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长征

来源 :今古传奇·故事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oking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团长又接到了演习命令,他没当回事,因为之前也搞过几次演习,把预案拿出来套用就成,反正后勤保障就这点儿事,不比“前线”情况复杂又多变的。
  


  不料,凌晨4點,上级命令又来了:前方战事吃紧,3天内要送一批物资到前线。王团长急忙召集干部开会,地图上显示营地距离“前线”有两千多公里,3天时间足够,车队运上物资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团长,我觉得这次演习不对劲,”参谋长有些不安,“如此高规格的长途输送说走就走,从来没有这先例。”
  王团长也觉得奇怪,但嘴上却说:“演习就是打仗,没有那么多规律可循。现在首长抓实战能力抓得狠,跟以前不一样了。”
  车队上了高速连夜奔赴前线,在临近高岭山脉的某收费口被一群军官拦了下来,为首的大校递过“战场通报”:“这条路昨天被敌机偷袭炸毁,不能再使用了。”
  参谋长黑着脸打开地图现场制定出新的路线,大校又否定了这条路:“这条路最终还是要上高速,不能使用,还有另一条高速现在属于红色地带,不能折返去使用。”
  王团长看看地图再无第三条车队能通过的路线,脸也黑了下来:“首长,莫不是要我们背着物资翻山越岭吧?”大校推心置腹地说:“说实话吧,这次演习是设定在全天候最极端恶劣条件下进行的。首长认为现代化战争中关键时候最不可靠的就是现代化产物,比如,路被炸毁了,车辆不能通行,但任务还在,你咋执行?”前无进路后无去路,王团长咬牙命令部队卸下物资用人力运输,大校又提醒他,这里经常有“敌机”袭击,注意安全,王团长把牙根咬碎:“命令部队着迷彩装,全体上山!”
  于是,整整一个后勤团的兵力扛着各种物资浩浩荡荡地翻越秦岭,茂密的森林很快把这支部队融了进来,这样的安排看似天衣无缝,无奈现在的兵龄结构主要以90后独生子为主,虽然受过军事训练,但猛地就来如此高强度的重装翻山,一个小时后,很多人便趴了窝。
  时间拖不起,王团长命令干部和老兵负担起最重的装备。即使这样,部队仍稀稀拉拉地拖成了一条长线,王团长拿着电台骂开了:“都说咱们后勤部队是养大爷的!外面人误解你们,你们倒是争口气啊!你们有没有看到那个大校看咱们进山的眼神?那是在嘲笑啊!”
  骂归骂,王团长知道自己部队的专业本就不是越野,只得身先士卒扛着弹药箱为战士们做表率,其他人还有什么借口可言?在干部和老兵的带领下,部队加快了行军速度。走到半夜,王团长下令休息俩小时,战士们立马倒头就睡,王团长也累坏了,靠着树打起了盹。
  “有狼!”部队刚刚睡下一会儿,哨兵便发现了情况。王团长被惊醒,急忙查看情况,不远处的山坡,有一群饿狼嗅到人的气味,瞪着惨绿的眼正慢慢地接近他们。
  警卫连立刻压实弹进膛,呈防御队形挡住狼群。山里的狼没见过枪,见到警卫连后不退反进。“上级欺负我们就算了,连狼崽子也来欺负咱们!”参谋长骂了一句。王团长看着狼群,说:“我们要是能活捉它们,让它们替咱们扛箱子该有多好!”
  说归说,狼群还是不紧不慢地冲部队走来,警卫连长请示是否开枪,王团长下了命令:“开枪!”连长瞄准头狼一枪毙命,清脆的枪声在山里分外响亮,没了头狼,整支狼群瞬间散开。王团长看看时间,部队才修整了40分钟,但既然都起来了,继续出发吧。战士们打起精神趁夜翻山,不甘心的狼群不知何时又聚在一起不远不近地跟着,王团长心里乐了:正好,这样就没人敢掉队了。
  部队在山上整整走了一天多,才绕过了那段被“炸毁”的高速公路,一辆军演指挥车正停在路边,王团长走过去问:“请问,前面的路可以用吗?”得到肯定回答后,王团长毫不客气地说:“根据《战争法》 规定,我们有权征用本地车辆,现在我需要启动征用手续。”
  大校伸出拇指,说:“我在这儿等的就是你这句话,如果你直接带着部队离开,我可以直接宣布你们任务失败。”说完,他拿电台命令把车开来,一队军车缓缓出现在众人视野之中,正是自己团里的那些车辆。疲惫至极的战士们顿时兴奋地高呼起来,一扫身上的疲态,连忙把物资装进车中,车队如脱了缰的野马般呼啸着开往前方。
  只是很快新的任务又来了:一处军用信号塔刚好被敌方特工摧毁,上级命令距离最近的后勤部队第一时间赶过去修复。王团长看着所剩无几的时间,决定兵分两路,腾出一辆空车载着通讯连和装备,自己亲自带队赶去修信号塔,参谋长则带着车队继续赶路,他告诉参谋长:“遇鬼杀鬼,遇佛屠佛,必须要在指定时间把物资运到前线!”
