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走进童心世界了吗?我觉得只有真正的走近孩子,用心来感悟才能真正踏入儿童的内心世界,才能形成和谐的师幼关系,帮助孩子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但是和谐的师幼关系的建立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怎样才能走进童心,进行有效的师幼互动?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走近孩子,了解幼儿想法:变“被动”为“主动”——今天玩的是自主性游戏,航航插的是“建构区”,他拿起了一些雪花积木,并且用雪花积木搭了一个大圆圈,跑过来对我说“老师,你看,我搭的”,我走过去,及时表扬了他:“恩,真不错!你搭得真好,再想想,把这个搭得更漂亮,好吗?”“好的”可是过了一会儿,他并没有再去搭建,而是走到别人搭建的建筑前,看看你的,看看她的,再回头看看自己搭建的,我走过去,看着他旁边的涛涛说:“涛涛,你跟航航一起合作搭建吧!你看,我觉得你的房子很漂亮,他的雪花积木也搭得好看,如果你们合作的话,相信你们的作品一定非常棒!”“好”!涛涛爽快地答应了,而航航也低着头笑了笑。当我再次去欣赏他们作品的时候,他们已经搭出了一个很漂亮的“花园”。
深入幼儿,了解“真相”——小蛇的一家这次的美术活动是泥工活动。泥工,幼儿都十分喜欢。这次要捏什么呢?是小蛇。活动时,先让孩子们观察了小蛇,了解小蛇的外形特征,之后,边示范边讲解,重点让幼儿知道小蛇脖子的捏法,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操作了,他们很快地把泥盒打开,急着捏了。一开始,他们很安静,都很认真地在“塑造”小蛇,过了一会儿,开始你一句我一句地讲起来。我对小朋友说:“自己捏,不要和别人讲话。”但幼儿似乎并不理会,仍然边讲边捏。我想:咦,怎么回事?于是我便走过去倾听他们在讲些什么。我走过去看看,朵朵就来拉着我的手,要我去看她的小蛇。在她的小蛇旁边,还有几样作品,我就问她:“这是什么?”她把她的作品一一介绍给我听:“这是小蛇,这是它的蛋宝宝,这是它的家……”原来她有这么多“创意”。我接着去听其他小朋友,有的小朋友在讲:“这是蛇爸爸,这是蛇妈妈……”于是,我就提了这么个要求:请小朋友把你的作品介绍给别人听。幼儿在相互介绍自己的作品,有的小朋友一下子找了三四个朋友,他们谈的兴致也很高。我没有听到小朋友在讲其他事情,都在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别人,有的小朋友听了别人的介绍,自己还另外再捏了几样作品。我想:孩子们想说,就让他们说吧,给他们说的机会,让他们大胆地说。由此,我深刻地感觉到:教师要注意在创设丰富而又内涵丰富的活动环境的同时,及时而又准确地关注幼儿的反馈,把握孩子的思维脉搏,用孩子似的探索激情与直观形象进行思考,与孩子们产生积极有效的情智的互动。所谓“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也就是教师与幼儿在活动中的同体感。只有这样,老师才会真正学习着幼儿的学习,快乐着幼儿的快乐。也只有这样,老师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思想,真正认识孩子的聪慧,发现其闪耀着的天才的智慧光彩。老师将在这种积极的互动中真正体验到职业的快乐感与成就感。
把对孩子的关爱渗透到教师与幼儿互动的整个过程中:在关爱的基础上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关系——我们的语言中要流露出对他们的赞美。而积极的表情和身体语言更可以拉近我们与孩子的距离,孩子会从这些细小的地方感知我们的温情,从而真正的接纳我们。尊重幼儿,把平等、民主的意识引入到师幼关系中——尊重幼儿,就要保护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用幼儿能够接受的方法教育幼儿。幼儿间存在着发展差异这是很正常的,作为教师要正视、尊重儿童之间的差异,正确引导、因材施教,而不要轻易就下这样的结论,应该认真了解每一个儿童的发展状况,兴趣爱好,就会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有的语言表达能力突出;有的特别喜欢绘画,手工做得很精巧;有的身体棒,喜欢运动;有的爱动脑,喜欢提问题。这正是儿童智能多元的体现,每个儿童都有发展的潜能,需要我们平等地去对待,科学合理地去引导、开发,使每个儿童从小就享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在教育活动中,师幼关系的平等性、民主性常常受到挑战。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敞开心灵,认可孩子的回答,允许孩子有出错的权利,真正接触到他们的思想。尊重幼儿的不同学习方式、理解水平,对幼儿的回答进行理解性的分析,以激发幼儿不断思考的兴趣,在师幼关系中切實体现平等性、民主性。
