘山水背景,以三只神态各异的羊为图案中心,寓意“三阳开泰”。碗外壁施黄釉,上饰折枝桃花,并以开光留白的方式,在三个圆形空间内分绘三羊,与碗内心的三羊相呼应。碗底以青花书“大清光绪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表现出光绪朝御窑瓷器款识的特征。
光绪粉彩瓷中的赏瓶是宫廷内赏赐与陈设用品,造型大都为撇口、长颈、肩上凸起一道弦纹、圆腹,底青花或红彩楷书“大清光绪年制”。它们造型端庄,纹饰绘画精致,色彩鲜艳。如北京翰海2013年9月拍品,高23厘米的“清光绪粉彩三阳开泰瓶”(图13)。此瓶广口外撇,束颈丰肩,圈足外撇。颈部饰螭龙形耳一对,造型大气稳重。颈部红地粉彩绘缠枝宝相花卉及寿字纹,腹部通景粉彩绘三羊开泰图,近足处亦绘红地粉绿彩莲瓣纹,足墙配黄地卷草花卉。口沿、肩部皆以如意云头纹装饰。另外还有款识为“江西瓷业公司”款的,如高14.2厘米,北京万隆2008年5月拍品“清光绪粉彩三阳开泰赏瓶”(图14)。整体设色典雅,工艺考究。
关于清代“三羊开泰”题材粉彩瓷的品种,笔者限于篇幅不可能一一赘述,但比较典型的笔者发现还有中拍国际2010年6月19日拍品,高42厘米的“清·粉彩开光‘三阳开泰’葫芦瓶”(图15)。此瓶腹部粉彩绘“三羊交泰”图,整体以形似葫芦的瓶式造型,因“葫芦”与“福禄”谐音,故该瓶取“福禄万代”之吉祥寓意。
又如未来四方2011年6月11日拍品,高42厘米的“清粉彩开光‘三阳开泰’葫芦瓶”(图16)。此瓶造型挺拔,华丽尊贵,腹部主题纹饰为三羊开泰图。颈以浅绿彩为地,并绘缠枝番莲纹,间缀红蝠衔蟠桃,寓意福寿双全。
再如2014年3月中国嘉德拍品,高22.3厘米的“清晚期粉彩教子图小笔筒、粉彩三羊开泰图瓶各一件”中的“清晚期粉彩三羊开泰图瓶”(图17)。该瓶喜庆色彩浓厚,其绘三羊开泰图颇具中国民间年画的风格。
清代“三羊开泰”题材粉彩瓷绘艺术是一种独特的陶瓷装饰表现语言,具有极其鲜明的艺术特色,以及中国传统吉祥献瑞的美好祝福寓意。在表现技法与表现风格上,它无论从布局到笔法,还是从平填到明暗的洗染,都具有传统的中国画特征。
作为绘画、陶瓷相结合的艺术珍品,它是华夏灿烂文化艺术中最能代表国人智慧和艺术审美精神的瓷器之一。它源远流长、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艺术,必将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之中,永远在中国陶瓷艺术中传承不息!
