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背景下,我国不断加强与德语国家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这为德语专业学生提供了多领域的就业前景和发展空间,但是用人企业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德语人才的需求与德语专业毕业生专业对口仍存在脱节的现象。运用“供给和需求”理论分析德语人才就业与专业不对口及企业招人用人难之间的矛盾,并对当前的现状提出应对策略和解决措施,以期对供给双方有所帮助。
[关 键 词] 中国制造2025;德国工业4.0;德语人才需求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8-0030-02
随着中德双边关系越来越紧密,以及我国对外贸易的扩展,我国学习德语的人数与日俱增,企业对德语人才的需求也逐年增多。但是经过调查研究,企业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德语人才的需求与毕业生就业存在脱节的现象。如何使得应用型本科院校德语人才与企业互利共赢,成为当下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因此,本文将结合“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的时代背景,研究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德语人才的就业现状,分析其不尽如人意的原因,并对此提出应对策略和解决措施。
一、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德语人才的就业现状
近些年来,德语专业不断向专业化和人才化方向发展,同时德语专业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是所有语种前10位,薪资是小语种第2位。同时,具体就业行业分布和就业地区分布情况见下表。
以近期的人才供需状况来看,目前我国开设德语专业的高校有123所,德语人才的供给量较大,在华德资企业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德语人才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因此,从供给和需求角度来说,二者应该存在相对平稳的状态,但是实际情况却不尽如人意。笔者分析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德语人才就业现状的特点,有以下几方面。
(一)就业岗位与专业不对口现象严重
德国工业4.0已经进入中德合作新时代,德国是中国的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对华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所以我国本土对与德语相关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大。据德国工商大会的调查,43%的德国企业将海外投资地点选在中国,使中国成为德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首选地。这也为应用德语专业学生的就业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契机。[1]另外,又一新的突出发展趋势是:中德两国“中德旅游年”的开展,促进了两国人员往来交流和多领域合作,因此对德语口译以及了解德国社会、文化的导游人才需求量增加。
然而在德语专业毕业生实际就业当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毕业生只得退而求其次,从事非专业对口的工作,接受一些与德语、德国无关,用不上德语的工作,放弃自己辛苦学了几年的德语专业知识。这就造成了很大的人力资源浪费。
(二)就业行业受限制
据了解,德资企业招聘纯德语专业毕业生并不多,企业需要的人才更偏向于机械、电气工程、计算机、软件工程等专业的毕业生。即使有纯德语职位,也寥寥无几,竞争还很激烈。同时部分德资企业不会在招聘网站发布招聘信息,导致毕业生无法及时获得相应信息。所以绝大多数德语专业毕业生都是在翻译、外贸或者小语种教育培训机构工作,其中跨境电子商务公司占了德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选择的大头。究其原因,一是国内大大小小的外貿公司很多,对语言类员工的需求比较大;二是外贸对语言要求相对较低,德语专业毕业生基本可以胜任。此外,小语种教育培训发展也很迅速,这三大行业吸收了大部分的德语专业毕业生。
(三)我国传统的研究型外语人才面临转型
近年来,因为我国外语专业毕业生的竞争力明显下降,所以高校开始关注人才转型,虽取得些许成效,但问题仍然突出。国家和社会关于人才需求方面的敏锐度不高是原因之一,而且专业本身特点不鲜明。2012年,国务院颁布《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国家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研究型人才。[2]在面对传统的研究型外语人才的转型上,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学规划德语人才培养目标,传统的研究型外语人才向应用型转型是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3]
二、企业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德语人才的需求分析
反过来,从用人企业的角度去调查分析企业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德语人才的需求,笔者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一)用工缺口仍然很大
现实中劳动力市场上是非完全竞争的,存在着工资黏性、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一系列扰动市场选择的机制,这使得劳动力市场无法达到供求平衡,而是以失业为常态的非均衡状态;在现实中,就业市场不可能是完美的,而是存在着机制设计上的缺陷,因此不连续的不充分就业情况就会经常出现。[4]因此,从供给与需求理论角度来说,无论是国家、高校还是企业都始终关注实现供求均衡。但是,德国企业在华面临最迫切的问题是中国本土企业的竞争能力、本土的保护主义以及人才的用工问题。由此可见,德语国家企业对于我国人才的需求,尤其是具备德语知识的专门人才的需求仍然很大,用工缺口凸显。
(二)供与求不平衡
