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探究”的应用分析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x1987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对提高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文化素养。下面本文就对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探究;应用分析
  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书本以及试题为中心的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只知道消化理解教师所讲的知识、内容,但是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时,却不知灵活应变,思维不开阔。而问题探究模式的重点就是让同学们提出问题,然后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以及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更多的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下面我们对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合理应用进行分析。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使其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并适时将疑难点圈起来。通过巡视,对学生自学的情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尤其是要对差生进行有效的引导,使其自学时有所成效。这样使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发现问题并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和经验有效探索,积极主动地想办法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满意的学习效果。在课堂上,我们应该给学生足够的讨论交流空间,让其相互借鉴彼此思维中有益的想法,共同探索,共同进步。可以采用多种讨论形式,比如,两人一组讨论、四人一组讨论、多人一组讨论等。
  二、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深入式探究
  在整个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就是积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如果学生具有较为集中的思维和较为高昂的情绪,对问题的结论、规律、策略等进行充分的猜想,那么他们就能在激烈的争辩中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同时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积极创新。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应该注意下面几个方面。首先,做好信息反馈。我们在对教学效率进行评价时,应该严格依据学生讨论的信息反馈,同时将学生思维中的薄弱环节找出来并将素材有效收集起来供下一步的点拨;其次,鼓励差生积极参与课堂探究讨论。由于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一个班级中难免会有好学生和差学生之别,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在有效引导好学生之外,更应该给予差学生一定的关心、尊重和爱护,有效克服其心理障碍,鼓励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发言,使自身的自信得到逐步的增强,从而在课堂问题探究讨论中做到积极主动;再次,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我们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然后鼓励他们对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和分析,并作出有效判断。在讨论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及时地、恰如其分地点拨学生去深入讨论较难的问题,深入问题的实质,有效分析事物内部联系,从而使难题得到有效解决的同时,有效打开学生的思路,拓展他们的思维。
  三、采用问题情境式教学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数学课堂中,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他们的学习认知规律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通过创设富含趣味性的活动,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并在探究过程中培养起思维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等。其次是拓展学生的探究性的学习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提供充分的条件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提供条件和帮助。基于学生的现有知识以及知识结构,引导他们走向数学探究的道路上来。使得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知识学习的乐趣,从而使得他们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促进他们人格的发展以及心理发展的成熟。在探究性学习中一个重要的形式就是合作学习,通过合作学习,相互之间进行有效的交流,促进他们在思维以及智力发展中的取长补短,不同的思维的相互交融使得他们能够不断的提升,同时师生的关系也会有所改善。在问题讨论中,教师的角色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一个指导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部理解的地方等给予一定的思维启发,引导他们进行一定的思考,教师通过讨论可以更加的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及其它的方面,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以及与别人不同的思维,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向良好的思维发展上来。最后一步是总结反思。通过总结经验,反思发现现有的问题,并把问题呈现给学生进行探讨,给他们创造相互探讨的平台,增强他们数学学习的兴趣,改变他们对于学习的态度。
  四、结语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问题探究模式的应用是一个继承和发展及不断创新的过程。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应该有效挖掘该模式的优点并对其进行充分合理的应用,同时不断发展和突破该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无模式教学,从而将充足的机会和条件提供给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培养适应社会的新时代合格人才作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和清龙.谈初中数学课堂中新课改的实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0.(12):145-146
  [2]耿国军.数学思维能力及其培养之我见[J].青年与社会: 中外教育研究.2011.(2):
  [3]姜玉宝.试论新课改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形式[J].中国校外教育.2010.(12).
  [4]邵月梅,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 中旬刊.2011.(9):79-80
  (作者单位:河北省三河市第五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在于师生密切配合,相得益彰,打造和谐课堂。这也是初中英语教学新课标的内在要求,然而,在很多初中英语课堂上,学生、教师各行其是,并没有达至和谐的教学关系。那么如何营建初中英语和谐课堂呢?本文将围绕该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试图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营建之路。  【关键词】初中英语;和谐;课堂  随着初中英语教学新课标的推行,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那种“教
【摘 要】激发与培养高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和学生成绩的关键之处。但当前的英语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学生多数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英语教师需要首先认清高中生对英语不感兴趣的原因,并了解学生兴趣的特点,从而开始对症下药,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明确学习动机;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真正激发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关键词】激发;高中生;牛津高中英语;兴趣  英语作为高中阶段的教学科目三大巨
透过校园中师生的问题行为,揭示了"传道"在教师职责中的重要地位;理论联系实际地提出了让"传道"成为教师第一职责的相关建议。
资金保障是社会志愿组织有效开展活动的基础,将中外志愿服务资金保障制度进行比较、分析,为完善我国志愿服务资金保障制度提供一定的参考。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它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它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学生问答,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所以课堂应该是为了教学而服务的,课堂是教学目标是实现的一种方式,课堂的目标也必须和教学目标一致。面对当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一轮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尤其是在提倡了“高效课堂”引起的多种教学模式的变革和创新的情况下,我们该如何去理性追求真正的“高效课
【摘 要】本文立足教学实际,针对教学中存在的学生写作能力较差的实际问题,阐述了如何利用对文章的阅读,以读促写,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循序渐进,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阅读输入;以读促写;提高写作  一、问题的提出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2003)提出,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即用英语进行恰当交流的能力。写作是学生通过书面语言传递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