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院校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123”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突显实践和提升两个特色,以校企结合推动办学模式改革,以工学结合推动学习模式改革,以双证结合推动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改革,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有助于高职院校找准定位,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123”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11-0037-03
所谓“123”人才培养模式,是在借鉴“双元制”等多种校企合作模式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以市场为导向,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探索性地提出的符合高职院校与企业自身特点的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包括一个导向:以就业为导向;两个特色:实践特色和提升特色;三个结合:校企结合、工学结合、双证结合。在此模式中,就业导向是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是高职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之一;两个特色是人才培养和个人发展的需要;以校企结合推动办学模式改革,以工学结合推动学习模式改革,以双证结合推动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改革,实现“双证融通”,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就业导向的重要保障。
“123”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营养、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相关权威机构预测,与公共营养、身体健康相关的职业将是我国本世纪最热门、最具有发展前景的职业之一。作为为地方经济提供智力服务的高职院校,我校在江苏省高职院校中第一个申请并开设了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正是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为社会培养营养相关人才的重大举措。虽然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但是与传统的营养本科教育及医学高等教育相比,高职院校开设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面临专业人才素质不断提高的现实,这就对本专业学生就业提出了新的挑战。
顺应高职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 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所需要的各种合格人才。然而,随着高校的扩招和毕业分配制度的深化改革,我国的高等教育事業正处于从“精英型”向“大众型”转变的关键时期。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1年度《经济蓝皮书》指出:2000年至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从每年107万增加到611万,加上往年没有就业的大学生,2011年需解决700万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同时,国家经济的宏观调控、企业的微观发展等要素所构成的社会环境也处于不断发展变革之中,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整个就业市场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因此,未来几年,大学生尤其是高职学生的就业问题将变得更加严峻和突出。
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如果高职院校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特点等定位不清,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简单模仿、套用传统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将会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与市场需求脱离,使专业人才培养失去自身的特色优势,成为普通高等教育的翻版。传统模式下培养的毕业生面临的境况:一是因结构性矛盾导致供求错位;二是培养方案与社会及市场需求不符;三是培养模式单一,不重视能力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四是与职业资格脱节,创造力弱;五是教学模式单一,注重理论教学,实践实训严重不足;六是“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这种情况下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当然不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就业率必然较低。人才培养模式陈旧是导致人才供求脱节的关键。因此,以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为例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对于高职院校找准定位,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我国一些高职院校针对高职人才培养体系进行的相关研究多倾向于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而缺少整体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更缺乏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笔者的研究在我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基础上,以我校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为研究对象,旨在构建并实践“123”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将“两个特色”与“三个结合”有机统合,探讨高职院校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适应社会市场需求的合格专业人才。
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123”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23”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包括两个特色体系:实践体系和素质提升体系;三个结合层面:校企结合层面、工学结合层面和双证结合层面;其核心是一个导向:以就业为导向。
