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响高中女生体育课兴趣的因素及对策

来源 :现代教育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G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让体育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全体学生都能够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基本平等的教育。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高中女生体育课中,却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直接影响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和女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主、客观两大方面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得出一些结论。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及全面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提供一些资料。
  【关键词】高中女生;体育课;兴趣;因素;对策
  On the impact of high school girls interested i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Zhao Dong-nian
  【Abstract】The current physical education reform in China's first objective is to "make physical education for all students." Teaching in the classroom, all students are able to get in time and space basic equality of education. However, due to various reasons, high school girls in physical education, but there is not wholly satisfactory, directly affect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physical education and female participation in exercise initiative.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is article from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reasons for the two surveys, analysis, research draw some conclusions. To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and overall improved health of students to provide some information.
  【Key words】High school girls interested in physical measures of factors
  
  1.影响高中女生的因素
  1.1主观方面。
  1.1.1学生的身体素质较差,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由于独生子女数量的增多,社会活动项目的日益丰富,参加身体锻炼机会在减少,学生身体素质明显下降。丰厚的物质条件,降低了学生战胜困难的意志品质。身体条件的限制,又怕吃苦受累,如果这时候缺少教师正确的引导,身体条件的限制会成为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
  1.1.2审美观点发生变化。随着社会的变迁、传媒的介入,青少年生活在一个宽松的环境里,通过网络、电视以及其他媒介,学生了解到的东西,已远远超出了传统教育的影响范围,审美标准潜移默化地发生了许多变化。强健体魄为美的观点,在女生思想中已逐渐开始遭到瓦解。影视、偶像、时尚观念的影响力已远远大于传统教育的影响。以静为美、以柔弱为美、以怪为美、以丑为美、以张扬为美……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尚不成熟,盲从效仿,必会改变他们的审美意识。有些消极不健康的东西,会对接受教育的年轻一代产生误导。由于青少年关注的焦点离健身教育的距离较远,对运动塑造健康形象缺少必要的认识和耐心。
  1.1.3进入青春期,学生身体已基本发育成熟,第二性征明显,心理较敏感,情绪波动较大,惰性强。参加运动心理有顾忌,不愿被同学尤其异性同学看到身体敏感部位的变化,运动起来因身体上的差异怕被同学取笑,影响在同学心目中的形象。生理周期的变化过程中,不知怎样合理安排运动。部分同学对于生理常识了解较少,不知经期能不能参加运动,该参加什么样的运动才合适,又不好意思问老师,盲从于其他同学“见习”,不自觉的减少了体育课的参与次数。部分同学对健身缺少必要的认识抱有侥幸心理,认为自己现在身体状况良好,没有必要参与锻炼。怀着这些不同的心理,盲目逃避体育课,排斥体育课的课堂教学。
  1.2客观方面。
  1.2.1标准教材内容低层次重复循环使用。各阶段为突出教材的完整性尽可能多的将教材纳入标准,出现了体育课的教材多、课时少的现象,教材内容只能泛泛而过。如一个短跑起跑内容,从小学开始教起、初中教、高中教、到了大学还要教,教材内容低层次的多次重复使用,学生一听到名称就厌烦,早已失去兴趣。低层次内容的重复,无法体现出教材连惯递进性的特征,导致学生听了很多,但会的甚少。对进一步深化学习人为的制造了障碍。
  1.2.2学生运动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基层学校,体育教学基本能贯彻落实到位,学生运动水平较强。还有一些基层学校,管理者对体育课定位不当,存在“鄙视”心理,教学安排以应试教育为主,片面注重升学率。将体育课的教学流于形式,体育课要么以“自由活动”的形式来代替,要么被别的老师占用上其他课。出现小学不重视、初中应付中考、高中挪用体育课教学时间的现象。造成运动水平不同的学生汇集在同一班,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困难,教学尺度教师不好把握,稍有不当,学习吃力的这部分学生,渐渐会对体育课的学习采取回避的态度,丧失学习的信心。
  1.2.3组织教学形式单一,也是造成学生厌学情绪的一个重要原因。有的教师一学期甚至一学年的课堂组织形式都不变。例如:准备活动部分由慢跑、热身操组成,一学期都是老生长谈的那几节热身操,学生对那老一套已厌烦,不愿认真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来。因此出现纪律松散、逃避练习等一系列影响教学效果的现象。
