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军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军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着眼形势任务的变化,坚持创新发展。做到教育内容上的“三个贴近”,教育形式上的“三个结合”以及教育方法上的“三个坚持”,不断增强军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军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三个注重
习主席曾深刻指出:思想政治建设关系军校建设全局和方向,是军校永葆我军性质、宗旨和本色的根本保证,也是军校官兵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随着我军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也越来越宽广。只有不断探索新道路,实现在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和教育方法上的创新,才能满足形势变化的需求,不断增强军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一、军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新要注重“三个贴近”
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尖锐,给军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许多新课题。为此,必须创新教育内容,让学员易于接受、乐于接受。
(一)贴近时代要求
军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时代发展相适应,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和有效性的关键。新形势下,一要适时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强化时事政策教育,使学员认识到未来军事的发展方向和我军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增强其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二要有效整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内容体系,充分体现时代元素和现实特征,按照“真学、真信、真用”的要求,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教育,激发学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责任感。
(二)贴近使命任务
军队的历史使命决定着这支军队的发展方向、奋斗目标和指导原则。习主席着眼我军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加速推进的紧迫需求,提出要牢牢把握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这一历史使命,体现了党的历史任务对我军的新要求,明确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发展方向。为此,要把习近平强军思想融入履行职责使命的强军实践中,不斷增强学员的军魂意识、宗旨意识和使命意识,培育其过硬的战斗精神。
(三)贴近学员思想实际
新形势下,我国社会文化领域日益多元化,部队官兵的思想也呈现出日益增强的独立性和差异性。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修正教育理念,使其在生活和实践中紧紧围绕强军目标,以此作为取向选择、利益定向、行为评价的准则。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安排上,必须贴近学员的思想实际和形势变化,构建不同层次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要适时抓好对“热点”和“敏感”问题的解疑释惑,把官兵思想引导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引导到正确观点上来,提高认识,凝聚和鼓舞学员士气。
二、军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创新要注重“三个结合”
军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要不断改进教育形式,注重“三个结合”,充分尊重学员的主体地位,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提高教育效果。
(一)与政治理论课教学相结合
政治理论课教学是院校思想政治建设的主阵地。为适应时代发展和军队建设实际,院校应构建以强军目标为统领的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入课堂、进入教材、进入学员思想。坚持用听党指挥的根本要求统领贯穿,坚持以能打胜仗的实践标准教学育人,坚持把作风优良的光荣传统发扬光大。努力打牢学员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履行使命的思想政治基础。
(二)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社会实践是连接院校、社会和部队的桥梁,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学员只有在社会实践中亲身体验,才能真正地理解、消化理论知识,并将其转化为内在的思想品质。因此,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加大教育的实践含量,以社会和部队为课堂,以地方改革开放和军队建设实践为教材,加深对党的创新理论和社会现实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学员对教育内容的认同感。
(三)与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在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除了集中系统的基础性教育和主题性教育外,还应注重与经常性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要发挥好基层党组织和思想骨干的作用,形成经常性教育网络,定期分析学员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搞好专题教育、随机教育和个别教育,保证学员的思想稳定和认识统一。
三、军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创新要注重“三个坚持”
随着军民融合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日益宽广。我们应借助社会发展成果,搞活“四个课堂”、整合“四种媒体”、抓好“四支队伍”,努力构建“大教育”格局,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一)坚持搞活“四个课堂”
延伸教育时空,搞活“四个课堂”。即主课堂、第二课堂、部队课堂、社会课堂。主课堂在对学员进行系统的科学理论和先进思想灌输中始终发挥着主阵地作用;广泛开展寓教于乐的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学员业余生活,陶冶情操,增长知识;依托学员当兵锻炼、综合演练、毕业实习的“部队课堂”,通过假期社会实践,参观纪念馆、先进企业等“社会课堂”开展多种教育活动。
(二)坚持整合“四种媒体”
丰富教育手段,整合“四种媒体”,即报纸、广播、电视、网络。院校应积极借助现代传媒手段,激发学员兴趣,不断提高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尤其要着眼网络时代特点,积极推进校园网、军网等建设,丰富网络教育资源,把主流思想和丰富信息贯注于网络,提高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坚持抓好“四支队伍”
发挥教育合力,抓好“四支队伍”。即教员队伍、管理干部队伍、德育顾问队伍、学员骨干队伍。建立院、系、机关处(室)、教研室与学员队挂钩的联动制度。还可聘请优秀毕业学员、校外专家教授、英模代表为“兼职德育辅导员”。学员骨干队伍包括学员党员、模拟干部和积极分子等,其主要职责是了解学员思想变化,临机处置紧急情况。
参考文献
[1] 海军工程大学政治部《创新思政教育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J]《思想教育研究》2004年第6期
[2] 刘国庆《聚焦能打胜仗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4年第12期
[3] 商建亮《切实增强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感召力》[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4年第3期
