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克精神完结的纪念《五月一日》

来源 :大众DV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huan879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吧主:个人认为作为一个纪念性的作品,这部纪录片还不错,至少把所要表达的“纪念”或“缅怀”的意思表达出来了,而同时在这些纪念的影像中,我们看到了主人公肖睿这个人的个性:敏感,略带羞涩。但外部看上去略带张狂。
  肖睿:确实如此,影片给你的直观感觉很对,我想杨苗纪录片所表现的确实比较真实。
  可能因为我们住在一个宿舍里面,彼此之间太熟悉了,所以杨苗在纪录片中对我状态的把握比较到位,甚至在镜头中有许多我自己都难以察觉的细节。
  吧主:怎么想到以肖睿为记录对象呢?
  杨苗:我认为肖睿是一个有经历可挖掘的主人公,他在入学前曾经写过几部小说。我看过他写的小说,写得非常好,而恰好肖睿又是我同学,大家很熟,这就让我在拍摄的时候有了更多便利。
  吧主:省去了与陌生的被记录者的沟通部分?
  杨苗:是,这样说是节省了一部分精力,但是我也会花时间和肖睿去沟通,去了解他以及他的生活。当然,对人物的熟悉让我很多精力也放在后期怎么完善人物上面,比如最初剪辑的时候并没有访谈部分,但是我发觉仅仅是记录现场的话,整个人物就显得很单薄,另外现场还有肖睿的一个朋友出现,没有访谈部分的介绍,这个人物的出现就显得很突兀。而说到记录动机——“迷笛”音乐节,也是因为之前对他的了解。
  肖睿之前的生活和摇滚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每年的“迷笛”都是一次大规模的摇滚乐迷的盛会,每年都有很多人参与进来,于是我就选择了今年的某一天——肖睿在 “迷笛”音乐节中的活动。
  吧主:怎么会选择这一天作为一个交叉点呢?
  杨苗:当初想法很简单,就是记录一个人在一件事件之中遇到的可预测和不可预测的人和事件。但是肖睿一直对于现在的摇滚乐比较失望,他准备参加这次“迷迪”音乐节以作为对摇滚乐的告别,也就是说从之前单纯的观看行为而变成个人对摇滚乐的告别。当我听肖睿说起这件事时,我就想到要把它记录下来,我想会在这里面衍生出一种更新的主题。
  吧主:现在的成片片长将近半个小时,进展顺利么?
  杨苗:整个素材一共拍了8盘素材带。我对摇滚乐并不太熟悉,但是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张献民:正是由于记录者对于自己所记录的领域的不熟悉而产生的好奇心成就了整部纪录片以及内容记录下来的意义。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作为被记录者的肖睿在其中的恍惚和寻找,这是在当年的亢奋之后所形成的一种比较疲软的状态,而在记录过程中,记录者自己对于电影的学习是不是也形成了一种疲软和惶惑的状态?在作者的角度来说两者是相通的,从这一点来讲,也说明作者杨苗现在的一种状态。
  庄宇新:尽管虚构的剧本和真实的记录有很大的不同,但从杨苗的这部纪录片中已经能看到一些作者意识。我个人认为记录作品的致命伤就是令观众持续观看的力量不大。DV出现后带来很多不好的东西,不光是制作上的粗糙。对于影像的普及来说,技术门槛的降低是一件好事,但大量粗制滥造没有思想的影片出现的结果是使观众对于影像不珍惜,这是DV带来的最大的负面影响。
  吧主:而且现在网络流传视频的速度也很快,一部短片的传播途径和以前也不同了,不像以前一定要去电影院,现在有各种途径可以看到太多的影片,在网络上我一点链接就可以打开一部短片,不喜欢就直接关掉这个页面。
