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职工群众在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工作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通过分析提出反复倡廉要紧紧依靠职工群众的观点,并阐明如何发挥职工群众在反复倡廉工作中的作用。
关键词:职工群众反腐 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重要性 主体力量
国有企业只有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力量,充分认识职工群众在反腐败工作的重要作用,才能进一步推进企业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才能把反腐倡廉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一、当前职工群众反腐倡廉中存在的误区和问题
在当前的反腐倡廉建设中,一些地方并没有很好地贯彻党的职工群众路线,主要表现为:
(一)职工群众参与反腐败斗争的渠道不宽不畅。说不宽,是指一些地方职工群众参与斗争的手段单一,渠道狭窄,方法途径上缺乏创新和研究,没有形成一个简捷、便利、高效的职工群众参与机制。说不畅,是指在目前有限的职工群众参与渠道中,还存在着不少严重的问题。如举报,有的同志对职工群众举报很不重视,可听可不听,可办可不办,全凭主观兴趣。
(二)对职工群众缺少深入有效的宣传发动,使不少职工群众没有深刻认识到自己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重大责任和重要作用。反腐败斗争在很大程度上处于自发状态,远没有形成职工群众广泛主动参与反腐败斗争的局面。有不少职工群众认为反腐败斗争是党和政府的事情,自己力量小,不可能在反腐败斗争中起多大的作用。
(三)没有按照职工群众的强烈意愿,贯彻“从严治党”、“从严治政”的方针,对腐败分子的惩处失之于宽、失之于软。一方面,它会严重伤害职工群众的反腐败积极性,影响职工群众对党和政府的反腐败斗争的理解和判断;另一方面,它会严重妨碍反腐败斗争的健康发展。反腐败斗争艰巨复杂,又事关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
二、充分认识职工群众是反腐败斗争的主体力量
共产党是靠职工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执政的,离开人民的支持,党的事业将一事无成。国有企业反腐败要靠职工群众的力量,职工群众中蕴藏着不竭的力量源泉。这些年来,职工群众在反腐败斗争中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来信来访,电话举报等形式,揭发举报违纪违法问题,积极参与党的反腐败斗争,并出现了署名举报多,举报领导干部多,举报重点部门多,举报重大问题多的特点,为查办违纪违法案件提供了重要线索,使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职工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发挥了重要保证作用。实践证明,职工群众参与和支持是我们取得反腐败斗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的工作布局,以教育、制度、监督、改革和惩治为重点,以整体构建、行业构建、专项构建、联合构建和科技促建为途径,通过不懈的努力,建立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要积极发动职工群众,运用一切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加强宣传教育,增强职工群众的责任感、使命感,使广大职工群众能自觉地从各自的实际出发,积极参加反腐败斗争,通过举报电话、接访、暗访、信访、网络、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渠道,倾听职工群众呼声,了解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情况,善于从中发现蛛丝马迹,发现有价值的线索,强力推进反腐倡廉工作。
三、积极发挥职工群众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作用
进一步端正指导思想。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从严治党”的方针,充分发扬人民民主,才能取得反腐败斗争胜利的思想。要依靠广大职工群众的集体监督,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从而在全社会形成一个职工群众性的反腐败热潮。鼓励职工群众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以更加扎实有效的措施,把广大职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在反腐败斗争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使腐败者心惊胆战,同时也可以起到警示作用。
进一步扩大参与范围。在反腐败斗争中,职工群众的作用是全面的,无论是治标,还是治本。相信和依靠职工群众,坚定地走职工群众路线,应当具体落实在反腐败斗争的各个环节之中。职工群众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对情况的了解有多有少,觉悟程度和政策水平有高有低,民主法制观念也有强有弱,所有这些,对发挥职工群众在反腐败斗争中的作用都是有影响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斗争中加强对职工群众的引导和教育,不断启发职工群众的觉悟,不断提高职工群众的政策水平,并积极运用法制的手段对职工群众性的反腐败斗争加以规范,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防止斗争扩大化。
四、依靠职工群众,努力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反腐败斗争呈现出新的规律、新的特点。从国有企业的情况看,反腐倡廉总的形势是好的,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企业的生产管理等各项工作一直比较平稳,这与我们在毫不放松地抓惩治的同时注重抓预防工作有很大关系。我们坚持不懈地开展正反典型教育,对领导干部勤打招呼、常敲警钟,使我们的干部绷紧了廉洁自律这根弦,收到了防患于未然的效果;针对不同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适时研究制定相关的法规制度,规范和约束领导干部行为,初步形成了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围绕加强权力的监督,狠抓政务公开,实行阳光政务,提高公开性和透明度等等。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很严峻,严重腐败案件还时有发生,教育不扎实、制度不健全、监督不得力,仍然是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重要原因。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防范腐败体系,既包含了从严治标、惩防并举的措施,又涵盖了注重预防、着力治本的内容;既立足于当前,又着眼于长远;既体现了党的意志,又反映了职工群众的意愿,深得党心、民心。其中,教育是基础,解决领导干部“不想”腐败的问题;制度是保证,解决领导干部“不能”腐败的问题;监督是关键,解决领导干部“不敢”腐败的问题。
总之,党提出的反腐败工作机制就有“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的内容。腐败分子最害怕的是职工群众。因为腐败的最终受害者是职工群众,职工群众对腐败危害的感受最深切,对贪污、行贿以及其它各种腐败现象最反感,对反腐败的要求最强烈,参与反腐败的态度最坚决。腐败分子最怕职工群众,职工群众发动起来了,腐败分子就没有藏身之地,腐败现象就会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职工群众发动越广泛,反腐败斗争就越深入,成效越明显。
