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执教孙犁的小说《荷花淀》,在准备小结时,突然一个学生问:“老师,小说中出现的小的细物像‘苇眉子’、‘菱角’、‘荷叶’等等,是不是也有作用呢?”这个问题在备课时没有注意到,教师指导用书中也没有涉及。经过认真思考,下面将《荷花淀》中出现的“苇眉子”、“菱角”、“荷叶”、“荷花箭”、“船”、“野鸭”等淀中细物,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作一些分析,希望能对同行有所启迪。
“苇眉子”。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湿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苇眉子”与水生嫂连在一起。修长的“苇眉子”在水生嫂的手指上“缠绞”着,又薄又细,在怀里跳跃着。“苇眉子”既是白洋淀丰饶的物产,也是水生嫂劳动的对象,衬托出了她的勤快、利落,有副好手艺。
“菱角”。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旁的水,哗,哗,哗。顺手从水里捞上一棵菱角来,菱角还很嫩很小,乳白色。顺手又丢到水里去。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去了。
“遍地野鸭和菱藕,秋收满畈稻谷香”。又嫩又小的菱角,在妇女们信手的一“捞”一“丢”中,流露出她们心中对美丽富庶的家乡热爱与自豪。“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的“乳白色”的菱角和下面要提到的“像哨兵一样高高挺立”的“粉色荷花箭”相映成趣,构成了白洋淀上一道美丽和谐的风景。
“荷叶”与“荷花箭”。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作者写薄薄透明的雾中荷叶荷花,在风吹过后,带来阵阵香味,渲染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气氛,烘托了水生嫂勤劳淳朴、温顺善良的形象。
而荷叶“像铜墙铁壁”,“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的描写,逼真、形象、传神,充满寓意。突出了水乡游击战场的特点,而且写出了荷花淀儿女同仇敌忾的心理和克敌制胜的信心,洋溢着歌颂人民战争的思想感情。这里是借物写人。
“船”。幸亏是这些青年妇女,白洋淀长大的,她们摇得小船飞快。小船活像离开了水皮的一条打跳的梭鱼。她们从小跟这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假如敌人追上了,就跳到水里去死吧!
她们向荷花淀里摇,最后,努力地一摇,小船窜进了荷花淀。
这一年秋季,她们学会了射击。冬天,打冰夹鱼的时候,她们一个个登在流星一样的冰船上,来回警戒。
这里借“船”渲染了荷花淀的妇女们遇敌的紧张,毕竟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场面,她们虽紧张,但心却不乱,她们协力同心,将船摇得飞快,充满了战斗的激情,写出了她们划船本领的高超以及自组队伍后的飒爽英姿。
“船”在《荷花淀》中还有暗示的作用,如: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 “水面没有一只船”,暗示白洋淀斗争形势紧张,暗示了敌船将要出现,惊心动魄的一幕将要出现。
“野鸭”。几只野鸭扑楞楞飞起,尖声惊叫,掠着水面飞走了。就在她们的耳边响起一排枪!
小船窜进了荷花淀。几只野鸭惊叫飞起,这一方面是衬托妇女们心情的慌急与动作的迅速,更重要的是暗写部队静伏。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变成人了?那不是我们的水生吗?又往左右看去,不久各人就找到了各人丈夫的脸,啊!原来是他们!
