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文言文的阅读学习中,常遇到有的词语,依靠工具书也不好确定他在某一语言环境中的具体意义。特别是对于初学者而言,我们还是应该掌握一些技巧和方法。 “对文”,就是指在平行的相同结构中处于相对应地位的两个词,他们在意义上或者相同、相近,或者相对、相反。我们了解了“对文”这种语言现象有助于推求词义。
关键词:古文翻译 Ancient Chinese Translation 学不离词 词不离句Learn from the word word from the sentence
文言实词 Classical function words 文言虚词The classical Chinese function words
訓诂学 The exegesis of ancient texts 对文 rhetoric method in the lexical meaning
对文是古代文献中被广泛使用的修辞表达方法,也是传统训诂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在现今文言文学习中,对文训释已被广泛使用。“对文”还有“相对为文”、“相对成文”、“对言”、“对举”等名称。
《 大纲》对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是“熟悉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借助工具书,减轻了阅读文言文的难度,但是在文言文的阅读学习中,常遇到有的词语,依靠工具书也不好确定他在某一语言环境中的具体意义。虽大体翻译一个意思,(意译),还能理解的过去,但对于初学者而言,还是应以“学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字字落实为宜。
例如:“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齐桓晋文之事》。
此句中的“功”一词,意义该如何断定?我们查《辞海》,“功”条可见:1、功劳,功绩;2、功效;3、坚固,精善;4、同 “工”;5、功夫。这些义项中似乎1合适。但是细看来也不甚吻合。怎么解释才是较为恰当地呢?
其实,这种语言现象,在古代汉语里十分广泛,不一而足。训诂学上称之为“对文”。
所谓“对文”,就是指在平行的相同结构中处于相对应地位的两个词,他们在意义上或者相同、相近,或者相对、相反。(见《训诂简论》张永言著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我们了解了“对文”这种语言现象有助于推求词义。(其实,这是训诂学上常用的手段。)
据此,我们也就不难断定上例中“功”字的含义: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这里,“恩”是“恩德、好处”之意,那么,根据“对文”解释“功”,就不能解释为“功劳、功绩”而应与“恩”意义相同,也该解释为”恩得、好处”。这样解释的话,才能与下文”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一句“恩”(恩德)联系起来,语义一致。
(注:人教社二室所编教参译文是采用了今人杨伯峻《孟子译注》的译文:“如今王的好心好意足以使动物沾光,却不能使百姓得到好处,却是为什么呢?”(此疑问也可以作为上边“对文”翻译的佐证。)
“对文”现象,在现行高中教材中,据我粗略统计达几十条。我想,这与古人写文章讲究句式整齐、对仗工整,为了避免重复、精心遣词、措辞有关。尤其在诗、词、赋、骈文这类文体中,更为明显。
下文我们就一些例子具体谈谈根据“对文”推求词义的一些情况。
首先,谈谈依据“对文”推求实词词义。
“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齐桓晋文之事》。
“贤不必用兮,忠不必以。”《涉江》。
1句中的“老者”,从本文语言环境来看,是指“五十岁以上的人”,这个义项是固定的。(因为上文有“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黎民”一词如何解释?《辞海》“黎民”即众民。如果这样去解释本句的“黎民”,那么“众民”里含不含老年人?这两个概念是从属关系,不能并列起来使用。
如果想到“对文”,就不难推断出“黎民”是指老者以外的其他人,于是译成一般人。这样释义就明确了。
2句中的”以”和”用”对文,据此我们可推断出”以”是动词,”任用“之意,与“用”同义。
以上两例是根据对文推断同义词,同样,也可以推断出反义词。
3“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崤之战》
4“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原毁》)
5“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句中的“拘”与“免”,4句中的“周”与“约”,从其在句中所处位置来看,“拘”与“免“是一对反义词;“周”与“约”是一对反义词。据此:
3句中的“拘”是“拘留、捉住”之意,那么,“免”就不可直译成“免除”,而当译为“释放”。
4句中的“周”是“周到、全面”之意。那么,“约”当译为“少、简单”。
5句的“沉”字。有的材料说是动词,“没入”之意;有的材料说是形容词,“深”的意思(教材注释为“深”)两说法相去甚远,如何选择?从诗句的环境来看,“沉塘坳”与“长林梢”相对而言,同为偏正结构,所以译成形容词是符合语境的。(见《训诂学简论》张永言)人教社二室的教材就是从“对文”角度来解释的。
其次谈推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6“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史记屈原列传》
7“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6句中的“见”和“被”都用在动词前,具有“对文”的特点,两词用法相同。根据语境、意义也相同。都是介词表被动,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被”。
7句中的“以”和“而”都用在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就其语言环境来看两词用法相同,均为连接状语与中心词的连语。
了解了“对文”这一古汉语常见现象,固然能够有助于我们推求词义,同时也减轻阅读文言文的一点分量。但是依据“对文”推求词义,必须极其谨慎。也需要按其所处的特定的语言环境,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不可离开语言环境,主观随意断定,否则会使阅读理解、释义失之偏颇。
那么怎么才能准确把握、使用对文呢?很简单,那就是按《大纲》所要求的那样,要实实在在的掌握一定量的古汉语实词、虚词,有了这实在的真本领,再加上一点技巧,两者相辅相成,才会在阅读时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训诂简论》张永言著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2]《孟子译注》杨伯峻人教社二室所编教参译文
[3]《训诂学简论》张永言)人教社二室的教材
关键词:古文翻译 Ancient Chinese Translation 学不离词 词不离句Learn from the word word from the sentence
文言实词 Classical function words 文言虚词The classical Chinese function words
訓诂学 The exegesis of ancient texts 对文 rhetoric method in the lexical meaning
对文是古代文献中被广泛使用的修辞表达方法,也是传统训诂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在现今文言文学习中,对文训释已被广泛使用。“对文”还有“相对为文”、“相对成文”、“对言”、“对举”等名称。
《 大纲》对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是“熟悉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借助工具书,减轻了阅读文言文的难度,但是在文言文的阅读学习中,常遇到有的词语,依靠工具书也不好确定他在某一语言环境中的具体意义。虽大体翻译一个意思,(意译),还能理解的过去,但对于初学者而言,还是应以“学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字字落实为宜。
例如:“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齐桓晋文之事》。
此句中的“功”一词,意义该如何断定?我们查《辞海》,“功”条可见:1、功劳,功绩;2、功效;3、坚固,精善;4、同 “工”;5、功夫。这些义项中似乎1合适。但是细看来也不甚吻合。怎么解释才是较为恰当地呢?
