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有企业法治文化培育谈依法治企的个体路径

来源 :世界家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hun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有企业法治建设始终伴随着法治文化的培育,也将最终固化为企业员工的法治理念反作用于企业治理。正向的法治理念将催生企业现代化法治文化的形成从而助力公司依法治企,发挥“重器”的效用。文章以企业法治文化培育为视角由浅入深分析,尝试探究其在公司依法治企中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法治文化;依法治企;企业文化
  公司文化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时间人与环境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一个企业法治文化的塑造就是其成立发展中在法治建设的驱动下逐渐展现出的对法的认知、相关经验和态度的集合。笔者尝试从公司法治文化形成的原因探讨其对公司依法治企的作用,从而探寻国有企业依法治企的有效路径。
  1 企业法治文化的形成
  企业法治文化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固守不变的,而是在长时间的法治建设工作中由制度的制定执行、普法教育的不断深入、纠纷案件的管理以及纵深的法业融合等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大致可从以下三方面分析公司法治文化形成的原因:
  1.1 从硬的制度到软的制度
  中国人由于其文化本源和历史传承的原因塑造出特有的“外圆内方”的自我约束体系。公司的管理核心因素之一就是对人的约束和发展,其中关键则在于良性制度得以有效的执行和遵守,在合规的空间内激发人的创新力,打造人的凝聚力,提升公司的竞争力。
  公司自成立之初便有意识的建立完善高效的现代化制度体系,从制度的合法性审查,制度的一致性、科学性设计到制度的执行反馈经过多年的发展有着一套相对完善的体系。无论是禁止型、要求型、鼓励型等不同类型的硬制度标准还是制度之间相互关联统一的联动,这些年公司的制度都会随着国际、国内法律法规以及大政方针的变化而与时俱进,管理的流程化、精细化、严格性也越来越强。这就给企业从领导管理层到普通员工带来不同层级的制度约束,一种刚性要求。每一个身在岗位的人任何职业行为都需按照制度的标准进行。合同的签订从前期谈判审核到中间计量、监督履行再到合同后评价都有其制度要求,从合同的承办人到公司管理层都要按照相关合同管理办法对合同全生命周期中的每个环节落实责任。制度调整约束下的行为,在有序的流程中形成了有效而稳定的双向信息传递和经验积累,自然而然形成了每个企业职工的行为习惯从而产生了企业整体的文化输出,即形成了标题中的软制度。
  1.2 从格子办公到文化大同
  按照公司对办公标准的要求同时受办公环境的客观制约,公司从中层管理人员到普通员工都在同一个大型办公室格子化办公。不要低估这些隔板的副作用,它在保护隐私和工作密闭性的同时拉开了人与人、部门与部门间的距离。从实践中不难发现,A部门的制度要求即使已经下发,B、C、D部门尤其是入职不久的员工仍不了解,会忽略了某些流程的审核;或者这些部门并不知道某些工作该由哪个部门的谁来负责,工作秩序和责任难以落实。如何快速有效的打通有形和无形的壁垒实现企业法治文化大同,是公司面临的客观问题也是公司发展的必然要求。
  共同的学习和认知的输入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路径,并成为企业文化形成的重要途径。开展入职培训、专业技能培训、普适化培训以及普法宣传的直接目的是让员工——企业的主人快速了解企业的方方面面,而间接的使得每个员工产生对公司的信任感、责任感从而上升到与企业共生的共鸣、增强职业体验、产生归属感。公司每年制定培训计划,打破部门差异,全员参与,将法治培训普及到每一位员工,增强法律人员的专业技能,提升每个人的法律素养从而形成正向的、科学的法治文化。
  1.3 从法治目标到法的信仰
  国有企业既要承担国民经济中流砥柱的角色起到“压舱石”的作用又要按规办事,合规守法。这就要求企业从上到下形成相对统一的经营观、绩效观和法治观。法业融合向纵深发展的过程中,公司的法治建设设定适合企业发展现状和计划的法治目标对于形成科学的企业法治文化起着积极的导向作用。在正确目标的指引下,从制度约束到流程管理,从合规管理到党内监督,从被动到主动形成自觉的行为习惯。时间积淀的尊法习惯在日积月累的内心肯认下形成法治理念,在重大事件的共同经历下升华为法治信仰,人对法有了尊崇和敬畏。
  公司逐年制定发布普法工作要点,分层级推进普法工作;近几年深入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制度建设,制定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清单,做到目标明确、对标着力,为发挥“关键少数”“一岗双责”的法治引领力提供制度保障;廉洁宣教重点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的发布实施,党委中心组学法的开展,总法律顾问制度的推进,公司在法治目标的引领下积极探索建立以党内监督为统领的全面覆盖、协同高效的“大监督”体系,促使在职人员形成正确的政绩观和合規观,自上而下、由内而外的培养其尊法守法的合规行为习惯,做到不碰底线,不压红线,不踩灰线;在多年法治建设工作尤其是普法工作的推动下,逐渐形成公司良好的法治理念。
  值得一提的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有序复工复产的战役中,公司的每一个员工都自觉学习,学习平台统计显示公司发布的《对新冠疫情国家及地方政策文件汇编》学习完成率百分之百。同时,公司积极组织发布《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经营生产恢复期间专项法律服务工作的通知》、《新冠肺炎病毒防控法律风险防范提示》、《新冠疫情相关合同法律风险防控提示书》等等指引文件,在抗疫中指导各部门、所属单位做好合规防控,坚定员工的法治信念和共同战胜疫情的信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伴随着战役的全面胜利,公司的法治信仰将进一步被激发,法治文化进一步深化。
  2 法治文化在依法治企中的作用
