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梅师分院为例,围绕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阐述了教学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引入实训教学的方式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训教学;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TP309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大学生必修的基础课,其内容是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概念以及相关的计算机文化内涵。[1]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非计算机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技术与方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球信息化急速发展,整个社会对于大学生的计算机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许多计算机教育工作者都做了研究。刘利枚等人[2]从分级授课、测试分级和考核评价等三个方面介绍了分层教学改革的情况。赖益强等人[3]从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调整和考核体系完善等方面提出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1+X”的教学模式。赵辉煌等人[4]通过分析课程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错误任务驱动教学法,并介绍了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本文将以自己的工作单位嘉应学院梅州师范分院为例,探究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引入实训教学的必要性以及可操作性。
1 嘉应学院梅州师范分院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嘉应学院梅州师范分院(下文简称梅师分院)是一所培养“一技多能”初等教育师资人才的大专层次高职院校,目前学校几乎所有的专业均开设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课程采取的教学模式为“2+4+2”,即整个课程体系分为3个学期:①大一第一个学期一周2个学时,讲授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中文Windows7操作系统;②第二个学期一周4个学时,讲授Word 2010文字处理和Excel 2010电子表格处理;③大二第一个学期一周2个学时,讲授PowerPoint 2010演示文稿制作以及计算机网络知识和Internet。
1.1 教学时间安排与计算机水平考试时间不一致
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水平考试是测试高等学校在校学生计算机应用知识与能力的全国统一标准的权威考试,根据广东省教育厅的统一安排,每年举办两次,即上半年和下半年各一次。梅师分院允许大一的学生在第二学期报考计算机水平考试,在这里就会出现教学时间安排与计算机水平考试时间不一致的问题。
根据学校教学内容的安排,大一学生在考试前只是完成了计算机基础知识、中文Windows7操作系统、Word2010文字处理和Excel2010电子表格处理知识的学习,并未学习PowerPoint2010演示文稿制作、计算机网络知识和Internet的知识。而根据《计算机应用》考试大纲的要求,这两部分的知识都作为考试内容,考题分数所占的比重达到了近25%。这就会导致很多学生如果仅仅按照学校的教学安排进行备考,将会有很多知识盲点,难以一次性通过该考试,或者即使通过了该考试也很难获得高分。
1.2 学生后期学习动力不足,积极性减弱
学校大一学生在参加完第二学期末的计算机水平考试之后,同一个班级会出现两部分学生团体,一部分未能通过该考试,另一部分基础较好、操作较熟练的学生顺利通过了考试。对于通过了该考试的学生团体,在进入大二第一学期继续学习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时候,会出现学习动力不足、积极性明显减弱的现象。这种不好的因素也直接影响了另外一部分学生团体,最终影响整个班级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甚至导致课堂教学完全失效。
该类现象也会给任课教师带来教学困难,针对两部分学生团体,如果只是按照一套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就会出现诸如上面讲述的现象。而如果定制两套教学计划,教师的精力又难以合理分配,在指导学生操作的时候,对于学生层出不穷的问题会应接不暇。
1.3 教学内容单一,难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学校在制定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时候,基本是参照了《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水平考试I级——<计算机应用>考试大纲》。在该考纲中,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网络知识的要求,如表1所示。该要求直接导致教学内容单一,仅仅要求了解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而对于计算机组装以及基本组网并未做要求,难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在计算机组装和组网方面的实践应用能力。
表1 考纲要求
序号 考试大纲要求
1 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概念,具有使用微型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2 了解计算机网络及因特网(Internet)的基本概念
3 熟练掌握因特网(Internet)的基本操作和使用
2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引入实训教学的对策
2.1 改进教学时间安排,衔接计算机水平考试
为了避免教学时间安排与计算机水平考试时间的不一致问题,可以考虑改进教学时间安排,进一步衔接计算机水平考试。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如果合理安排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完全可以在大一第一学期讲述完计算机基础知识、中文Windows7操作系统和Word2010文字处理,在大二第二学期讲述完Excel2010电子表格处理、PowerPoint2010演示文稿制作以及计算机网络知识和Internet。如果按照这样的教学时间进行教学,就能够保证学生在参加计算机水平考试前,已经掌握了考纲要求的所有知识点,从而极大地提高计算机水平考试的一次性通过率,同时便于全校的计算机教师进行统一教学。
