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正处于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但越是发展越是暴露出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人才不足,尤其是缺乏创新人才,甚至我国伟大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学森老人在临终前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创新人才)?”。这个问题实际上暴露了中国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当代中国中小学教育的一般模式就是应试教育,以升学为目标,很多时候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容易培养出高分低能的学生。针对这种现象,我国正在进行教育改革,狠抓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学生的创新能力,力求最终把学生培养成创新人才。
要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首先要明白创新人才的含义,一般而言我们认为所谓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
人才的培养关键阶段就是中小学的教育,学科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探索教育规律,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传授知识,适应教学的需要。地理学科虽然被很多学生和家长不重视,但作为我们地理教师必须重视,须知作为一名人才必须具备最基础的综合性知识。
作为一个地理教师,传授知识是基本的任务。然而,还有四个方面更重要:一是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比教给知识更重要,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不需要教;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强制学生学习更重要,重在提高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三是养成学生的科学精神比传播科学更重要,努力培养严谨、求实、探索、创新的学术品格;四是引导学生学会应用知识比单纯传授知识更重要,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
一.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一定要有创新意识
培养创新意识,这是地理课堂教学创新的关键。
新课程实验初期,高中地理教师面临着巨大挑战,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产生了种种困惑。比如,以前的地理教材结构清晰,知识丰富,重点突出,教师只要按照大纲和教材的要求,照本宣科地讲清知识点,就能完成教学任务,考出好成绩。而现在的教材变了,书本上现成的知识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学生活动,这些活动怎么处理?讲吧,不符合新课标要求,让学生活动,老师又不放心,怕学生乱了,掌握不了知识点,影响教学成绩。这就要求我们要围绕这些困惑,积极进行实验,从教学的创新设计,教学创新活动的组织和调控,到教学效果的检验,让自己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老师在教学中探索、反思和再创新,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同时坚持撰写教學后记,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回顾、总结和评价,进一步了解学生认知水平,改变教学思路,完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这样,教师的综合素质和研究能力不断提高了,从而实现由教书匠到科研型教师的创新转变。
二.要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激发创新意识
中国有句古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当他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运探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灌输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与创新。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积极思维,敢于标新立异,打破陈规,怀疑一切。为此,教师要在相信学生具有创造潜力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如上课适当允许学生随时举手提出问题、讲出思想的火花;允许学生和老师争论;课堂提问时经常问“你说呢?”“你认为呢?”“你的观点呢”“你的看法呢?”“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再想想?”等,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尽量消除学生怕答错的思想负担。教师讲授知识的水平,不在于如何准确、完整、系统地把知识交给学生,而在于能否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激发其学习动机,从而调动他们潜在的勇气和胆识,培养他们的探索创新能力。比如在学习2.7“大气环境保护时,出示漫画”啊,地球出“汗”了,先提出容易的问题,地球为什么出汗了?是什么原因导致全球变暧呢?从学生熟悉的问题着手:启动思维,然后再提问,二氧化碳有什么作用?为什么浓度不断增加呢?请说明理由。海平面为什么会上升?同时可能会带来哪些灾害?哪些国家与城市有可能受到威胁?除了海平面上升的危害外,还有哪些影响呢?这样一步步深入富有启发性的思考,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还能使学生思维的独创性与批判性,得以充分地锻炼与思考。
三.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努力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最大限度地将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学生自主的地理活动,必将成为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基本方向。在地理课堂上主要地理活动方式有:(1)地理游戏,如地理谜语、在地图上旅游、政区拼图、地理故事会等。(2)地理实践,如等高线制作、区域规划等。(3)社会调查,如环境状况调查、资源调查等。(4)地理体验,包括直接体验(如郊游、参观)和间接体验(如观看录像、电影等)。(5)合作学习,地理课堂教学内容中更多的是没办法按照上述活动来设计的。
这时,我们可以把全班学生根据认知水平与能力、性格等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运用预习、自学、互相提问、答辩等方式来组织教学活动。比如,有一次我用5分钟上了一节试卷的讲评课 ,我自认为效果比较好。首先,我在黑板上公布了答案,然后通过举手的形式统计了每道题错误的人数,接着我让学生分组进行相互讨论学习,不懂的就在已经搞懂的同学那里讨论学习,最后下课前5分钟再次做了统计,全班所有人已经搞懂了卷子上所有的问题。这节课老师看似偷懒,实际上给了学生更多的主动发挥的空间,做错的人会主动去寻求正确的答案和方法,正确的人通过给其他同学讲解进一步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所以我认为这节5分的课是非常成功的。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人才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其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我们站在教育一线的地理教师,一定要大胆的探索,实现由教书匠到引导者的转变,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很好的回答钱学森老人的问题,中国的将来才会有更好的发展。