其实,这种语言现象,在古代汉语里十分广泛,不一而足。训诂学上称之为“对文”。
所谓“对文”,就是指在平行的相同结构中处于相对应地位的两个词,他们在意义上或者相同、相近,或者相对、相反。(见《训诂简论》张永言著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我们了解了“对文”这种语言现象有助于推求词义。(其实,这是训诂学上常用的手段。)
据此,我们也就不难断定上例中“功”字的含义: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这里,“恩”是“恩德、好处”之意,那么,根据“对文”解释“功”,就不能解释为“功劳、功绩”而应与“恩”意义相同,也该解释为”恩得、好处”。这样解释的话,才能与下文”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一句“恩”(恩德)联系起来,语义一致。
(注:人教社二室所编教参译文是采用了今人杨伯峻《孟子译注》的译文:“如今王的好心好意足以使动物沾光,却不能使百姓得到好处,却是为什么呢?”(此疑问也可以作为上边“对文”翻译的佐证。)
“对文”现象,在现行高中教材中,据我粗略统计达几十条。我想,这与古人写文章讲究句式整齐、对仗工整,为了避免重复、精心遣词、措辞有关。尤其在诗、词、赋、骈文这类文体中,更为明显。
下文我们就一些例子具体谈谈根据“对文”推求词义的一些情况。
首先,谈谈依据“对文”推求实词词义。
“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齐桓晋文之事》。
“贤不必用兮,忠不必以。”《涉江》。
1句中的“老者”,从本文语言环境来看,是指“五十岁以上的人”,这个义项是固定的。(因为上文有“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黎民”一词如何解释?《辞海》“黎民”即众民。如果这样去解释本句的“黎民”,那么“众民”里含不含老年人?这两个概念是从属关系,不能并列起来使用。
如果想到“对文”,就不难推断出“黎民”是指老者以外的其他人,于是译成一般人。这样释义就明确了。
2句中的”以”和”用”对文,据此我们可推断出”以”是动词,”任用“之意,与“用”同义。
以上两例是根据对文推断同义词,同样,也可以推断出反义词。
3“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崤之战》
4“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原毁》)
5“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句中的“拘”与“免”,4句中的“周”与“约”,从其在句中所处位置来看,“拘”与“免“是一对反义词;“周”与“约”是一对反义词。据此:
3句中的“拘”是“拘留、捉住”之意,那么,“免”就不可直译成“免除”,而当译为“释放”。
4句中的“周”是“周到、全面”之意。那么,“约”当译为“少、简单”。
5句的“沉”字。有的材料说是动词,“没入”之意;有的材料说是形容词,“深”的意思(教材注释为“深”)两说法相去甚远,如何选择?从诗句的环境来看,“沉塘坳”与“长林梢”相对而言,同为偏正结构,所以译成形容词是符合语境的。(见《训诂学简论》张永言)人教社二室的教材就是从“对文”角度来解释的。
其次谈推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6“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史记屈原列传》
7“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6句中的“见”和“被”都用在动词前,具有“对文”的特点,两词用法相同。根据语境、意义也相同。都是介词表被动,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被”。
7句中的“以”和“而”都用在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就其语言环境来看两词用法相同,均为连接状语与中心词的连语。
了解了“对文”这一古汉语常见现象,固然能够有助于我们推求词义,同时也减轻阅读文言文的一点分量。但是依据“对文”推求词义,必须极其谨慎。也需要按其所处的特定的语言环境,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不可离开语言环境,主观随意断定,否则会使阅读理解、释义失之偏颇。
那么怎么才能准确把握、使用对文呢?很简单,那就是按《大纲》所要求的那样,要实实在在的掌握一定量的古汉语实词、虚词,有了这实在的真本领,再加上一点技巧,两者相辅相成,才会在阅读时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训诂简论》张永言著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2]《孟子译注》杨伯峻人教社二室所编教参译文
[3]《训诂学简论》张永言)人教社二室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