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社会已经步入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学生作为高素质人群,担负着祖国未来发展的重任。社会的发展呼唤高校教育管理的进步,社会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更要求高校管理必须进行创新。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在本文从当前高校管理现状入手,并在此基础上对新形势下高校教育管理的理念创新和实践创新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希望对广大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校;教育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1-0-02
当前,如何创新高校的教学管理模式,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促进高校和谐建设,已成为当前高校工作者探讨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在本文中分析了高校管理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新形势下高校教育管理的理念创新和实践创新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供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人员参考借鉴。
一、高校教育管理的现状
(一)教育管理观念落后
当前很多高校教育管理观念依然处于经验管理阶段,管理模式因循守旧,不愿意、不敢于进行教育管理改革和创新,造成教育管理工作始终在原地徘徊,无法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教育管理依然是“管”字当头,缺乏服务意识,教育管理制度化、民主化、科学化进程缓慢。
(二)管理方式实效性差
很多高校并不缺乏教育管理制度和教育管理内容,然而这些制度和内容往往仅仅停留在纸面上,是挂在墙上的制度,是写在纸上的方法。很多制度落实执行情况较差,甚至根本没有落实和执行。一些制度过于死板,科学性和灵活性较差,即制约了教学管理的实效性,也限制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三)管理结构合理性差
部分高校教育管理人员的配备不够科学合理。一些高校甚至将教育管理岗位看做是“闲人”的岗位,在人员配备上不够重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无法满足教育管理高效、高质的要求,更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高校教育管理理念的创新
在高校教育管理创新中,理念的创新具有“发动机”作用。因此在创新进程中必须坚持理念先导,用创新的教育管理理念引导教育管理创新。
(一)要高度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未来发展中,学生的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而高校学生的专业素质、人文素质、综合能力等的形成,均和教育管理密切相关。高校教育管理要必须对此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将学生能力培养作为教育管理的重点内容,对教师的考核应以学生实际综合能力作为依据,如果高校学生仅仅是考试成绩很好,但在实际中应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极差,那么,高校教师的教学就是失败的。这种以能力为核心的管理理念的转变,有助于教师时刻将学生的发展视为已任,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在完成专业课程教师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上下功夫,根据实际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努力培养实用型人才。高校教育管理层也应重点放在教师的差异化教学层面,给学生的能力培养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
(二)全面加强高校同社会的沟通
教学和管理应始终是不可分离的整体,离开好的管理就谈不上好的教学。在新形势下,高校的教育管理理念必须跟上时代发展步伐,社会对于复合型应用人才需求迫切,高校教育管理就应随之进行转变,全面加强和社会各界的联系和沟通,进一步掌握各行业的发展情况,使高校和社会形成顺畅的沟通和交流,使学生能够较自然地实现和社会的融合。该教育管理理念的转变对于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极其有利,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和社会接触后全面性思维的培养。学生在社会岗位中进行理论的实践,再将实践中发现和总结的不足,回到高校中进行补充,这种社会与高校互动式的的管理理念是当前高校教育管理理念的创新的一个趋势。
(三)更新并实施学生主体的战略
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高校教育管理理念必须及时向“学生主体”战略进行转变。无容置疑,学生才是高校的主体,学生的需要就是高校的需要,学生存在的问题,就是高校教育管理理念应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是高校教育管理人性化的具体体现。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就是应该真正将高校学生视为学校教育管理的真正核心,发自内心地去理解学生、关爱学生、尊重学生、支持学生、造就学生,把学生视为学校的根本,努力追求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从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角度和高度,营造更加优良的高校环境和创新氛围,不断激励和引导学生,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提高。
三、高校教育管理实践中的创新
(一)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构建有力的组织保障
高校教育管理创新中,应着力对具体工作执行情况进行优化,确保教学管理工作形成“回路”。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建设应协调发挥好其设计、检查、监控、评估的各项作用,实现对教学质量的监控保障,更好地体现教学评价在管理中引导和激励作用。
(二)进一步创新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构建弹性的管理模式
