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课程改革已进入新一轮的全面实施阶段,新时期要求这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推行素质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课程内容必须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相联系,精选必备的、终身适用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以供学生进行学习,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经验,全面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努力实现教育回归生活、课程生活化的目标,首先应从历史教学观念的生活化着手,继而是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再是教学模式的生活化和教学手段的生活化,以期让学生的高中生活丰富多彩。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学生活化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历史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及其未来生活相联系,教育学生从历史角度观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真正学好和理解好历史知识打好坚实基础。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今天对历史的研究和探讨可以认识过去、认识社会、认识人生,历史学科明确提出历史教学必须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体现生活化。如何实现《课程改革纲要》中的教学生活化理念,如何令学生对远离现实的历史事件、难以理解的历史问题产生兴趣并愿意去探究学习,发现历史事件中的人生启示,都是高中历史教师在开展生活化教学中所要解决的问题。
一、历史教学观念的生活化
“生活化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掘与生活相关的学科知识,以生活为中心,寓生活中的问题于教学中。强调用理论知识阐述现实生活现象,使抽象的知识得以具体化。实现历史教学生活化,首先是实现教师教学观念的生活化。课程改革说到底就是教学观念的改革转化,这要求我们重新认识学生的成才观和历史成就观。我们对历史学科应有一个准确的定位,通过历史的学习为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创造条件。高中历史教学课堂上,应把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带到学生中、课堂上。
要实现教学生活化应做到以下几个转变:一是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二是由“教师”向“学友”转变,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三是由“园丁”向“引路者”转变,教师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引导;四是由“教书匠”向“探究者”转变,从单调刻板的授业解惑转向探究如何让教学更风趣、易接收。这样跨过了传统束缚的藩篱,响应了与时俱进的号召,紧跟了时代的步伐,才能从容面对现代高中历史教学从内容、模式、手段等方面的改变,体味其中的快乐和成功。
二、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2010年1月,7级地震袭击了加勒比海岛国海地。震中距首都太子港仅16公里,这个国家几乎一片废墟,25万人在这场骇人听闻的灾难中丧生,引发了全世界的关注。这件惨痛的历史事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从经济史上看,被地震袭击的国家经济欠发达,难以提早建立地震预警机制;从政治史上看,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受灾国家的政治结构出现新的变化,而援助国的赈灾也带上了浓厚的政治色彩,也成了各赈灾国突显经济实力、外交战略、国际形象的舞台。这些分析,可以联系岳麓版必修一“跨世纪的世界格局”一课,联系两极格局瓦解后的当今世界形势,让学生通过他熟悉的世界大事来体会当今世界的多极化趋势及国际关系。如果按照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这些身边的历史就将真的成为“历史”。
“照本宣科”式的教学,过于注重知识点的落实和重难点的把握,而忽视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理解、体验和感悟,致使教学严重脱离社会生活,同时也人为地建立了学生和教师之间交流的障碍。在历史教学中,不扩充课外知识,只靠枯燥的教条、僵硬的教材内容,是无法生动地揭示历史和社会生活的联系,也无法给予学生鉴古知今的启迪。而如果从生活入手,必将引起学生对历史的浓厚兴趣,逐步学会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分析、解决历史和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三、历史教学模式的生活化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指出:“教育者必须尊重未成年状态。”只有以尊重为前提,才能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才能实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生活的主体的理念。创造民主、平等、和谐、自由的生活化学习氛围,使学生和教师之间有一个平等的交流平台,有助于知识的接收,也使历史学科成为学生体验、探寻的精神家园。
创设特定的生活化的历史情境,可以使学生参与其中,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如讲述岳麓版必修三“笔墨丹青”中“民间风情”的内容时,教师在重点讲述宋代以后,商业兴盛、城市发展和文化普及、民间文化日益繁荣后,可让学生假设自己是北宋画家张择端,来畅游北宋都城汴梁,充分发挥想象,领悟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实现历史课堂教学的情感目标和历史教育的功能。