2.2 完善课程体系,填充教学内容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是否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已经成为一名大学生基本素质的衡量标准之一。各用人单位也进一步提高了对于大学生的要求,希望大学毕业生不仅掌握更丰富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而且具有更强的计算机实践操作应用能力。学校原有的课程体系已经很难满足这一要求,将会直接导致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与社会实际需求有差距。为了解决该问题,就需要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引入计算机实训教学。 按照2.1中教学时间的安排,大一阶段两个学期的教学内容可以参照《计算机应用》考试大纲来组织。如果继续沿用“2+4+2”的模式,可以在课程教学最后一个学期中引入计算机实训教学,具体的教学内容如表2所示。通过该实训教学,学生在学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之后,不仅掌握了计算机基本知识以及常用办公软件的操作方法,能够顺利通过计算机水平考试,而且能够独立地拆装电脑、安装操作系统、完成基本网络结构的布局,进一步增强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表2 计算机实训教学内容安排
序号 计算机实训内容 目标
1 计算机拆卸 能够拆卸一台完整的计算机系统中的硬件设备
2 认识计算机硬件设备 能够识别出各硬件设备,并且能够看懂设备标签中的主要参数
3 硬件设备的组装 能够自己组装一台计算机
4 安装操作系统 懂得硬盘分区和格式化,能够顺利安装一套操作系统
5 网络认识 熟悉双绞线的线序和种类,熟悉交换机、路由器、无线网卡等网络设备的外形、特征以及用途
6 双绞线的制作 掌握网络连接线的制作方法
7 信息模块安装 掌握信息模块的制作方法与步骤
2.3 建立计算机实训室,完善计算机实训教学
如果按照以上的计算机实训内容进行教学,首要的问题就是建立一个计算机实训室,该实训室的布局可以参照图1进行。实训室可以划分为3个实验区域,分别是计算机硬件设备展示区、计算机组装实验区和计算机网络实验区。目前许多高校每经过一段时间就会对计算机设备进行更新,而淘汰下来的计算机设备几乎都作为废品处理。对于很多淘汰下来的计算机设备,其实都可以正常运行。因此,完全可以将这部分设备作为实训室的实验设备,供学生完成计算机拆装实验和组网实验,从而极大地降低实训室建立的成本。
图1 计算机实训室布局图
3 结束语
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引入实训教学,不仅可以提高计算机教育教学水平,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本文在此方面做了一定的探究工作,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实践证明,实训教学的引入对提高嘉应学院梅州师范分院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可供其他兄弟院校参考。
参考文献:
[1]刘洋.师范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思考[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05):209-209.
[2]刘利枚,石彪,罗新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分层教学[J].计算机教育,2011(03):34-37.
[3]赖益强,戴长秀,曾显峰.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1+X”模式教学改革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2(05):85-87.
[4]赵辉煌,魏书堤,孙雅琪.错误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2013(01):33-36.
作者简介:刘国荣(1986-),男,江西上饶人,助教,研究生,研究方向:智能算法和制造业信息化。
作者单位:嘉应学院梅州师范分院,广东梅州 514721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训教学;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TP309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大学生必修的基础课,其内容是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概念以及相关的计算机文化内涵。[1]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非计算机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技术与方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球信息化急速发展,整个社会对于大学生的计算机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许多计算机教育工作者都做了研究。刘利枚等人[2]从分级授课、测试分级和考核评价等三个方面介绍了分层教学改革的情况。赖益强等人[3]从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调整和考核体系完善等方面提出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1+X”的教学模式。赵辉煌等人[4]通过分析课程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错误任务驱动教学法,并介绍了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本文将以自己的工作单位嘉应学院梅州师范分院为例,探究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引入实训教学的必要性以及可操作性。
1 嘉应学院梅州师范分院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嘉应学院梅州师范分院(下文简称梅师分院)是一所培养“一技多能”初等教育师资人才的大专层次高职院校,目前学校几乎所有的专业均开设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课程采取的教学模式为“2+4+2”,即整个课程体系分为3个学期:①大一第一个学期一周2个学时,讲授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中文Windows7操作系统;②第二个学期一周4个学时,讲授Word 2010文字处理和Excel 2010电子表格处理;③大二第一个学期一周2个学时,讲授PowerPoint 2010演示文稿制作以及计算机网络知识和Internet。
1.1 教学时间安排与计算机水平考试时间不一致
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水平考试是测试高等学校在校学生计算机应用知识与能力的全国统一标准的权威考试,根据广东省教育厅的统一安排,每年举办两次,即上半年和下半年各一次。梅师分院允许大一的学生在第二学期报考计算机水平考试,在这里就会出现教学时间安排与计算机水平考试时间不一致的问题。
根据学校教学内容的安排,大一学生在考试前只是完成了计算机基础知识、中文Windows7操作系统、Word2010文字处理和Excel2010电子表格处理知识的学习,并未学习PowerPoint2010演示文稿制作、计算机网络知识和Internet的知识。而根据《计算机应用》考试大纲的要求,这两部分的知识都作为考试内容,考题分数所占的比重达到了近25%。这就会导致很多学生如果仅仅按照学校的教学安排进行备考,将会有很多知识盲点,难以一次性通过该考试,或者即使通过了该考试也很难获得高分。
