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的传统书法是一门艺术,源远流长,在古今中外文化发展史上影响深远重大,更与中国的语文教学关系密切,其作用不可估量。一个人如果养成了练习书法的习惯,将终身受益。这种益处不仅表现在一笔好字能让人产生强烈的精神愉悦,更重要的是在于能促进一个人良好的学习品质的形成和对性格的巨大影响。奇诗美文,结合飘洒俊逸或典雅庄重的书法作品,足以使人留连于五彩缤纷的文学艺术之宫。
关键词:传统书法;艺术;语文作文教学;关系密切
书法是一门艺术,好的字给人一种美的享受。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脑在人们生活中越来越普及了。在大家尝遍了电脑高科技给人们所带来的各种方便的同时,一些人疑惑了:孩子们要学的门类太多,还有必要让他们花费那么多的时间去苦苦练书法吗?将来的社会用得多的是电脑,电脑打出的字要多漂亮有多漂亮……对这种想法笔者实在不敢苟同。
一个教师,你一出手,就要用的一手漂亮的书法来征服学生,给他终身难忘的印象,给他永恒的影响;一个教师,你自己都写得一塌糊涂,却要求学生写得工工整整,那会让学生瞧不起你的。而且,我们也不能“以其昏昏,令其昭昭”。但是,书法却被很多人忽视,教师在教学中也没有重视。而随着这几年考试大纲的变化,作文的卷面分也占了一定的比例,试卷的答案全用电脑扫描,这才引起大家的重视。所以,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主要从基础知识抓起,而基础知识无非字、词、句。书法的载体是文字,因此书法教学首先应从写字抓起。
一、书写好中国汉字是《语文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格式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对“文字”这一重要的语言载体切不可忽视。以审美的眼光来看待文字,这就是书法。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部书法史折射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光辉。中华民族性格的沉雄博大、方正深髓、粗犷刚正、潇洒自如,都能从书法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因此,历代的教育家,对书法教育都极为重视,把书法水平高低作为衡量一个人文化功底深浅的重要标准之一。在古代的“六艺”中,书法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近代的学术大师、思想家,例如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鲁迅等人无一不是文笔超群,书艺精湛。老一辈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也说过:“我们并不要求每个学生都成为书法家,但必须要求每个学生把汉字写好,要清晰、美观。”那么,书法教学具体说来对初中语文教学,对学生在语文学习上有哪些重要作用呢?保持良好的书写习惯,做到笔顺正确、笔画清楚、字形规范、字体力求美观。作文书写要行款格式正确,卷面整洁。”这是十分恰当的要求。中国早就有“字如其人”的说法,字体既是一个人常识修养的处在表现,同时也是学习认真、工作负责、尊重他人的一种表现。因此,学生书写能力的培养理应引起高度重视。
二、书法教学对语文教学及学生语文学习的作用
首先,坚持不懈的书法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毅力、恒心、意志、韧性。通过向学生讲述历史上书法家成长的动人故事,可以启发学生,使他们懂得无论做任何事都要像练书法一样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其次,鉴赏历代名家手迹、墨宝,可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文化的亲切感,同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思想感情,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的欲望。从古代的历史文献以及近年出土的大量文物中,保存完好的碑贴、铭文不计其数。这些都是学习书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奇诗美文,结合飘洒俊逸或典雅庄重的书法作品,足以使人在五彩缤纷的文学艺术的宝库中流连往返;再次,是在进行各种书法的练习中,会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和体验。如练习楷书使人持重、端庄;练习草书使人热情奔放;练习隶书使人敦厚沉稳……凡有所练,都可以塑造一个人的个性以及对人的良好个性的形成,对一个人今后的事业成功与否将产生深远影响。更重要的一点是对书法的练习和欣赏,对学好语文有直接帮助。实践证明:经常练习写字,可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但是,当前中小学书法教学的基础和现状又如何呢?这是笔者接下来要谈的另一个问题。