以就业为导向进行职业岗位能力分析 在市场调查、专家咨询、信息反馈的基础上,进行以就业为导向的本专业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并据此建立本专业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测评形式。在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中,不仅体现了专业技能应用能力,如通过营养学、营养餐配制等强调营养设计与食谱编制能力,通过营养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强调营养宣教能力和营养评价指导与监督能力以及健康评估与保健指导能力,通过食品安全与法规、保健品概论等强调食品卫生质量检验控制能力,而且突出了继续学习能力、服务创新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谐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如通过网络信息检索等强调继续学习和自我发展能力,通过大学生创新教育、社会调查、毕业设计、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创业就业指导等强调创新能力,通过普通话演讲、社会交际与口才、市场营销等强调和谐人际关系处理能力,通过职业礼仪、大学生心理健康等强调社会适应能力。这些能力的分析都是就业导向核心作用的集中体现。
实践体系和素质提升体系的构建 实践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包括实践教学目标、内容、管理和条件等,是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进行整体设计而形成的结构框架。本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在于培养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应用能力,具体包括营养设计与食谱编制、营养教育、营养评价指导与监督、肠内外营养液配制、营养门诊、营养代谢、营养品营销等。本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包括各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各专业课程的实训教学,以及营养调查、营养配餐、营养宣教、营养门诊等综合技能训练和各种社会服务与毕业设计等。本专业的实践教学管理是指对实践教学所涉及的因素和对象,如师生、设备设施、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等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管理的制度和评价指标。本专业的实践教学条件包括各种硬件和软件条件,如拥有高级营养师等“双师型”教师、营养配餐室和营养门诊室等实践实训设备、《美容营养学》等实践教材,以及医院营养科、疾控中心、配膳公司、健身中心、美容美体企业实践基地等。本专业的素质提升体系包括人才培养方案中所有课程标准设定的职业素质教育目标及内容,具体包括继续学习、服务创新、自我发展、和谐人际关系处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素质。这些素质的提升是实现高职院校学生自我发展和超越、实现自我价值的根本要求。在继续学习素质提升方面,着重专科教学与本科自考的无缝接轨,在培养计划中密切结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科目,如营养、食品与健康的教学,要求教师在制定相关课程教学计划时应兼顾自学考试的特点。在服务创新和社会适应素质提升方面,以大学生创新教育、大学生创业教育等课程为抓手,在服务创新教育及实践、遴选服务创新项目、建立校内外服务创新实践基地的基础上,于学生入学之初就着重让学生以个体或团队的形式参与教师的实际科研项目,将学生的服务创新实践训练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相结合,注重在实践活动中体现服务创新能力的提升。在自我发展和素质提升方面,主要通过出版《营养与健康》小报、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和学生社团活动等途径,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强调合作精神,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活动中得到提升。在和谐人际关系处理素质的提升方面,主要通过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开展心理健康节等活动实现教育目标。 三个结合 在校企结合上,改变了以往只停留在捐助教学设备、提供实习实训基地和培训员工等较低层次上的办学模式,在培养方案、课程建设、教材开发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在工学结合上,改变了由于企业追求利益的目标与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相悖,企业往往碍于关系而勉强接受学生实习,并无真实的可提高学生技能的岗位提供给学生实践,学生大多是在做重复性无技术含量的工作,工学结合最终只能是走过场,学生学不到真本领的现状。通过以老带新、言传身教等形式提供大量的服务对象、岗位和机会给学生,进行学习模式的改革,将部分课程、论文答辩等移植到企业,使企业不必担心因工学结合导致运行成本增加,从而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的三赢,具有很鲜明的可操作特征。在双证结合上,改变了以往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脱节的现象,注重两者的同步性,利用我校作为省公共营养师职业资格培训基地的优势,在制定课程教学计划时,注重融合职业资格培训的内容,在进行培训时,注重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123”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中缺少整体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更没有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123”人才培养模式具备鲜明的突出实践特色和学历层次、创新能力的提升,突破传统校企合作模式、创新工学结合方式,注重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的同步性等特色。在形成了包括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改善办学条件、制定科学合理的配套教学管理制度等在内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后,我校对本模式进行了规范的实施。
进一步完善项目研究设计方案 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咨询业内专家、市场相关行业负责人以及开设营养相近专业的兄弟院校的专家,对研究设计方案以及实施方案进行深入讨论;结合已有的培训模式进一步查阅文献,修改并制定更完善、更详细、更具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