清康雍时期“羊”题材粉彩瓷
康熙晚期创制的粉彩瓷又称软彩,是在五彩瓷的基础上,受珐琅彩的直接影响而创烧的清代传统彩瓷品种。至雍正年后,其造型胎釉和彩绘有了空前的发展。它呈色丰富多变,色泽明亮柔丽,彩料浓淡自然,画面粉润柔和,粉质感强且富有立体感。《陶雅》赞“粉彩以雍正朝最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鲜艳夺目”。
羊是儒雅温和、温柔多情的动物,自古便是华夏先民的好伙伴。甲骨文中的“美”字,原从羊的形象得来;羊是温驯忠厚的,便有了“善”字;羊有跪乳之礼义,所以“义”(義)字的繁写带着“羊”;羊肉鲜美可口,故 “鲜”字从“羊”而来。尤其是东汉“字圣”许慎《说文》中云“羊,祥也。”可见古文中“羊”字与吉祥的“祥”字相通。故早在清雍正朝就出现了以“羊”为祥瑞题材的粉彩瓷器,如中都国际2010年7月拍品,长14厘米的“清雍正松石绿釉粉彩描金羊形镇纸”(图1),以及2011年11月拍品,长15厘米的“清雍正松石蓝釉描金羊形镇纸”(图2)。两种粉彩描金羊形镇纸上均有雍正年制款,为清雍正时期文房之精品。羊形镇纸施釉肥厚,粉彩艳丽,羊造型神美,瓷胎白皙细腻,款识工整,为典型的清雍正朝官窑精品,亦是“三羊开泰”为主题的粉彩瓷雏形。
清乾隆朝“三羊开泰”题材粉彩瓷
乾隆朝粉彩综合了康雍两朝的制瓷工艺,在彩瓷的领域中几乎完全取代了五彩的地位。此时的粉彩虽质量不及雍正朝的秀丽淡雅,但在装饰工艺上渐趋繁缛,形制上更加丰富多样。清宫内务府造办处乾隆朝记事档中,记载了许多当时景德镇御厂为宫廷制瓷的史实,亦反映了皇帝直接关注制瓷的情况。如乾隆八年十二月,乾隆帝曾传旨督陶官唐英“烧造膳碗外面花样各按时令吉祥花样”,宫中新年年节时必须采用“三羊开泰” 器物,作为御窑厂新春贡御之品,以祝福冬去春来,阴消阳长。三羊谐音为“三阳”。《易经》云“正月为泰卦,三羊生于下。”寓意春季来临、万物复苏、欣欣向荣之景象,后用以正月岁首颂辞,喻一年吉兆。
由此可见,“三羊开泰”作为清代官窑瓷器常用吉祥图案,其题材的粉彩瓷创制始于乾隆朝。艺术市场有两物可证:其一,是北京中嘉2009年12月拍品,高29.8厘米、口径10.1厘米、底径11.2厘米的“清乾隆粉彩开光西洋人物羊首尊盘”(图3)。此尊束颈,溜肩,鼓腹下收,圈足。颈部粉彩开光内绘西洋楼阁,肩部饰三羊首,寓意“三羊开泰”。并以雕花工艺饰其一周,腹部主题纹饰为粉彩花卉纹,颜色鲜艳,线条流畅。底有蓝彩书“乾隆御制”方章楷书款。其二,为北京翰海2004年6月拍品,直径15.3厘米的“清乾隆豆青粉彩三羊开泰盘”(图4),盘底带“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
清嘉庆朝“三羊开泰”题材粉彩瓷
嘉庆朝彩瓷以粉彩为主流,陈设器、文房用具、日用器皿以及五供和法器等都属常见。此时嘉庆帝力倡节俭,虽御窑厂年度制瓷经费锐减至三千余两,但工匠、技术、物料犹存,精品不时可见,故嘉庆初仍具前朝气象。
陈晓军、凌忠明编著,故宫出版社出版的《古瓷话祥瑞》一书,就录入了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嘉庆朝官窑御制的一件粉彩瓷精品,即高6.1厘米、口径13.6厘米的“清嘉庆粉彩‘三阳开泰’纹斗笠碗”(图5)。此碗为广口,斜腹壁呈45°角,小圈足,倒置过来形似斗笠。腹部粉彩绘三羊开泰图,笔意绚美绝伦,花树山石,设色奇妙,颇得前朝遗风。
