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视力障碍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如果一味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是根本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的。“分层次教学”是一种符合《盲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6年版)》和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它能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视力残疾学生素质的普遍提高。
【关键词】分层教学;动态;斟酌;掌控;偏隐性而为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1-0189-02
《盲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6年版)》“课程基本理念”部分明确要求:为进一步凸显盲校语文教育的特征,提出了“盲校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科学评估学生的特殊需要,实施个别化教育。对盲生和低视力学生实行分类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实行分层教学。”真是令我倍感兴奋!
几番斟酌与修改,我试定了我的分层教学方案并加以实施,以下就是我近一年来实施分层教学的几点感受:
一、学生分层多动态
《盲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6年版)》指出的应特别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科学评估学生的特殊需要,实施个别化教育。这些视力残疾孩子受到“先天的遗传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形成了千差万别的差异,表现方式、智力水平、学习方式、接受程度等等都各不相同。为此我切实根据孩子们各方面表现,综合考虑,把他们分成了三类:A类 学生是平时各方面变现优异,能力较强者;B类学生是平时表现突出,能力优异者;C类孩子是平时表现一般,能力有待发展者。
当然每个学生在不同的课例中,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情况是不可能一致的,还有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以后,他们的综合素质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必须始终注意这些变化,及时地进行调整,以能使每个层次,每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得到较大的提高。比如我们班的丁鑫鑫同学,他是去年刚刚插入我们班级的孩子,可能因为环境变化的原因,他表现还好,但不够积极,所以我开始把他放在B类,但是两个月以后就有了明显转变,调入A类。
当然,诸如此类的调动是不断的。
二、备课之时多斟酌
分层教学对教师理解和掌控教材提出了更高要求,因为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抓住本质内容精简,就会使一节课显得充实简约。因此,教师要从分层教学的角度研究教材,精选与教学目标、文章主题相契合的本质内容,重点品读;与教学目标、文章主题相去甚远的非本质的内容,大可不必过多纠缠。
此外,教师还应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也就是说,教学活动是依托在教师读教材的水平基础之上的,是依托在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和对文本的欣赏之上的。因而,针对分层教学的孩子们,我们更加要有深刻的阅读功夫,要认真反复阅读教材,即使没有任何参考书在面前,也能感受文本的意境美、情趣美、形象美、语言美…… 这就是我们说的“薄书厚读”,读出自己丰富的理解和感悟来支撑课堂。
三、课堂教学多掌控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堂课里都能发挥作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学会学习,是最为重要的。教学分层是课堂教学中最难操作的部分,也是教师最富创造性的部分。荷兰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教师的作用就是如何使每一个学生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采用:低起点,缓坡度,多层次立体化的弹性教学。为了能鼓励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充满生机,教师应将有思维难度的问题让A层的学生回答,简单的问题优待C层的学生,适中的问题回答的机会让给B层学生,这样,每个层次的学生均等参与课堂活动,便于激活课堂。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时,教师再给他们以适当的引导。对B、C层的学生要深入了解他们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帮助他们解答疑难问题,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精神,让他们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对于A层的学生在教学中注意启发学生思考探索,领悟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并归纳出一般的规律与结论,再引导学生变更问题帮助学生进行变式探求。对A层学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突出教师的导,贵在指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进而向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
例如教学《两小儿辩日》一课时,A类学生不仅能深刻理解两个孩子的观点并准确无误用文言句式表达,且对孔子不能判断孰对孰错有自己的鲜明见解;B类学生也能深刻理解两个孩子的观点并能准确用文言句式表达,但对孔子不能判断孰对孰错没有思路;C类学生对两个孩子的观点也不能有文言句式表达,我就要求他们用自己的话恰当复述。
总而言之,在课堂教学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多层的教学目标,并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使教学目标都能逐一得到落实,让每一个孩子在其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四、知识巩固讲实效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知识巩固能及时反馈不同层次学生所掌握知识的情况,能反映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又能达到初步巩固知识的目的。因此,巩固练习应该多层次设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题量、不同难度的作业,供不同层次学生选择,题型应由易到难成阶梯形。C组做基础性巩固练习;B组以基础性为主,同时配有少量略有提高的巩固题目;A组做基础作业和有一定灵活性、综合性的巩固题目。只有教师用心分配各层次知识巩固的量和难度,使每个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苹果”,从而调动各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有效的巩固练习符合新课程的理念,也符合素质教育提倡的减轻学生负担的精神。如果教师能充分挖掘练习的潜力,集传授、解惑、巩固于课堂一身,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的课外作业,以腾出更多的课余时间让充满活力的学生去“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各项活动,发展他们的特长,形成良性循环。
总之,视力障碍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對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如果一味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是根本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的。“分层次教学”是一种符合《盲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6年版)》和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它能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视力残疾学生素质的普遍提高。
但是这一切的掌控尽量都在教师心中,偏隐性而为,不要明确告知学生他们的类别,只是教师在自己的各个教学环节中做到心中有数,利于孩子们的知识接受和最大程度发展。
参考文献
[1]《盲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6年版)》.
