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就是要调动全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整个数学过程,获得主动发展和全面发展。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善于质疑,让他们在课堂中“想问”“敢问”“好问”“会问”是调动其学习主动和积极性,参与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一环。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好方法,现简单介绍如下:
一、在课堂上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想问”
在教学工作中,经常有教师议论:“现在的学生太懒了,学问学问,随学随问。可学生就是不问,即使不会也不问,真拿他们没办法。”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对教师即迷信又崇拜,学生对困惑即渴望质疑但又害怕“出错”。思维活动总不能跳出我们教师预先设计好的“圈子”,同时又怕因为质疑遭到教师的训斥。因此学生已习惯与被动地、无条件地接受知识,不敢向教师质疑,更不敢向课本质疑。因此我在课堂上积极的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去质疑,使质疑成为学生的自身需要。因为学生对在困惑中获得的知识会理解更透,印象更深。所以我在教学中就抓住一个“巧”字,掌握一个“活”字,根据具体情况,积极创设情境,学生就乐于将自己的疑惑提出来。另外,我在教学设计中还对学生的质疑有充分的考虑,做到心中有数、“案”中有人。给学生的质疑创造了良好的机会,提供了充足的空间。
二、想方设法营造氛围,使学生“敢问”
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积极主动性发挥的前提,它能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使学生处于一种宽松的心理环境中。对学生心情舒畅,就能迅速的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乐于思维,敢于质疑。因此,我们教师要与学生角色平等,变“一言堂”为师生互动,在课堂上我始终以饱满的热情、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对学困生更因该倾注以爱心和耐心,使其深刻地感受到教师的厚爱和关注,真正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缩短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角色距离,建立朋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其次,要允许学生质疑“出错”。这是学生敢于质疑的前提。例如,在学习“百分数应用题”时,我出示了这样一体题:“一个班学生人数不超过五十人,其中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百分之八十,问这个班最多有多少人,男女生各有多少人?”学生见了这道题,当时即向我提出:“这道题未曾告诉具体人数,无法回答。”还有的学生提出:“告诉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百分之八十这个条件。又应该如何求出男女生各有多少人?”这时,我反问学生:“学生的人数应该是什么数?”学生回答:“学生的人数应该是整数。”我又启发学生:“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百分之八十,这百分之八十化成分数是多少?”我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学生经过讨论,也很快得出结论:因为百分之八十等于五分之四,四加五等于九,因此这个班的人数最多是四十五人,并很快求出了这个班男女生的人数。我们教师善问只是为学生树立了“问”的榜样,而“善待问”才为学生的质疑提供了可能。
三、培养良好习惯,使学生“好问”
在数学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想质疑,敢质疑,还要让学生主动质疑。当学生的思维停止或处于消极状态时,我们教师要巧妙地进行激活,启动学生思维的内驱力。如教学“圆的面积”时,许多学生局限于课本的推导方法,而不思创新。这时我向学生提问:还能将圆拼割成其它图形而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跃跃欲试,并先后将圆转化成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探索和创造,推导出了圆的面积。在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后,你会想到什么性质?一个学生顿时举手:我想起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性质。另一个学生说:老师,为什么在“商不变性质”中没有“同时乘以或者同时处以相同的数”而用“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的说法?又有学生说:小数的基本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有联系吗?学生质疑的情绪极其高涨,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我则给予适当的点拨,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它们的联系和区别。牢固地掌握了比的基本性质。教师导之有方,常导不懈,学生便能自获其知,自曾其能。
四、教给学生方法,使学生“会问”
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学会是前提,而让学生会学才是目的。我们要让他们会问、敢问、好问、但是更应该让他们会问。要使学生认识到不会问就不会学习,会问才是具备质疑能力的重要标志。因此,我们教师要做好示范。学生的一切活动都是从模仿开始的“言传身教”。同时,我们应该使学生明确在哪儿找疑点。我们教师要教会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过程中、算理的推导过程中、解题思路的分析过程中、动手操作的实践中等进行质疑。同时,我们教师还要启发学生会说,说错了重说;说不完整的,自己或同学补充;没有想好的,想好再说;有不同意见的可以当堂进行争论,自由发表意见,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口语交际氛围,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发表自己的意见。