又如北京匡时2006年11月拍品,高28.9厘米的“清嘉庆桃红地粉彩开光三羊启泰双象耳尊”(图6)。此尊为嘉庆御瓷中不可多得的高档陈设瓷,纹饰构思别致,寓意巧妙。一面开光内绘三羊徜徉于花石之中,姿势迥异,神态悠然,山石绘法一如乾隆时期,极具层次感。另一面绘红日一轮半现云中,欲出之象,寓意“开泰”。苍树虬枝,翠绿茂盛,一派生机。所画花卉,圃簇繁丽。开光之外红彩为地,均匀厚实,上饰粉彩西番莲纹与寿蝠纹。两耳巧作象首形,淡红彩涂绘,与整体器型配搭十分合适。
清道光朝“三羊开泰”题材粉彩瓷
道光粉彩瓷出现了明显转折,总体上现有颓势,但仍有一些亮点,且仍以各种“色地粉彩”以及“开光装饰”为主。其造型虽基本上沿用乾、嘉时的传统器型,但出现了动物纹等大量新的纹饰。其生产大不如乾、嘉时期,除了专为道光皇帝烧的署有“慎德堂”款识的器物还保持着前朝的工艺水平外,其他品种质量均不如前朝。
“慎德堂”修建于道光十年(1830),为圆明园内居室之名,是道光皇帝夏季避暑、处理政务之所。“慎德堂”款瓷器为道光朝名品,陈浏《陶雅》称道“慎德堂为道光窑中无上上品,足以媲美雍正。质地之白,彩画之精正在伯仲间。”中贸圣佳2007年8月拍品,高67.5厘米的“清道光粉彩三羊开泰象耳瓶”(图7),松石绿地的外底就刻有“慎德堂制”四字楷书款。该器撇口,长颈,溜肩,长圆腹,圈足外撇。颈部置对称象耳,颈部绿地粉彩绘蝙蝠、双鱼、戟罄、番莲纹样。肩部为如意云纹,象耳饰以金彩。腹部通景粉彩绘三羊开泰图,胫部绿地粉彩绘如意云和花卉纹,足墙珊瑚红地描金彩绘如意云纹。远观之,方尺之内春意盎然,醉人心扉。
另外北京保利2011年6月拍品,高62厘米的“清道光粉彩三羊开泰竹节贯耳大瓶”(图8),底款亦为矾红双方框内写的“慎德堂制”楷书四字。该瓶造型恢宏挺拔,气息华丽尊贵,以浅绿彩为地,颈部绘画缠枝番莲纹,间缀红蝠衔蟠桃,寓意福寿双全。双耳颇见别致,作竹节状,并绘饰翠叶,为少见之式样。腹部主题纹饰为三羊开泰图。所绘庭院之中,苍树虬枝,翠绿茂盛,妍花怒发,圃簇繁丽,三羊姿态各异,体壮毛润,憨厚可爱,漫步于春光之中,悠然自得。笔意绚美绝伦,花树山石,设色奇妙,颇得乾嘉之遗风。 除“慎德堂制”款以外,道光粉彩还有“大清道光年制”款。如2014年6月中国嘉德拍品,直径15厘米的“清道光粉彩三羊开泰图墩式碗”(图9),碗底心青花即书有“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字体端正的篆书款。此碗直壁深腹,矮圈足,呈墩式,故称“墩式碗”。此类器型自雍正朝开始烧造,其后乾隆、嘉庆、道光朝延续烧制。碗胎土淘洗精炼,胎体轻重适度,胎质细实,釉质滋润,似雪类玉,于此上乘素瓷上绘粉彩纹饰,愈显设色淡雅明丽,清新鲜活。碗外壁绘三羊开泰图。画面绿草如茵,花木扶疏,一片生机盎然之春景,三羊轻扬四蹄,闲适漫步于其间,或仰首,或低回,身姿饱满肥硕,神态悠然安逸,一派祥和之景。构图疏朗有致,层次清晰,布局严谨,绘制手法细腻娴熟,自如生动,道光官窑高超的制器水平尽展于此。
此外,北京翰海1995年10月拍品,直径12.9厘米的“清道光蓝地粉彩开光三羊开泰卧足碗(二件)”(图10),碗底也带“大清道光年制”篆书款。卧足碗是碗的一种式样。浅腹,碗底心内凹,以碗壁充当圈足,故称“卧足碗”。此碗造型敦朴圆润,绘画精细,色泽典雅,寓意吉祥,为道光官窑典范佳作。
清同治、光绪朝“三羊开泰”题材粉彩瓷