关键词:职工群众反腐 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重要性 主体力量
国有企业只有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力量,充分认识职工群众在反腐败工作的重要作用,才能进一步推进企业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才能把反腐倡廉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一、当前职工群众反腐倡廉中存在的误区和问题
在当前的反腐倡廉建设中,一些地方并没有很好地贯彻党的职工群众路线,主要表现为:
(一)职工群众参与反腐败斗争的渠道不宽不畅。说不宽,是指一些地方职工群众参与斗争的手段单一,渠道狭窄,方法途径上缺乏创新和研究,没有形成一个简捷、便利、高效的职工群众参与机制。说不畅,是指在目前有限的职工群众参与渠道中,还存在着不少严重的问题。如举报,有的同志对职工群众举报很不重视,可听可不听,可办可不办,全凭主观兴趣。
(二)对职工群众缺少深入有效的宣传发动,使不少职工群众没有深刻认识到自己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重大责任和重要作用。反腐败斗争在很大程度上处于自发状态,远没有形成职工群众广泛主动参与反腐败斗争的局面。有不少职工群众认为反腐败斗争是党和政府的事情,自己力量小,不可能在反腐败斗争中起多大的作用。
(三)没有按照职工群众的强烈意愿,贯彻“从严治党”、“从严治政”的方针,对腐败分子的惩处失之于宽、失之于软。一方面,它会严重伤害职工群众的反腐败积极性,影响职工群众对党和政府的反腐败斗争的理解和判断;另一方面,它会严重妨碍反腐败斗争的健康发展。反腐败斗争艰巨复杂,又事关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
二、充分认识职工群众是反腐败斗争的主体力量
共产党是靠职工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执政的,离开人民的支持,党的事业将一事无成。国有企业反腐败要靠职工群众的力量,职工群众中蕴藏着不竭的力量源泉。这些年来,职工群众在反腐败斗争中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来信来访,电话举报等形式,揭发举报违纪违法问题,积极参与党的反腐败斗争,并出现了署名举报多,举报领导干部多,举报重点部门多,举报重大问题多的特点,为查办违纪违法案件提供了重要线索,使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职工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发挥了重要保证作用。实践证明,职工群众参与和支持是我们取得反腐败斗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的工作布局,以教育、制度、监督、改革和惩治为重点,以整体构建、行业构建、专项构建、联合构建和科技促建为途径,通过不懈的努力,建立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要积极发动职工群众,运用一切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加强宣传教育,增强职工群众的责任感、使命感,使广大职工群众能自觉地从各自的实际出发,积极参加反腐败斗争,通过举报电话、接访、暗访、信访、网络、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渠道,倾听职工群众呼声,了解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情况,善于从中发现蛛丝马迹,发现有价值的线索,强力推进反腐倡廉工作。
三、积极发挥职工群众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作用
进一步端正指导思想。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从严治党”的方针,充分发扬人民民主,才能取得反腐败斗争胜利的思想。要依靠广大职工群众的集体监督,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从而在全社会形成一个职工群众性的反腐败热潮。鼓励职工群众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以更加扎实有效的措施,把广大职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在反腐败斗争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使腐败者心惊胆战,同时也可以起到警示作用。
进一步扩大参与范围。在反腐败斗争中,职工群众的作用是全面的,无论是治标,还是治本。相信和依靠职工群众,坚定地走职工群众路线,应当具体落实在反腐败斗争的各个环节之中。职工群众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对情况的了解有多有少,觉悟程度和政策水平有高有低,民主法制观念也有强有弱,所有这些,对发挥职工群众在反腐败斗争中的作用都是有影响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斗争中加强对职工群众的引导和教育,不断启发职工群众的觉悟,不断提高职工群众的政策水平,并积极运用法制的手段对职工群众性的反腐败斗争加以规范,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防止斗争扩大化。
四、依靠职工群众,努力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反腐败斗争呈现出新的规律、新的特点。从国有企业的情况看,反腐倡廉总的形势是好的,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企业的生产管理等各项工作一直比较平稳,这与我们在毫不放松地抓惩治的同时注重抓预防工作有很大关系。我们坚持不懈地开展正反典型教育,对领导干部勤打招呼、常敲警钟,使我们的干部绷紧了廉洁自律这根弦,收到了防患于未然的效果;针对不同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适时研究制定相关的法规制度,规范和约束领导干部行为,初步形成了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围绕加强权力的监督,狠抓政务公开,实行阳光政务,提高公开性和透明度等等。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很严峻,严重腐败案件还时有发生,教育不扎实、制度不健全、监督不得力,仍然是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重要原因。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防范腐败体系,既包含了从严治标、惩防并举的措施,又涵盖了注重预防、着力治本的内容;既立足于当前,又着眼于长远;既体现了党的意志,又反映了职工群众的意愿,深得党心、民心。其中,教育是基础,解决领导干部“不想”腐败的问题;制度是保证,解决领导干部“不能”腐败的问题;监督是关键,解决领导干部“不敢”腐败的问题。
总之,党提出的反腐败工作机制就有“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的内容。腐败分子最害怕的是职工群众。因为腐败的最终受害者是职工群众,职工群众对腐败危害的感受最深切,对贪污、行贿以及其它各种腐败现象最反感,对反腐败的要求最强烈,参与反腐败的态度最坚决。腐败分子最怕职工群众,职工群众发动起来了,腐败分子就没有藏身之地,腐败现象就会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职工群众发动越广泛,反腐败斗争就越深入,成效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