创新教育教学管理的目标在于从传统的管理制度逐步向先进的、现代化的、科学的管理制度转变。要加强制度创新,不断健全和完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提升高校教学管理水平,制度创新是基础,机制完善是关键。高校应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如何培养人才”这个根本任务进行深入研究,在借鉴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推进管理人员的激励与人文关怀制度,学术评价与监督制度,领导下课堂听课等制度的完善,确保制度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及时总结经验,找出管理运行中的不足与漏洞,不断充实其内容,丰富其内涵,规范其管理,齐抓共管,真正实现制度创新,完成由管理者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
(三)进一步完善教学工作评价体系,努力形成良好的机制
1、全面构建学生素质综合测评体系,建立健全优秀学生奖励机制和学习创新激励机制。推广“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管理模式,实施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的选择性的相关教学机制,对高校学生素质进行全方位的综合科学测评,对优秀学生给予一定奖励,对于各项创新活动给予正向激励,对其主动创业给予积极指导。
2、应努力构建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全面建立教学岗位优质优酬机制。关注好按科学、系统、可操作性的原则,搭建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对于对教学质量应推行学生、教师以及管理层的全方位评议,依据学科特点以及教学要求对教学岗位进行科学设置,使教学岗位的津贴真正拉开档次,推行教学岗位的优质优酬。
3、全面构建学院级教学状态评价体系,对学院级教学建设、教学过程、教学改革研究以及教学管理状态采取目标管理,实行更加科学的、制度化的系列评估,发挥教学投入作用,重点向对人才培养发挥重要作用的关键部位倾斜,面向工作落实好、教学质量优的学院倾斜。同时应对教学先进者进行奖励,树立典型,发挥引导带头作用。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只有不断创新教育管理理念,高度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全面加強高校同社会的沟通,更新并实施学生主体的战略。同时,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构建有力的组织保障,进一步创新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构建弹性的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教学工作评价体系,努力形成良好的机制,才能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大潮的需要,努力实现高校教育科学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鹏博.浅谈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以高校新生辅导员为例[J].西安社会科学,2010,(03).
[2]戴国宝.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创新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
[3]杜敏.浅谈新形势下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理念的转变[J].北京宣武经旗业余大学学报,2010,(01).
[4]黄林林,黄衫衫.创新高校管理体制初探[J].成功·教育,2007,(1).
关键词:高校;教育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1-0-02
当前,如何创新高校的教学管理模式,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促进高校和谐建设,已成为当前高校工作者探讨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在本文中分析了高校管理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新形势下高校教育管理的理念创新和实践创新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供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人员参考借鉴。
一、高校教育管理的现状
(一)教育管理观念落后
当前很多高校教育管理观念依然处于经验管理阶段,管理模式因循守旧,不愿意、不敢于进行教育管理改革和创新,造成教育管理工作始终在原地徘徊,无法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教育管理依然是“管”字当头,缺乏服务意识,教育管理制度化、民主化、科学化进程缓慢。
(二)管理方式实效性差
很多高校并不缺乏教育管理制度和教育管理内容,然而这些制度和内容往往仅仅停留在纸面上,是挂在墙上的制度,是写在纸上的方法。很多制度落实执行情况较差,甚至根本没有落实和执行。一些制度过于死板,科学性和灵活性较差,即制约了教学管理的实效性,也限制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三)管理结构合理性差
部分高校教育管理人员的配备不够科学合理。一些高校甚至将教育管理岗位看做是“闲人”的岗位,在人员配备上不够重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无法满足教育管理高效、高质的要求,更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高校教育管理理念的创新
在高校教育管理创新中,理念的创新具有“发动机”作用。因此在创新进程中必须坚持理念先导,用创新的教育管理理念引导教育管理创新。
(一)要高度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未来发展中,学生的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而高校学生的专业素质、人文素质、综合能力等的形成,均和教育管理密切相关。高校教育管理要必须对此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将学生能力培养作为教育管理的重点内容,对教师的考核应以学生实际综合能力作为依据,如果高校学生仅仅是考试成绩很好,但在实际中应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极差,那么,高校教师的教学就是失败的。这种以能力为核心的管理理念的转变,有助于教师时刻将学生的发展视为已任,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在完成专业课程教师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上下功夫,根据实际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努力培养实用型人才。高校教育管理层也应重点放在教师的差异化教学层面,给学生的能力培养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