三、当前我国书法教学的基础和现状
初中语文教学主要应从基础知识抓起,而基础知识无非字、词、句。书法的载体是文字,因此书法教学首先应从写字抓起。笔者从事初中语文教学二十多年,笔者清楚地看到现在的初中学生文字基础太差。有的学生写的字,间架结构及笔划和笔顺根本上不符合规范,也就更谈不上美感了。学生的汉字书写基础差,严重地制约了各个阶段的语文学习。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固然与每个学生先天遗传素质的高低以及是否勤奋刻苦有关。然而,根本原因还在于长期以来小学阶段语文教师没有狠抓写字教育。时下,有些地区,尤其是乡镇农村小学,往往打着抓“素质教育”的旗号,片面强调给学生“减负”,于是小学生写字作业都没有了,考试也被取消了,从而忽视了对学生汉字书写基本功的训练,以致于学生在他们这一年龄阶段没有打好牢固的汉字书写基础。有相当一部分中学生不会写字,写错字别字如同家常便饭。他们的汉字写得字迹歪斜、潦草难看,笔划不清,书写姿势也不正确。甚至还有一些初中生和高中生对汉字的间架结构,书写的笔画和笔顺都全然不知,这岂不令人深思吗?笔者认为书法教育应从小学抓起,否则,过了这一年龄阶段,以后想补都来不及了,也就更谈不上对汉字书法的学习和提高了。
四、开展书法教学的几点策略
第一,语文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语文学习,对学生进行书法教学。从低层次的角度来说,书法就是写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说某某人的字好,而不是说某某人的书法好。书法教育应该从小学起就要重视,书法教学还应该从基础知识开始,逐步提高。教学中要向学生讲清楚汉字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笔划、书写的注意事项、执笔方法、汉字书写笔顺以及书写正确姿势等。在书写作业和作文时,以及在考试答卷的过程中,要做到字迹清楚,笔划不多不少,格式正确,标点鲜明。字迹要力求美观,做到横平竖直,疏密匀称,比例适当,偏旁部首,变幻参错、重心平衡。书面力求书面整洁美观,给人以美的享受。对于写得好的同学,应当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适当的鼓励表扬;对于写得差的或态度不端正的,要予以耐心教育,适当引导,必要时施加一点压力,让他们养成严谨良好正确的书写习惯。还要向学生推荐一些古代的碑、贴以及近、现代名家的作品让学生临摹学习。对于有此专长的学生要指导他们学会剪辑报刊,收藏书法作品。
第二,开展一些书法教学学习活动。教师要自己带头示范,搞一些创作,使学生佩服。可以布置一些练贴、描红、临摹的作业,教师亲自批改,并加以指点。还可以组织学生认真抄写书本上的古诗古文,在班级进行交流、评比。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语文,同时还可以结合这项活动,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组织纪律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另外,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教师与学生在一起交流思想,畅谈感受,也融洽了师生关系,加深了师生情感,从而有利于教学的管理和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三,学以致用,调动兴趣。学生学习书法的目的之一是为实用。笔者平时教学书法,如遇到有人叫自己写东西时,笔者很珍惜让学生看着自己写的这种机会。因为学生能看到自己平时学的字在自己的笔下能变成一幅幅对联、一幅幅书法作品,他们的情绪会被笔者手中的笔所鼓舞,他们看到学习书法有这么大的用处时,自己自然而然就想学习书法了。平时在笔者这里学习书法的学生,他们几乎个个成了班级里出黑板报的“能手”;他们做作业字迹端正、漂亮,常受到教师的表扬。有几个字写得特别好的学生春节期间还上街现写现卖春联。在周围人的赞扬声中,他们学习书法的积极性更高了。学以致用,它能使乏味的书法学习变得“鲜活”起来,在学生学习书法的道路上不断地添加能量,促使学生到达成功的彼岸。
第四,看到进步,提高兴趣。学生平时学习书法,总感到自己的进步慢,甚至认为自己没有进步,或退步了。这种情绪对学生学习书法十分不利,为了克服这种现象,笔者便建立学生学习档案,将每一个学生平时的练习作业每天写好日期,按日期的顺序放好,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自己来前后对照一下,这样通过比较,差别就出来了。学生从前后比较中看到了自己明显的进步,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自然就得到了提高。待学生对书法学习有了乐趣之后,笔者又及时帮助学生从书法学习的兴趣向志趣转化。