初步构建高职院校“123”式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对本专业毕业生市场需求进行调研,采取实地走访用人单位、召开学生座谈会、发调查表、设置网络调查、搜集企业人才招聘信息等方式,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毕业生综合素质、专业能力、用人单位的满意度等进行全面了解,以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的针对性,初步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高职院校“123”人才培养新模式 在市场需求调查的基础上,对新模式进行设计。其具体内容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做相应的调整和优化,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突出实践特色,注重学历及创新能力的提升。人才培养模式中“三个结合”的具体体现,是本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核心内容,是体现“一个导向”的根本保障。要以校企结合推行办学模式改革,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以工学结合推行学习模式改革,在进行学历教育的同时,以双证结合推行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改革,实现“双证融通”,实现与职业资格认证的无缝对接。
对高职院校“123”人才培养新模式的评估 对高职院校“123”人才培养新模式的评估应贯穿于从模式的建立到实施、到效果分析、到推广及可行性分析的全过程。不仅要评估模式建立的必要性,也要评估实施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还要评估该模式实施后的效果,具体包括社会及用人单位的认可度和影响力,以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初衷,不断完善该模式的内涵。
完善新模式 在市场需求调研、实践效果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新模式,为下一步推广做准备,可以首先应用于本专业新入学的学生,经过专业评审后,再应用推广到省内及省外高职院校本专业和相近专业的学生。
“123”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在我校营养与食品卫生等相关专业的学生中实施,学生不仅在各级大赛中屡获佳绩,获得各种奖项,而且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满意度和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明显提高。近两届毕业生“双证书”通过率均为100%,每届中有93%左右的学生被吸纳为中国营养学会会员,毕业生就业率平均达到98.64%,专业对口就业率高达94.6%,这充分显示了“123”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明显优势。
参考文献:
[1]曹华,杨凤琼,兰小群.医学营养专业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14):114-115.
[2]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3]罗纲,赵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营养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09,8(4):355-357.
[4]周育辉,李军民,等.高职院校基于“3111模式”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0(13):107-108.
[5]柯玲,刘吕高,等.城市型综合大学学生发展与素质提升的实践探索[J].高教探索,2011(5):43-46.
[6]蒋新革,刘国生,彭铁英.“产教一体、寓学于工”人才培养模式的思与行[J].教育与职业,2010(35):26-28.
[7]閭振华,杨立静,王燕平.高职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0(36):146-147.
作者简介:
刘旭光(1973—),男,江苏东海人,硕士,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主要从事微生物及营养专业教学研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123”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11-0037-03
所谓“123”人才培养模式,是在借鉴“双元制”等多种校企合作模式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以市场为导向,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探索性地提出的符合高职院校与企业自身特点的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包括一个导向:以就业为导向;两个特色:实践特色和提升特色;三个结合:校企结合、工学结合、双证结合。在此模式中,就业导向是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是高职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之一;两个特色是人才培养和个人发展的需要;以校企结合推动办学模式改革,以工学结合推动学习模式改革,以双证结合推动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改革,实现“双证融通”,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就业导向的重要保障。
“123”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营养、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相关权威机构预测,与公共营养、身体健康相关的职业将是我国本世纪最热门、最具有发展前景的职业之一。作为为地方经济提供智力服务的高职院校,我校在江苏省高职院校中第一个申请并开设了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正是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为社会培养营养相关人才的重大举措。虽然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但是与传统的营养本科教育及医学高等教育相比,高职院校开设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面临专业人才素质不断提高的现实,这就对本专业学生就业提出了新的挑战。
顺应高职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 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所需要的各种合格人才。然而,随着高校的扩招和毕业分配制度的深化改革,我国的高等教育事業正处于从“精英型”向“大众型”转变的关键时期。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1年度《经济蓝皮书》指出:2000年至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从每年107万增加到611万,加上往年没有就业的大学生,2011年需解决700万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同时,国家经济的宏观调控、企业的微观发展等要素所构成的社会环境也处于不断发展变革之中,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整个就业市场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因此,未来几年,大学生尤其是高职学生的就业问题将变得更加严峻和突出。