  王团长带着连队,赶到被“摧毁”的电台所在地后,头顶差点被气出了白烟,成堆的电缆和架子铺在地上,这哪是修复啊?这分明是让他们重建一座信号塔!在这里等候他们的还是那个大校,大校递过图纸,王团长接过一看,倒吸了一口冷气:13米高?但这是落在军令上白纸黑字的任务,王团长什么也没有说,抓紧时间组织连队分配任务,幸好是建一座三角形内结构的单体建筑,如果是复杂的多形塔体,那么,这一个连的兵力就算累死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建好。
  简单的基部工作已经做好,连队有条不紊地在地面进行塔建工程,一根根钢材被战士們扛来,又拿拳头大小的螺丝固定好,平地瞬间起高塔,高空作业的战士穿好防护坐垫把自己靠在塔上面继续作业。别看后勤部队不善野战奔袭,做自己的老本行却是如鱼得水。
  “团长,部队遇到江面,上级派舟桥连来架桥,桥面长度距离对岸差七米无法再延伸过去,请指示。”
  这边正在如火如荼地重建中,王团长接到了参谋长的请示,王团长明白得很,铺路建桥绝不会出现长度不够的事,肯定又是演习指挥部搞的鬼,已经进入实战状态的王团长想也没想,说:“赶紧沉车开路!必须在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后勤部队有句俗语:医疗累,运输乏,炊事颠勺在举重,通讯建筑当烈士。这句话几乎囊括了后勤部队所有的专业,也道出了高空作业的风险。眼看信号塔快要建成时,塔顶筋疲力尽的老兵又拉上一根重达50多斤的钢材,手腕突然没吃住力,钢材从高空跌落瞬间把老兵带翻,幸好老兵系有安全带,他在高空一荡,头部重重地撞在塔上,晕了过去。几名战士立刻爬上去实施救援,另一组人又上去接替老兵未完成的工程,继续施工。   信号塔建成后,一位县领导模样的人热情地拉着王团长去吃饭,王团长连客套都懒得客套一句,上车带着战士们去追赶大部队。
  王团长赶到江面时,车队刚刚渡过河,车辆没少但所有战士变成了泥人。参谋長说舍不得沉车,试了试水,深7米属于浅滩,空车再加人推的话能通得过,于是大部队在桥上一辆辆卸车推车,才算保住车辆又通过了这条大江。
  王团长虽然没在现场,但能看出其中的难度和艰辛,看着士兵们,他承诺道:“返回营区后休息两天,不响起床号,大家想睡到几点就睡到几点!”战士们其实特别容易满足,只要能睡个懒觉就跟过年一般幸福,人群中爆发出欢呼声,车队发动引擎又启了程,此时距离规定时间还有3个小时,参谋长找出一条乡间近路,王团长拍板说可以。
  地图显示过了那座山就是目的地,王团长的心渐渐舒缓下来:没问题了。但老天爷丝毫没有眷顾这支快累成死人的部队,车队抵达山下一座村庄时,由于路窄躲闪不及轧死了两只散养的羊,部队完全可以把羊扔进车里直接走人,但这样做就成土匪了。这个村子不大,王团长遣人挨家挨户去问是谁家的羊,部队按价赔偿。王团长也走进一座平房,房内一贫如洗,床上躺着一个老太,一个小姑娘正捧着半碗稀粥胆怯地看着他,王团长感到一阵心酸,喊来通信员:“留下返程的,把多余的行军粮全部拿来。还有,叫医疗队来人。”
  很快,医疗兵赶来为老太诊治。参谋长也走了过来,说这是一个极度贫瘠的山村,基本没有壮年劳力,都是些留守老人和儿童。王团长翻出身上所有的钱交给他:“你看着给乡亲们分分吧。”参谋长亦拿出自己的钱放在一起,转身出去了。
  “团长,老太是肠胃病,需要中药调养。咱们物资里倒有特效西药,但我不敢开封。”医疗兵说。
  “记下地址,定期寄中药过来。你们再去看看其他家里有没有需要急救的病号,临走时帮他们看看。”王团长说道。
  随后,整个团自发地排成四列队往箱子里捐钱。突然,一辆吉普车来到这个村庄,下车的赫然是那个大校,王团长永远忘不了他鄙视自己部队的眼神,过去敬礼揶揄道:“首长,部队马上就要抵达目的地,途遇贫困村正在组织医疗救助和捐款,请您指示!”大校还礼,连司机带自己凑了三千块钱递给王团长,开车离去了。
  王团长命令参谋长带几名医疗兵留下继续后面的工作,自己又带队朝最终的目的地驶去。
  “报告师长!我部准时抵达目标地,物资齐全,车辆无损,轻伤一人已送院医治,损耗子弹一枚,杀狼一匹,请您指示!”山那面的平地上,王团长终于带着一个团的泥人见到了自己的师长。
  “稍息!你们辛苦了!”师长对王团长下了命令,又跑到一个人面前说,“司令员同志!我后勤团按命令抵达目标地!请您指示!”