总之,一篇好的作文,加上好的书法,犹如一幅好的山水画,它必然是字与字、行与行之间气势连贯,笔虽短而意却连。汁白以当黑,疏密得当,给人以无穷的遐想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单位:广西桂林市临桂县第一中学
邮政编码:541100
关键词:传统书法;艺术;语文作文教学;关系密切
书法是一门艺术,好的字给人一种美的享受。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脑在人们生活中越来越普及了。在大家尝遍了电脑高科技给人们所带来的各种方便的同时,一些人疑惑了:孩子们要学的门类太多,还有必要让他们花费那么多的时间去苦苦练书法吗?将来的社会用得多的是电脑,电脑打出的字要多漂亮有多漂亮……对这种想法笔者实在不敢苟同。
一个教师,你一出手,就要用的一手漂亮的书法来征服学生,给他终身难忘的印象,给他永恒的影响;一个教师,你自己都写得一塌糊涂,却要求学生写得工工整整,那会让学生瞧不起你的。而且,我们也不能“以其昏昏,令其昭昭”。但是,书法却被很多人忽视,教师在教学中也没有重视。而随着这几年考试大纲的变化,作文的卷面分也占了一定的比例,试卷的答案全用电脑扫描,这才引起大家的重视。所以,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主要从基础知识抓起,而基础知识无非字、词、句。书法的载体是文字,因此书法教学首先应从写字抓起。
一、书写好中国汉字是《语文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格式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对“文字”这一重要的语言载体切不可忽视。以审美的眼光来看待文字,这就是书法。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部书法史折射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光辉。中华民族性格的沉雄博大、方正深髓、粗犷刚正、潇洒自如,都能从书法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因此,历代的教育家,对书法教育都极为重视,把书法水平高低作为衡量一个人文化功底深浅的重要标准之一。在古代的“六艺”中,书法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近代的学术大师、思想家,例如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鲁迅等人无一不是文笔超群,书艺精湛。老一辈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也说过:“我们并不要求每个学生都成为书法家,但必须要求每个学生把汉字写好,要清晰、美观。”那么,书法教学具体说来对初中语文教学,对学生在语文学习上有哪些重要作用呢?保持良好的书写习惯,做到笔顺正确、笔画清楚、字形规范、字体力求美观。作文书写要行款格式正确,卷面整洁。”这是十分恰当的要求。中国早就有“字如其人”的说法,字体既是一个人常识修养的处在表现,同时也是学习认真、工作负责、尊重他人的一种表现。因此,学生书写能力的培养理应引起高度重视。
二、书法教学对语文教学及学生语文学习的作用
首先,坚持不懈的书法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毅力、恒心、意志、韧性。通过向学生讲述历史上书法家成长的动人故事,可以启发学生,使他们懂得无论做任何事都要像练书法一样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其次,鉴赏历代名家手迹、墨宝,可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文化的亲切感,同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思想感情,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的欲望。从古代的历史文献以及近年出土的大量文物中,保存完好的碑贴、铭文不计其数。这些都是学习书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奇诗美文,结合飘洒俊逸或典雅庄重的书法作品,足以使人在五彩缤纷的文学艺术的宝库中流连往返;再次,是在进行各种书法的练习中,会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和体验。如练习楷书使人持重、端庄;练习草书使人热情奔放;练习隶书使人敦厚沉稳……凡有所练,都可以塑造一个人的个性以及对人的良好个性的形成,对一个人今后的事业成功与否将产生深远影响。更重要的一点是对书法的练习和欣赏,对学好语文有直接帮助。实践证明:经常练习写字,可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但是,当前中小学书法教学的基础和现状又如何呢?这是笔者接下来要谈的另一个问题。
三、当前我国书法教学的基础和现状
