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化学课变成生动的“表演课”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A19861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谈到上课,老师感觉“累”,学生感觉“枯燥、无味、无奈”,特别是讲解“化学的基本理论课”。人们常说课堂一定要“严肃认真”,能否让学生们“活泼开朗”,让课堂充满欢声笑语,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在欢声笑语中学习呢?
  情景剧一:
  讲台前站着三个学生,一个学生说:“我是质子,我带正电荷。”紧挨着质子的另个一学生说:“我是中子,我不带电荷。”“我们一起构成了原子核。”第三个学生围绕着两个学生在不停地一圈一圈地转,边转边说:“我是电子,我带负电荷。”从座位上站起一位学生,向这三人走过去:“我要探究原子构成的奥秘。”——学生们在课堂上表演原子构成的奥秘的情景剧。这是一节化学课“原子构成”的一个片段。
  启示一:
  把微观的知识宏观化,通过学生的表演,让学生们知道了原子中的三种基本粒子、所在的位置、所带的电性以及质子数与电子数的关系,便于学生们记忆。
  如果走进化学课堂,你会经常会看见学生和老师表演的情景剧。
  下面是课题“水的分解与合成”一节中学生们分组表演的片段。
  情景剧二:
  ①水加热后变成水蒸气。
  12个学生三人一组装扮成四个水分子,四个水分子之间的距离挨得很近。一个学生说:“我们是液态水,加热后变成水蒸气。”这句话一说完,四个水分子分别跑向讲台的四周,水分子相距很远。“受热后,我们变成水蒸气啦!”
  ②“水通电变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
  六位学生装扮成两个水分子,表演水分子拆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再组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让学生们在表演中体会化学变化中分子的拆分、原子构成分子的过程,理解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问题1:同学们,你们看到一、二组的同学联合表演的“水受热蒸发”和“水通电分解”的两个变化,你获得了哪些知识?
  问题2:哪一个变化中水分子没有变化?哪一个变化中水分子发生了变化?
  问题3:从分子、原子的角度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是否有新的理解?
  问题4:你能找到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的本质区别吗?
  启示二:
  通过小组学生的表演,学生能从分子、原子的运动理解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理解分子、原子的本质区别;理解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另外,学生们能设计出来并能表现出来,说明学生们真正学会、理解了。
  情景剧三: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的表演。
  两个学生或四个学生分别扮演两种不同的物质,然后演示化合成一种物质的过程。一开始学生们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被动地演出,渐渐有的学生们自己慢慢地体会到了它的实质,以小组为单位自己排练出置换反应与复分解反应的形体表演啦。
  甲同学说:“我是一种单质。”乙和丙牵手走上讲台说:“我们是一种化合物,我们是密不可分的。”这时候甲同学飞快地走过去把乙同学从丙同学身边拉出,自己和丙手拉手说:“我俩组成了一种新的化合物。”乙同学一脸无奈地说:“现在我是一种单质。”学生们看到他们的表演,开心地大笑,在笑声中理解了置换反应的定义:“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
  不要以为这是语文课中的表演课,这是我们的化学课中学生们表演情景剧的片段。
  让学生们在欢笑中学习到化学知识是我们尝试在课堂教学中的改变,例如原子的结构、原子核的结构、电子在原子核外不停的运动等等。让学生参与教学,体会参与的快乐;让学生参与表演,让学生们自己设计后表演;让学生们在表演中学会知识、理解知识,感受表演的快乐,在欢笑中学习化学。
  “在表演中学习”,在“做中学”,我们指导学生们课下用硬纸板、用橡皮泥自己制作小的分子模型;课上玩自己制作的分子模型,拆分组合好的分子模型,然后塔建新的分子模型,体会“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体会“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的道理;另外,课堂上让学生通过观察丰富多彩的图片,获得了更多化学上的感性知识,加深了对化学中比较抽象概念的理解。
  我们在让枯燥的课堂变得有趣;让抽象的微观知识宏观化;让学生们把上化学课当成一种享受,当成一种乐趣,当成一种渴望;让学生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们在课堂上尽情地表演、展示、讨论、交流,发挥,使学生们把学习化学作为一种自觉行为,让学生们喜欢、喜爱、渴望学习化学。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们动起来,让学生们快乐地学习,让学生们在各种活动中体会快乐,并在与同学们的交流中、展示中、表演中体会学会知识的快乐!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阶段是一个从童年向青年过渡的重要时期,学生正处青春期,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都在迅速成长,其身心发展正处于突变状态,具有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充满着矛盾。而物理学科正是在这一特殊的时期与初中生会面的。很多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都有一种恐惧,如何从心理上克服这一矛盾,让学生喜欢物理呢?要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以课堂的知识内容为基础,同时授之健康心理教育,让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物理教学
