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硝普钠与酚妥拉明治疗急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定2018年7月到2019年3月本院收诊的62例急诊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远程随机法分为对照组31例(单纯酚妥拉明)与观察组31例(硝普钠 酚妥拉明),比较两组急诊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77%)高于对照组(77.42%)且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硝普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方法可有效提高急诊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心力衰竭;酚妥拉明;硝普钠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 2019) 03-0239-02
前言
临床上,心力衰竭诱发原因主要与冠心病患者病情进展有一定关联[1],近几年随着国内老龄化问题严重,急诊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数量相对较多,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为保证该合并症患者生存质量,现阶段常采用硝普钠与酚妥拉明药物作相应静脉注射治疗,可通过减低患者动脉压、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达至提高其疗效的目的。本文为系统研究、分析硝普钠联合酚妥拉明疗法在急诊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现作如下报告。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定2018.07.19-2019.03.24期间本院收诊的急诊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总计62例,远程随机法分为两组,采用硝普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方法的一组(31例)作为观察组,使用单纯酚妥拉明治疗方法的一组(31例)作为对照组。【性别】观察组女9例,男22例,对照组女11例,男20例;【年龄】观察组33-75岁,平均为(53.84±6.65)岁,对照组34-73岁,平均为(53.67±6.57)岁。比较以上一般资料,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纳入标准】(1)经临床检查、诊断,62例研究对象均符合急诊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病况。(2) 62例研究对象均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已知情同意。【排除标准】(3)休克、哮喘、过敏体质或肺源性心脏病。(4)失语、智力低下、视听障碍或精神分裂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单纯酚妥拉明,方法:予以患者酚妥拉明药物作静脉滴注治疗,初始剂量根据患者体质量而定,每千克O.I毫克,剂量随注射时间逐步递增,每lOmin加增0.1毫克,最高剂量为每千克体质量2毫克,期间可视患者症状酌情调整剂量。连续给药三天。该药物批准文号为H20043485,生产厂家为海南普利制药公司。
1.2.2 观察组
硝普钠与酚妥拉明,方法: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患者硝普钠药物作静脉滴注治疗,初始剂量根据患者体质量而定,每千克0.5μg,剂量随注射时间逐步递增,每Imin加增剂量0.5μg,最高剂量为每千克体质量3μg,期间可视患者症状酌情调整剂量。连续给药三天。该药物批准文号为H20143166,生产厂家为仲景宛西制药公司。
1.3 观察指标
观察评测两组急诊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療有效率指标数据。治疗有效率:心功能、临床体征无变化,视为无效;心功能(减低1级)、临床体征有所好转,视为部分缓解;心功能(减低1-2级)、临床体征显著改善,视为完全缓解。治疗有效率=(部分缓解 完全缓解)例数/31*100%。
1.4 统计学处理
SPSS 21.0软件统计数据,计数资料上,两组急诊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用“百分数”表示(卡方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两组急诊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77%)高于对照组(77.42%)且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冠心病是一种可明显影响患者心肌电生理活动、正常收缩的心内科常见病[2],其常见并发症多为心力衰竭,两种疾病合并下患者病死率较高,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目前临床治疗该病主要依靠酚妥拉明与硝普钠,前者是一种可有效减低患者血管外周阻力、增加患者血管容量、扩张患者动脉静血管的非选择性a-受体阻断药物[3],微循环改善效果较佳,但单一使用易导致患者增加心肌耗氧量、加快心率。故现阶段该药物多与硝普钠联合使用.硝普钠是一种具有维持患者心排出量、扩张患者血管作用的有效药物,其心肌耗氧量不高,可有效稳定患者心功能紊乱状况,效果显著。如表1所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77%)高于对照组(77.42%)且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急诊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期间应用硝普钠与酚妥拉明药物,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水平与预后效果,疗效安全性显著,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刘超.血栓通注射液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流变学及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2018,13( 3): 672-675.
[2]张松雨,李纲,李燕等.稳o颗粒联合倍他乐克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患者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的影响[J].中医学报,2018, 33(5):865-869.