在德资企业的用工缺口仍然很大的情况下,我国高校,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德语专业毕业生供给却不能满足企业用工的需求。这一点并不是体现在数量上,而是体现在人才与岗位的匹配度上。德语专业的毕业生在一定程度上不符合涉德企业的用工需求。
[关 键 词] 中国制造2025;德国工业4.0;德语人才需求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8-0030-02
随着中德双边关系越来越紧密,以及我国对外贸易的扩展,我国学习德语的人数与日俱增,企业对德语人才的需求也逐年增多。但是经过调查研究,企业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德语人才的需求与毕业生就业存在脱节的现象。如何使得应用型本科院校德语人才与企业互利共赢,成为当下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因此,本文将结合“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的时代背景,研究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德语人才的就业现状,分析其不尽如人意的原因,并对此提出应对策略和解决措施。
一、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德语人才的就业现状
近些年来,德语专业不断向专业化和人才化方向发展,同时德语专业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是所有语种前10位,薪资是小语种第2位。同时,具体就业行业分布和就业地区分布情况见下表。
以近期的人才供需状况来看,目前我国开设德语专业的高校有123所,德语人才的供给量较大,在华德资企业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德语人才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因此,从供给和需求角度来说,二者应该存在相对平稳的状态,但是实际情况却不尽如人意。笔者分析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德语人才就业现状的特点,有以下几方面。
(一)就业岗位与专业不对口现象严重
德国工业4.0已经进入中德合作新时代,德国是中国的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对华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所以我国本土对与德语相关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大。据德国工商大会的调查,43%的德国企业将海外投资地点选在中国,使中国成为德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首选地。这也为应用德语专业学生的就业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契机。[1]另外,又一新的突出发展趋势是:中德两国“中德旅游年”的开展,促进了两国人员往来交流和多领域合作,因此对德语口译以及了解德国社会、文化的导游人才需求量增加。
然而在德语专业毕业生实际就业当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毕业生只得退而求其次,从事非专业对口的工作,接受一些与德语、德国无关,用不上德语的工作,放弃自己辛苦学了几年的德语专业知识。这就造成了很大的人力资源浪费。
(二)就业行业受限制
据了解,德资企业招聘纯德语专业毕业生并不多,企业需要的人才更偏向于机械、电气工程、计算机、软件工程等专业的毕业生。即使有纯德语职位,也寥寥无几,竞争还很激烈。同时部分德资企业不会在招聘网站发布招聘信息,导致毕业生无法及时获得相应信息。所以绝大多数德语专业毕业生都是在翻译、外贸或者小语种教育培训机构工作,其中跨境电子商务公司占了德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选择的大头。究其原因,一是国内大大小小的外貿公司很多,对语言类员工的需求比较大;二是外贸对语言要求相对较低,德语专业毕业生基本可以胜任。此外,小语种教育培训发展也很迅速,这三大行业吸收了大部分的德语专业毕业生。
(三)我国传统的研究型外语人才面临转型
近年来,因为我国外语专业毕业生的竞争力明显下降,所以高校开始关注人才转型,虽取得些许成效,但问题仍然突出。国家和社会关于人才需求方面的敏锐度不高是原因之一,而且专业本身特点不鲜明。2012年,国务院颁布《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国家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研究型人才。[2]在面对传统的研究型外语人才的转型上,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学规划德语人才培养目标,传统的研究型外语人才向应用型转型是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3]
二、企业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德语人才的需求分析
反过来,从用人企业的角度去调查分析企业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德语人才的需求,笔者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一)用工缺口仍然很大
现实中劳动力市场上是非完全竞争的,存在着工资黏性、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一系列扰动市场选择的机制,这使得劳动力市场无法达到供求平衡,而是以失业为常态的非均衡状态;在现实中,就业市场不可能是完美的,而是存在着机制设计上的缺陷,因此不连续的不充分就业情况就会经常出现。[4]因此,从供给与需求理论角度来说,无论是国家、高校还是企业都始终关注实现供求均衡。但是,德国企业在华面临最迫切的问题是中国本土企业的竞争能力、本土的保护主义以及人才的用工问题。由此可见,德语国家企业对于我国人才的需求,尤其是具备德语知识的专门人才的需求仍然很大,用工缺口凸显。
(二)供与求不平衡
在德资企业的用工缺口仍然很大的情况下,我国高校,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德语专业毕业生供给却不能满足企业用工的需求。这一点并不是体现在数量上,而是体现在人才与岗位的匹配度上。德语专业的毕业生在一定程度上不符合涉德企业的用工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