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9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1
【摘要】高危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易危害人体的药品。包括高浓度电解质制剂等。美国的医疗安全协会(ISMP)将若使用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物称为“高危药物”。其特点是出现的差错可能不常见,而一旦发生则后果非常严重。而氯化钾是ISMP确定的前五位高危药品中的第三位。氯化钾是临床常用的电解质平衡调节药,临床疗效确切,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用于治疗和预防各种原因(进食不足、呕吐、严重腹泻、应用排钾利尿剂或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引起的低钾血症等。大剂量会导致心脏停跳和猝死。我病区现有护理人员七名,其中主管护师三人,低年资护士四人,护理队伍结构相对来讲不合理,对高危药品氯化钾在输液配制中存在问题认识不足。科室护理质控小组通过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确保了氯化钾在输液配制中剂量的准确性,从而保证了疗效,避免了危险事件的发生。
1 原因分析
1.1 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我院临床使用的氯化钾注射液有10%和15%两种规格,药房实行阶段性更换药品规格,每次更换规格后,如果药房人员未及时通知医护人员,而部分护理人员又未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时,则会导致氯化钾在输液配制中出现浓度不正确的现象发生,引起疗效不足或有潜在心脏停跳的风险。
1.2 15%氯化钾注射液存在剂量换算麻烦,加药时剂量误差大的风险。 如医嘱NS250ml+氯化钾0.7g,由于加药针筒多为20 ml注射器,则抽吸药液时就存在剂量换算和抽液不准的风险。反之,10%氯化钾注射液则不存在此类问题。
1.3 部分护理人员责任意识淡薄,缺乏慎独精神。 怕输液时间过长,怕病人因氯化鉀刺激疼痛经常按铃,而少加或不加氯化钾。静滴氯化钾病人多数主诉疼痛,输液速度快时尤其明显,导致病人误以为是静脉穿刺没打好或跑针而经常按铃,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部分护士不按医嘱加药,自行其事,导致静脉补钾剂量不足,达不到应有的疗效。
1.4 临床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尤其是药理学相关知识。静脉补钾的原则规定,钾的浓度不宜过高,一般不超过40mmol/L,即1000ml液体中氯化钾含量不超过3 g。部分护士责任心不强,转抄和执行医嘱时由于缺乏相关理论常识,导致加药时出现钾的浓度过高。如100ml液体中加入10%氯化钾5ml。
1.5 对氯化钾与临床各类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缺乏认识当前,随着临床药物学的不断发展与更新,新药层出不穷,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丹参酮2A、洛美沙星、注射用泮托拉唑、左氧氟沙星等药物与氯化钾注射液都存在配伍禁忌。如果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对临床新理论,新知识不了解,不掌握,均可导致氯化钾在输液配制中存在错误。
1.6 部分护士安全意识淡薄,主观认识不足。 乡镇卫生院设备缺乏,静脉补钾时无法定期监测肾功能,大剂量补钾病人无法进行床边心电监护,没有输液泵调节滴速。如果高危药品管理不到位,又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静脉补钾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2 相应对策
2.1利用晨会时间,每天强调三查七对一注意的重要性。将三查七对一注意的内容张贴在治疗室内醒目的位置。合理排班,新老搭配,充分发挥高年资护士的临床实践能力并做好年轻护士的带教工作。加强高危药品学习,使每位护士从思想上充分认识三查七对的重要性,养成自觉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制度的习惯。在静脉输液配制前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杜绝安全隐患。
2.2建议库房和药房尽量采购和调剂10%氯化钾。如果是15%氯化钾,则根据医嘱,临床常规使用氯化钾剂量,预先设计好精确的剂量换算量表并张贴在治疗室,供加药时参考。建议使用10 ml注射器,以保证补钾剂量正确。护士要与临床医生沟通,确保医嘱剂量正确精确,字迹清楚,方便护士正确执行加药操作。
2.3与病人沟通,输液时说明氯化钾静滴时有疼痛现象,让其有思想准备。组织全体护士学习如何减轻氯化钾所致疼痛的方法,如热敷、推注利多卡因稀释液(2%利多卡因5ml+5%GS20 ml)、10%氯化钠10 ml加入含钾液中静滴等。经常巡视病房,正确调节输液滴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强化责任意识,培养慎独精神。
2.4定期组织护士学习临床相关学科知识,尤其是药理学知识。每月组织护理三基理论考核,利用晨会时间提问,使每位护士掌握静脉补钾原则,杜绝差错事故发生。
2.5,组织学习药物配伍禁忌表,对药房新进药品要组织学习使用说明书,并与医师沟通,正确开具医嘱,加药时如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分析原因并处理。
2.6高危药品加锁保管,有专门标记。由于护士多加或少加氯化钾会导致药物积存现象,因此,如发现有氯化钾积存,则要及时查明原因,责任到人。要组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牢固树立护理安全意识。另外,添置输液泵等必要的设备,以减轻护理风险。
结语:通过对原因分析及施以正确有效的对策,护士们在氯化钾输液配制过程中体现出了正确性和规范性,从而提高了氯化钾使用的安全性,提高了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美国医疗安全协会(ISMP);2008年高危药物目录
[2]2005年8月药物临床J栏目 静脉补充氯化钾所致疼痛护理