期刊
摘 要: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对概念掌握不牢,算理不明,运算法则、顺序、定律运用不正确等知识性错误,又有感知不准确、思维定势干扰、负迁移、注意力发展不完善等符合孩子认知规律的心理现象。笔者分析了这些成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 算理 比较 习惯 负迁移  一、现象扫描、问题呈现  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小学数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学习的基
期刊
在现实生活中有“真、善、美和假、恶、丑”,“真、善、美”的东西使人难忘,“假、恶、丑”的东西容易使人忽略。在初中语文教材中,也存在着许多“反面”形象,然而人们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注重对作品正面形象的鉴赏,却忽略了对“反面”形象的品味。其实“反面”形象也是艺术审美的重要内容,同样具有审美价值,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通过这些“反面”形象的言行去了解一切剥削阶级的罪恶和腐朽,以及社会制度的黑暗和腐朽,可以提高
期刊
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掌握知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我学”与“我要学”,效果截然不同。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如何激起学生学习的乐趣,是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十分重视的问题。尽管帮助学生逐步明确学习数学的目的和提高学习数学知识意义的认识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是,对小学生来说,更重要的要靠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即如何结合小学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和培养学生
期刊
用爱心育人,是我们班主任应具备的教育理念。以前经常听到差生和后进生之类的称谓,我觉得这不利于对学生的理解和教育。我曾经读过海南东方师范学校代云健老师写的一篇文章,称这样的学生为“问题学生”。问题学生是指有学习障碍、有不良行为或心理不健康等特点,并需要帮助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问题学生”是教育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在每个班集体当中都有这样的学生,因而转化问题学生是我们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
期刊
因材施教是一个古老而有年轻的课题,分层教学是其一种具体体现。针对当前的生源素质状况,分层教学的实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成绩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分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及设计优化习题是关键。因此,本文拟就如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实施分层教学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以供同仁们探讨。  一、学生分层  在分层教学中首先要从学生的学
期刊
按照目标管理说,化学有效课堂教学应坚持以课堂为中心,以课程改革为载体,着力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三个阶段(教学的准备、教学的实施、教学的反思和评价)。  一、从有效备课入手  要以新课程、新教材和教学目标为依据,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内容,做到重点突出、深广适度、难点适中、周密合理、张弛有度。,课堂教学的序、量、度安排科学。要把“课前预习”和“课后练习”放在课内,尽量避免向两头延伸抢时间的高耗低效现象。教师
期刊
学困生时刻牵挂着每一个任课老师的心,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有很多,探索其原因,针对成因对症下药,是教师必须探索和研究的话题。  一、学困生出现的原因分析  1.社会环境导致学生缺乏上进心  社会环境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网吧、游戏厅、手机、电脑、拜金思想等因素,对学生进行着诱惑,影响着学生纯洁的心灵,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放纵享受,不求上进,厌学情绪严重等。  2.学校教育的原因  
期刊
摘 要:英国著名数学家罗素说:“数学就是符号加逻辑。”数学符号化语言是不分国家的,它是数学世界里通用的语言。由此可见,数学符号在数学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吃透教材,适时把握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和使用符号的能力,促进学生符号化思维能力的发展,从而提高教学实效。  关键词:小学数学 符号化 能力 培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指出:"要使学生运用数学符号和
期刊
提问是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能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问效果如何往往成为一堂课成败的关键,而决定提问效果的根本因素在于如何把握课堂提问的技巧。数学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播数学知识的主要阵地,是教育教学的中心环节,也是学生学习获取数学知识的主要途径。因此研究课堂教学中提问的原则与技巧是优化课堂过程、优化学生思维流程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