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标准资料是记录和传播标准信息的重要载体,是开展标准化工作和现场管理工作的物质基础,是作业区从事生产的重要依据。因而加强标准资料的管理,规范运作,保证生产现场资料的有效性,就显得尤其重要。本文结合数字化资料设置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就作业区一级数字化标准资料的建立进行分析,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字]资料;标准;有效性;数字化;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R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06-0159-02
资料是油田采油作业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反应生产现场的真实性,是作业区实现精细管理的基础,随着数字化作业区劳动组织架构的改变,原有的资料标准已不能满足作业区发展需要,这就需要将资料标准进行重新设置,确保资料标准支撑原油生产。
一、数字化标准资料建立背景
(一)数字化采油作业区劳动组织架构
作業区一级资料是反应生产现场问题的真实写照,它能真实反应生产现场实际情况,但由于作业区“两室一中心”及作业区直接管站新型劳动组织架构(见图一)的出现,使得资料在运行过程中的问题集中暴露,影响作业区日常管理,因此对原有的资料必须进行梳理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确保基础资料支撑原油生产,夯实管理基础。
图一:作业区新型劳动组织架构
(二)数字化标准资料适应作业区发展需要
近年来,以创建节约型企业为目标,为贯彻落实“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出台了节能管理办法,管理办法以加强节能管理、合理使用资源,提高节能技术进步为主要内容,倡导节约,反对浪费,构建中石油节约型企业。数字化标准资料多以电子资料构成,正有效落实了股份公司节能管理办法,实现了“无纸化”办公目标,更加适应作业区发展需要。
(三)技术进步为数字化标准资料提供了平台
数字化管理是数字化资料建立的基础,通过数字化管理,将油井日管理模式由传统的大量人工巡井转变为电子巡井、人工巡护转变为电子值勤等。使作业区自动化控制水平得到大幅提高,使得井场不再配备人员看守,配套设施得以简化,实现站管井、作业区管站管理模式。数字化管理给资料设置的优化调整搭建了平台,数字化资料的优化又让数字化管理的威力得到了完全释放,员工逐渐从以往繁琐的资料填写中解放出来,劳动强度得到降低,实现“数字油田”的信息化管理目标。
二、标准资料定制工作的意义
(一)规范体系资料标准,实现系统精细管理
随着现代企业的发展,作业区由粗放化向精细化管理转型,建立健全管理网络,实现标准资料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对支撑原油生产,减轻员工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有着有效作用,推动精细化管理具有积极作用。
(二)消除资料重复设置,实现本质安全管理
以往资料标准种类多、量大,存在许多资料重复设置问题,员工填写起来耗时大,而且存在假资料现象,容易对各级管理者带来误导,给安全生产带来不利的影响,而数字化标准资料的出现,解决了以往资料重复设置,有效降低了岗位员工劳动强度。
三、具体做法
结合作业区新型劳动组织架构及生产现场管理需求,按照“突出前端、分步实施、层级对接、精简实用”的原则,实行“岗位-现场-资料”为一体的资料定制模式,坚持以岗位定设置、以现场定资料,在传统的资料运行模式下进行改进、精简、创新,通过层级评审,以实现资料标准化。
(一)健全网络、规范运作,全员参与评审
一是建立标准资料定制领导小组。作业区党政领导任组长,主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组室长及各班站干部任组员,负责制定、评审数字化标准资料。
二是全员参与标准资料评审。标准资料的设置不仅涉及生产现场的资料录取,更重要的是适应生产现场的管理。通过领导、干部现场调研,了解以前资料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经会议评审后,实现现场资料管理标准化。
(二)充分利用网络连接,实现资料远程查阅
网络已全面覆盖作业区各站,数百台计算机已连接区域网,这为资料定制工作提供了平台。作业区在多年的管理中发现,以往纸质保存在站点、井场的资料,在运行过程中经常丢失,而且存在更新不及时现象。要解决这一问题,作业区大胆创新资料共享平台,将以往作业区下发的文件、标准、图纸等资料,统一存放于作业区资料共享电脑,通过区域网链接,员工从站点就可以打开资料电脑进行查阅,方便、快捷,大大推动了标准资料向规范化、本质化、精细化方向发展。
(三)确保标准资料的真实性
真实性是标准资料的生命与灵魂,否则,标准资料定置工作就毫无意义。虚假的资料不仅给安全管理及原油生产带来错误的结论,而且也给后期工程改建、扩建及责任追究带来麻烦,甚至会造成难以想象的严重后果。以前很多站、中心站资料都是员工采用“后补”的方式制作而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班站长及岗位员工工作态度不端正,工作方式不科学,二是作业区对资料工作监督管理体制不健全、不严谨。作业区在日常工作中,把资料管理工作纳入日常监管体制,在对生产现场进行监督检查时,不仅查质量、查安全,同时检查资料,核查其真实性、可靠性,对不履行岗位职责的行为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同时将资料的真实性纳入各班站业绩考核,以确保标准资料的真实性。
