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提出《茶道》实践课程应从教学过程、教学设置安排上进行改革与创新,实践教学主要是建立在课程生活化、教学模块化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技能操作方法;通过茶艺表演和展示等实践教学,旨在将学生训练成为理论与实践各方面素质综合、全面发展、市场需求高的人才,收到良好的成效。
关键词:茶道 教学 创新
茶道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实践课程,这门课程担负着为社会输送应用型人才和传播传统文化的双重任务。近年来随着人们的饮茶习惯、饮茶方法以及养生常识的普及与传播,教学内容也在不断地与时俱进,因此,在职业技能方面对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改革《茶道》实践课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从市场出发改革实践课程教学
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来说,高等职业教育是基础,旨在培养各方面共同发展的能够与就业单位无缝对接的技能型的劳动者。近十几年来,随着全国各地的高档茶馆、餐饮业、多种类型酒店的不断兴起和发展,茶艺工作从业人员的需求缺口不断增大。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现有职业资格的茶艺人才之间的供需矛盾逐渐凸显,主要表现为:大部分茶艺从业人员都是半路出家,重操作轻理论,对茶文化内涵一知半解。根据国家劳动部相关规定,对茶艺专业实施职业资格证持证上岗制度,对于茶艺行业的发展来说,一方面熟练掌握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娴熟进行操作与表演的人才,是促进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具有相当广阔的就业前景。《茶道》实践课程教学,也应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社会需要,以及社会对新型劳动组织的需要为出发点。从业人员不是重复简单的劳动,而是以消费者为导向,解决各种问题,满足个性化需要的创新型、技能型人才。
2 以学生为本的创新与改革
《茶道》课程教学要完成以实践为主线的课程目标,在课堂上是把学生作为主体,目的是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理论、能力和技能的发展。课程目标要以实践活动为主线,在该过程中,授课教师重新对自己的角色进行定位是最大的障碍。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职能,从课堂控制者和知识灌输者向学习引导者、促进者及参与者不断转变。启发、辅导,帮助学生自发、主动、创造性地学习,这是教师的主要职责,这才是实践课程教学的重中之重。在《茶道》实践课程教学中创新方法如下:
2.1 深入企业发现存在的问题
根据学校要求专业教师深入企业一线的指示,到贵阳翰林茶院进行了调研,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茶艺师只会操作,对于如何向客人进行介绍与销售无从下手。因此,运用简捷、准确的语言与消费者进行沟通,这是当前茶艺行业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到茶馆调查与实践,较为真实与确切地了解了企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进而能够充分地施展自身的专业技能和适应市场需求,这也是对高等职业学校在开展实践课程时的基本要求。教师对实践课程的教学授课形式进行改革,首先要转变自身的职能,逐渐从课堂的控制者和知识灌输者向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及参与者进行转变;其次,课程设置与安排应该根据职业特点、技能实践、有针对性地较为灵活地进行安排,对课程教学理论与操作技能实践之间的界线进行淡化,在一定的范围内对陈旧的内容进行增删,对教学内容互相重叠的部分进行重组与合并。
2.2 生活是实践教学的基础
根据社会的就业需求和学生实际生活需要设置实践课程教学内容,这是近年来实践课程改革与创新的主要思路。随着社会变革与发展,知识爆炸及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模式已经影响制约了学生的创造性,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学校学习过程中,一方面学生要学习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要培养将知识转化为解决今后工作和生活中所需的能力。况且,人们的日常生活就与“茶”本身息息相关,以介绍生活常识为媒介向学生输出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践。如:选购茶叶、鉴别紫砂壶、保存茶叶,以及茶叶的妙用等。在教学内容中,可以溶解枯燥的课程,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教师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能使课堂活跃起来。再比如:在“科学用茶”的课程讲授中,先让学生叙述生活中用茶生产的产品,茶的其他用途等,将茶的抗辐射、增强免疫力等功效引入教学过程。通过由浅入深的方式逐渐将《茶道》的知识和生活进行融合,进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地改变学生的地位,实现知识的共建。在一定程度上增添实践课程授课的时代感,提高了学生的生活能力。
3 实践课程教学创新想要达到的目标