  1.2.4高中女生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文化学习上,她们上体育课有的是迫于纪律的压力,有的是为了单纯的调节,有的是为了从紧张的文化学习中得到暂时的解脱,她们都知道高考是没有体育项目的,因此,就没有了动力。另外社会、家庭的给予她们的升学压力对她们的影响也很大,她们的家长总想自己的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她们身上,都希望自己的女儿考上重点大学,而要进入大学的唯一标准无非还是高考文化成绩。所以家长们、学校对于女生体育教学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重视。种种原因导致和男生相比,她们的主动性就显得不足。对教师的教学安排产生被动应付,达不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2.针对以上因素的对策性思考
  改变女生厌学体育课这一现象,教师的作用不容忽视。我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改进:
  2.1改变课的教学结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要不断的学习、变通。有相当大一部分学生喜欢体育课,不愿参加教师指导,却喜欢上课时进行“自由活动”。经过分析就会发现,自由活动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运动能力、选择运动水平相近的伙伴来完成适合于自己的锻炼内容、方法。运动小团体的组成,完全出于自愿,取舍的过程学生获得了主动。因此,活动起来劲头十足兴趣盎然。主要原因是活动的环境相对宽松,大家运动水平相近,又有良好的人际环境,心情愉快放松,能体会到运动带来的愉悦感。高中阶段学生存在明显的自主性,要求用大量时间完成自己感兴趣的项目。了解了学生的需求,教师的工作就有了针对性。调整教学结构,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摈弃过去因循守旧以大纲为教学指导的现象,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的课时安排。多教一些学生喜欢学的有兴趣的健身项目,学生不喜欢学的运动项目相对压缩课时;对学生感兴趣的、适合女生练习的项目,着重进行教学。教师充电进行终生学习。多阅读同类报纸、期刊、杂志,吸取别人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经验,学习别人新颖的教学方法,充实运用到课堂教学上来。改进课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以新颖教法、组织形式引起学生的注意,吸引他们参与其中,激发兴趣,让体育课的教学长教长新。
  2.2改变考核制度。改变过去“一刀切”的考试方法,根据学生体质,将考核标准分几种情况区别对待。着重考察学生在课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程度。通过几方面因素,综合给出一个分数。体现区别对待的客观公正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3鼓励为主,尽可能地发挥女生自身的优势。生理及身体素质等因素决定了女生心理上的畏惧感。通过一定形式的鼓励,可以激发她们的勇敢拼搏的精神,克服她们的不良情绪。比如,当她们在练习中稍有好的表现时,就立即给予表扬。还可以与男生进行优势比较,讲明女生在好多活动中有长于男生的优势,如女生的柔韧性,协调性,女生的整洁形象,优美大放的姿态,特别是女生的总体接受能力,在认真学习的前提下也会高于男生。这项工作长期做下去,就会逐渐改变她们的不良心态,使她们的学习情趣不断高涨,并及时地关心和鼓励,这样才能使女生更加热心地上好体育课。
  2.4加强课内外辅导,使学生掌握一至两项喜爱的运动项目。想完成学校体育的任务不现实,学生在课堂上学的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技能,要靠课外体育活动来进行消化、巩固,所以,注重课内外结合是保证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一个重要环节。体育教师要深入到体育活动中去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体育活动,以吸引学生积极参加锻炼。根据女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开展相应的体育活动,如体育讲座,举办健美操、体育舞蹈乒乓、球羽毛球等更适合高中女生的专项班,举行各种体育竞赛,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使学生在得到满足的同时得到锻炼,增强体质,养成自觉锻炼的好习惯,对体育课产生兴趣。
  2.5培养师生间的和谐情感,在体育教学中,师生间建立融洽的情感是激发与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先决条件。实践证明:有些学生对体育失去兴趣,是从体育教师的不信任开始的。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女生在实际学习中遇到的男教师较多,表面上看好像有很大的难度,其实,教师不论男女,只要处理好师生关系,男女教师应该是各有优势。因此,体育教师应在教学中,注意关心学生,热爱学生,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学生自然会尊敬、亲近老师,与老师成为真正的朋友。这样,师生相互信任,相互吸引,就会培养融洽的师生情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燃起学习的兴趣,感受到体育课上是一种非常的幸福享受。
  3.后记
  上好高中女生课其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我们不断的研究,不断的去适应新的情况才能不断的有所进步,综上所述,只是我对上好高中女生体育课的一点体会而言,我们在对高中女生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重点应多了解她们的现状、身体特点,根据现有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掌握运动量、密度、难度、强度,扬长避短对促进她们的身心发展,抓住高中女生身心特点,因材施教,才能提高她们上体育课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社会效果,让每一位高中女生真正做到德、智、体劳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体育教育心理学》 张子沙编著 1998年8月版
  [2]鲍世英:对中专女生体育课兴趣的调查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0(8)
  [3]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版
  
  收稿日期:2011-06-20
  
