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生殖细胞瘤的疗效分析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nny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分析对比颅内生殖细胞瘤各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总结经病理证实的35例颅内生殖细胞瘤。结果 手术切除32例,其中死亡3例,手术活检6例;术后行放疗26例,其中4例接受化疗。随访15例,包括肿瘤活检后行放疗4例,均恢复正常生活;肿瘤切除术后未行放疗或化疗2例,症状改善;肿瘤切除术后行放疗或化疗9例,3例恢复正常生活,3例症状改善,1例症状加重,2例肿瘤复发而死亡。结论 颅内GCT的首选治疗方法是放疗,采用局部肿瘤照射,无脑脊髓播种者不做脑脊髓轴放疗。
   【关键词】 生殖细胞瘤 放射治疗 神经外科手术
   【中图分类号】 R45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5)01-0034-01
  颅内生殖细胞瘤(germ cell tumor,GCT)是来源于原始胚胎生殖细胞的肿瘤,按WHO分类标准分为五种类型:①胚生殖瘤;②畸胎瘤;③内胚窦瘤;④绒毛膜癌;⑤胚胎癌,后四种又合称为非生殖性生殖细胞瘤。颅内GCT多发生于松果体区、鞍上区,手术切除难度大,死亡率较高。近几年,对颅内GCT的组织发生及其生物学特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临床上综合运用手术、放疗及化疗,明显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本文通过对35例经病理证实的颅内GCT的疗效分析,讨论颅内GCT诊断和治疗上的进展。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35例经病理证实的颅内GCT,男性23例,女性12例,男女比例为1.9:1。患者年龄为3~35岁,平均13.5岁,10~17岁占74%。病程半月至六年,平均1.5年,1.5年以下占66%。
  1.2 肿瘤的部位和大小:病灶位于鞍区12例(34%),基底节8例(23%),三脑室5例(14%),松果体区4例(11%),下丘脑和额顶叶3例(9%),四叠体、胼胝体和侧脑室各1例(3%)。病灶最大径为2~10cm,平均4cm,其中鞍区2~4cm(平均3.1cm),基底节3~7cm(平均4.7cm),松果体区2~5cm(平均4cm)。最大一例病灶位于右侧脑室,达10×8×8cm3。病灶多为单发,2例多发,1例为胚胎癌,左额顶有两处病灶;1例为畸胎瘤,三脑室有两处病灶。
  1.3 临床表现:头痛呕吐22例(63%),视力下降20例(57%),多饮多尿19例(54%),偏瘫10例(29%),视野障碍8例(23%,双颞侧偏盲4例,对侧同向偏盲、右颞侧偏盲、双鼻侧偏盲和管状视野各1例),复视7例(20%),小脑性共济失调5例(14%),内分泌系统症状(性早熟或性征发育不良、发育迟缓、月经紊乱等)5例(14%),偏身感觉障碍3例(9%),双眼上视不能3例(9%),其他还有Argyll-Robertson瞳孔2例,不自主运动、嗜睡和昏迷各1例。
  1.4 影像学检查:35例患者中行CT平扫26例,病灶呈低密度7例,等密度7例,高密度5例,混杂密度7例,其中伴有钙化者10例,囊变者4例。行CT增强扫描10例,均匀强化4例,不均匀强化6例。行MRI检查27例,T1w低信号10例,等信号6例,混杂信号11例,T2w等信号2例,高信号17例,混杂信号8例。行MRI增强检查12例,均匀强化6例,不均匀强化6例。35例患者中仅行CT扫描有11例,其中5例提示为GCT,而其余6例则分别怀疑为颅咽管瘤(3例)、垂体瘤(1例)、脑膜瘤(1例)和脉络丛乳头状瘤(1例)。仅行MRI检查有12例,其中4例提示为GCT,而其余8例则分别怀疑为胶质瘤(5例)、颅咽管瘤(2例)和垂体瘤(1例)。既行CT扫描又做MRI检查有15例,其中10例提示为GCT,而其余5例则分别怀疑为颅咽管瘤(3例)和胶质瘤(2例)。
  1.5 病理学检查:手术或活检后病理示胚生殖瘤有28例,其中3例恶性;畸胎瘤5例,其中2例恶性;胚胎癌1例;内胚窦瘤1例。未见绒癌。1例胚生殖瘤和1例胚胎癌合并有颅咽管瘤。
  2 治疗方法和结果