一、在课堂上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想问”
在教学工作中,经常有教师议论:“现在的学生太懒了,学问学问,随学随问。可学生就是不问,即使不会也不问,真拿他们没办法。”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对教师即迷信又崇拜,学生对困惑即渴望质疑但又害怕“出错”。思维活动总不能跳出我们教师预先设计好的“圈子”,同时又怕因为质疑遭到教师的训斥。因此学生已习惯与被动地、无条件地接受知识,不敢向教师质疑,更不敢向课本质疑。因此我在课堂上积极的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去质疑,使质疑成为学生的自身需要。因为学生对在困惑中获得的知识会理解更透,印象更深。所以我在教学中就抓住一个“巧”字,掌握一个“活”字,根据具体情况,积极创设情境,学生就乐于将自己的疑惑提出来。另外,我在教学设计中还对学生的质疑有充分的考虑,做到心中有数、“案”中有人。给学生的质疑创造了良好的机会,提供了充足的空间。
二、想方设法营造氛围,使学生“敢问”
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积极主动性发挥的前提,它能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使学生处于一种宽松的心理环境中。对学生心情舒畅,就能迅速的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乐于思维,敢于质疑。因此,我们教师要与学生角色平等,变“一言堂”为师生互动,在课堂上我始终以饱满的热情、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对学困生更因该倾注以爱心和耐心,使其深刻地感受到教师的厚爱和关注,真正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缩短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角色距离,建立朋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其次,要允许学生质疑“出错”。这是学生敢于质疑的前提。例如,在学习“百分数应用题”时,我出示了这样一体题:“一个班学生人数不超过五十人,其中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百分之八十,问这个班最多有多少人,男女生各有多少人?”学生见了这道题,当时即向我提出:“这道题未曾告诉具体人数,无法回答。”还有的学生提出:“告诉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百分之八十这个条件。又应该如何求出男女生各有多少人?”这时,我反问学生:“学生的人数应该是什么数?”学生回答:“学生的人数应该是整数。”我又启发学生:“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百分之八十,这百分之八十化成分数是多少?”我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学生经过讨论,也很快得出结论:因为百分之八十等于五分之四,四加五等于九,因此这个班的人数最多是四十五人,并很快求出了这个班男女生的人数。我们教师善问只是为学生树立了“问”的榜样,而“善待问”才为学生的质疑提供了可能。
三、培养良好习惯,使学生“好问”
在数学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想质疑,敢质疑,还要让学生主动质疑。当学生的思维停止或处于消极状态时,我们教师要巧妙地进行激活,启动学生思维的内驱力。如教学“圆的面积”时,许多学生局限于课本的推导方法,而不思创新。这时我向学生提问:还能将圆拼割成其它图形而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跃跃欲试,并先后将圆转化成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探索和创造,推导出了圆的面积。在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后,你会想到什么性质?一个学生顿时举手:我想起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性质。另一个学生说:老师,为什么在“商不变性质”中没有“同时乘以或者同时处以相同的数”而用“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的说法?又有学生说:小数的基本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有联系吗?学生质疑的情绪极其高涨,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我则给予适当的点拨,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它们的联系和区别。牢固地掌握了比的基本性质。教师导之有方,常导不懈,学生便能自获其知,自曾其能。
四、教给学生方法,使学生“会问”
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学会是前提,而让学生会学才是目的。我们要让他们会问、敢问、好问、但是更应该让他们会问。要使学生认识到不会问就不会学习,会问才是具备质疑能力的重要标志。因此,我们教师要做好示范。学生的一切活动都是从模仿开始的“言传身教”。同时,我们应该使学生明确在哪儿找疑点。我们教师要教会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过程中、算理的推导过程中、解题思路的分析过程中、动手操作的实践中等进行质疑。同时,我们教师还要启发学生会说,说错了重说;说不完整的,自己或同学补充;没有想好的,想好再说;有不同意见的可以当堂进行争论,自由发表意见,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口语交际氛围,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发表自己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