(四)与现场管理相结合,标准资料支撑原油生产
数字化标准资料定制过程中,紧扣生产现场管理需要,继承以前标准资料的优点,将原有的资料在数字化模式下进行改进、精简,做到每项资料都能发挥它的作用。为确保现场资料更加适应于现场管理,从实际情况出发,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成果,组织召开会议进行讨论,在不改变原有资料结构框架的原则下,制定出了班站数字化资料,并明确运行要求,做到定岗、定机、定盘、定文件夹、定内容,实现了标准资料更加适应现场管理需求。 四、作业区标准资料运行现状
在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采油一厂各级领导的指导下,不断探索、实践、改进,站点、中心站、作业区机关标准资料已逐渐走向成熟,着力推动了作业区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站点标准资料
按照“精简、实用、有效”原则,对班站一级资料进行重新定置,站点资料以电子资料为主,现存资料为干部、员工现场填写,将员工需要掌握资料及长期保存资料由作业区统一完成放于共享平台,员工只需打开链接就可掌握。同时对站点现存资料进行规整,重新制定表格,将以往重复设置资料进行删减,对相互联系、相互支撑资料放于一个表格,以便分析、检查,对需责任追究资料设计员工签名,确保资料可靠性。目前電子资料共计13个文件夹,纸质资料仅五项,站点资料由原来的33项纸质资料精简到目前的18项,精简率达到45.5%,有效降低了岗位员工劳动强度,将精力用于生产现场,实现了生产现场本质安全。
(二)中心站标准资料
因“厂-作业区-站点”三级扁平化管理模式形成,井区被取消,由作业区直接管站、站直接管井,中心站仅存班站、电工、焊工、维修岗及培训技师,中心站一级资料设置,按照岗位进行定置,目前中心站资料12项,撤消了资料员,员工培训资料由培训技师专管,纸质资料4项,电子资料3项(见图一)。
(三)作业区岗位标准资料
作业区一级岗位资料定置,注重与数字化管理紧密结合,剔减在生产指挥系统2.0平台可查资料,以支撑安全生产为目标,按照“两室一中心”及生产保障队四个部门进行建立,存在各项资料17大类。
五、数字化标准资料的优缺点
(一)优点
1、数字化资料运行后,多数资料归于共享平台,使班站员工从繁重的资料填写中解放了出来,降低了资料填写的差错率,极大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
2、由于数字化资料的运行,多数资料都要求在电脑上完成,经过长时间的运行,使作业区员工的电脑基础知识得到了提高,对电子表格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应用。
(二)缺点
1、班站数字化资料运行过程中,因网络信号不稳定,导致“共享平台”无法链接,经常需要借助移动硬盘来完成,易使电脑感染病毒造成资料丢失。
2、数字化资料运行后,个别员工电脑基础知识掌握欠缺,对资料包的使用不熟悉,达不到现场体系资料运行要求,还需加强培训力度。
六、推进标准资料几点建议
(一)强化业务培训,提高员工专业素质
要重视岗位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专业素质和业务操作能力,特别要强化计算机知识及其应用技能的教育和培训。还要注重专业知识的更新,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标准资料的运行与传统模式资料运行形式和操作方法有着较大的区别,这就要求岗位员工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因此,岗位员工计算机知识培训是实现数字化资料运行的首要条件。
(二)加强联系沟通交流
数字化标准资料的运行,打破了以往常规资料运行模式,运行还不成熟,还需进一步进行改进完善,各级管理人员应加强交流、沟通。把好的管理经验和数字化标准资料放在一起进行讨论和总结。使得岗位员工在日常工作中能够吸取好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并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三)现场管理与标准资料相结合
在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下。数字化标准资料所具有的共享性、信息更新快、检索功能强等特点,使得员工更愿意使用计算机查找相关资源,传统的资料保存和检索方式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但数字化资料是否能适应生产现场发展需要,还需与生产现场进一步结合,不断完善改进,确保体系资料真正支撑原油生产。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标准资料已经不太适应新形式下的需要。然而数字化标准资料利用自己独特的优势在原油生产中实现自己的价值。标准资料面对时代的挑战,我们应该不断探索完善,加强现场资料运行管理,实现资源使用高效率,更好的满足作业区现场管理需求。
参考文献:
[1]彭力.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必读[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
[2]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等主编 《电子工业标准化》.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11