  35例患者均行肿瘤开颅切除术或活检术,12例鞍区肿瘤,采用额部冠状切口9例,经蝶入路1例,立体定向和经蝶活检各1例。8例基底节区肿瘤,采用颞叶入路3例,翼点2例,额叶1例,立体定向活检2例。5例三脑室肿瘤,采用额部冠状切口3例,翼点1例,顶枕1例。4例松果体区肿瘤采用枕下入路3例,枕叶1例。3例下丘脑肿瘤采用额部冠状切口、翼点和立体定向活检各1例。3例额顶叶肿瘤采用额顶、翼点和立体定向活检各1例。1例侧脑室肿瘤行翼点入路,1例四叠体肿瘤行枕下入路,1例胼胝体肿瘤行额部冠状切口。35例患者有6例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VP分流术)解除脑积水后再行肿瘤切除或活检术。8例肿瘤全切除,2例次全切除,11例大部分切除,11例部分切除,6例为活检。术后3例死亡,1例三脑室畸胎瘤,术后第1天昏迷,双侧瞳孔散大,经脱水降颅内压治疗后神志转清,术后第5天突发呼吸困难,再次昏迷,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无效而死亡;1例右基底节胚生殖瘤,术后偏身感觉障碍、偏瘫、偏盲症状加重,出现尿崩,术后第2天CT检查提示术野出血施行去骨瓣减压术,术后第3天出现脑疝,呼吸心跳衰竭而死亡;1例鞍区生殖细胞瘤,术后一月出现脑积水伴颅内感染而死亡。
  26例术后接受放射治疗,其中6例是肿瘤活检者。 22例用直线加速器或60钴治疗机放疗,局部照射平均剂量40Gy,分32次照射, 其中3例还作脊髓照射,平均剂量30Gy,分16次照射。4例接受r-刀治疗,其中1例在术前两次r-刀治疗,术后又接受直线加速器放疗,1例在r-刀治疗后四月再接受直线加速器放疗。
  4例术后行放疗者又接受化疗,用甲环亚硝尿化疗3例,阿糖胞酐化疗1例。
  32例肿瘤切除的患者除术后死亡的3例外,9例未接受放、化疗,其中4例出院时症状较入院时改善;20例接受放疗,其中3例还结合甲环亚硝尿化疗。获完整随访资料15例,随访时间从3月至7年,平均2.4年,其中肿瘤活检后行放疗4例,均恢复正常生活。肿瘤切除术后未行放疗或化疗2例,症状都改善。肿瘤切除术后行放疗或化疗9例,3例恢复正常生活,3例症状改善,1例症状加重,2例肿瘤复发而死亡,其中1例为松果体恶性畸胎瘤,肿瘤作全切除后行放疗,术后6月肿瘤复发;1例为鞍区生殖细胞瘤,肿瘤作大部切除后行放疗、化疗,术后3月发现有脊髓播种。   3 讨论
  颅内生殖细胞瘤较为少见,约占颅内肿瘤0.4%~3.4%,其中以胚生殖瘤居多,本组为76%,与国外报道相近,其次为畸胎瘤占16%,胚胎癌、内胚窦瘤及绒癌较少见。GCT好发于儿童,本组患者平均年龄13.5岁,10~17岁占74%,男女性别比为1.9:1。本组多发生于鞍上区,其次是基底节、三脑室和松果体区。肿瘤部位多邻近脑室系统或位于脑室系统内,常可引起阻塞性脑水肿,患者的临床表现以颅内压增高症、视力视野障碍和多饮多尿者多见。
  CT和MRI表现多能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但鞍区GCT应注意与颅咽管瘤、垂体瘤和脑膜瘤等鉴别,本组鞍区肿瘤12例有5例术前诊断为颅咽管瘤,因为部分GCT 也可以发生囊变、钙化,与颅咽管瘤鉴别较难,1例术前诊断为垂体瘤。基底节肿瘤应注意与胶质瘤鉴别,基底节肿瘤8例,有5例术前诊断为胶质瘤,基底节GCT的CT、MRI表现与胶质瘤类似,但多无瘤周水肿,可作鉴别。松果体区肿瘤4例,均在术前明确诊断。
  绝大多数GCT对放疗敏感,放疗是GCT的首选方法。考虑颅内GCT可通过脑室及蛛网膜下腔转移至脊髓,除了局部照射外,还作脊髓预防性照射。本组有2例发生肿瘤脊髓播种,1例鞍区胚生殖瘤,术后3月发生脊髓播种;1例左额顶胚胎癌,术后3年及5年两次脊髓转移。但放疗剂量的加大,放疗并发症也加重。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通过放疗化疗联合治疗减少局部肿瘤照射的剂量,将局部剂量从50Gy降低至40Gy左右,也能有效地缩小瘤体,控制GCT的脑脊髓播种及复发[1]。
  术后放疗和化疗联合者疗效较好。本组3例放疗后用甲环亚硝尿化疗,症状均改善。罗世祺等(1995年)报道采用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长春新碱和氨甲喋呤)与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博来霉素和顺铂)联合治疗,经常规局部放疗及两疗程化疗后,8例颅内GCT患者4例肿瘤完全消失,4例肿瘤缩小90%~95%。[2]国外最常用的化疗方案为依托泊甙和顺铂,也有用依托泊甙和碳铂,依托泊甙、长春碱和博来霉素联合使用等。
  总之,颅内GCT的首选治疗方法是放疗,采用局部肿瘤照射,无脑脊髓播种者不做脑脊髓轴放疗。化疗可作为放疗的辅助治疗以降低放疗剂量,减轻并发症。手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明确肿瘤的性质为联合放疗化疗提供依据,除成熟的畸胎瘤外无需做到手术全切。
