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内心电图在下腔静脉PICC尖端定位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q5296328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由于各种原因不能经上腔静脉而在下腔静脉中进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患者,总结应用腔内心电图辅助技术在下腔静脉PICC尖端定位中特异性P波形态的变化规律。

方法

根据入排标准,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通过股静脉插入中心静脉导管,采用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在置管过程中辅助定位的方法。对照组使用体外测量方法通过股静脉插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全部拍摄胸腹部X线平片,比较两组导管尖端到位率,统计观察组心电图定位技术在下腔静脉PICC中出现特异性P波形态变化的规律。

结果

对照组一次性置管导管尖端到位率86.7%,观察组一次性置管导管尖端到位率为10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观察组30例出现特异性P波形态学改变,总结了特异性P波形态变化的规律。

结论

腔内心电图辅助定位技术可用于定位经股静脉穿刺PICC尖端的精准位置,显著提高了一次性置管的成功率。故此技术应用于PICC经股静脉穿刺达下腔静脉,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其他文献
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甲烷的含量持续上升,对甲烷这种温室气体的研究已经成为当今研究全球变化中的重点。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植被类
近年来,伴随着移动通信系统快速发展,室内无线定位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的焦点。室内定位技术主要应用于车站、医院、机场、商场、博物馆等环境,其服务可以帮助应对引导、跟踪、
为了获得有活性的hsTRAIL蛋白,本实验对hsTRAIL包含体进行了复性的研究。通过对hsTRAIL包涵体洗涤条件的研究,使蛋白纯度提高到90%以上,并确定了其简单适宜的复性方法,纯度达98%。
蜂窝移动通信技术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已经发展到了以宽带、多媒体业务为标志的第三代技术阶段。目前主流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包括WCDMA、CDMA2000和TD-SCDMA技术。本文着重
遥感图像融合作为图像融合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将不同遥感传感器采集的全色图像和多光谱图像采用一定的融合算法结合起来,获得既有高的空间分辨率又有高的光谱分辨率的遥感图像。图像融合的目的简单来说就是充分利用图像间的互补信息,消除图像间的冗余信息,突出其有用信息,最终得到更具价值信息的图像。基于多分辨率分析的图像融合是目前广泛采用并行之有效的融合算法。基于多分辨分析的遥感图像融合就是将遥感图像在不同
在广播电视、电信和计算机相关领域,融合始终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而IP已经成为了实际中的“融合层”,与此同时自适应编码调制也被绝大多数的物理层标准所采用。传统的数字多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