[3]实用临床护理三基理论篇 东南大学出版社
【摘要】高危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易危害人体的药品。包括高浓度电解质制剂等。美国的医疗安全协会(ISMP)将若使用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物称为“高危药物”。其特点是出现的差错可能不常见,而一旦发生则后果非常严重。而氯化钾是ISMP确定的前五位高危药品中的第三位。氯化钾是临床常用的电解质平衡调节药,临床疗效确切,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用于治疗和预防各种原因(进食不足、呕吐、严重腹泻、应用排钾利尿剂或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引起的低钾血症等。大剂量会导致心脏停跳和猝死。我病区现有护理人员七名,其中主管护师三人,低年资护士四人,护理队伍结构相对来讲不合理,对高危药品氯化钾在输液配制中存在问题认识不足。科室护理质控小组通过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确保了氯化钾在输液配制中剂量的准确性,从而保证了疗效,避免了危险事件的发生。
1 原因分析
1.1 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我院临床使用的氯化钾注射液有10%和15%两种规格,药房实行阶段性更换药品规格,每次更换规格后,如果药房人员未及时通知医护人员,而部分护理人员又未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时,则会导致氯化钾在输液配制中出现浓度不正确的现象发生,引起疗效不足或有潜在心脏停跳的风险。
1.2 15%氯化钾注射液存在剂量换算麻烦,加药时剂量误差大的风险。 如医嘱NS250ml+氯化钾0.7g,由于加药针筒多为20 ml注射器,则抽吸药液时就存在剂量换算和抽液不准的风险。反之,10%氯化钾注射液则不存在此类问题。
1.3 部分护理人员责任意识淡薄,缺乏慎独精神。 怕输液时间过长,怕病人因氯化鉀刺激疼痛经常按铃,而少加或不加氯化钾。静滴氯化钾病人多数主诉疼痛,输液速度快时尤其明显,导致病人误以为是静脉穿刺没打好或跑针而经常按铃,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部分护士不按医嘱加药,自行其事,导致静脉补钾剂量不足,达不到应有的疗效。
1.4 临床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尤其是药理学相关知识。静脉补钾的原则规定,钾的浓度不宜过高,一般不超过40mmol/L,即1000ml液体中氯化钾含量不超过3 g。部分护士责任心不强,转抄和执行医嘱时由于缺乏相关理论常识,导致加药时出现钾的浓度过高。如100ml液体中加入10%氯化钾5ml。
1.5 对氯化钾与临床各类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缺乏认识当前,随着临床药物学的不断发展与更新,新药层出不穷,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丹参酮2A、洛美沙星、注射用泮托拉唑、左氧氟沙星等药物与氯化钾注射液都存在配伍禁忌。如果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对临床新理论,新知识不了解,不掌握,均可导致氯化钾在输液配制中存在错误。
1.6 部分护士安全意识淡薄,主观认识不足。 乡镇卫生院设备缺乏,静脉补钾时无法定期监测肾功能,大剂量补钾病人无法进行床边心电监护,没有输液泵调节滴速。如果高危药品管理不到位,又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静脉补钾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2 相应对策
2.1利用晨会时间,每天强调三查七对一注意的重要性。将三查七对一注意的内容张贴在治疗室内醒目的位置。合理排班,新老搭配,充分发挥高年资护士的临床实践能力并做好年轻护士的带教工作。加强高危药品学习,使每位护士从思想上充分认识三查七对的重要性,养成自觉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制度的习惯。在静脉输液配制前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杜绝安全隐患。
2.2建议库房和药房尽量采购和调剂10%氯化钾。如果是15%氯化钾,则根据医嘱,临床常规使用氯化钾剂量,预先设计好精确的剂量换算量表并张贴在治疗室,供加药时参考。建议使用10 ml注射器,以保证补钾剂量正确。护士要与临床医生沟通,确保医嘱剂量正确精确,字迹清楚,方便护士正确执行加药操作。
2.3与病人沟通,输液时说明氯化钾静滴时有疼痛现象,让其有思想准备。组织全体护士学习如何减轻氯化钾所致疼痛的方法,如热敷、推注利多卡因稀释液(2%利多卡因5ml+5%GS20 ml)、10%氯化钠10 ml加入含钾液中静滴等。经常巡视病房,正确调节输液滴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强化责任意识,培养慎独精神。
2.4定期组织护士学习临床相关学科知识,尤其是药理学知识。每月组织护理三基理论考核,利用晨会时间提问,使每位护士掌握静脉补钾原则,杜绝差错事故发生。
2.5,组织学习药物配伍禁忌表,对药房新进药品要组织学习使用说明书,并与医师沟通,正确开具医嘱,加药时如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分析原因并处理。
2.6高危药品加锁保管,有专门标记。由于护士多加或少加氯化钾会导致药物积存现象,因此,如发现有氯化钾积存,则要及时查明原因,责任到人。要组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牢固树立护理安全意识。另外,添置输液泵等必要的设备,以减轻护理风险。
结语:通过对原因分析及施以正确有效的对策,护士们在氯化钾输液配制过程中体现出了正确性和规范性,从而提高了氯化钾使用的安全性,提高了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美国医疗安全协会(ISMP);2008年高危药物目录
[2]2005年8月药物临床J栏目 静脉补充氯化钾所致疼痛护理
[3]实用临床护理三基理论篇 东南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