1.2 学生后期学习动力不足,积极性减弱
学校大一学生在参加完第二学期末的计算机水平考试之后,同一个班级会出现两部分学生团体,一部分未能通过该考试,另一部分基础较好、操作较熟练的学生顺利通过了考试。对于通过了该考试的学生团体,在进入大二第一学期继续学习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时候,会出现学习动力不足、积极性明显减弱的现象。这种不好的因素也直接影响了另外一部分学生团体,最终影响整个班级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甚至导致课堂教学完全失效。
该类现象也会给任课教师带来教学困难,针对两部分学生团体,如果只是按照一套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就会出现诸如上面讲述的现象。而如果定制两套教学计划,教师的精力又难以合理分配,在指导学生操作的时候,对于学生层出不穷的问题会应接不暇。
1.3 教学内容单一,难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学校在制定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时候,基本是参照了《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水平考试I级——<计算机应用>考试大纲》。在该考纲中,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网络知识的要求,如表1所示。该要求直接导致教学内容单一,仅仅要求了解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而对于计算机组装以及基本组网并未做要求,难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在计算机组装和组网方面的实践应用能力。
表1 考纲要求
序号 考试大纲要求
1 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概念,具有使用微型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2 了解计算机网络及因特网(Internet)的基本概念
3 熟练掌握因特网(Internet)的基本操作和使用
2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引入实训教学的对策
2.1 改进教学时间安排,衔接计算机水平考试
为了避免教学时间安排与计算机水平考试时间的不一致问题,可以考虑改进教学时间安排,进一步衔接计算机水平考试。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如果合理安排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完全可以在大一第一学期讲述完计算机基础知识、中文Windows7操作系统和Word2010文字处理,在大二第二学期讲述完Excel2010电子表格处理、PowerPoint2010演示文稿制作以及计算机网络知识和Internet。如果按照这样的教学时间进行教学,就能够保证学生在参加计算机水平考试前,已经掌握了考纲要求的所有知识点,从而极大地提高计算机水平考试的一次性通过率,同时便于全校的计算机教师进行统一教学。
2.2 完善课程体系,填充教学内容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是否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已经成为一名大学生基本素质的衡量标准之一。各用人单位也进一步提高了对于大学生的要求,希望大学毕业生不仅掌握更丰富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而且具有更强的计算机实践操作应用能力。学校原有的课程体系已经很难满足这一要求,将会直接导致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与社会实际需求有差距。为了解决该问题,就需要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引入计算机实训教学。 按照2.1中教学时间的安排,大一阶段两个学期的教学内容可以参照《计算机应用》考试大纲来组织。如果继续沿用“2+4+2”的模式,可以在课程教学最后一个学期中引入计算机实训教学,具体的教学内容如表2所示。通过该实训教学,学生在学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之后,不仅掌握了计算机基本知识以及常用办公软件的操作方法,能够顺利通过计算机水平考试,而且能够独立地拆装电脑、安装操作系统、完成基本网络结构的布局,进一步增强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表2 计算机实训教学内容安排
序号 计算机实训内容 目标
1 计算机拆卸 能够拆卸一台完整的计算机系统中的硬件设备
2 认识计算机硬件设备 能够识别出各硬件设备,并且能够看懂设备标签中的主要参数
3 硬件设备的组装 能够自己组装一台计算机
4 安装操作系统 懂得硬盘分区和格式化,能够顺利安装一套操作系统
5 网络认识 熟悉双绞线的线序和种类,熟悉交换机、路由器、无线网卡等网络设备的外形、特征以及用途
6 双绞线的制作 掌握网络连接线的制作方法
7 信息模块安装 掌握信息模块的制作方法与步骤
2.3 建立计算机实训室,完善计算机实训教学
如果按照以上的计算机实训内容进行教学,首要的问题就是建立一个计算机实训室,该实训室的布局可以参照图1进行。实训室可以划分为3个实验区域,分别是计算机硬件设备展示区、计算机组装实验区和计算机网络实验区。目前许多高校每经过一段时间就会对计算机设备进行更新,而淘汰下来的计算机设备几乎都作为废品处理。对于很多淘汰下来的计算机设备,其实都可以正常运行。因此,完全可以将这部分设备作为实训室的实验设备,供学生完成计算机拆装实验和组网实验,从而极大地降低实训室建立的成本。
图1 计算机实训室布局图
3 结束语
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引入实训教学,不仅可以提高计算机教育教学水平,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本文在此方面做了一定的探究工作,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实践证明,实训教学的引入对提高嘉应学院梅州师范分院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可供其他兄弟院校参考。
参考文献:
[1]刘洋.师范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思考[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05):209-209.
[2]刘利枚,石彪,罗新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分层教学[J].计算机教育,2011(03):34-37.
[3]赖益强,戴长秀,曾显峰.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1+X”模式教学改革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2(05):85-87.
[4]赵辉煌,魏书堤,孙雅琪.错误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2013(01):33-36.
作者简介:刘国荣(1986-),男,江西上饶人,助教,研究生,研究方向:智能算法和制造业信息化。
作者单位:嘉应学院梅州师范分院,广东梅州 514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