  庄宇新:那么在作者的作品中就要存在一个作者的态度问题,我在杨苗的这部作品中就看到了一个作者的态度,当然他的作品中也有一些镜头和他的立场是违背的,有些是欠缺考虑的,但这种从身边熟悉的人身上发掘、观察的态度是正确的,在他的一个看似简单的镜头中其实是含有观看角度的,这确实是一个观看者位置和意识的问题。
  
  吧主说话:
  人在不断反思中逐渐长大,当有一天我们发现身边的东西都不对劲了,也说明我们长得太大了。
  这个地方不适合我们,但是没关系,还有另外的地方等待着我们。
  在此之前,向我们曾经迷恋的地方作以告别。
  
  内容简介:
  肖睿,一个从小热爱摇滚乐的人,一个出版过三部长篇小说的人,一个对“迷笛”音乐节有着特殊情感的人。当他突然22岁的时候,当他重新去思考生活和摇滚乐的时候,当他决定和这一切不再有任何关系的时候,他选择在2006年五月一日这天,在第七届“迷笛”音乐节开幕的这一天,来做最后的聚会,最后的告别。正如他所说的那样:“一个真正快乐的人,和生活没有抵触,懂得狼狈为奸的人,应该离开迷笛音乐节,离开摇滚乐了。”
  “朋克万岁!……”—他最后对着镜头说。
  


  作者:杨苗
  作品:《五月一日》
  作品类型:纪录片
  作品长度:28分55秒
  制作设备:SONY190P
  出品: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
  
  导演阐释:
  最早的构思是纯粹的记录一个代表性的人,以及这个人在某项活动中的状态性和不可预测性,甚至可以简单归结为一次观看行为。可是后来8盘素材带躺在我面前的时候,我决定诠释新的主题。它依然来自我的素材,来自我的记录,来自我的剪辑台。素材记录只是影像的出生,主题构思则是成长的烦恼,而完成剪辑才算得上是进化的作品。这是一个繁琐却又快乐的过程,当我在剪辑台上一遍遍地看着素材的时候,我时刻都在被记录的魅力所打动着。肖睿,像一个战士,像一个疯子,像一个未曾长大的孩子,像一个洞察一切的理论家,像一个精明狡猾的交游者,像一个英雄末路的退休朋克……似乎他像更多,更像一个天生的演员。可是我知道,我的镜头知道,他的行为直接来源于他的内心。他无法是个演员,正如他无法不是个朋克。
  《五月一日》的英文名是“Made in China”。我想用它传输一些我没办法靠镜头在28分55秒里完全表达的东西。这些东西或许高深莫测,让人思考;或许简单幼稚,令人嗤鼻。但它却隐匿在记录之中,表现在记录之外。
  我的镜头从不说谎,他的状态永不伪装。
  吧主:个人认为作为一个纪念性的作品,这部纪录片还不错,至少把所要表达的“纪念”或“缅怀”的意思表达出来了,而同时在这些纪念的影像中,我们看到了主人公肖睿这个人的个性:敏感,略带羞涩。但外部看上去略带张狂。
  肖睿:确实如此,影片给你的直观感觉很对,我想杨苗纪录片所表现的确实比较真实。
  可能因为我们住在一个宿舍里面,彼此之间太熟悉了,所以杨苗在纪录片中对我状态的把握比较到位,甚至在镜头中有许多我自己都难以察觉的细节。
  吧主:怎么想到以肖睿为记录对象呢?
  杨苗:我认为肖睿是一个有经历可挖掘的主人公,他在入学前曾经写过几部小说。我看过他写的小说,写得非常好,而恰好肖睿又是我同学,大家很熟,这就让我在拍摄的时候有了更多便利。
  吧主:省去了与陌生的被记录者的沟通部分?
  杨苗:是,这样说是节省了一部分精力,但是我也会花时间和肖睿去沟通,去了解他以及他的生活。当然,对人物的熟悉让我很多精力也放在后期怎么完善人物上面,比如最初剪辑的时候并没有访谈部分,但是我发觉仅仅是记录现场的话,整个人物就显得很单薄,另外现场还有肖睿的一个朋友出现,没有访谈部分的介绍,这个人物的出现就显得很突兀。而说到记录动机——“迷笛”音乐节,也是因为之前对他的了解。
  肖睿之前的生活和摇滚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每年的“迷笛”都是一次大规模的摇滚乐迷的盛会,每年都有很多人参与进来,于是我就选择了今年的某一天——肖睿在 “迷笛”音乐节中的活动。
  吧主:怎么会选择这一天作为一个交叉点呢?