[3]王丹,汪砚雨,刘相勇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浆Ω一3脂肪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意义[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7,27(11):50-53.
【关键词】心力衰竭;酚妥拉明;硝普钠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 2019) 03-0239-02
前言
临床上,心力衰竭诱发原因主要与冠心病患者病情进展有一定关联[1],近几年随着国内老龄化问题严重,急诊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数量相对较多,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为保证该合并症患者生存质量,现阶段常采用硝普钠与酚妥拉明药物作相应静脉注射治疗,可通过减低患者动脉压、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达至提高其疗效的目的。本文为系统研究、分析硝普钠联合酚妥拉明疗法在急诊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现作如下报告。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定2018.07.19-2019.03.24期间本院收诊的急诊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总计62例,远程随机法分为两组,采用硝普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方法的一组(31例)作为观察组,使用单纯酚妥拉明治疗方法的一组(31例)作为对照组。【性别】观察组女9例,男22例,对照组女11例,男20例;【年龄】观察组33-75岁,平均为(53.84±6.65)岁,对照组34-73岁,平均为(53.67±6.57)岁。比较以上一般资料,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纳入标准】(1)经临床检查、诊断,62例研究对象均符合急诊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病况。(2) 62例研究对象均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已知情同意。【排除标准】(3)休克、哮喘、过敏体质或肺源性心脏病。(4)失语、智力低下、视听障碍或精神分裂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单纯酚妥拉明,方法:予以患者酚妥拉明药物作静脉滴注治疗,初始剂量根据患者体质量而定,每千克O.I毫克,剂量随注射时间逐步递增,每lOmin加增0.1毫克,最高剂量为每千克体质量2毫克,期间可视患者症状酌情调整剂量。连续给药三天。该药物批准文号为H20043485,生产厂家为海南普利制药公司。
1.2.2 观察组
硝普钠与酚妥拉明,方法: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患者硝普钠药物作静脉滴注治疗,初始剂量根据患者体质量而定,每千克0.5μg,剂量随注射时间逐步递增,每Imin加增剂量0.5μg,最高剂量为每千克体质量3μg,期间可视患者症状酌情调整剂量。连续给药三天。该药物批准文号为H20143166,生产厂家为仲景宛西制药公司。
1.3 观察指标
观察评测两组急诊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療有效率指标数据。治疗有效率:心功能、临床体征无变化,视为无效;心功能(减低1级)、临床体征有所好转,视为部分缓解;心功能(减低1-2级)、临床体征显著改善,视为完全缓解。治疗有效率=(部分缓解 完全缓解)例数/31*100%。
1.4 统计学处理
SPSS 21.0软件统计数据,计数资料上,两组急诊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用“百分数”表示(卡方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两组急诊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77%)高于对照组(77.42%)且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冠心病是一种可明显影响患者心肌电生理活动、正常收缩的心内科常见病[2],其常见并发症多为心力衰竭,两种疾病合并下患者病死率较高,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目前临床治疗该病主要依靠酚妥拉明与硝普钠,前者是一种可有效减低患者血管外周阻力、增加患者血管容量、扩张患者动脉静血管的非选择性a-受体阻断药物[3],微循环改善效果较佳,但单一使用易导致患者增加心肌耗氧量、加快心率。故现阶段该药物多与硝普钠联合使用.硝普钠是一种具有维持患者心排出量、扩张患者血管作用的有效药物,其心肌耗氧量不高,可有效稳定患者心功能紊乱状况,效果显著。如表1所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77%)高于对照组(77.42%)且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急诊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期间应用硝普钠与酚妥拉明药物,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水平与预后效果,疗效安全性显著,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刘超.血栓通注射液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流变学及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2018,13( 3): 672-675.
[2]张松雨,李纲,李燕等.稳o颗粒联合倍他乐克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患者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的影响[J].中医学报,2018, 33(5):865-869.
[3]王丹,汪砚雨,刘相勇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浆Ω一3脂肪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意义[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7,27(11):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