要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首先要明白创新人才的含义,一般而言我们认为所谓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
人才的培养关键阶段就是中小学的教育,学科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探索教育规律,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传授知识,适应教学的需要。地理学科虽然被很多学生和家长不重视,但作为我们地理教师必须重视,须知作为一名人才必须具备最基础的综合性知识。
作为一个地理教师,传授知识是基本的任务。然而,还有四个方面更重要:一是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比教给知识更重要,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不需要教;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强制学生学习更重要,重在提高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三是养成学生的科学精神比传播科学更重要,努力培养严谨、求实、探索、创新的学术品格;四是引导学生学会应用知识比单纯传授知识更重要,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
一.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一定要有创新意识
培养创新意识,这是地理课堂教学创新的关键。
新课程实验初期,高中地理教师面临着巨大挑战,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产生了种种困惑。比如,以前的地理教材结构清晰,知识丰富,重点突出,教师只要按照大纲和教材的要求,照本宣科地讲清知识点,就能完成教学任务,考出好成绩。而现在的教材变了,书本上现成的知识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学生活动,这些活动怎么处理?讲吧,不符合新课标要求,让学生活动,老师又不放心,怕学生乱了,掌握不了知识点,影响教学成绩。这就要求我们要围绕这些困惑,积极进行实验,从教学的创新设计,教学创新活动的组织和调控,到教学效果的检验,让自己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老师在教学中探索、反思和再创新,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同时坚持撰写教學后记,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回顾、总结和评价,进一步了解学生认知水平,改变教学思路,完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这样,教师的综合素质和研究能力不断提高了,从而实现由教书匠到科研型教师的创新转变。
二.要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激发创新意识
中国有句古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当他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运探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灌输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与创新。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积极思维,敢于标新立异,打破陈规,怀疑一切。为此,教师要在相信学生具有创造潜力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如上课适当允许学生随时举手提出问题、讲出思想的火花;允许学生和老师争论;课堂提问时经常问“你说呢?”“你认为呢?”“你的观点呢”“你的看法呢?”“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再想想?”等,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尽量消除学生怕答错的思想负担。教师讲授知识的水平,不在于如何准确、完整、系统地把知识交给学生,而在于能否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激发其学习动机,从而调动他们潜在的勇气和胆识,培养他们的探索创新能力。比如在学习2.7“大气环境保护时,出示漫画”啊,地球出“汗”了,先提出容易的问题,地球为什么出汗了?是什么原因导致全球变暧呢?从学生熟悉的问题着手:启动思维,然后再提问,二氧化碳有什么作用?为什么浓度不断增加呢?请说明理由。海平面为什么会上升?同时可能会带来哪些灾害?哪些国家与城市有可能受到威胁?除了海平面上升的危害外,还有哪些影响呢?这样一步步深入富有启发性的思考,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还能使学生思维的独创性与批判性,得以充分地锻炼与思考。
三.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努力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最大限度地将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学生自主的地理活动,必将成为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基本方向。在地理课堂上主要地理活动方式有:(1)地理游戏,如地理谜语、在地图上旅游、政区拼图、地理故事会等。(2)地理实践,如等高线制作、区域规划等。(3)社会调查,如环境状况调查、资源调查等。(4)地理体验,包括直接体验(如郊游、参观)和间接体验(如观看录像、电影等)。(5)合作学习,地理课堂教学内容中更多的是没办法按照上述活动来设计的。
这时,我们可以把全班学生根据认知水平与能力、性格等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运用预习、自学、互相提问、答辩等方式来组织教学活动。比如,有一次我用5分钟上了一节试卷的讲评课 ,我自认为效果比较好。首先,我在黑板上公布了答案,然后通过举手的形式统计了每道题错误的人数,接着我让学生分组进行相互讨论学习,不懂的就在已经搞懂的同学那里讨论学习,最后下课前5分钟再次做了统计,全班所有人已经搞懂了卷子上所有的问题。这节课老师看似偷懒,实际上给了学生更多的主动发挥的空间,做错的人会主动去寻求正确的答案和方法,正确的人通过给其他同学讲解进一步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所以我认为这节5分的课是非常成功的。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人才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其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我们站在教育一线的地理教师,一定要大胆的探索,实现由教书匠到引导者的转变,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很好的回答钱学森老人的问题,中国的将来才会有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