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如果高职院校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特点等定位不清,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简单模仿、套用传统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将会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与市场需求脱离,使专业人才培养失去自身的特色优势,成为普通高等教育的翻版。传统模式下培养的毕业生面临的境况:一是因结构性矛盾导致供求错位;二是培养方案与社会及市场需求不符;三是培养模式单一,不重视能力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四是与职业资格脱节,创造力弱;五是教学模式单一,注重理论教学,实践实训严重不足;六是“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这种情况下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当然不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就业率必然较低。人才培养模式陈旧是导致人才供求脱节的关键。因此,以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为例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对于高职院校找准定位,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我国一些高职院校针对高职人才培养体系进行的相关研究多倾向于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而缺少整体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更缺乏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笔者的研究在我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基础上,以我校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为研究对象,旨在构建并实践“123”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将“两个特色”与“三个结合”有机统合,探讨高职院校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适应社会市场需求的合格专业人才。
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123”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23”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包括两个特色体系:实践体系和素质提升体系;三个结合层面:校企结合层面、工学结合层面和双证结合层面;其核心是一个导向:以就业为导向。
以就业为导向进行职业岗位能力分析 在市场调查、专家咨询、信息反馈的基础上,进行以就业为导向的本专业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并据此建立本专业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测评形式。在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中,不仅体现了专业技能应用能力,如通过营养学、营养餐配制等强调营养设计与食谱编制能力,通过营养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强调营养宣教能力和营养评价指导与监督能力以及健康评估与保健指导能力,通过食品安全与法规、保健品概论等强调食品卫生质量检验控制能力,而且突出了继续学习能力、服务创新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谐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如通过网络信息检索等强调继续学习和自我发展能力,通过大学生创新教育、社会调查、毕业设计、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创业就业指导等强调创新能力,通过普通话演讲、社会交际与口才、市场营销等强调和谐人际关系处理能力,通过职业礼仪、大学生心理健康等强调社会适应能力。这些能力的分析都是就业导向核心作用的集中体现。
实践体系和素质提升体系的构建 实践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包括实践教学目标、内容、管理和条件等,是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进行整体设计而形成的结构框架。本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在于培养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应用能力,具体包括营养设计与食谱编制、营养教育、营养评价指导与监督、肠内外营养液配制、营养门诊、营养代谢、营养品营销等。本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包括各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各专业课程的实训教学,以及营养调查、营养配餐、营养宣教、营养门诊等综合技能训练和各种社会服务与毕业设计等。本专业的实践教学管理是指对实践教学所涉及的因素和对象,如师生、设备设施、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等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管理的制度和评价指标。本专业的实践教学条件包括各种硬件和软件条件,如拥有高级营养师等“双师型”教师、营养配餐室和营养门诊室等实践实训设备、《美容营养学》等实践教材,以及医院营养科、疾控中心、配膳公司、健身中心、美容美体企业实践基地等。本专业的素质提升体系包括人才培养方案中所有课程标准设定的职业素质教育目标及内容,具体包括继续学习、服务创新、自我发展、和谐人际关系处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素质。这些素质的提升是实现高职院校学生自我发展和超越、实现自我价值的根本要求。在继续学习素质提升方面,着重专科教学与本科自考的无缝接轨,在培养计划中密切结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科目,如营养、食品与健康的教学,要求教师在制定相关课程教学计划时应兼顾自学考试的特点。在服务创新和社会适应素质提升方面,以大学生创新教育、大学生创业教育等课程为抓手,在服务创新教育及实践、遴选服务创新项目、建立校内外服务创新实践基地的基础上,于学生入学之初就着重让学生以个体或团队的形式参与教师的实际科研项目,将学生的服务创新实践训练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相结合,注重在实践活动中体现服务创新能力的提升。在自我发展和素质提升方面,主要通过出版《营养与健康》小报、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和学生社团活动等途径,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强调合作精神,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活动中得到提升。