3.1 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改革优化《茶道》实践课程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授课时教师对于理论知识的讲授一改传统的“灌输式”与“填鸭式”,教师通过积极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用自己的知识,凭借自己的能力将知识进行内化。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通过互动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现有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通过课程实践(茶艺表演、技能训练和展示)得到培养和提高。近年来,在实践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职业能力受到学校领导以及系部领导的高度重视。通过举办各种职业技能比赛,组织职业能力实训,进而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发展的平台,同时学生的内在潜能也得到开发。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升其实践技能方面,获得较好的反馈与评价。作为一门技能性非常强的学科,学生在《茶道》实践过程中,其职业能力训练和体验需要较多的课堂实践做支撑。在教学时采取分组教学模式,一方面锻炼学生的团队精神,通过彼此之间的相互合作体会到团队的伟大力量,同时感受到与人合作的乐趣。
3.2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通常情况下,实践教学作为实现课程改革目标的重要措施,对于教师来讲,需要提高教学水平,深化教学改革,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基础上,以就业为主,以能力为本,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紧密结合,对课程进行优化与创新。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断开发学生的潜能,进而确保实践课程与社会的职业需求相互吻合,培养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使其健康发展;中国的职业教育逐渐由定向教育向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转变,深化改革、优化结构、扎实基础,使学生掌握从事茶艺活动所必须的理论知识、技术实践能力。
4 小结与建议
对实践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通过大家多年的探索实践,革新传统实践教学,以模块化教学为主线,通过各种技能比赛、技能展示、职业能力训练等活动,为学生搭建了展示平台,进而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收到良好的教学反馈和社会评价。实践课程强调的是学生的职业技能,并且这种职业能力要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生活习惯、饮茶需求的变化而不断与时俱进。因此,培养适应社会的职业技能型人才,应以学生发展为本从实践课程结构、教学过程和考评体系进行改革创新,才能进一步完善《茶道》实践课程的教学形式和方法。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论职教课程中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结合点[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4(13).
[2]徐继存.西方课程与教学理论中国化的方法论考察[J].当代教育科学,2007,4.
[3]杨金土.我国高职教育形势当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26).
[4]姚梅林.从认知到情境:学习范式的变革[J].教育研究,2003,2.
[5]阎亚军.论教师权威与学生主体性的关系[J].上海教育科研,2004,9.
关键词:茶道 教学 创新
茶道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实践课程,这门课程担负着为社会输送应用型人才和传播传统文化的双重任务。近年来随着人们的饮茶习惯、饮茶方法以及养生常识的普及与传播,教学内容也在不断地与时俱进,因此,在职业技能方面对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改革《茶道》实践课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从市场出发改革实践课程教学
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来说,高等职业教育是基础,旨在培养各方面共同发展的能够与就业单位无缝对接的技能型的劳动者。近十几年来,随着全国各地的高档茶馆、餐饮业、多种类型酒店的不断兴起和发展,茶艺工作从业人员的需求缺口不断增大。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现有职业资格的茶艺人才之间的供需矛盾逐渐凸显,主要表现为:大部分茶艺从业人员都是半路出家,重操作轻理论,对茶文化内涵一知半解。根据国家劳动部相关规定,对茶艺专业实施职业资格证持证上岗制度,对于茶艺行业的发展来说,一方面熟练掌握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娴熟进行操作与表演的人才,是促进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具有相当广阔的就业前景。《茶道》实践课程教学,也应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社会需要,以及社会对新型劳动组织的需要为出发点。从业人员不是重复简单的劳动,而是以消费者为导向,解决各种问题,满足个性化需要的创新型、技能型人才。
2 以学生为本的创新与改革
《茶道》课程教学要完成以实践为主线的课程目标,在课堂上是把学生作为主体,目的是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理论、能力和技能的发展。课程目标要以实践活动为主线,在该过程中,授课教师重新对自己的角色进行定位是最大的障碍。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职能,从课堂控制者和知识灌输者向学习引导者、促进者及参与者不断转变。启发、辅导,帮助学生自发、主动、创造性地学习,这是教师的主要职责,这才是实践课程教学的重中之重。在《茶道》实践课程教学中创新方法如下:
2.1 深入企业发现存在的问题