  依法治企顾名思义是依照“法”的要求来治理企业,促进企业的发展,其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文化有积极的、正向的也存在消极的、负向的,消极的法治文化可能带来的是企业的消亡甚至还对员工和社会成员带来巨大的损害。这里笔者仅分析正向的法治文化对依法治企和企业发展起到的作用,从而说明企业形成良性法治文化的重要意义。   2.1 法治文化的形成从根本上有效解决合规管理问题
  正如前文所述,公司法治文化的形成伴随着各项法治工作的推动,其中合规管理则贯穿于法治建设始终。企业作为商业主体在新全球化和各种内外部环境的影响下,提升合规管理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国际国内法律、规则数量庞大,适用逻辑复杂,国外利用法律手段实行长臂管辖的案例屡见不鲜。公司业务板块相对独立,往往各司其职出现工作衔接上的管理疏漏。只有从人的思想上,共同价值观上这种本源的内在的发力点着手,培育企业的法治文化,才能从根本上使不同层级的管理者和员工真正意识到合规行为的重要性,从而推动各个部门联动起来形成合规有序的职业行为,使企業在对外活动中把握机遇、筑牢底线、适用规则,在合规范围内最大限度保护和提高企业的商业利益。
  2.2 法治文化的形成从内源上有效防控纠纷案件发生
  纠纷案件管理是企业法治建设中的重要部分,是依法治企又一外在表现形式。公司法治文化的培育大幅提升员工合规办事能力,提高公司自上而下对合同管理的重视程度,将直接有效防控纠纷案件尤其是重大纠纷案件的发生。深度的法业融合形成公司独特法治文化的同时,将人才建设快速推向综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将对纠纷案件的处置向业务前端延伸,将纠纷案件的管理向防控纠纷案件的发生转移。在多方驱动、相互作用下,公司的纠纷案件管控能力得以提升,为依法治企提供有力抓手。
  2.3 法治文化的形成从理念上有效提升全面风险管理
  全面风险管理是企业围绕经营总目标,结合公司经营发展实际,通过在管理和运行流程中运用科学的手段,建立风险防控体系的管理过程。从概念中不难发现,全面风险管理涉及到公司的各个层级、多道防线,同样法律风险防控为全面风险管理植入了理念根基。法治文化在培育过程中,不断的加深对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认识,从片面的认为全面风险管理就是安全生产经营管控到对风险管理全方位、全覆盖的理解;从单一的法律风险防控手段运用到对保险、商业协作等多元举措的积累;从单个部门、集团单个公司、个别项目的点状风险防控到分层级开展全面风险管理的面状化管理。公司的法治文化在全面风险管理工作中体现出了特有的效用。
  因此要大力提升企业法治文化培育的力度,促进积极法治文化的形成,使依法治企落到实处,发挥其推动企业向上发展的保障力。
  3 依法治企中文化发展路径
  依法治企中法治文化的培育成为根本手段和特色路径之一,公司法治文化的培育和文化形成的路径、方法基本一致。
  3.1 文字的力量
  (1)公司会定期和不定期的在公司报刊刊登法治宣传文章,紧扣公司主业又涉及员工利益,让所有人在阅读的文字面前产生共鸣。
  (2)公司有意识收集普法案例并编制印发,在选择案例上注意与公司主业的紧密度,将应对方案更直接的推介给每个阅读者。
  (3)公司微信公众号预留法治宣传板块,定期向关注者推送普法文章,在不限制阅读时间、地点的前提下,精准普法,增大普法面和阅读量。
  3.2 活动的效能
  公司的各种活动使得参与者与“法”有了真实的互动,让亲身经历者对“法”有了更深的认知,推动法的体验转化为法治理念,是法治文化形成不可或缺的环节。
  (1)举办法治竞赛。公司每年组织法治竞赛,要求非法律岗位、非法学专业员工参与竞赛,提升全员的法治意识。
  (2)组织观看视频。公司每年组织观看法治宣传影视资料,对典型案例、主业相关法治教育等开展视频普法,生动的展示“法”在工作生活中的功效。
  3.3 学习的深入
  公司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训,每年定期开展公司党委中心组学法;根据需求对公司和各所属单位的总法律顾问和法治工作主要负责人进行专业培训;对法律顾问每年进行全封闭的专业培训;对公司全员开展网络普法培训,并在培训平台上设置测评项,加深员工对法律知识的认识。
  4 结语
  文化是一个企业的根和源,企业的长远发展关键在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培育,如同对“道”的理解仁者见仁,不同的企业应该形成怎样的文化,不同的人会有差异化的认知。然而对公司法治文化的培育,尤其是其在依法治企中表现出来的巨大内源推动力,使得法治文化的形成一直备受关注。
  依法治企对企业的法治建设不断提出要求,而法治文化的培育是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文化的形成也是法治建设工作推动公司依法治企的目标。公司需加速多路径的法治文化培育推动公司依法治企向高质量发展。
  作者简介:张美春(1984—),女,天津人,法律部副处长,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法治文化培育与依法治企。
  (作者单位:中交疏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民办幼儿园风险事故频发,极大地引起了人民群众的担忧,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因素。如何降低学前教育中的系统性风险,开办人民群众满意的幼儿园,成为亟须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文章选取了民办幼儿园的典型代表之一新育英幼儿园作为案例对象,基于COSO ERM视角对其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以期进一步丰富风险管理理论和学前教育理论,并为完善学前教育相关政策制定、提升民办幼儿园运
期刊
[摘 要]文章论述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巡视制度的发展沿革及重要意义,说明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在指导巡视实践工作的过程中积聚了重要的理论价值。从四个方面精炼总结出所在国有企业围绕巡察制度开展巡察工作的实施步骤和实战经验,凝结形成了巡察实践工作的闭环管理思路,为企业在今后高质量开展巡察工作提供指导策略和经验分享。  [关键词]巡视制度;巡察工作;闭环管理  [DOI]10.13939/j.cnki.