其他文献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有着自主性创新性与能动性,学生通过参与学习构建知识,提高能力。学生也是教学的平等参与者。美术教学作业的评价是学生学习过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作业评价中被重新审视。根据教学的经验有以下几点想法与各位同仁探讨。  1.从评价角度的转变开始  因为学生存在个体的差异,这个差异就决定了学生能力的不同,教师进行作业的评价时就不能以同一角度和同一标准衡
期刊
【摘 要】小学音乐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本文作者在此介绍的就是他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的来源和体会。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方法;来源     做什么事都要有个方法。教学也是如此。因为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如果不讲方法,老师所教的是死的知识,教者只需“照本宣科”没有因地制宜,更谈不上因材施教,这样的教学效果是不会理想的;如果要讲究一种活的教学方法,那教学就不是一
期刊
【摘 要】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动了美术教学的变革和创新,但是违背教学规律,盲目地追求“变革”和“创新”,会使美术课程改革发生“变异”,导致课程改革走向反面。为了使课程改革健康地向前发展,我认为美术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审美能力和渗透文化情景。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美术教学;培养能力;渗透文化     爱美之心 , 人皆有之。一切美的事物总能打动人们
期刊
【摘 要】学生是习作的主体。习作教学中通过激发兴趣来引发学生习作兴趣,进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通过指导学生积累生活、词句、情感、写作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欣赏范文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创作,产生习作的成就感。所以,运用“激趣、积累、欣赏、创作、展示”,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规律,采取各种手段引导学生相互交流、积极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的思
期刊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做广播操的质量,加强学生健身意识,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竞争、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广播操是学校学生锻炼身体,提高体育素质的传统项目之一。作为课间操,它能使同学们有效地劳逸结合,舒展身体,净化心灵,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余增添一些愉快的插曲。在律动的音乐中展现出小学生阳光、活泼、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广播操
期刊
音乐是艺术与科学知识的结合,音乐是一门集思想、情感、文化、意志教学于一身的多元化课程。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该怎样上好音乐课,让学生通过音乐教育,获得更多的知识与人生道理,这是每个老师都应该思索与探究的问题。我认为,一堂好的音乐课,应具备以下几点:  1.上好音乐课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课堂教学应该实现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那样,充分解放学生的脑、手、、眼等
期刊
初涉讲台的我发现,快乐可以促进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工作,学习让人懂得真正的快乐。正如钱钟书先生说的:“发现了快乐由精神来决定,人类的文化又进了一步。”开心只是一种心情,而快乐是一种精神。精神是人类最高追求境界。例如你看完一个搞笑的影视节目,你不会说,好快乐啊,你只会说好开心呀,因为这种愉悦感只是很短暂的,稍纵即逝。但如果你在学习和工作中遇到了困难,你历尽艰难,终于得以解决,你会觉得无比的快乐,所经历的
期刊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气候下,我们都在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本文试图从如何合理分配小组及落实具体的学习内容、布置难易适当的任务,培养良好的合作技能,进行合理平价的重要性和方法等几方面,阐述在新课程下对“小组合作”的尝试,同时也提出一些遇到和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新课程;小组合作;学习;尝试;分享     新课程要求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被、机械训练的现
期刊
【摘要】做人是教育的终极去向,教育的目的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事,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随着现代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的更高,做人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做人教育就是使学生学会做一个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和道德修养,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的人,因此中职学校德育教育中最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关键词】职专生;责任意识;责任教育;培养  The theory job particularl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扩招使大部分生源转向高中。技工学校的学生是在普通高中招生之后招收,这些学生有自身的特点:学生基础普遍较差且参差不齐,学习自信心不足,对理论性、抽象性的知识接受能力较差。  【关键词】兴趣;内容;自信心;模式  Technician's school 《car work the craft learn 》reform in education  Liu Sh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