根据学校要求专业教师深入企业一线的指示,到贵阳翰林茶院进行了调研,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茶艺师只会操作,对于如何向客人进行介绍与销售无从下手。因此,运用简捷、准确的语言与消费者进行沟通,这是当前茶艺行业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到茶馆调查与实践,较为真实与确切地了解了企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进而能够充分地施展自身的专业技能和适应市场需求,这也是对高等职业学校在开展实践课程时的基本要求。教师对实践课程的教学授课形式进行改革,首先要转变自身的职能,逐渐从课堂的控制者和知识灌输者向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及参与者进行转变;其次,课程设置与安排应该根据职业特点、技能实践、有针对性地较为灵活地进行安排,对课程教学理论与操作技能实践之间的界线进行淡化,在一定的范围内对陈旧的内容进行增删,对教学内容互相重叠的部分进行重组与合并。
2.2 生活是实践教学的基础
根据社会的就业需求和学生实际生活需要设置实践课程教学内容,这是近年来实践课程改革与创新的主要思路。随着社会变革与发展,知识爆炸及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模式已经影响制约了学生的创造性,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学校学习过程中,一方面学生要学习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要培养将知识转化为解决今后工作和生活中所需的能力。况且,人们的日常生活就与“茶”本身息息相关,以介绍生活常识为媒介向学生输出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践。如:选购茶叶、鉴别紫砂壶、保存茶叶,以及茶叶的妙用等。在教学内容中,可以溶解枯燥的课程,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教师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能使课堂活跃起来。再比如:在“科学用茶”的课程讲授中,先让学生叙述生活中用茶生产的产品,茶的其他用途等,将茶的抗辐射、增强免疫力等功效引入教学过程。通过由浅入深的方式逐渐将《茶道》的知识和生活进行融合,进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地改变学生的地位,实现知识的共建。在一定程度上增添实践课程授课的时代感,提高了学生的生活能力。
3 实践课程教学创新想要达到的目标
3.1 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改革优化《茶道》实践课程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授课时教师对于理论知识的讲授一改传统的“灌输式”与“填鸭式”,教师通过积极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用自己的知识,凭借自己的能力将知识进行内化。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通过互动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现有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通过课程实践(茶艺表演、技能训练和展示)得到培养和提高。近年来,在实践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职业能力受到学校领导以及系部领导的高度重视。通过举办各种职业技能比赛,组织职业能力实训,进而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发展的平台,同时学生的内在潜能也得到开发。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升其实践技能方面,获得较好的反馈与评价。作为一门技能性非常强的学科,学生在《茶道》实践过程中,其职业能力训练和体验需要较多的课堂实践做支撑。在教学时采取分组教学模式,一方面锻炼学生的团队精神,通过彼此之间的相互合作体会到团队的伟大力量,同时感受到与人合作的乐趣。
3.2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通常情况下,实践教学作为实现课程改革目标的重要措施,对于教师来讲,需要提高教学水平,深化教学改革,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基础上,以就业为主,以能力为本,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紧密结合,对课程进行优化与创新。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断开发学生的潜能,进而确保实践课程与社会的职业需求相互吻合,培养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使其健康发展;中国的职业教育逐渐由定向教育向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转变,深化改革、优化结构、扎实基础,使学生掌握从事茶艺活动所必须的理论知识、技术实践能力。
4 小结与建议
对实践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通过大家多年的探索实践,革新传统实践教学,以模块化教学为主线,通过各种技能比赛、技能展示、职业能力训练等活动,为学生搭建了展示平台,进而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收到良好的教学反馈和社会评价。实践课程强调的是学生的职业技能,并且这种职业能力要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生活习惯、饮茶需求的变化而不断与时俱进。因此,培养适应社会的职业技能型人才,应以学生发展为本从实践课程结构、教学过程和考评体系进行改革创新,才能进一步完善《茶道》实践课程的教学形式和方法。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论职教课程中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结合点[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4(13).
[2]徐继存.西方课程与教学理论中国化的方法论考察[J].当代教育科学,2007,4.
[3]杨金土.我国高职教育形势当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26).
[4]姚梅林.从认知到情境:学习范式的变革[J].教育研究,2003,2.
[5]阎亚军.论教师权威与学生主体性的关系[J].上海教育科研,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