初中语文教学主要应从基础知识抓起,而基础知识无非字、词、句。书法的载体是文字,因此书法教学首先应从写字抓起。笔者从事初中语文教学二十多年,笔者清楚地看到现在的初中学生文字基础太差。有的学生写的字,间架结构及笔划和笔顺根本上不符合规范,也就更谈不上美感了。学生的汉字书写基础差,严重地制约了各个阶段的语文学习。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固然与每个学生先天遗传素质的高低以及是否勤奋刻苦有关。然而,根本原因还在于长期以来小学阶段语文教师没有狠抓写字教育。时下,有些地区,尤其是乡镇农村小学,往往打着抓“素质教育”的旗号,片面强调给学生“减负”,于是小学生写字作业都没有了,考试也被取消了,从而忽视了对学生汉字书写基本功的训练,以致于学生在他们这一年龄阶段没有打好牢固的汉字书写基础。有相当一部分中学生不会写字,写错字别字如同家常便饭。他们的汉字写得字迹歪斜、潦草难看,笔划不清,书写姿势也不正确。甚至还有一些初中生和高中生对汉字的间架结构,书写的笔画和笔顺都全然不知,这岂不令人深思吗?笔者认为书法教育应从小学抓起,否则,过了这一年龄阶段,以后想补都来不及了,也就更谈不上对汉字书法的学习和提高了。
四、开展书法教学的几点策略
第一,语文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语文学习,对学生进行书法教学。从低层次的角度来说,书法就是写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说某某人的字好,而不是说某某人的书法好。书法教育应该从小学起就要重视,书法教学还应该从基础知识开始,逐步提高。教学中要向学生讲清楚汉字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笔划、书写的注意事项、执笔方法、汉字书写笔顺以及书写正确姿势等。在书写作业和作文时,以及在考试答卷的过程中,要做到字迹清楚,笔划不多不少,格式正确,标点鲜明。字迹要力求美观,做到横平竖直,疏密匀称,比例适当,偏旁部首,变幻参错、重心平衡。书面力求书面整洁美观,给人以美的享受。对于写得好的同学,应当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适当的鼓励表扬;对于写得差的或态度不端正的,要予以耐心教育,适当引导,必要时施加一点压力,让他们养成严谨良好正确的书写习惯。还要向学生推荐一些古代的碑、贴以及近、现代名家的作品让学生临摹学习。对于有此专长的学生要指导他们学会剪辑报刊,收藏书法作品。
第二,开展一些书法教学学习活动。教师要自己带头示范,搞一些创作,使学生佩服。可以布置一些练贴、描红、临摹的作业,教师亲自批改,并加以指点。还可以组织学生认真抄写书本上的古诗古文,在班级进行交流、评比。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语文,同时还可以结合这项活动,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组织纪律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另外,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教师与学生在一起交流思想,畅谈感受,也融洽了师生关系,加深了师生情感,从而有利于教学的管理和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三,学以致用,调动兴趣。学生学习书法的目的之一是为实用。笔者平时教学书法,如遇到有人叫自己写东西时,笔者很珍惜让学生看着自己写的这种机会。因为学生能看到自己平时学的字在自己的笔下能变成一幅幅对联、一幅幅书法作品,他们的情绪会被笔者手中的笔所鼓舞,他们看到学习书法有这么大的用处时,自己自然而然就想学习书法了。平时在笔者这里学习书法的学生,他们几乎个个成了班级里出黑板报的“能手”;他们做作业字迹端正、漂亮,常受到教师的表扬。有几个字写得特别好的学生春节期间还上街现写现卖春联。在周围人的赞扬声中,他们学习书法的积极性更高了。学以致用,它能使乏味的书法学习变得“鲜活”起来,在学生学习书法的道路上不断地添加能量,促使学生到达成功的彼岸。
第四,看到进步,提高兴趣。学生平时学习书法,总感到自己的进步慢,甚至认为自己没有进步,或退步了。这种情绪对学生学习书法十分不利,为了克服这种现象,笔者便建立学生学习档案,将每一个学生平时的练习作业每天写好日期,按日期的顺序放好,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自己来前后对照一下,这样通过比较,差别就出来了。学生从前后比较中看到了自己明显的进步,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自然就得到了提高。待学生对书法学习有了乐趣之后,笔者又及时帮助学生从书法学习的兴趣向志趣转化。
总之,一篇好的作文,加上好的书法,犹如一幅好的山水画,它必然是字与字、行与行之间气势连贯,笔虽短而意却连。汁白以当黑,疏密得当,给人以无穷的遐想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单位:广西桂林市临桂县第一中学
邮政编码:54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