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课程资源,有效引导课外阅读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tan19871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閱读能达到传承传统文化、构建学生人格、培养语文素养的人文教育目标。所以,我们除了要重视课堂的阅读教学,更应该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依托课程资源,实现课内外阅读教育的衔接和整合。本文从“纵向推进”“横向拓展”“点面结合”“古今交通”四个途径,并结合具体教例来阐明实现有效引导课外阅读的方法。
  【关键词】阅读;作品;教材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并提出了在小学的三个学段中,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的目标,以此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
  余秋雨先生说:“生命的质量需要锻铸,阅读是锻铸的重要一环。”但从当下的文化消费来看,阅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这是不容忽视的。曾经有人引用英国《展望》杂志刊发的《不读书的中国人》一文来披露:中国人每天花在电视上的时间为100分钟,上网为45分钟,阅读的时间仅为15分钟。书籍阅读似乎被更具吸引力的数字化信息悄然替代。
  对于学生而言,阅读可以为他们终身可持续性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更是他们成长的现实需要。因此,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必须从娃娃抓起。于是,我们教师所面临的,就是怎样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实现课内外阅读教育的衔接和整合呢?只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使“阅读”成为一个支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那么学生该读什么?怎么读?通观苏教版语文教材的安排,可以说是用意精心,在不同的学段都会安排一些经典美文或片段,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我们老师就应该拥有一双慧眼,开发出这些宝贵的课程资源。
  一、纵向推进法
  (一)补充推进
  教材中有较多的名家名作,但只是节选了其中一部分,但我们依然可以从他们的作品中感受到作家的创作风格、审美情趣。只是这些风格特点等对学生而言,可能是比较模糊的,因为学生缺少经验的积累。而这时,我们便可以相机推荐作家的作品了。
  比如女作家萧红在《我和祖父的园子》中表现出“我”天真活泼,拥有着无拘无束的童年生活。此时,我引导孩子去读作家名片中茅盾对萧红《呼兰河传》的评价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我问:“这么慈爱而宽容的祖父,这么连空气都是自由的园子,为什么最后却成为了一串凄婉的歌谣呢?”
  学生默然。随后我给孩子们推荐了《呼兰河传》这部作品,让他们真正走进作家的内心。
  在阅读完整本作品后,学生意识到:因为萧红身世悲惨,从小缺失关爱,她把能攥在手心的仅有的祖父的爱化成文字,深深留在心中。
  学生的阅读是课内阅读的推进,是顺势而引,自然也就喜爱阅读。我们还可以从《桂花雨》片段走进琦君的散文集《桂花雨》,感受浓浓思乡之情;从冰心的《只拣儿童多处行》来欣赏散文集《拾穗小札》中发现细节的美,从《林冲棒打洪教头》走进豪情的《水浒传》……
  (二)比较推进
  同一个作家在不同时期的写作风格也是迥然不同的,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对作家有较为全面的认识,作品成为我们客观发现的依据。而这类的阅读主要以诗词类居多。
  李清照的《如梦令》中将一个“沉醉不知归路”的女子那种卓尔不群的情趣、豪放潇洒的风姿、活泼开朗的性格展现无遗。可见早年李清照的生活是和谐幸福的。推荐学生再读另一首《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又是一番怎样落寞的心境啊?
  当然还有些作品是编者在选编时的刻意调整,也能成为推荐阅读的一个亮点。比如维克多·雨果《“诺曼底”号遇难记》在编入教材时题目是《船长》,叙事的着重点也有些许差别,这有何深意呢? 学生在阅读原作后认为以“船长”为题后的调整,是以事衬人,着力表现船长的人格魅力,而原文以叙事为主。比较阅读,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透彻。
  二、横向拓展法
  相同的选材,因作家的个人气质、生活经历等的不同,文字中流露的气息也是不同的。可见,文学作品是一种个性化的产物。我们便可抓住不同作家不同的语言风格来提升学生阅读的审美能力。
  此时我适时推荐了老舍的《林海》,“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的确是林海。群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多少种绿颜色呀: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恐怕只有画家才能够描绘出这么多的绿色来呢!”那是一种壮阔的绿;朱自清的《绿》,“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读后,学生称这“不是绘画,胜似绘画”。阅读引导学生去感知美、捕捉美和发现美。有了浓厚的阅读兴趣,课后孩子们又找来了很多名家写“绿“的片段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三、点面结合法
  教材中有些课文只是介绍某些人物,并没有具体涉及什么经典的作品。但我们教师如有阅读的积淀,就能从中挖掘出阅读的素材,可以说是“拨云见月”。
  其实,只要我们寻找到这个阅读的“点”,就能给孩子们一个“面”,这也是质的飞跃。
  《海伦·凯勒》一文也是如此,单从课文的部分节选,无法真正去读懂海伦的“坚强不屈”。读一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那个倔强的海伦让人唏嘘。
  (编辑:刘 影)
其他文献
【摘要】学生的创新思维离不开教师精心设疑,而课堂设疑必须在吃透课文的基础上,根据文章的重点、难点加以确定,同时,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遵循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既讲究技巧,又顺乎自然,才能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本文就学生创新意识在教师和学生课堂问答设计中、逐步培养中做了探索。  【关键词】创新意识;悬念性问题;求知欲;独创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3
【摘 要】应该重视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本的精义与表达,更需要教师通过文本的“例子”,关注学生正儿八经地“读、悟、得”这一“本”,关注和培养学生的自动探究、创新、进取这一“本”。  【关键词】课外阅读;现状;氛围;回归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正确使
【摘要】从心理学角度看,学生怕写作文,厌写作文,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看不到自己的进步,缺乏写作的信心。要消除这个障碍,除了注意作文前对学生的“成功指导”,使学生相信自己——我能成功外,还要注意激励学生的习作热情,调动其积极性,使其增强兴趣,树立信心。  【关键词】赏识;自我赏识;自信  【中图分类号】G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