作者简介:朱烨昕,女,1975年10月生,法学硕士,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军政基础系军队政治工作教研室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军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三个注重
习主席曾深刻指出:思想政治建设关系军校建设全局和方向,是军校永葆我军性质、宗旨和本色的根本保证,也是军校官兵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随着我军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也越来越宽广。只有不断探索新道路,实现在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和教育方法上的创新,才能满足形势变化的需求,不断增强军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一、军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新要注重“三个贴近”
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尖锐,给军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许多新课题。为此,必须创新教育内容,让学员易于接受、乐于接受。
(一)贴近时代要求
军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时代发展相适应,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和有效性的关键。新形势下,一要适时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强化时事政策教育,使学员认识到未来军事的发展方向和我军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增强其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二要有效整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内容体系,充分体现时代元素和现实特征,按照“真学、真信、真用”的要求,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教育,激发学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责任感。
(二)贴近使命任务
军队的历史使命决定着这支军队的发展方向、奋斗目标和指导原则。习主席着眼我军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加速推进的紧迫需求,提出要牢牢把握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这一历史使命,体现了党的历史任务对我军的新要求,明确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发展方向。为此,要把习近平强军思想融入履行职责使命的强军实践中,不斷增强学员的军魂意识、宗旨意识和使命意识,培育其过硬的战斗精神。
(三)贴近学员思想实际
新形势下,我国社会文化领域日益多元化,部队官兵的思想也呈现出日益增强的独立性和差异性。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修正教育理念,使其在生活和实践中紧紧围绕强军目标,以此作为取向选择、利益定向、行为评价的准则。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安排上,必须贴近学员的思想实际和形势变化,构建不同层次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要适时抓好对“热点”和“敏感”问题的解疑释惑,把官兵思想引导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引导到正确观点上来,提高认识,凝聚和鼓舞学员士气。
二、军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创新要注重“三个结合”
军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要不断改进教育形式,注重“三个结合”,充分尊重学员的主体地位,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提高教育效果。
(一)与政治理论课教学相结合
政治理论课教学是院校思想政治建设的主阵地。为适应时代发展和军队建设实际,院校应构建以强军目标为统领的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入课堂、进入教材、进入学员思想。坚持用听党指挥的根本要求统领贯穿,坚持以能打胜仗的实践标准教学育人,坚持把作风优良的光荣传统发扬光大。努力打牢学员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履行使命的思想政治基础。
(二)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社会实践是连接院校、社会和部队的桥梁,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学员只有在社会实践中亲身体验,才能真正地理解、消化理论知识,并将其转化为内在的思想品质。因此,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加大教育的实践含量,以社会和部队为课堂,以地方改革开放和军队建设实践为教材,加深对党的创新理论和社会现实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学员对教育内容的认同感。
(三)与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在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除了集中系统的基础性教育和主题性教育外,还应注重与经常性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要发挥好基层党组织和思想骨干的作用,形成经常性教育网络,定期分析学员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搞好专题教育、随机教育和个别教育,保证学员的思想稳定和认识统一。
三、军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创新要注重“三个坚持”
随着军民融合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日益宽广。我们应借助社会发展成果,搞活“四个课堂”、整合“四种媒体”、抓好“四支队伍”,努力构建“大教育”格局,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一)坚持搞活“四个课堂”
延伸教育时空,搞活“四个课堂”。即主课堂、第二课堂、部队课堂、社会课堂。主课堂在对学员进行系统的科学理论和先进思想灌输中始终发挥着主阵地作用;广泛开展寓教于乐的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学员业余生活,陶冶情操,增长知识;依托学员当兵锻炼、综合演练、毕业实习的“部队课堂”,通过假期社会实践,参观纪念馆、先进企业等“社会课堂”开展多种教育活动。
(二)坚持整合“四种媒体”
丰富教育手段,整合“四种媒体”,即报纸、广播、电视、网络。院校应积极借助现代传媒手段,激发学员兴趣,不断提高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尤其要着眼网络时代特点,积极推进校园网、军网等建设,丰富网络教育资源,把主流思想和丰富信息贯注于网络,提高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坚持抓好“四支队伍”
发挥教育合力,抓好“四支队伍”。即教员队伍、管理干部队伍、德育顾问队伍、学员骨干队伍。建立院、系、机关处(室)、教研室与学员队挂钩的联动制度。还可聘请优秀毕业学员、校外专家教授、英模代表为“兼职德育辅导员”。学员骨干队伍包括学员党员、模拟干部和积极分子等,其主要职责是了解学员思想变化,临机处置紧急情况。
参考文献
[1] 海军工程大学政治部《创新思政教育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J]《思想教育研究》2004年第6期
[2] 刘国庆《聚焦能打胜仗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4年第12期
[3] 商建亮《切实增强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感召力》[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4年第3期
作者简介:朱烨昕,女,1975年10月生,法学硕士,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军政基础系军队政治工作教研室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