再如,讲述岳麓版必修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课中“农业生产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时,可以播放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并以懒羊羊为例,让学生展开丰富想象,联结所学知识。以前羊村搞大锅饭,懒羊羊一天只想着吃好东西,不爱劳动,没有自己生产劳动的积极性。进而联系改革前我国农村的状况,导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怎样才能调动懒羊羊的生产积极性呢?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讨论中引导学生得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以及意义。这样的学习氛围生动、活泼,能让学生动起来,使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增强学习兴趣。
四、历史教学方法的生活化
历史具有过去性的特点,历史人物、事件与现代学生之间有着遥远的距离。因此,教师在进行历史授课时,必须运用多种方法还原历史事件,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教学手段生活化的教学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思维、想象和创造空间,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悟,适应学生发展认知的内在要求;采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将学生由被动的听众变成主动参与的演员,将教师的讲台变成学生的舞台。教师也可以通过现场讨论、组织还原演示历史事件的情景,借用相近的民族服饰宣讲当时的服装文化等。
如讲述岳麓版教材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二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时,教师可创设历史情境,带领学生穿越回古代的秦国。可由一名学生扮演秦始皇,一名学生扮演丞相王绾,一名学生扮演廷尉李斯,其余学生代表众位大臣。联系教材课后的“解析与探究”并指导学生查阅网上资料,课上演出自编历史剧《分封与郡县之争》。通过演出、参与的方式使学生体会两种制度的利弊,进而体会郡县制的作用。这样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和遥远的历史事件在这种特定的条件下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的历史学习。
历史,是一门使人明智的学问,要使学生真正做到“通古贯今”,需要教师在历史教学中特别关注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在对历史的探究中感悟过去,思考现在,展望未来。总之,生活化教学在促进师生情感交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教学过程方面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利华.浅谈如何将历史教学回归生活[J].教学研究,2011,8(12):13-14.
[2]魏嘉宇.中学历史教学的生活化[N].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9(7).
[3]宋学英.探讨生活化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J].现代阅读,2011(10):82-83.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学生活化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历史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及其未来生活相联系,教育学生从历史角度观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真正学好和理解好历史知识打好坚实基础。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今天对历史的研究和探讨可以认识过去、认识社会、认识人生,历史学科明确提出历史教学必须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体现生活化。如何实现《课程改革纲要》中的教学生活化理念,如何令学生对远离现实的历史事件、难以理解的历史问题产生兴趣并愿意去探究学习,发现历史事件中的人生启示,都是高中历史教师在开展生活化教学中所要解决的问题。
一、历史教学观念的生活化
“生活化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掘与生活相关的学科知识,以生活为中心,寓生活中的问题于教学中。强调用理论知识阐述现实生活现象,使抽象的知识得以具体化。实现历史教学生活化,首先是实现教师教学观念的生活化。课程改革说到底就是教学观念的改革转化,这要求我们重新认识学生的成才观和历史成就观。我们对历史学科应有一个准确的定位,通过历史的学习为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创造条件。高中历史教学课堂上,应把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带到学生中、课堂上。
要实现教学生活化应做到以下几个转变:一是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二是由“教师”向“学友”转变,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三是由“园丁”向“引路者”转变,教师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引导;四是由“教书匠”向“探究者”转变,从单调刻板的授业解惑转向探究如何让教学更风趣、易接收。这样跨过了传统束缚的藩篱,响应了与时俱进的号召,紧跟了时代的步伐,才能从容面对现代高中历史教学从内容、模式、手段等方面的改变,体味其中的快乐和成功。