同治朝的中国制瓷业虽有短暂的好转,但黄金时代一去不返。其中粉彩是当时彩瓷中最常见的瓷器品种,以黄地粉彩为多。器型常见日用瓷和陈设瓷,官窑多为传统器型,规整有余,灵巧不足,民窑器中以盘碗等餐具为多。胎釉的胎体厚重,釉面光润,波浪釉现象普遍。釉色粉白或泛青灰,釉质不如前朝紧密。彩绘中色地粉彩品种较多,但施彩不均,浓淡过渡不明显。涂地的色彩不是过艳而俗,就是过冷而僵,雅致的陶瓷较少。纹饰多为寓意吉祥的纹饰,如2012年3月中国嘉德拍品,直径34厘米的“清同治粉彩三羊开泰图花盆”(图11)。
在嘉庆朝后官窑衰落的形势下,光绪初年为一改颓势,大量烧造官窑器,并且大批烧造寿庆典礼、赏赐所用官瓷,使得该朝瓷器大有中兴之势,制瓷工艺出现了一个“回光返照”式的发展。其光绪粉彩比同治朝的彩薄,颜色略浅淡,色地亦较精细。还有一种彩地粉彩瓷,俗称大婚礼瓷,多黄地花卉,色彩浓艳。
如口径15.2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清光绪黄地开光粉彩三阳开泰纹碗”(图12)。此碗内壁以青花为饰,绘松、竹、梅、灵芝等图样。内底心于青花双圈内绘山水背景,以三只神态各异的羊为图案中心,寓意“三阳开泰”。碗外壁施黄釉,上饰折枝桃花,并以开光留白的方式,在三个圆形空间内分绘三羊,与碗内心的三羊相呼应。碗底以青花书“大清光绪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表现出光绪朝御窑瓷器款识的特征。
光绪粉彩瓷中的赏瓶是宫廷内赏赐与陈设用品,造型大都为撇口、长颈、肩上凸起一道弦纹、圆腹,底青花或红彩楷书“大清光绪年制”。它们造型端庄,纹饰绘画精致,色彩鲜艳。如北京翰海2013年9月拍品,高23厘米的“清光绪粉彩三阳开泰瓶”(图13)。此瓶广口外撇,束颈丰肩,圈足外撇。颈部饰螭龙形耳一对,造型大气稳重。颈部红地粉彩绘缠枝宝相花卉及寿字纹,腹部通景粉彩绘三羊开泰图,近足处亦绘红地粉绿彩莲瓣纹,足墙配黄地卷草花卉。口沿、肩部皆以如意云头纹装饰。另外还有款识为“江西瓷业公司”款的,如高14.2厘米,北京万隆2008年5月拍品“清光绪粉彩三阳开泰赏瓶”(图14)。整体设色典雅,工艺考究。
关于清代“三羊开泰”题材粉彩瓷的品种,笔者限于篇幅不可能一一赘述,但比较典型的笔者发现还有中拍国际2010年6月19日拍品,高42厘米的“清·粉彩开光‘三阳开泰’葫芦瓶”(图15)。此瓶腹部粉彩绘“三羊交泰”图,整体以形似葫芦的瓶式造型,因“葫芦”与“福禄”谐音,故该瓶取“福禄万代”之吉祥寓意。
又如未来四方2011年6月11日拍品,高42厘米的“清粉彩开光‘三阳开泰’葫芦瓶”(图16)。此瓶造型挺拔,华丽尊贵,腹部主题纹饰为三羊开泰图。颈以浅绿彩为地,并绘缠枝番莲纹,间缀红蝠衔蟠桃,寓意福寿双全。
再如2014年3月中国嘉德拍品,高22.3厘米的“清晚期粉彩教子图小笔筒、粉彩三羊开泰图瓶各一件”中的“清晚期粉彩三羊开泰图瓶”(图17)。该瓶喜庆色彩浓厚,其绘三羊开泰图颇具中国民间年画的风格。
清代“三羊开泰”题材粉彩瓷绘艺术是一种独特的陶瓷装饰表现语言,具有极其鲜明的艺术特色,以及中国传统吉祥献瑞的美好祝福寓意。在表现技法与表现风格上,它无论从布局到笔法,还是从平填到明暗的洗染,都具有传统的中国画特征。
作为绘画、陶瓷相结合的艺术珍品,它是华夏灿烂文化艺术中最能代表国人智慧和艺术审美精神的瓷器之一。它源远流长、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艺术,必将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之中,永远在中国陶瓷艺术中传承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