在和谐人际关系处理素质的提升方面,主要通过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开展心理健康节等活动实现教育目标。 三个结合 在校企结合上,改变了以往只停留在捐助教学设备、提供实习实训基地和培训员工等较低层次上的办学模式,在培养方案、课程建设、教材开发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在工学结合上,改变了由于企业追求利益的目标与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相悖,企业往往碍于关系而勉强接受学生实习,并无真实的可提高学生技能的岗位提供给学生实践,学生大多是在做重复性无技术含量的工作,工学结合最终只能是走过场,学生学不到真本领的现状。通过以老带新、言传身教等形式提供大量的服务对象、岗位和机会给学生,进行学习模式的改革,将部分课程、论文答辩等移植到企业,使企业不必担心因工学结合导致运行成本增加,从而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的三赢,具有很鲜明的可操作特征。在双证结合上,改变了以往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脱节的现象,注重两者的同步性,利用我校作为省公共营养师职业资格培训基地的优势,在制定课程教学计划时,注重融合职业资格培训的内容,在进行培训时,注重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123”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中缺少整体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更没有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123”人才培养模式具备鲜明的突出实践特色和学历层次、创新能力的提升,突破传统校企合作模式、创新工学结合方式,注重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的同步性等特色。在形成了包括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改善办学条件、制定科学合理的配套教学管理制度等在内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后,我校对本模式进行了规范的实施。
进一步完善项目研究设计方案 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咨询业内专家、市场相关行业负责人以及开设营养相近专业的兄弟院校的专家,对研究设计方案以及实施方案进行深入讨论;结合已有的培训模式进一步查阅文献,修改并制定更完善、更详细、更具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
初步构建高职院校“123”式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对本专业毕业生市场需求进行调研,采取实地走访用人单位、召开学生座谈会、发调查表、设置网络调查、搜集企业人才招聘信息等方式,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毕业生综合素质、专业能力、用人单位的满意度等进行全面了解,以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的针对性,初步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高职院校“123”人才培养新模式 在市场需求调查的基础上,对新模式进行设计。其具体内容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做相应的调整和优化,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突出实践特色,注重学历及创新能力的提升。人才培养模式中“三个结合”的具体体现,是本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核心内容,是体现“一个导向”的根本保障。要以校企结合推行办学模式改革,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以工学结合推行学习模式改革,在进行学历教育的同时,以双证结合推行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改革,实现“双证融通”,实现与职业资格认证的无缝对接。
对高职院校“123”人才培养新模式的评估 对高职院校“123”人才培养新模式的评估应贯穿于从模式的建立到实施、到效果分析、到推广及可行性分析的全过程。不仅要评估模式建立的必要性,也要评估实施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还要评估该模式实施后的效果,具体包括社会及用人单位的认可度和影响力,以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初衷,不断完善该模式的内涵。
完善新模式 在市场需求调研、实践效果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新模式,为下一步推广做准备,可以首先应用于本专业新入学的学生,经过专业评审后,再应用推广到省内及省外高职院校本专业和相近专业的学生。
“123”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在我校营养与食品卫生等相关专业的学生中实施,学生不仅在各级大赛中屡获佳绩,获得各种奖项,而且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满意度和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明显提高。近两届毕业生“双证书”通过率均为100%,每届中有93%左右的学生被吸纳为中国营养学会会员,毕业生就业率平均达到98.64%,专业对口就业率高达94.6%,这充分显示了“123”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明显优势。
参考文献:
[1]曹华,杨凤琼,兰小群.医学营养专业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14):114-115.
[2]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3]罗纲,赵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营养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09,8(4):355-357.
[4]周育辉,李军民,等.高职院校基于“3111模式”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0(13):107-108.
[5]柯玲,刘吕高,等.城市型综合大学学生发展与素质提升的实践探索[J].高教探索,2011(5):43-46.
[6]蒋新革,刘国生,彭铁英.“产教一体、寓学于工”人才培养模式的思与行[J].教育与职业,2010(35):26-28.
[7]閭振华,杨立静,王燕平.高职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0(36):146-147.
作者简介:
刘旭光(1973—),男,江苏东海人,硕士,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主要从事微生物及营养专业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