二、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2010年1月,7级地震袭击了加勒比海岛国海地。震中距首都太子港仅16公里,这个国家几乎一片废墟,25万人在这场骇人听闻的灾难中丧生,引发了全世界的关注。这件惨痛的历史事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从经济史上看,被地震袭击的国家经济欠发达,难以提早建立地震预警机制;从政治史上看,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受灾国家的政治结构出现新的变化,而援助国的赈灾也带上了浓厚的政治色彩,也成了各赈灾国突显经济实力、外交战略、国际形象的舞台。这些分析,可以联系岳麓版必修一“跨世纪的世界格局”一课,联系两极格局瓦解后的当今世界形势,让学生通过他熟悉的世界大事来体会当今世界的多极化趋势及国际关系。如果按照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这些身边的历史就将真的成为“历史”。
“照本宣科”式的教学,过于注重知识点的落实和重难点的把握,而忽视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理解、体验和感悟,致使教学严重脱离社会生活,同时也人为地建立了学生和教师之间交流的障碍。在历史教学中,不扩充课外知识,只靠枯燥的教条、僵硬的教材内容,是无法生动地揭示历史和社会生活的联系,也无法给予学生鉴古知今的启迪。而如果从生活入手,必将引起学生对历史的浓厚兴趣,逐步学会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分析、解决历史和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三、历史教学模式的生活化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指出:“教育者必须尊重未成年状态。”只有以尊重为前提,才能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才能实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生活的主体的理念。创造民主、平等、和谐、自由的生活化学习氛围,使学生和教师之间有一个平等的交流平台,有助于知识的接收,也使历史学科成为学生体验、探寻的精神家园。
创设特定的生活化的历史情境,可以使学生参与其中,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如讲述岳麓版必修三“笔墨丹青”中“民间风情”的内容时,教师在重点讲述宋代以后,商业兴盛、城市发展和文化普及、民间文化日益繁荣后,可让学生假设自己是北宋画家张择端,来畅游北宋都城汴梁,充分发挥想象,领悟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实现历史课堂教学的情感目标和历史教育的功能。
再如,讲述岳麓版必修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课中“农业生产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时,可以播放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并以懒羊羊为例,让学生展开丰富想象,联结所学知识。以前羊村搞大锅饭,懒羊羊一天只想着吃好东西,不爱劳动,没有自己生产劳动的积极性。进而联系改革前我国农村的状况,导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怎样才能调动懒羊羊的生产积极性呢?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讨论中引导学生得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以及意义。这样的学习氛围生动、活泼,能让学生动起来,使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增强学习兴趣。
四、历史教学方法的生活化
历史具有过去性的特点,历史人物、事件与现代学生之间有着遥远的距离。因此,教师在进行历史授课时,必须运用多种方法还原历史事件,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教学手段生活化的教学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思维、想象和创造空间,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悟,适应学生发展认知的内在要求;采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将学生由被动的听众变成主动参与的演员,将教师的讲台变成学生的舞台。教师也可以通过现场讨论、组织还原演示历史事件的情景,借用相近的民族服饰宣讲当时的服装文化等。
如讲述岳麓版教材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二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时,教师可创设历史情境,带领学生穿越回古代的秦国。可由一名学生扮演秦始皇,一名学生扮演丞相王绾,一名学生扮演廷尉李斯,其余学生代表众位大臣。联系教材课后的“解析与探究”并指导学生查阅网上资料,课上演出自编历史剧《分封与郡县之争》。通过演出、参与的方式使学生体会两种制度的利弊,进而体会郡县制的作用。这样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和遥远的历史事件在这种特定的条件下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的历史学习。
历史,是一门使人明智的学问,要使学生真正做到“通古贯今”,需要教师在历史教学中特别关注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在对历史的探究中感悟过去,思考现在,展望未来。总之,生活化教学在促进师生情感交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教学过程方面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利华.浅谈如何将历史教学回归生活[J].教学研究,2011,8(12):13-14.
[2]魏嘉宇.中学历史教学的生活化[N].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9(7).
[3]宋学英.探讨生活化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J].现代阅读,2011(10):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