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复习指要

来源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pei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古代与近代中国经济演变
  
  【高考真题解析】
  例 (2010年高考湖南文综卷)表2 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 ()
  
  A.①、②所示封建经济在中国近代没有起过任何积极作用
  B.③所示的经济对中国的近代化有严重的阻碍作用
  C.④所示的经济对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阻碍作用大于推动作用
  D.⑤所示的经济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利大于弊
  解答本题的关键,就是依据试题提供的曲线图的曲线变化,先判定它是近代中国哪种经济成分,然后依据经济成分分析其在中国近代演变中所起的作用。依据图示各种经济曲线变化,我们可以分别得出:①表示的是封建自然经济,②表示的是洋务经济,③表示的是外国资本主义经济,④表示的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⑤表示的是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并由此分析出正确答案为B。
  大多数同学在解答本题后,不论正确与否,在知晓其正确答案之后,一般都将本题束之高阁,很少进行深入思考,更谈不上借用本题整合复习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演变及其因果关系。实际上,《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示意图》很好地描述了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揭示了其演变的因果关系。我们可在此基础上分析其产生、变化与影响,从而全面形象地理解与掌握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演变。
  ①对应的是封建自然经济。封建自然经济在整个近代呈瓦解衰败之势:封建自然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在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发展到顶峰,并一直在中国社会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鸦片战争前封建自然经济虽然有了某种程度的分解,但并无多大变化。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随之产生的新经济因素不断破坏中国社会原有的经济结构,自然经济加速解体。但在近代社会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特别是在广袤的农村)。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土地改革运动,以“农民的私有”取代了“地主的私有”,到1952年随着土改运动的基本结束,封建自然经济基本消亡了。
  ②是指伴随洋务运动产生和结束而形成的“洋务经济”,也是近代中国“短命的经济”。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后,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被称为“洋务派”)面临内忧外患的窘境,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引进西方技术,掀起了一场洋务运动。这些洋务派从19世纪60年代起先后创办了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并且创建了新式海军和近代教育,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诱导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9世纪末,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灭,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进入20世纪后“洋务经济”绝大部分消融进其他经济成分(如官僚资本、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等)当中,消失于中国近代经济舞台。
  ③对应的是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它伴随外国入侵进入中国,并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而发展,随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而走向消亡。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国大门被迫打开,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摧毁了中国自身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瓦解了中国的封建自然经济,将中国卷入了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的存在和发展,虽然客观上催生出中国新的经济因素,但也是新经济因素发展中的最大障碍。一战的发生使得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春天的主要原因。但与此同时,美日等国却乘隙而入,加强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战争结束后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争夺和扩张。抗日战争时期,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的发展更多的是表现在美日两国的争夺上。解放战争时期,美国取得了在华的政治、经济等特权,给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以沉重打击。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财产并将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一部分。到1952年底随着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的基本完成,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基本上被“打扫干净”。
