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荷塘月色》的语言风格

来源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s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写荷塘,写荷花,写月光,写流水,别有韵味,带给人无限美的感受。下面,笔者就谈谈《荷塘月色》的语言风格。
  一、朴素自然
  朱自清先生一向追求“谈话风”的语言境界,认为文章只有像“寻常谈话一般,读了才能亲切有味”。读他的散文,如和亲密的人谈话。《荷塘月色》的语言朴素自然,细细品读,就像在听一位老朋友诉说自己的心事。《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之时。这时,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呐喊和斗争,但是在四一二政变之后,却从斗争的“十字街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作者对生活感到惶惑,内心抑郁,始终无法平静。于是,他写下了这篇文章。通过描写冷清月夜下的荷塘景色,作者流露出想寻找安宁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脱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的复杂心情,这正是那个黑暗的时代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在《荷塘月色》中,开篇便写到了“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一句话便将作者的内心感受直白地呈现了出来,为后文埋下了伏笔。这是作者情感的自然流露。接着,作者写道:“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于是,他“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路上很安静,“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作者在荷塘和月色中享受了片刻的宁静,一个人在这样的夜晚,自然会想到很多,他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想起《西洲曲》。作者在文章中没有使用华丽的辞藻,似乎只是把讀者当成了亲切的朋友,诉说着自己的心事。又如,“我悄悄地披上大衣,带上门出去”“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等,都平白如话,自然流畅,读之使人感觉分外亲切。
  二、凝练准确
  很多人在写文章时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但朱自清在创作时却热衷于锤炼字词。如《春》中写细雨在空中密密地斜织着,虽然没有写风,但一个“斜”就让我们知道了那日的风是微风。《荷塘月色》的语言同样凝练准确,展现了作者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在去往荷塘的路上,作者用了一个“踱”字,很符合他当时的心境。因为内心不宁静想出去走走,自然是走得很缓慢的。在写月色时,作者用了一个“泻”字,“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将月光比喻为流水,但是这“流水”并不是奔腾的,而是静谧的,它是“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的,一点声响也没有,写出了幽静的月色美。还有“薄薄的轻雾浮起在荷塘里”中的“浮”,这个动词写出了水气和月色交织在一起,轻柔的雾自下而上逐渐扩散的样子,给画面涂上一层素淡清雅的底色,朦胧美好,若有若无,给人以无穷的想象空间。“泻”字和“浮”字都用得极妙。
  三、富有音乐美
  一篇富有音乐美的散文,其字词搭配应该是和谐的,句子是错落有致的,能让读者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到音韵美。无疑,《荷塘月色》就是一篇富有音乐美的散文。如“月亮渐渐地升高了”中的“渐渐”(写的是月亮上升的样子)、“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中的“曲曲折折”(写的是荷塘的形状)、“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中的“田田”(写的是荷叶的样子)、“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中的“亭亭”(写的是荷叶的样子)、“层层的叶子中间”中的“层层”(写的是荷叶的浓密)、“正如一粒粒的明珠”中的“粒粒”(写的是未开的荷花)、“送来缕缕清香”中的“缕缕”(写的是荷花的香味)……这些叠词渲染出一种雅而不俗的语言氛围,产生了独特的表情达意的效果,准确而又传神地描写美的形象。其中出自古典诗词的描写香草美人的叠词更是写出了荷花的情态和风韵,使作品的语言有一种典雅的美、清丽的美。
  总之,读《荷塘月色》,犹如聆听一首小夜曲,能让我们的内心归于宁静,这或许就是语言文字的魅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兴中学)
其他文献
微写作起源于微博,由于微博可供发表的文字有限,所以用户只能在规定的字数内发表自己对某一事物或某一现象的看法。随着微博这一软件的流行,微写作也渐渐流行起来。本文将结合实例谈谈如何提升微写作水平,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关注生活,寻找写作灵感  很多同学在写作时不知道该写什么。虽然已经审清题意,也确定了自己的观点,但是却找不到写作灵感。实际上,出现这种问题往往是因为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善于细心观