[3]冯宁,姬蕊,邓展等.长庆油田地面系统数字化设计[J] 石油T程建设,2010
[4]刘景凯.石油企业 HSE管理文化建设实践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9
[关键字]资料;标准;有效性;数字化;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R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06-0159-02
资料是油田采油作业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反应生产现场的真实性,是作业区实现精细管理的基础,随着数字化作业区劳动组织架构的改变,原有的资料标准已不能满足作业区发展需要,这就需要将资料标准进行重新设置,确保资料标准支撑原油生产。
一、数字化标准资料建立背景
(一)数字化采油作业区劳动组织架构
作業区一级资料是反应生产现场问题的真实写照,它能真实反应生产现场实际情况,但由于作业区“两室一中心”及作业区直接管站新型劳动组织架构(见图一)的出现,使得资料在运行过程中的问题集中暴露,影响作业区日常管理,因此对原有的资料必须进行梳理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确保基础资料支撑原油生产,夯实管理基础。
图一:作业区新型劳动组织架构
(二)数字化标准资料适应作业区发展需要
近年来,以创建节约型企业为目标,为贯彻落实“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出台了节能管理办法,管理办法以加强节能管理、合理使用资源,提高节能技术进步为主要内容,倡导节约,反对浪费,构建中石油节约型企业。数字化标准资料多以电子资料构成,正有效落实了股份公司节能管理办法,实现了“无纸化”办公目标,更加适应作业区发展需要。
(三)技术进步为数字化标准资料提供了平台
数字化管理是数字化资料建立的基础,通过数字化管理,将油井日管理模式由传统的大量人工巡井转变为电子巡井、人工巡护转变为电子值勤等。使作业区自动化控制水平得到大幅提高,使得井场不再配备人员看守,配套设施得以简化,实现站管井、作业区管站管理模式。数字化管理给资料设置的优化调整搭建了平台,数字化资料的优化又让数字化管理的威力得到了完全释放,员工逐渐从以往繁琐的资料填写中解放出来,劳动强度得到降低,实现“数字油田”的信息化管理目标。
二、标准资料定制工作的意义
(一)规范体系资料标准,实现系统精细管理
随着现代企业的发展,作业区由粗放化向精细化管理转型,建立健全管理网络,实现标准资料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对支撑原油生产,减轻员工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有着有效作用,推动精细化管理具有积极作用。
(二)消除资料重复设置,实现本质安全管理
以往资料标准种类多、量大,存在许多资料重复设置问题,员工填写起来耗时大,而且存在假资料现象,容易对各级管理者带来误导,给安全生产带来不利的影响,而数字化标准资料的出现,解决了以往资料重复设置,有效降低了岗位员工劳动强度。
三、具体做法
结合作业区新型劳动组织架构及生产现场管理需求,按照“突出前端、分步实施、层级对接、精简实用”的原则,实行“岗位-现场-资料”为一体的资料定制模式,坚持以岗位定设置、以现场定资料,在传统的资料运行模式下进行改进、精简、创新,通过层级评审,以实现资料标准化。
(一)健全网络、规范运作,全员参与评审
一是建立标准资料定制领导小组。作业区党政领导任组长,主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组室长及各班站干部任组员,负责制定、评审数字化标准资料。
二是全员参与标准资料评审。标准资料的设置不仅涉及生产现场的资料录取,更重要的是适应生产现场的管理。通过领导、干部现场调研,了解以前资料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经会议评审后,实现现场资料管理标准化。
(二)充分利用网络连接,实现资料远程查阅
网络已全面覆盖作业区各站,数百台计算机已连接区域网,这为资料定制工作提供了平台。作业区在多年的管理中发现,以往纸质保存在站点、井场的资料,在运行过程中经常丢失,而且存在更新不及时现象。要解决这一问题,作业区大胆创新资料共享平台,将以往作业区下发的文件、标准、图纸等资料,统一存放于作业区资料共享电脑,通过区域网链接,员工从站点就可以打开资料电脑进行查阅,方便、快捷,大大推动了标准资料向规范化、本质化、精细化方向发展。
(三)确保标准资料的真实性
真实性是标准资料的生命与灵魂,否则,标准资料定置工作就毫无意义。虚假的资料不仅给安全管理及原油生产带来错误的结论,而且也给后期工程改建、扩建及责任追究带来麻烦,甚至会造成难以想象的严重后果。以前很多站、中心站资料都是员工采用“后补”的方式制作而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班站长及岗位员工工作态度不端正,工作方式不科学,二是作业区对资料工作监督管理体制不健全、不严谨。作业区在日常工作中,把资料管理工作纳入日常监管体制,在对生产现场进行监督检查时,不仅查质量、查安全,同时检查资料,核查其真实性、可靠性,对不履行岗位职责的行为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同时将资料的真实性纳入各班站业绩考核,以确保标准资料的真实性。
(四)与现场管理相结合,标准资料支撑原油生产