  ④对应的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近现代史上呈现出曲折发展的态势: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洋务运动的诱导和“欧风美雨”影响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式产生了,给中国社会经济带来了一股新的气息。19世纪末,清政府的“放宽”政策直接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迎来了短暂的春天。一战结束后,随着欧洲列强的卷土重来,民族工业义迅速萧条。蒋介石政府统治时期,民族工业在帝、官、封三座大山的残酷挤压下曲折发展: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间,民族工业发展迅速,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纪录;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民族资本主义遭受了日美等帝国主义和国内官僚资本主义的残酷打击,再加上战争的巨大消耗而陷入绝境。新中国成立后,出于恢复国民经济的需要,在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政策的推动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1953—1956年,经过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最终走向消亡。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一方面瓦解了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另一方面为资产阶级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提供了经济和阶级基础。同时也促进了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基础。
  ⑤对应的是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伴随着蒋家王朝统治的兴衰而大起大落:1927年随着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形成并逐渐膨胀。抗日战争时期,在国统区官僚资本借助“战时体制”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强取豪夺,从而实现了对国家经济命脉的控制。解放战争时期,官僚资本依靠国家权力加强经济垄断,极力挤压民族工业,严重破坏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没收官僚资本并将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一部分。
  策略三:练习中防止出现思维定式,避免错将否定选择题当成肯定选择题
  在近年来的高考历史选择题中,总有几道与经济史有关的逆向型选择题,也就是否定选择题。由于受惯性思维的影响,粗心的学生很容易漏看否定词语或者没有看完题就开始选择,从而造成不应有的失误。
  例 (2008年高考山东基本能力卷)传统文化是现代流行文化的重要灵感源泉。《青花瓷》这首歌在同学们中间广为传唱:“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传神地表达了青花瓷的特点。下列关于青花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青花瓷的出现要早于青瓷、白瓷
  B.青花瓷的烧制成功,使瓷器与书画的结合更为紧密
  C.青花瓷是一种彩瓷,景德镇是其重要产地
  D.元代以后,包括青花瓷在的瓷器大量销往海外
  本题因以《青花瓷》入题,考生不由自主地产生亲切或熟悉之感,要么因受太过熟悉思维影响,不等看完试题就匆忙选择“正确”答案而误选;要么受《青花瓷》歌颂中国传统手工业产品的定式思维影响,主观上认为一定是选择“正确”答案,从而导致失误。当然,也有不少考生因基础知识不扎实导致错选。我国瓷器从颜色的角度看,经历了由白瓷到青瓷,再到青花瓷的演变历程。选项A与史实不符,故正确答案为A。
  其实,受惯性思维的影响,将否定性选择当成肯定性选择而失误,这在高考中是比较常见的现象之一。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主要有二:一是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养成逆向思维的习惯,对一些历史问题或现象要追根溯源,以打破思维定式;二是常犯这类错误的学生,可多练一些“否定性选择”试题,从而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式。
  例 下表为《1952—1956年中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统计表》
  
  ①已经出现了股份制企业 ②开始建立股票交易市场 ③初步形成市场经济体制 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题在历史知识考查方面,涉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历史学科能力方面,主要考查考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上海飞乐音响公司股票”与发行时间“一九八四年十二月”。股票对当今高中学生来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问题,但有关新中国的股票发行历史,新课程历史教材(如人教版)似乎没有直接涉及(不过现行高中政治学科教材有相关叙述)。新中国建立股票交易市场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初步形成市场经济体制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之后,故②、③错误,正确答案为B。
  例 (2010年高考天津文综卷)以下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单位GDP能耗”年度变化示意图。图中“单位GDP能耗”出现最高峰值的直接原因是 ()
  
  A.实行“二五”计划
  B.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C.建立人民公社
  D.开展“大跃进”运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历史问题的能力。经济发展能耗问题,是当今时代一个热点问题。现行历史新课程教材并没有直接讲述新中国GDP能耗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考生无法解答本题,因为现行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讲述了1958年开始的严重违背客观经济发展规律的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运动,依据“单位GDP能耗”曲线图中的峰值,不难得出正确答案为D。
  【考向觅踪】
  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在历年全国新课改区高考中均有涉及,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考查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农村的变革、“文革”前十年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和改革开放三个方面。估计2011的高考会在坚持这一特点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学习或复习本专题,应重点关注下面两点:
  第一,从试题考查内容上看,本专题会重点关注:①新中国经济建设模式的变革原因、变革内容及影响。②新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变革问题。③新中国工业发展成就与存在的问题。④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第二,从试题能力要求上看,一是从纵向的角度比较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成败得失,探索其因果关系,总结其经验教训;二是提供新材料,将新中国经济建设与苏联经济建设或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建设进行横向比较分析,归纳其特点或特色,认识其世界意义。