当教师从整体关注到个别,在由个别回归到整体,会发现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当教师将视角从书本教材转向生活教材时,会发现幼儿的生活是多么有趣而丰富,他们会对身边的事物有说不完的话题,会有解不完的问题,也会有他们各种朦朦胧胧的感悟。(单位:新疆巴楚县阿纳库勒乡幼儿园)
走近孩子,了解幼儿想法:变“被动”为“主动”——今天玩的是自主性游戏,航航插的是“建构区”,他拿起了一些雪花积木,并且用雪花积木搭了一个大圆圈,跑过来对我说“老师,你看,我搭的”,我走过去,及时表扬了他:“恩,真不错!你搭得真好,再想想,把这个搭得更漂亮,好吗?”“好的”可是过了一会儿,他并没有再去搭建,而是走到别人搭建的建筑前,看看你的,看看她的,再回头看看自己搭建的,我走过去,看着他旁边的涛涛说:“涛涛,你跟航航一起合作搭建吧!你看,我觉得你的房子很漂亮,他的雪花积木也搭得好看,如果你们合作的话,相信你们的作品一定非常棒!”“好”!涛涛爽快地答应了,而航航也低着头笑了笑。当我再次去欣赏他们作品的时候,他们已经搭出了一个很漂亮的“花园”。
深入幼儿,了解“真相”——小蛇的一家这次的美术活动是泥工活动。泥工,幼儿都十分喜欢。这次要捏什么呢?是小蛇。活动时,先让孩子们观察了小蛇,了解小蛇的外形特征,之后,边示范边讲解,重点让幼儿知道小蛇脖子的捏法,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操作了,他们很快地把泥盒打开,急着捏了。一开始,他们很安静,都很认真地在“塑造”小蛇,过了一会儿,开始你一句我一句地讲起来。我对小朋友说:“自己捏,不要和别人讲话。”但幼儿似乎并不理会,仍然边讲边捏。我想:咦,怎么回事?于是我便走过去倾听他们在讲些什么。我走过去看看,朵朵就来拉着我的手,要我去看她的小蛇。在她的小蛇旁边,还有几样作品,我就问她:“这是什么?”她把她的作品一一介绍给我听:“这是小蛇,这是它的蛋宝宝,这是它的家……”原来她有这么多“创意”。我接着去听其他小朋友,有的小朋友在讲:“这是蛇爸爸,这是蛇妈妈……”于是,我就提了这么个要求:请小朋友把你的作品介绍给别人听。幼儿在相互介绍自己的作品,有的小朋友一下子找了三四个朋友,他们谈的兴致也很高。我没有听到小朋友在讲其他事情,都在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别人,有的小朋友听了别人的介绍,自己还另外再捏了几样作品。我想:孩子们想说,就让他们说吧,给他们说的机会,让他们大胆地说。由此,我深刻地感觉到:教师要注意在创设丰富而又内涵丰富的活动环境的同时,及时而又准确地关注幼儿的反馈,把握孩子的思维脉搏,用孩子似的探索激情与直观形象进行思考,与孩子们产生积极有效的情智的互动。所谓“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也就是教师与幼儿在活动中的同体感。只有这样,老师才会真正学习着幼儿的学习,快乐着幼儿的快乐。也只有这样,老师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思想,真正认识孩子的聪慧,发现其闪耀着的天才的智慧光彩。老师将在这种积极的互动中真正体验到职业的快乐感与成就感。
把对孩子的关爱渗透到教师与幼儿互动的整个过程中:在关爱的基础上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关系——我们的语言中要流露出对他们的赞美。而积极的表情和身体语言更可以拉近我们与孩子的距离,孩子会从这些细小的地方感知我们的温情,从而真正的接纳我们。尊重幼儿,把平等、民主的意识引入到师幼关系中——尊重幼儿,就要保护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用幼儿能够接受的方法教育幼儿。幼儿间存在着发展差异这是很正常的,作为教师要正视、尊重儿童之间的差异,正确引导、因材施教,而不要轻易就下这样的结论,应该认真了解每一个儿童的发展状况,兴趣爱好,就会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有的语言表达能力突出;有的特别喜欢绘画,手工做得很精巧;有的身体棒,喜欢运动;有的爱动脑,喜欢提问题。这正是儿童智能多元的体现,每个儿童都有发展的潜能,需要我们平等地去对待,科学合理地去引导、开发,使每个儿童从小就享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在教育活动中,师幼关系的平等性、民主性常常受到挑战。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敞开心灵,认可孩子的回答,允许孩子有出错的权利,真正接触到他们的思想。尊重幼儿的不同学习方式、理解水平,对幼儿的回答进行理解性的分析,以激发幼儿不断思考的兴趣,在师幼关系中切實体现平等性、民主性。
当教师从整体关注到个别,在由个别回归到整体,会发现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当教师将视角从书本教材转向生活教材时,会发现幼儿的生活是多么有趣而丰富,他们会对身边的事物有说不完的话题,会有解不完的问题,也会有他们各种朦朦胧胧的感悟。(单位:新疆巴楚县阿纳库勒乡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