(二)全面加强高校同社会的沟通
教学和管理应始终是不可分离的整体,离开好的管理就谈不上好的教学。在新形势下,高校的教育管理理念必须跟上时代发展步伐,社会对于复合型应用人才需求迫切,高校教育管理就应随之进行转变,全面加强和社会各界的联系和沟通,进一步掌握各行业的发展情况,使高校和社会形成顺畅的沟通和交流,使学生能够较自然地实现和社会的融合。该教育管理理念的转变对于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极其有利,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和社会接触后全面性思维的培养。学生在社会岗位中进行理论的实践,再将实践中发现和总结的不足,回到高校中进行补充,这种社会与高校互动式的的管理理念是当前高校教育管理理念的创新的一个趋势。
(三)更新并实施学生主体的战略
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高校教育管理理念必须及时向“学生主体”战略进行转变。无容置疑,学生才是高校的主体,学生的需要就是高校的需要,学生存在的问题,就是高校教育管理理念应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是高校教育管理人性化的具体体现。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就是应该真正将高校学生视为学校教育管理的真正核心,发自内心地去理解学生、关爱学生、尊重学生、支持学生、造就学生,把学生视为学校的根本,努力追求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从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角度和高度,营造更加优良的高校环境和创新氛围,不断激励和引导学生,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提高。
三、高校教育管理实践中的创新
(一)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构建有力的组织保障
高校教育管理创新中,应着力对具体工作执行情况进行优化,确保教学管理工作形成“回路”。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建设应协调发挥好其设计、检查、监控、评估的各项作用,实现对教学质量的监控保障,更好地体现教学评价在管理中引导和激励作用。
(二)进一步创新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构建弹性的管理模式
创新教育教学管理的目标在于从传统的管理制度逐步向先进的、现代化的、科学的管理制度转变。要加强制度创新,不断健全和完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提升高校教学管理水平,制度创新是基础,机制完善是关键。高校应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如何培养人才”这个根本任务进行深入研究,在借鉴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推进管理人员的激励与人文关怀制度,学术评价与监督制度,领导下课堂听课等制度的完善,确保制度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及时总结经验,找出管理运行中的不足与漏洞,不断充实其内容,丰富其内涵,规范其管理,齐抓共管,真正实现制度创新,完成由管理者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
(三)进一步完善教学工作评价体系,努力形成良好的机制
1、全面构建学生素质综合测评体系,建立健全优秀学生奖励机制和学习创新激励机制。推广“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管理模式,实施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的选择性的相关教学机制,对高校学生素质进行全方位的综合科学测评,对优秀学生给予一定奖励,对于各项创新活动给予正向激励,对其主动创业给予积极指导。
2、应努力构建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全面建立教学岗位优质优酬机制。关注好按科学、系统、可操作性的原则,搭建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对于对教学质量应推行学生、教师以及管理层的全方位评议,依据学科特点以及教学要求对教学岗位进行科学设置,使教学岗位的津贴真正拉开档次,推行教学岗位的优质优酬。
3、全面构建学院级教学状态评价体系,对学院级教学建设、教学过程、教学改革研究以及教学管理状态采取目标管理,实行更加科学的、制度化的系列评估,发挥教学投入作用,重点向对人才培养发挥重要作用的关键部位倾斜,面向工作落实好、教学质量优的学院倾斜。同时应对教学先进者进行奖励,树立典型,发挥引导带头作用。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只有不断创新教育管理理念,高度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全面加強高校同社会的沟通,更新并实施学生主体的战略。同时,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构建有力的组织保障,进一步创新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构建弹性的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教学工作评价体系,努力形成良好的机制,才能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大潮的需要,努力实现高校教育科学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鹏博.浅谈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以高校新生辅导员为例[J].西安社会科学,2010,(03).
[2]戴国宝.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创新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
[3]杜敏.浅谈新形势下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理念的转变[J].北京宣武经旗业余大学学报,2010,(01).
[4]黄林林,黄衫衫.创新高校管理体制初探[J].成功·教育,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