  杨苗:当初想法很简单,就是记录一个人在一件事件之中遇到的可预测和不可预测的人和事件。但是肖睿一直对于现在的摇滚乐比较失望,他准备参加这次“迷迪”音乐节以作为对摇滚乐的告别,也就是说从之前单纯的观看行为而变成个人对摇滚乐的告别。当我听肖睿说起这件事时,我就想到要把它记录下来,我想会在这里面衍生出一种更新的主题。
  吧主:现在的成片片长将近半个小时,进展顺利么?
  杨苗:整个素材一共拍了8盘素材带。我对摇滚乐并不太熟悉,但是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张献民:正是由于记录者对于自己所记录的领域的不熟悉而产生的好奇心成就了整部纪录片以及内容记录下来的意义。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作为被记录者的肖睿在其中的恍惚和寻找,这是在当年的亢奋之后所形成的一种比较疲软的状态,而在记录过程中,记录者自己对于电影的学习是不是也形成了一种疲软和惶惑的状态?在作者的角度来说两者是相通的,从这一点来讲,也说明作者杨苗现在的一种状态。
  庄宇新:尽管虚构的剧本和真实的记录有很大的不同,但从杨苗的这部纪录片中已经能看到一些作者意识。我个人认为记录作品的致命伤就是令观众持续观看的力量不大。DV出现后带来很多不好的东西,不光是制作上的粗糙。对于影像的普及来说,技术门槛的降低是一件好事,但大量粗制滥造没有思想的影片出现的结果是使观众对于影像不珍惜,这是DV带来的最大的负面影响。
  吧主:而且现在网络流传视频的速度也很快,一部短片的传播途径和以前也不同了,不像以前一定要去电影院,现在有各种途径可以看到太多的影片,在网络上我一点链接就可以打开一部短片,不喜欢就直接关掉这个页面。
  庄宇新:那么在作者的作品中就要存在一个作者的态度问题,我在杨苗的这部作品中就看到了一个作者的态度,当然他的作品中也有一些镜头和他的立场是违背的,有些是欠缺考虑的,但这种从身边熟悉的人身上发掘、观察的态度是正确的,在他的一个看似简单的镜头中其实是含有观看角度的,这确实是一个观看者位置和意识的问题。
  
  作者存档:杨苗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电影的文学系男生。
其他文献
贾樟柯《三峡好人》喜获金狮    九月的意大利仿佛到处弥漫着来自东方的欢乐气氛,今年第63届威尼斯电影节似乎对中国导演格外恩宠。第六代导演贾樟柯的电影《三峡好人》荣获本届最高奖项——金狮奖。被广电总局定为建党85周年献礼片的《马背上的法庭》也获得地平线单元最佳影片大奖。  《三峡好人》讲述的是山西的一个普通煤矿工人与他的四川妻子之间16年的感情纠葛,风格朴实平和。作为今年电影节唯一一位有两部作品同
期刊
从苗歌开始    2004年,在湖南省花垣县吉卫镇腊乙村一个只有小学二年级文化程度的苗家妇女,用DV拍摄了一部电影,电影的名字叫《千里寻母记》。讲的是湘西山区里一对苗家姐弟,不远千里,长途跋涉寻找因长期在外打工而不回家的妈妈的故事。  电影一经推出马上轰动了整个湘西,而且被迅速盗版。无数人为这部感人至深的电影流下了眼泪。很多长年在外打工而不回家照顾孩子的父母看过这个电影后都纷纷回家看望自己的孩子。
期刊
王丹华(影评人)      跟随镜头,我们来到凉山深处,一个似乎被遗忘的角落。那偶然停靠的汽车,车上走下来的游子,通往远方的路,提示着此处与外界的丁点儿关联。而时光又仿佛在此停止,生老病死不经意地提醒着我们岁月的流淌。 然而这里似乎还是安静依然,安静得近乎无动于衷。人们淡淡地过着日子,与命运融为一体,劳动,婚嫁,选举,送葬,作法, 聊天,行走,歇息,一切正在发生着又发生过了。影片伊始,远行的游子—
期刊