期刊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加德纳博士提出的一种全新的人类智能结构理论。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具有多元性和独特性,因而对智力的评价应该是多元的,应注重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成长历程等。为了更加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作文,笔者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探讨语文教师如何从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中得到启示。  一、要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拥有多项智能,而且各项智能
期刊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高中语文教师常用的手段之一。但是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是教师们面临的主要问题。信息技术具有交互性、模拟性、实时性、共享性等特点,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促进师生、生生间的交流。接下来,笔者就分析一下如何借助信息技术开展语文教学。  一、使用电子白板,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是缺乏沟通的。教师不能及时了
期刊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都是按照教材安排的顺序去讲解新课的,虽然收效可观,但是弊端也非常明显,比如学生在课堂上都十分严肃,在回答问题时也大多采用一种固定化的套路,这种教学方式难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为此,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试着开展群文阅读教学,为学生打造出一片新的语文学习天地。下面,笔者将结合教学实例,从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确定主题。建构群文  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之前,教师首先要确
期刊
许多年以前,在我还是一个二十来岁青年的时候,我在圣露易斯一家钢琴公司做推销员。我们的钢琴销往密苏里全州,方式是先在各小镇报紙上刊登广告,等收到一定数量的回信后,我们就用小货车载上钢琴,到回信人所在地区,卖给他们。  每当广告在密苏里东南部的产棉区登出以后,我们都会收到一张邮卡回件,上面写道:“请给我的小孙女带一架新钢琴来。一定要红木的。我可以用我卖鸡蛋的钱,每月付十块。”老太太在那张卡片上写呀,写
期刊
原来在国家公园听那些人介绍时我连这个地名也没听见。后来从密西西比上游向丹佛出发时我还没有搞清方向,那时总算知道目的地的州名叫科罗拉多。后来在小飞机场转机,又坐进了汽车里时,天色黑了,我一直到进入深山、驶进梅萨维德中心的旅馆也还是懵懵懂懂的。我当时毫无思想准备,毫无对我闯入的这个世界的预感。美国给我的印象已经使我过分疲惫了,我没有准备一副敏感的神经来面对这个公园。住进那红褐色的低矮建筑以后,我爬上床
期刊
进入高中,同学们应当充分重视名著阅读,积极开展跟名著阅读相关的活动,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培养自己的综合素养。本文就着重谈谈高中生应如何开展名著阅读活动。  一、积极分享,开展名著交流活动  同学们每读完一本好书,都会产生很多的见解和感悟,迫不及待地想要和同伴们分享。名著交流活动就可以很好地满足大家的这一需求。在活动中,我们可以和同伴尽情分享自己近期读过的书籍,并谈谈自己的心得感悟。从同伴那里,我们
期刊
解三角中有很多有关三角形“解”的個数问题,当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时,可能会出现一解、二解、三解等情况,很多同学感到很茫然.本文主要探究了此类问题的解法。
期刊
识记字音题是语文学业水平测试必考的一道题。对此,笔者推荐四种备考方法,并介绍一下相关的答题技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一、备考方法  1.圆心画圆法  识记字音题的常考字以形声字和多音字为主。我们都知道,形声字由声旁和形旁两部分组成,形旁表义,声旁表音。在复习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把声旁作为圆心,将许多的形声字放在一个圆圈里记忆,从而提高自己的复习效率。  此题的正确答案为c选项。其中,“嫉”的
期刊
开展文言文阅读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将“师本课堂”转变为“生本课堂”。为了更好地开展文言文阅读教学,教师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一、结合注解,引导学生梳文栉字  指导学生积累文言词汇是文言文教学的目标之一。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法,结合课后注解,引导学生梳文栉字,推敲文言字词的含义,提升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例如,《鸿门宴》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