  “全体坐下休息!”王团长一愣,这声音咋这么耳熟?抬头一看,不就是那个大校吗!不对,肩上啥时换成将军衔了?王团长知道军区司令员换人了,难道是他?
  那名“大校”走到席地而坐的部队面前,敬了军礼,半天才开口:“这里没有前线,也没有演习,只有你们这个团和几个摄像头,摄像头那端是全军区的电视会议。军委和人民把副司令员的岗位交给我,我深感压力重大。如今,国家周边不太平,咱们部队屡次亮剑给那些不怀好意的人看。今年,习主席提出重温长征精神,我就想让将士们设身处地地感受一次什么叫长征。想来想去,只有专业全面又非一线作战的后勤保障部队最有说服力。你们没有让我失望,不但克服了种种困难按时完成任务,而且在老百姓面前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当代解放军的风采!”
  司令员说,当时跟地方政府沟通演习事宜时,一个县政府请求部队帮忙建个信号塔,这样山里的百姓最起码能有收音机听了,部队当场答应下来,顺便当成演习任务交给了这支风尘仆仆的后勤部队。
  “不了解你们的都说后勤兵是大爷兵,我在军区大院确实也见过吊儿郎当的后勤兵,今天你們向军区,更向你们自己证明了,你们才是铮铮铁骨的铁军!”司令员有些动情,“最让我感动的是,你们随时随地把百姓的生活放在心里,而不是漠视走之。咱们的前辈当年就是靠着老百姓的支持,才走过长征打下江山的!和平年代久了,我怕你们忘了军人是为战争而生,忘了解放军是为百姓而战。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只有咱们不忘本,不忘初心,这才是我们真正的魂!现在我宣布,全团集体三等功!散会!”
  有史以来后勤团第一次被司令员记功,王团长乐坏了。那边,司令员也笑着对政委说:“一路直播给所有部队看,我的心一直悬着啊!万一这个团中途歇了菜,这不就是给部队宣传负能量了嘛!”
  “这帮小子,我放心了!”最后,司令员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
其他文献
谢小林厌倦了不挣钱的打工生活,决定去做水果生意。做生意不是件容易的事,为了节约成本,他把在乡下的老婆春草带了出来。儿子小涛已经到了上学年龄,就留在老家由父母照顾。    然而没多久,谢小林就发现生意并不好做,卖水果需要一个店铺,位置好的租金太高,位置偏的水果不好卖,即便如此,租金也不便宜,他那点儿积蓄根本不够用。  皇天不负有心人,谢小林找到了一个刚刚改造好的临街店铺。这个店铺虽然房子老旧,可大小
期刊
你大爷不行了!我先过去。”我爸出门前仓促叫醒我。我一个激灵就醒透了,穿上衣服便往大爷家奔去。  我正闷头疾走,突然不小心撞到了一个人。这人一身黑衣,提着个手提箱,在路口左顾右盼。我还没来得及道歉,对方先开口了:“请问林伯顺家怎么走?”林伯顺正是我大爷,估计他也是得到了病危的消息前来探望吧。  “跟我来吧。”说完,我快步钻进另一条胡同。  到我大爷家没一会儿,他就去世了。我爸强打精神筹划丧事,我和堂
期刊
阿峰去参加十周年的同学聚会,看到同学们一个个事业有成,他心里很不是滋味。王大发看到了阿峰的窘迫,说:“哟,这不是阿峰吗,咋混得这么凄惨?”阿峰看着自己一身的地摊货,嘴上却不服输:“你懂什么,我吃的是公家饭,要低调。虽然我只是个小职员,但是很多省部级领导见了我,都得客客气气的。”这次聚会后,同学们都对阿峰另眼相看。    這天,王大发打来电话:“最近市里有个项目在招标,我想争取一下,老同学您看……”