[2]《视障教育教程》,中国盲文出版社,1999.
【关键词】分层教学;动态;斟酌;掌控;偏隐性而为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1-0189-02
《盲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6年版)》“课程基本理念”部分明确要求:为进一步凸显盲校语文教育的特征,提出了“盲校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科学评估学生的特殊需要,实施个别化教育。对盲生和低视力学生实行分类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实行分层教学。”真是令我倍感兴奋!
几番斟酌与修改,我试定了我的分层教学方案并加以实施,以下就是我近一年来实施分层教学的几点感受:
一、学生分层多动态
《盲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6年版)》指出的应特别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科学评估学生的特殊需要,实施个别化教育。这些视力残疾孩子受到“先天的遗传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形成了千差万别的差异,表现方式、智力水平、学习方式、接受程度等等都各不相同。为此我切实根据孩子们各方面表现,综合考虑,把他们分成了三类:A类 学生是平时各方面变现优异,能力较强者;B类学生是平时表现突出,能力优异者;C类孩子是平时表现一般,能力有待发展者。
当然每个学生在不同的课例中,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情况是不可能一致的,还有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以后,他们的综合素质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必须始终注意这些变化,及时地进行调整,以能使每个层次,每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得到较大的提高。比如我们班的丁鑫鑫同学,他是去年刚刚插入我们班级的孩子,可能因为环境变化的原因,他表现还好,但不够积极,所以我开始把他放在B类,但是两个月以后就有了明显转变,调入A类。
当然,诸如此类的调动是不断的。
二、备课之时多斟酌
分层教学对教师理解和掌控教材提出了更高要求,因为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抓住本质内容精简,就会使一节课显得充实简约。因此,教师要从分层教学的角度研究教材,精选与教学目标、文章主题相契合的本质内容,重点品读;与教学目标、文章主题相去甚远的非本质的内容,大可不必过多纠缠。
此外,教师还应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也就是说,教学活动是依托在教师读教材的水平基础之上的,是依托在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和对文本的欣赏之上的。因而,针对分层教学的孩子们,我们更加要有深刻的阅读功夫,要认真反复阅读教材,即使没有任何参考书在面前,也能感受文本的意境美、情趣美、形象美、语言美…… 这就是我们说的“薄书厚读”,读出自己丰富的理解和感悟来支撑课堂。
三、课堂教学多掌控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堂课里都能发挥作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学会学习,是最为重要的。教学分层是课堂教学中最难操作的部分,也是教师最富创造性的部分。荷兰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教师的作用就是如何使每一个学生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采用:低起点,缓坡度,多层次立体化的弹性教学。为了能鼓励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充满生机,教师应将有思维难度的问题让A层的学生回答,简单的问题优待C层的学生,适中的问题回答的机会让给B层学生,这样,每个层次的学生均等参与课堂活动,便于激活课堂。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时,教师再给他们以适当的引导。对B、C层的学生要深入了解他们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帮助他们解答疑难问题,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精神,让他们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对于A层的学生在教学中注意启发学生思考探索,领悟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并归纳出一般的规律与结论,再引导学生变更问题帮助学生进行变式探求。对A层学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突出教师的导,贵在指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进而向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
例如教学《两小儿辩日》一课时,A类学生不仅能深刻理解两个孩子的观点并准确无误用文言句式表达,且对孔子不能判断孰对孰错有自己的鲜明见解;B类学生也能深刻理解两个孩子的观点并能准确用文言句式表达,但对孔子不能判断孰对孰错没有思路;C类学生对两个孩子的观点也不能有文言句式表达,我就要求他们用自己的话恰当复述。
总而言之,在课堂教学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多层的教学目标,并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使教学目标都能逐一得到落实,让每一个孩子在其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四、知识巩固讲实效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知识巩固能及时反馈不同层次学生所掌握知识的情况,能反映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又能达到初步巩固知识的目的。因此,巩固练习应该多层次设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题量、不同难度的作业,供不同层次学生选择,题型应由易到难成阶梯形。C组做基础性巩固练习;B组以基础性为主,同时配有少量略有提高的巩固题目;A组做基础作业和有一定灵活性、综合性的巩固题目。只有教师用心分配各层次知识巩固的量和难度,使每个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苹果”,从而调动各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有效的巩固练习符合新课程的理念,也符合素质教育提倡的减轻学生负担的精神。如果教师能充分挖掘练习的潜力,集传授、解惑、巩固于课堂一身,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的课外作业,以腾出更多的课余时间让充满活力的学生去“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各项活动,发展他们的特长,形成良性循环。
总之,视力障碍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對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如果一味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是根本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的。“分层次教学”是一种符合《盲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6年版)》和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它能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视力残疾学生素质的普遍提高。
但是这一切的掌控尽量都在教师心中,偏隐性而为,不要明确告知学生他们的类别,只是教师在自己的各个教学环节中做到心中有数,利于孩子们的知识接受和最大程度发展。
参考文献
[1]《盲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6年版)》.
[2]《视障教育教程》,中国盲文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