数字化标准资料定制过程中,紧扣生产现场管理需要,继承以前标准资料的优点,将原有的资料在数字化模式下进行改进、精简,做到每项资料都能发挥它的作用。为确保现场资料更加适应于现场管理,从实际情况出发,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成果,组织召开会议进行讨论,在不改变原有资料结构框架的原则下,制定出了班站数字化资料,并明确运行要求,做到定岗、定机、定盘、定文件夹、定内容,实现了标准资料更加适应现场管理需求。 四、作业区标准资料运行现状
在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采油一厂各级领导的指导下,不断探索、实践、改进,站点、中心站、作业区机关标准资料已逐渐走向成熟,着力推动了作业区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站点标准资料
按照“精简、实用、有效”原则,对班站一级资料进行重新定置,站点资料以电子资料为主,现存资料为干部、员工现场填写,将员工需要掌握资料及长期保存资料由作业区统一完成放于共享平台,员工只需打开链接就可掌握。同时对站点现存资料进行规整,重新制定表格,将以往重复设置资料进行删减,对相互联系、相互支撑资料放于一个表格,以便分析、检查,对需责任追究资料设计员工签名,确保资料可靠性。目前電子资料共计13个文件夹,纸质资料仅五项,站点资料由原来的33项纸质资料精简到目前的18项,精简率达到45.5%,有效降低了岗位员工劳动强度,将精力用于生产现场,实现了生产现场本质安全。
(二)中心站标准资料
因“厂-作业区-站点”三级扁平化管理模式形成,井区被取消,由作业区直接管站、站直接管井,中心站仅存班站、电工、焊工、维修岗及培训技师,中心站一级资料设置,按照岗位进行定置,目前中心站资料12项,撤消了资料员,员工培训资料由培训技师专管,纸质资料4项,电子资料3项(见图一)。
(三)作业区岗位标准资料
作业区一级岗位资料定置,注重与数字化管理紧密结合,剔减在生产指挥系统2.0平台可查资料,以支撑安全生产为目标,按照“两室一中心”及生产保障队四个部门进行建立,存在各项资料17大类。
五、数字化标准资料的优缺点
(一)优点
1、数字化资料运行后,多数资料归于共享平台,使班站员工从繁重的资料填写中解放了出来,降低了资料填写的差错率,极大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
2、由于数字化资料的运行,多数资料都要求在电脑上完成,经过长时间的运行,使作业区员工的电脑基础知识得到了提高,对电子表格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应用。
(二)缺点
1、班站数字化资料运行过程中,因网络信号不稳定,导致“共享平台”无法链接,经常需要借助移动硬盘来完成,易使电脑感染病毒造成资料丢失。
2、数字化资料运行后,个别员工电脑基础知识掌握欠缺,对资料包的使用不熟悉,达不到现场体系资料运行要求,还需加强培训力度。
六、推进标准资料几点建议
(一)强化业务培训,提高员工专业素质
要重视岗位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专业素质和业务操作能力,特别要强化计算机知识及其应用技能的教育和培训。还要注重专业知识的更新,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标准资料的运行与传统模式资料运行形式和操作方法有着较大的区别,这就要求岗位员工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因此,岗位员工计算机知识培训是实现数字化资料运行的首要条件。
(二)加强联系沟通交流
数字化标准资料的运行,打破了以往常规资料运行模式,运行还不成熟,还需进一步进行改进完善,各级管理人员应加强交流、沟通。把好的管理经验和数字化标准资料放在一起进行讨论和总结。使得岗位员工在日常工作中能够吸取好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并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三)现场管理与标准资料相结合
在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下。数字化标准资料所具有的共享性、信息更新快、检索功能强等特点,使得员工更愿意使用计算机查找相关资源,传统的资料保存和检索方式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但数字化资料是否能适应生产现场发展需要,还需与生产现场进一步结合,不断完善改进,确保体系资料真正支撑原油生产。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标准资料已经不太适应新形式下的需要。然而数字化标准资料利用自己独特的优势在原油生产中实现自己的价值。标准资料面对时代的挑战,我们应该不断探索完善,加强现场资料运行管理,实现资源使用高效率,更好的满足作业区现场管理需求。
参考文献:
[1]彭力.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必读[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
[2]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等主编 《电子工业标准化》.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11
[3]冯宁,姬蕊,邓展等.长庆油田地面系统数字化设计[J] 石油T程建设,2010
[4]刘景凯.石油企业 HSE管理文化建设实践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