期刊
小魏在国企上班,工资六千出头。妻子阿兰在私企打工,工资也有四千多,但他们得养房养车养孩子,两人的日子还是过得紧巴巴的。  这个月,小魏和阿兰刚拿到工资,就接连收到四张喜帖。    按时下的行情,每个红包至少要包五百块。小魏吓得肝都颤了——要是这么算下来,这个月他们连喝稀饭的钱都剩不下了!  小魏思来想去,终于一拍大腿:“为今之计,只有‘啃老’了!”阿兰迟疑了:“这……不合适吧?”  小魏脸皮也有些
期刊
丽春从小就喜欢占小便宜。12岁时,妈妈叫她到地里摘菜,她顺手就把别人菜地里的菜都装到了自己的篮子里。  18岁那年,丽春去城里走亲戚。她准备回家时,在车站里遇到一个陌生男子,对方提出可以免费送她回老家。丽春一听能省钱,当即就答应坐他的车。谁知,那男子心怀不轨,骑着摩托将丽春往偏僻处带。好在丽春机灵,趁着男人上厕所的空当,将男人的摩托骑走,然后平安无事地回了家。从此以后,丽春更加得意于自己占小便宜的
期刊
城西剧院,是专为游人演出的剧院,演的多是本地的小剧。每到旅游旺季,剧院广场人头攒动,一派繁荣的景象。麻铿在广场逛了一会儿,看到穆欧姗姗来迟,立刻迎了上去:“美女,大木偶剧还有半个小时就要开演了,我陪你看大木偶戏去。”    “好,我们走吧。”穆欧的声音就像智能语音回复的声音一样,吐词清晰。麻铿被她迷住,这声音也是原因之一。  走进剧场,穆欧落落大方,同麻铿坐在一起。麻铿挨着穆欧,有一种幸福的感觉。
期刊
唐古拉山垭口高达5072米,过了西大滩,就进了“鬼门关”。2003年5月,为了修建青藏铁路,青年测量工黄胜来到了高原。这天早上,他和工友劉扬开车去无人区复测桩位,听说那里有狼、棕熊和成群的藏羚羊。  车开到了目的地,他们却不敢下车,因为在一个桩位旁卧着一头“狮子”。    刘扬打趣说:“那其实是头狼,长得拉风,发型像狮子。”  黄胜仔细一看,那确实是一只灰色的大公狼,正用阴狠的目光盯着他们。就这样
期刊
唐宗宁和孙英的女儿唐艺艺要结婚了,这本来是件喜事,但他们却一点儿都高兴不起来。  唐宗宁和孙英从20年前就开始盘算著要等女儿结婚时,把他们这些年送出去的红包收回来,为此,他们还专门弄了一个记账本,将每次送出的红包金额都记了下来。  谁知,他们的准女婿饶建明却说:“我和艺艺商量了,准备办一个不收红包的婚宴。现在有钱人都时兴举办不收份子钱的婚宴,以显示举办者的身份。我这些年赚了不少钱,完全能办得起。”
期刊
周末,一个城里人开着车在乡间小路上转悠。车子在一片绿油油的菜园旁停了下来,从车内钻出来一位肥头大耳的中年男人,举着手机,对菜地一陣拍。    老周蹲在門外抽烟,抬眼看见有人在给菜园拍照,觉得很奇怪,忙走过去看了个究竟:“这位老弟,你这是在干啥?”城里人收起手机,转头看到了老周,微笑着回答:“大哥,我看到菜园感觉很亲切,就停车来拍照。”  “老弟,看样子你是城里人,对我们乡下啥东西都感兴趣。这样吧,
期刊
老刘在公司工作已有30年光景,这30年同事结婚、生子、乔迁、满月,各种请帖,老刘红包拿得心都在滴血了,但是自己又收不回——老劉老伴死得早,唯一的儿子又跑到国外去了,丢下老刘一个人孤苦伶仃。    按理說老刘还是有机会收回喜酒钱的,那就是自己每逢十年的大生日。可要怪就怪自己爹娘生他的时候没掐对月份,老刘的生日刚好是公司过年休假的时候,每次还没等老刘把请帖发出来,公司的同事就带着一家人出去旅游了,搞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