  【复习策略】
  策略一:注意理解和把握下列重点知识或历史概念
  1.过渡时期总路线与“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之间的关系;过渡时期总路线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区别。
  2.新中国在经济建设探索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失误。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内容与经济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4.社会主义改造、“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左”倾错误、经济体制改革、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特区、经济开放区、经济开放城市等概念。
  策略二:分类整合新中国经济演变并探求其因果关系
  例 (2009年高考福建文综卷)下列几组词汇,最能准确反应“过渡时期”这一特殊年代的是 ()
  A.工业化 抗美援朝 三大改造B.一边倒 人民公社 另起炉灶
  C.大跃进 两弹一星 和平共处D.合作化 求同存异 三个面向
  “过渡时期”在时间上是指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这一历史阶段,其核心内涵是指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本题词汇涉及新中国经济、政治、外交、教育等方面,考生解答时,如果要辨识出每个词汇所出现的时间,难度较大。如果我们按政治、经济、外交类别来整合上述词汇,就会发现只有经济与外交两类词汇贯穿四个备选项,其中抗美援朝、另起炉灶、和平共处和求同存异等外交词汇,都出现于“过渡时期(1949—1956年)”;工业化、三大改造、合作化是“过渡时期”常用词汇,而人民公社、大跃进则出现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7—1966年);“三个面向”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出现的。正确答案为A。
  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内容丰富多彩,可从不同视角进行分类总结,探索其发展变化及其因果和影响。
  1.从宏观经济类型上看,我们可以从农业、工业和商业三个方面,纵向整合新中国经济的发展变化,并分别探求其演变的原因和结果;也可以“时间”为段(即历史发展时期),从横向的角度整合某一历史时期农业、工业和商业发展的成就,探求其因果关系和影响(如前述例题)。
  2.从微观经济行业上看,农业方面要重点抓住生产关系(土地所有制)变革或调整(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探求其因果关系与影响;工业方面则应关注重工业与轻工业、交通运输方面的成就与相互关系。
  3.从对外开放上看,可关注新中国初期经济发展与苏联之间的关系;改革开放与当今经济区域集团化、经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新旧中国对外“开放”的主要区别及启示等问题。
  策略三:正确把握新中国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的变动
  例 (2008年高考广东文基卷)到1986年,我国长期使用的数十种票证大多被取消。这反映我国当时 ()
  A.已经建成市场经济体制B.已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C.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D.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本题实际上是考查考生对新中国经济体制演变的认识。票证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我国长期使用的数十种票证大多被取消,说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已经建成市场经济体制”、“已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等说法,不符合1986年时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正确答案为C。
  从经济体制、经济结构或模式上看,新中国经济经历了三次大变化:
  第一,由建国初期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新民主主义经济)向公有制占绝对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过渡。时间上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
  第二,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时间为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到20世纪90年代初。
  第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策略四:利用材料题,结合所学知识,正确理解新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
  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建国后经过三年恢复,到1952年工业已经恢复并超过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但总的来说,中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1952年,现代工业在中国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26.6%,重工业在工业总值中的比重只有35.5%。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产量,不但远远落后于工业发达国家,也落后于1950年的印度。如人均钢产量中国为2.37公斤,印度为4公斤,美国为538.3公斤;人均发电量中国为2.76度,印度为10.9度,美国为2 949度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
  材料二 1957年工业总产值达783.9亿元,超过原定计划的21%,比1952年增长128.6%,平均每年增长18%。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从1952年的41.5%提高到1957年的56.5%。其中,生产资料生产比1952年增长210%,平均每年增长25.4%;消费资料生产增长83%,平均每年增长12.9%。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35.5%提高到1957年的45%,初步改变了旧中国重工业极为落后的状况……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
  材料三 在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期间,在农村人民公社,社员按出勤计工分,社员出工不出力;国有企业职工按工资级别拿固定工资,个人收入与工作业绩的关系不大,不能激发工作积极性。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
  (1)中国为什么要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2)取得了哪些成就?