  参考文献
  [1]Baranzelli MC,Patte C,Bouffet E,Couanet D,et al. Nonmetastatic intracranial germinoma:the experience of the French Society of Pediatric Oncology. Cancer. 1997 Nov 1;80(9):1792-7.
  [2]修波,刘宗惠,田增民,等.立体定向间质照射治疗颅内生殖细胞瘤.解放军医学杂志,1996年第21卷第1期:60-1.
其他文献
数以亿计的农民外出就业、进城务工,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农民收入的增长、城市化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他们已经成为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但是他们在为中
【目的】筛选对梓醇具有转化能力的真菌菌株,并对转化产物进行生物学活性测定及分离鉴定。【方法】用PDA固体培养基从地黄重茬土壤样品中分离纯化具梓醇转化能力的真菌菌株,
【摘 要】 目的:通过持续质量改进减少对逆行岛状筋膜蒂指背皮瓣修复同指指端缺损术后的疼痛及治疗依从性。方法:对2011年2月至2015年1月进入我院的78名患者的术后疼痛及治疗依赖性进行调查研究以及对该院50名护理工作者进行质量改进。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的78名患者的疼痛及治疗依从性,术后72h内其疼痛均在5分一下,术后在24h内,48h内,72h内的疼痛均在4.8、3.2、2.9分,患者对治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硝普钠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使用硝普钠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37例患者的护理实践,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各项护理措施的实施,确保硝普钠药力作用的安全有效发挥。结论:合理应用硝普钠,正确实施护理,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充血性;硝普钠;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
高品质的产品,谙熟品牌理念,市场运作娴熟,合理运用新媒体渠道,仅用三年,就让“土豆姐姐”成为网络知名人物,让“涌泉居”土豆迅速虏获消费者的心.
农村土地托管,是指部分不愿或无能力耕种的农户把土地托给供销社等合作组织或种植大户,并由其代为耕种管理的做法。土地托管可以在不改变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提高农业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水平。农村土地托管最初自发产生,近些年逐渐得到重视。尤其是在当前农产品市场持续低迷,粮食价格较往年明显下跌,农村土地流转理性回归的情况下,土地托管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和生命力,其背后缘由与发展取向值得深究。近期,我们
【摘 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探查方法在非创伤性急腹症中治疗效果的优越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非创伤性急腹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行腹腔镜探查方法治疗,对照组行传统剖腹探查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平均诊断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平均手术时间、术后术后平均恢复时间以及平均诊
7月18日上午9时,在河南省卫辉市狮豹头乡政府大院内,5名贫困学生第六次领取了河南孟电集团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侯丙保送来的千元红包,还有米、面、油、书包、文具等物品。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