连野鸭都未惊动,说明他们是一支纪律严明的部队,从而为伏击战的胜利埋下了伏笔。
综上所述,“苇眉子”、“菱角”“荷叶”、“荷花箭”、“船”、“野鸭”,在小说中都是细物,但却对人物刻画和主题表达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六样细物,看似普通,都是荷花淀里常见事物,但对表现荷花淀的儿女特别是妇女为保卫美丽的家乡而表现出的特别的美,对烘托她们身上的纯美人性(勤劳淳朴、真挚多情、勇敢机智、热爱生活、乐观向上)和崇高人格(家国之爱甚过夫妻之情)起到了重要作用。作者想借这些普通事物与普通而伟大的荷花淀儿女说明:荷花淀的景物是美丽的,水和天,荷和苇,无一不美,明丽清纯,让人心醉。这么美的家园,谁能不爱!怎能容忍敌人蹂躏!如此美丽的一方水土,当然会养育一方英雄儿女,他们美丽的身心不容玷污,他们平时有多少温情,战时就有多少勇气。
分析至此,学生对小说中出现的六样细物也有了深刻的理解,对小说的主旨也有了更深入的领悟。
(作者单位:淮安市淮安区职业
教育中心、淮安区教师进修学校)
“苇眉子”。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湿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苇眉子”与水生嫂连在一起。修长的“苇眉子”在水生嫂的手指上“缠绞”着,又薄又细,在怀里跳跃着。“苇眉子”既是白洋淀丰饶的物产,也是水生嫂劳动的对象,衬托出了她的勤快、利落,有副好手艺。
“菱角”。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旁的水,哗,哗,哗。顺手从水里捞上一棵菱角来,菱角还很嫩很小,乳白色。顺手又丢到水里去。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去了。
“遍地野鸭和菱藕,秋收满畈稻谷香”。又嫩又小的菱角,在妇女们信手的一“捞”一“丢”中,流露出她们心中对美丽富庶的家乡热爱与自豪。“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的“乳白色”的菱角和下面要提到的“像哨兵一样高高挺立”的“粉色荷花箭”相映成趣,构成了白洋淀上一道美丽和谐的风景。
“荷叶”与“荷花箭”。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作者写薄薄透明的雾中荷叶荷花,在风吹过后,带来阵阵香味,渲染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气氛,烘托了水生嫂勤劳淳朴、温顺善良的形象。
而荷叶“像铜墙铁壁”,“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的描写,逼真、形象、传神,充满寓意。突出了水乡游击战场的特点,而且写出了荷花淀儿女同仇敌忾的心理和克敌制胜的信心,洋溢着歌颂人民战争的思想感情。这里是借物写人。
“船”。幸亏是这些青年妇女,白洋淀长大的,她们摇得小船飞快。小船活像离开了水皮的一条打跳的梭鱼。她们从小跟这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假如敌人追上了,就跳到水里去死吧!
她们向荷花淀里摇,最后,努力地一摇,小船窜进了荷花淀。
这一年秋季,她们学会了射击。冬天,打冰夹鱼的时候,她们一个个登在流星一样的冰船上,来回警戒。
这里借“船”渲染了荷花淀的妇女们遇敌的紧张,毕竟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场面,她们虽紧张,但心却不乱,她们协力同心,将船摇得飞快,充满了战斗的激情,写出了她们划船本领的高超以及自组队伍后的飒爽英姿。
“船”在《荷花淀》中还有暗示的作用,如: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 “水面没有一只船”,暗示白洋淀斗争形势紧张,暗示了敌船将要出现,惊心动魄的一幕将要出现。
“野鸭”。几只野鸭扑楞楞飞起,尖声惊叫,掠着水面飞走了。就在她们的耳边响起一排枪!
小船窜进了荷花淀。几只野鸭惊叫飞起,这一方面是衬托妇女们心情的慌急与动作的迅速,更重要的是暗写部队静伏。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变成人了?那不是我们的水生吗?又往左右看去,不久各人就找到了各人丈夫的脸,啊!原来是他们!
连野鸭都未惊动,说明他们是一支纪律严明的部队,从而为伏击战的胜利埋下了伏笔。
综上所述,“苇眉子”、“菱角”“荷叶”、“荷花箭”、“船”、“野鸭”,在小说中都是细物,但却对人物刻画和主题表达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六样细物,看似普通,都是荷花淀里常见事物,但对表现荷花淀的儿女特别是妇女为保卫美丽的家乡而表现出的特别的美,对烘托她们身上的纯美人性(勤劳淳朴、真挚多情、勇敢机智、热爱生活、乐观向上)和崇高人格(家国之爱甚过夫妻之情)起到了重要作用。作者想借这些普通事物与普通而伟大的荷花淀儿女说明:荷花淀的景物是美丽的,水和天,荷和苇,无一不美,明丽清纯,让人心醉。这么美的家园,谁能不爱!怎能容忍敌人蹂躏!如此美丽的一方水土,当然会养育一方英雄儿女,他们美丽的身心不容玷污,他们平时有多少温情,战时就有多少勇气。
分析至此,学生对小说中出现的六样细物也有了深刻的理解,对小说的主旨也有了更深入的领悟。
(作者单位:淮安市淮安区职业
教育中心、淮安区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