期刊
[摘 要]高职院校开设与经营专业的本质目的在于助推我国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结合当前专业建设情况来看,在产教融合模式的推动作用下,高职院校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建设工作主动结合产教融合理念,对专业内部建设问题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以确保可以为应用型人才资源培养工作提供良好的内在保障。为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的建设发展,文章立足于产教融合模式理念,对专业建设策略问题进行总结归纳。 
期刊
[摘 要]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经济体制的健全使行政事业单位面临着新的市场环境,拥有了新的业务对象。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资金核算管理工作的意义无可替代,为了使得资金核算工作更加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趋势,事业单位需要对相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文章对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资金核算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了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做好资金核算工作的关键意义,探究了新形势下解决行政事业单
期刊
[摘 要]Sunny University Life APP(阳光大学生活APP)是笔者结合大学生活构思出的一款能够在学习、教育和求职上为大学生提供服务资源的APP。文章重在探索关于在大学生学习教育以及求职类APP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Sunny University Life APP应用前景的分析。这款专注于助力为大学生提供学习教育资源、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求职信息资源的APP,促进高校企业间合作
期刊
摘要:外资准入领域向来就有“正面清单”与“负面清单”两种管理模式。随着投资自由化浪潮的推进,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日渐成为外资准入规则的发展趋势。相比于正面清单,负面清单透明度更高,而且存在国内法和国际法两个维度。随着《外商投资法》的颁布,我国确立了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但是,无论是在国际层面还是国内层面,负面清单若要达到吸引外资的目的,还需要满足简洁性、确定性和稳定性特点的要求。  关键词:负面清单;透明
期刊
当代家庭关系复杂,随着离婚率日渐升高,不免引起我们对家庭关系的深入思考,其中最常见有家庭冷暴力。  专家认为,家庭冷暴力是指夫妻在产生矛盾时,不通过交流等方式积极处理解决,而是冷淡、轻视、放任和疏远对方。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漠不关心,语言交流降到最低限度。或使用讽刺挖苦、侮辱性语言来发泄自己的情绪、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尽管身体暴力也包含精神暴力的成分,但他们是通过伤害对方躯体进而伤害对方精神的,而“冷暴
期刊
摘要:由于生理缺陷,聋、哑人在社会中有着不一样的处境和待遇。同样,在刑事诉讼程序活动中,聋、哑诉讼主体也需要特殊的制度加以保护。聋、哑人犯罪率逐年上升,但诉讼审理效率极其低下,审理程序漏洞与保障人权大相径庭,因此,聋、哑人刑事犯罪审理程序需要进一步改革。聋、哑诉讼主体的权利切实得到真正保障和落实,需要专业的翻译人员和特殊的诉讼配套机制。  关键词:聋哑人;翻译权;诉讼权利;刑事诉讼  1 问题与现
期刊
自2018年以来,海宁市供销合作总社积极探索构建具有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功能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打造“三农”服务综合平台。与此同时如何将“三位一体”改革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村集体经济发展更好的有机结合,如何加强基层农合联党建、助推乡村振兴等关键问题,海宁供销合作总社做了一系列的探索和研究。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把“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作为新时代坚持
期刊
摘要:农民工群体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壮大了中国产业大军,然而该群体的健康问题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是国家对公民给予的一项健康保障服务,对于农民工来说也具有一定影响。文章将研究农民工在流入地存在的健康权益问题、子女教育问题,通过研究发现农民工的城市就业主要集中于第三产业中的脏、累行业,自身的健康情况随着年龄的增长每况愈下。此外,农民工在流入地没有享受和当地居民同等的公共卫生服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