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初中语文的学习中,有很多的现代散文,读起来很有韵味,很有美感的,但是在长期以来众多因素的影响下,现代散文越来越受到冷落,变形和失真。做好初中语文的散文教学实在必行,但如果教学中所用方法不当,就可能不但不能让学生感受到散文之美,反而還会让学生对散文产生厌恶之情绪。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散文教学一定要注意讲究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散文教学;方法;阅读;兴趣
一、做好阅读教学
北大教授温儒敏先生说过:“读”最重要。应当把阅读放在首位。
首先是朗读。从语文版教材单元目标看,几乎每个文学作品单元都提到朗读。朗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它是学生完成阅读教育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就语文学习而言,朗读是最重要的。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发展智力,获得思想熏陶。朗读有助于情感的传递。朱熹要求学生从小养成正确朗读的习惯,还要求读书必须逐字逐句透彻理解,进而深入体会,反复揣摩。
其次是阅读,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阅读能力评估咨询委员会给阅读所下的定义是:“ 阅读是一个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构建意义的动态过程。”构建意义的实质是读者激活原有的知识,运用阅读策略适应阅读条件的能力。这个定义有三个要素:一是阅读鉴赏是一个学生与文本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阅读鉴赏的主体。二是学生必须激活原有的知识,这就要求学生具备丰富的文化和文学知识以及相关的独特的生活体验和情感感受。三是要求学生掌握阅读鉴赏的策略并且具有适应阅读鉴赏条件的能力
再就是读出兴趣。阅读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一定要把激发兴趣放在首位。费了很大功夫,教了多少年,可是你的学生对阅读仍然缺乏兴趣,何谈能力。语文课本来应该是能养成阅读兴趣的,人文的、感性的、审美的内容,都会在个性化的阅读中唤起灵性和兴味;但现在连课外阅读也全都纳入考试的目标,那就容易扼杀了兴趣。
还有调整阅读姿态。语文课程论专家王荣生教授深刻指出:不存在笼而统之的“阅读”和“阅读能力”,当我们说“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追问一个前提:我们要培养的是怎样一种阅读姿态下的阅读能力?有时候,我们的确培养出了某种“阅读能力”,但它既不是学生发展需要的,也是不被社会认可的。
二、倡导个性化阅读
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对于统一文本的兴趣,统一问题的体悟可能是不同的,学法也是各异的,表达也是有差别的,教师就应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地思考,充分展示个性和智慧,能动地谋求自身发展。让每个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某一方面对文本进行品读、分析,让每个学生都有话说,都能感受文本,读出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比如鼓励学生针对文本就自己喜欢的、擅长的或力所能及的某一方面进行品读或就文本所想到的感兴趣的某一话题作分析,发表见解。结果发现,学生有的分析文本的语言、有的分析人物的精神思想、有的分析地区环境历史与人物特点的联系、有的对标题的内涵及文本的主题作分析、有的分析文本的结构、有的联系到了相关的文章……这样的课堂,每个学生都有事情做,都有动力做,忙得不亦乐乎。阅读不是做广播操,教师只有为学生搭建好平台,学生才能达到得到个性化的发展,共享、共鸣、共识、共进。在教师的引导下,以一种师生平等和谐的对话的方式,让学生在心灵深处产生震颤,进而迸发个性阅读的火花。
当然,个性化阅读,强调的不仅仅是个性,共性的理解是绝对不能丢弃的,只有阅读者尊重文本,尊重作者,才能真正“我心知他心”,才算是真正理解了文本。
三、深入感知散文形象
如朱自清的写景类散文《春》,当引导学生欣赏“春草图”时,我们的感官首先反映出来的是春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质地“嫩嫩的”,色彩“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欣赏“春雨图”时,我们的感官对春雨首先反映的是“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但最终也是最重要的还是对全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等整体内容的感知。
四、品读文本,感受散文的优美
下面我将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为例,分析如何让学生品味本篇散文的语言美。
第一步:学生认真默读散文一遍,然后教师提问:“济南的冬天美在哪里?”
第二步:学生大声朗读散文一遍,然后教师提问:“《济南的冬天》里所体现的语言风格是怎样的?”
第三步:老师给学生范读一遍,此时学生也要看着课本,最后教师提问:“作者是用怎样的方式来展现济南冬天的美的?”
第四步:教师放录音,让学生们跟着录音朗读散文,同时提醒学生要把握好自己的感情,让学生带着感情朗读散文。然后教师提问:“《济南的冬天》语言中透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感受散文的语言美,需要学生不断地阅读并且思考,让学生在阅读中培养语感,同时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样才能进一步理解散文的思想内容。文本阅读是不可忽视的环节,所以,在进行散文教学时,教师一定得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品读散文。感受散文的语言美,更能让学生在语言中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开展下一步的教学。
五、总结
总之,散文的美充溢于我们的生活中,学会欣赏散文的美,可以让我们的心情变得更加愉悦,同时能让我们发现生活的美。教师在进行散文教学时,不仅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散文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走进散文的意境中,在散文的学习中感受各种文化,同时也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独特的眼光来欣赏散文,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所以,教师在进行散文教学时,一定要把心态摆正,与学生共同欣赏散文,共创高效、和谐的课堂。
参考文献:
[1]杨敬丽.新课标背景下初中散文写作教学探索[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0.