  (3)后来国家为什么要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
  参考答案:(1)①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经济结构简单、物质基础薄弱。发展工业必须集中全国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客观上要求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②受到自然经济和战时经济的影响。我国是一个自然经济历史悠久、自然经济观念根深蒂固的国家。民主革命时期,解放区的经济工作是在战时环境下进行的,各革命根据地长期处于被分割包围的状态中,形成了自给自足、各自为战、供给制和平均主义的传统。所有这些给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形成带来了一定的影响。③受到苏联中央集权经济体制的影响。中国与苏联都是从战争环境中走过来的,两国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经济条件有不少相似之处,当时苏联积累了以“统”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我国接受苏联的经济模式比较顺当。④社会主义改造的急速完成,更为计划经济体制扩大到国家全部经济领域创造了条件。⑤对马列主义关于计划经济理论的理解不准确。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中商品生产将会消失的理论理解非常片面,又把斯大林关于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是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异己力量的观点奉为正宗,所以把社会主义经济从本质上看做是计划经济。⑥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经济封锁。
  (2)在当时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证了重点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和“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对于保证市场稳定、改善人民生活起过重要的积极作用。
  (3)因为这种体制:①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与生产力状况不相适应,阻碍生产力的发展。②国家对企业统得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③分配中的平均主义严重,从而造成企业缺乏自主权,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要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
  对于新中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我们要认识到其是当时政治经济和历史条件的产物。
  第一,当时经济建设客观上需要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一五”计划开始实施时,我国面临资金严重匮乏、技术力量不足等诸多困难。国家必须对有限的资金作出统筹安排,把有限的技术人才集中起来,以保证重点工程的顺利进行。加之“一五”计划投资庞大、技术复杂,事关全国经济命脉,非某一地方能够承担,必须由中央集中统一管理,才能保证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只是后来随着条件变化和经济建设规模的扩大,这种体制才越来越不适应建设的要求。
  第二,受到自然经济和战时经济的影响。我国自然经济历史悠久、自然经济观念根深蒂固。民主革命时期,解放区的经济工作是在战时封闭的环境下进行的,自给自足、各自为战、供给制和平均主义给新中国经济管理体制的形成带来一定影响。
  第三,受到苏联中央集权经济体制的影响。“一五”时期,我国建立各种经济管理体制时,都学习借鉴了苏联的经验,这在当时经济建设缺乏经验的情况下无疑是必要的,其中有些原则也是正确的,产生了积极作用。
  第四,对马列主义关于计划经济理论的理解不准确。认为社会主义经济从本质上看就是计划经济,不承认全民所有制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因而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很好地利用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来调节生产,造成了管理工作权力过分集中、计划统得过死、基层企业缺乏应有的活力、市场范围太小等弊端。这种体制正是由于国家管得过多、统得过死、条块分割,因而不利于地方和企业积极性的发挥,也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随着经济发展的规模越来越大,这种体制就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而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问题。
其他文献
结合工作实践,重点阐述了研究生'助管'工作的开展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作用,并探讨性地提出了做好'助管'工作需要解决好的几个问题.
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校意识到实验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意义,而传统实验的低效率导致许多中小学因为升学压力而放弃实验教学。数字化实验系统的开发,可以简化实验流
例题:(2011年高考北京文综卷第36题)(36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明该区域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主要原因。(6分)(2)简述本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及其季节特征。(8分)
针对多波束声呐图像和侧扫声呐图像在位置和分辨率上的互补性及实践中对高质量海床地貌图像的需求,提出了基于两套声呐图像信息融合获取高质量海床地貌图像的思想和方法,研究
高考试题有自身的规律和清晰的考查轨迹,反映了考查的热点、焦点和重点。同学们对高考题要仔细研究、认真思考,从而了解高考动态、寻求规律、把握方向。本文试结合2011年高考历史试题,从高考命题的理念和方法入手,对2012年历史复习备考提出建议。    一、历史概念类试题    历史概念是历史学科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历史学习和历史高考的重要内容,也是历史高考最基本的知识要求。  例1.(江苏历史·4)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