吉克曲布(彝族歌手)    这几天我是在一种时而茫然时而痛苦中度过的!说实在话,这几年以来我们无论在梦里或是在现实中都高唱着这样的歌走来:  大凉山,小凉山,你是我唯一不变的依靠,  我想找到最初的爱,我想回到古老的地方,  常常闻到野花香,  它香透了每个记忆里……  我们热爱自己母族的心,从前不变将来也不会变!也想用现在这点微不足道的名声和实际行动来感染身边的同胞和年轻人,让我们一起在大同世界
期刊
夜半多伦多    对于加拿大和加拿大人,我一直没有感觉,我指的是那种触摸到民族性格和灵魂的感觉。  多伦多的街道非常干净,干净到看不见一点尘土,在沙尘暴的亲密包围中,突然空降到这样一尘不染的城市,心里觉得异常的不真实,城市里的垃圾有时候仿佛是城市巨人在不断的包裹中一不小心露出的马脚,让我们知道这个城市还有烟尘气,每每一到这样一些新文明的国家,我就开始异常留恋北京种种的陋习了,尽管那陋习在北京时被我
期刊
吧主说话:  一直觉得文学系的学生个个都是写字好手,上学的时候总会有文学系的师兄师姐揉着黑眼圈诉苦:“老师这周要我们赶完两个剧本!”这让我们既羡慕又同情。  本次看吧介绍的四部影片出自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剧作专业学生之手,学校尽可能让同学们在校期间体验各种影像制作方法,从过程中体验更多剧作之外的生活。除了戏剧化的编剧之外,学校还让学生们尝试着拿起DV拍摄纪录片。这些也是DV所带来的便捷。  然而,便
期刊
共同的命运引发了思考      我是在国外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才回到中国的。  回国之后,面对着祖国的变化和发展,事过境迁的现实与以往的记忆之间隐隐约约出现了裂痕,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萦绕在我的心头。我希望能够找到一个载体来表达这种情绪。  在深圳,30岁的我第一次见到了父亲,他带我去了明斯克公园。明斯克原本是一艘俄罗斯的航空母舰,后经韩国转卖到我国后被开发为游乐场所。它的历史和现状给了我非常
期刊
看完美国电影《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英文片名: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决定写点什么,一不留神就想到这首KTV里的永恒旋律。有多少爱可以重来,有多少人愿意等待,典型失意者的自省自问。缺失造成的存在感,痛彻心扉,经历过此劫的朋友,深有体会。如果在这么一个寻死觅活的当口,给你提供一种选择,通过一种程序删去你所爱的人的全部记忆来回避痛苦,不知道有多少人会
期刊
作品:《黑口袋》  作者:董爽  作品类型:纪录片  作品长度:22分钟  制作设备:sony miniDV  出品: 北京电影学院 文学系    吧主说话:  黑口袋是一种象征,或者是一种符号。  某些时候也是禁忌。    吧主:下面的这部片子题材有点禁忌。你是怎么想到拍摄这些有关销售电影光碟的人的生活呢?   董爽:其实就是觉得他们的生活挺有意思,自己甚至也有点向往那样的生活。  吧主:向往?
期刊
姓名:杨紫烨  职业:纪录片导演  工作室名称:艺东鸿广告  主要业务:公益广告和纪录片    杨紫烨女士,资深电影工作者。在与王颖和陈冲合作了多部电影,独立制作了几部纪录片之后,成立了预防艾滋病宣传制作项目(CAMP),其作品包括我们熟悉的姚明与约翰逊主演的公益广告。杨导演在2004年把工作室搬到了北京,近期成立了艺东鸿广告公司。    主要业务:  工作室目前与Star Foundation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