[2]余彪.课堂教学信息结构分析[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1.
【关键词】初中语文;散文教学;方法;阅读;兴趣
一、做好阅读教学
北大教授温儒敏先生说过:“读”最重要。应当把阅读放在首位。
首先是朗读。从语文版教材单元目标看,几乎每个文学作品单元都提到朗读。朗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它是学生完成阅读教育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就语文学习而言,朗读是最重要的。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发展智力,获得思想熏陶。朗读有助于情感的传递。朱熹要求学生从小养成正确朗读的习惯,还要求读书必须逐字逐句透彻理解,进而深入体会,反复揣摩。
其次是阅读,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阅读能力评估咨询委员会给阅读所下的定义是:“ 阅读是一个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构建意义的动态过程。”构建意义的实质是读者激活原有的知识,运用阅读策略适应阅读条件的能力。这个定义有三个要素:一是阅读鉴赏是一个学生与文本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阅读鉴赏的主体。二是学生必须激活原有的知识,这就要求学生具备丰富的文化和文学知识以及相关的独特的生活体验和情感感受。三是要求学生掌握阅读鉴赏的策略并且具有适应阅读鉴赏条件的能力
再就是读出兴趣。阅读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一定要把激发兴趣放在首位。费了很大功夫,教了多少年,可是你的学生对阅读仍然缺乏兴趣,何谈能力。语文课本来应该是能养成阅读兴趣的,人文的、感性的、审美的内容,都会在个性化的阅读中唤起灵性和兴味;但现在连课外阅读也全都纳入考试的目标,那就容易扼杀了兴趣。
还有调整阅读姿态。语文课程论专家王荣生教授深刻指出:不存在笼而统之的“阅读”和“阅读能力”,当我们说“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追问一个前提:我们要培养的是怎样一种阅读姿态下的阅读能力?有时候,我们的确培养出了某种“阅读能力”,但它既不是学生发展需要的,也是不被社会认可的。
二、倡导个性化阅读
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对于统一文本的兴趣,统一问题的体悟可能是不同的,学法也是各异的,表达也是有差别的,教师就应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地思考,充分展示个性和智慧,能动地谋求自身发展。让每个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某一方面对文本进行品读、分析,让每个学生都有话说,都能感受文本,读出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比如鼓励学生针对文本就自己喜欢的、擅长的或力所能及的某一方面进行品读或就文本所想到的感兴趣的某一话题作分析,发表见解。结果发现,学生有的分析文本的语言、有的分析人物的精神思想、有的分析地区环境历史与人物特点的联系、有的对标题的内涵及文本的主题作分析、有的分析文本的结构、有的联系到了相关的文章……这样的课堂,每个学生都有事情做,都有动力做,忙得不亦乐乎。阅读不是做广播操,教师只有为学生搭建好平台,学生才能达到得到个性化的发展,共享、共鸣、共识、共进。在教师的引导下,以一种师生平等和谐的对话的方式,让学生在心灵深处产生震颤,进而迸发个性阅读的火花。
当然,个性化阅读,强调的不仅仅是个性,共性的理解是绝对不能丢弃的,只有阅读者尊重文本,尊重作者,才能真正“我心知他心”,才算是真正理解了文本。
三、深入感知散文形象
如朱自清的写景类散文《春》,当引导学生欣赏“春草图”时,我们的感官首先反映出来的是春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质地“嫩嫩的”,色彩“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欣赏“春雨图”时,我们的感官对春雨首先反映的是“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但最终也是最重要的还是对全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等整体内容的感知。
四、品读文本,感受散文的优美
下面我将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为例,分析如何让学生品味本篇散文的语言美。
第一步:学生认真默读散文一遍,然后教师提问:“济南的冬天美在哪里?”
第二步:学生大声朗读散文一遍,然后教师提问:“《济南的冬天》里所体现的语言风格是怎样的?”
第三步:老师给学生范读一遍,此时学生也要看着课本,最后教师提问:“作者是用怎样的方式来展现济南冬天的美的?”
第四步:教师放录音,让学生们跟着录音朗读散文,同时提醒学生要把握好自己的感情,让学生带着感情朗读散文。然后教师提问:“《济南的冬天》语言中透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感受散文的语言美,需要学生不断地阅读并且思考,让学生在阅读中培养语感,同时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样才能进一步理解散文的思想内容。文本阅读是不可忽视的环节,所以,在进行散文教学时,教师一定得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品读散文。感受散文的语言美,更能让学生在语言中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开展下一步的教学。
五、总结
总之,散文的美充溢于我们的生活中,学会欣赏散文的美,可以让我们的心情变得更加愉悦,同时能让我们发现生活的美。教师在进行散文教学时,不仅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散文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走进散文的意境中,在散文的学习中感受各种文化,同时也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独特的眼光来欣赏散文,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所以,教师在进行散文教学时,一定要把心态摆正,与学生共同欣赏散文,共创高效、和谐的课堂。
参考文献:
[1]杨敬丽.新课标背景下初中散文写作教学探索[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0.
[2]余彪.课堂教学信息结构分析[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