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城市快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关注生活质量与品质,城市风貌改造逐步提上议事日程。富有地域特色的城市风貌改造是建设和谐公共空间的需要,是解决城市现状,是改善环境问题,是解决城市街道各类问题的突破点;是响应号召建设和谐社会的体现。本文主要以思茅区城市风貌改造为例,依据思茅的历史文化、地域特色及风土人情着力以将我市建设成为一个商业、休闲与文化气韵、环境特色相融合的城市气氛更加浓厚的城市风貌,创造其富有特点的地段给居民及游客留下深刻印象。
关键词:城市 风貌 改造 云南 思茅
引言
城市风貌改造,主要以改造街道两侧的建筑立面装饰,实现城市建筑外表面的整体感观效果。城市风貌改造,城市风貌得到了一次修整,表面焕然一新,对于提高城市形象和影响力,提升城市精神面貌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合理总结前人建设的经验,避开不合理因素,追求技术、材料、经济、效果等各个方面的合理化,从而保证城市工程建设的综合效果。
1.云南思茅概况
思茅区位于云南省南部、普洱市中南部、澜沧江中下游,是普洱市委、政府所在地,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连接东南亚的交通枢纽。全区东西长118公里,南北宽72公里,国土总面积3928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半山区面积308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8.62%。
思茅区属低纬高原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低纬、高温、多雨、静风的特点,年均气温17.9℃,有林地456万亩,森林覆盖率76.9%。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是消暑避寒、旅游休假的胜地,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好地方,享有“绿海明珠”、“林中之城”的盛誉。该地区属南亚热带气候类型,垂直气候特征明显。物产丰富,盛产橡胶,有著名的普洱茶、景谷芒果等。
由于各民族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和婚丧嫁娶礼仪等方面的差异,产生了木鼓节、葫芦节、祭节、火把节、泼水节等各具特色的传统节日,形成了三道茶、三跺脚、跳秧歌、赕白象、扭股舞、芦笙舞、拉木鼓等绚丽多彩的民族民间文艺。神奇的高山密林、原始迷人的自然风光等更为思茅增添了诗情画意。
2 目前思茅城市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城市欲望的漫延,城市不断建造着越来越高的楼房,城市独特的人文历史积淀被简单的高楼化所吞噬,城市的文化被欲望的洪流所淹没。城市欲望的扩张,越来越多的城市的特色正逐步丧失。
2.1城市历史、文化的沉沦
从思茅的文化景观到历史街区,从文物古迹到地方民居,从传统技能到社会习俗等,众多物质的与非物质的文化遗产,都是形成思茅独特城市记忆的有力物证,也是思茅文化价值的重要体现。但是,一些所谓的“旧城改造”、“危旧房改造”中,大拆大建的开发,使得一片片历史街区被夷为平地;一座座传统民居被无情摧毁。忽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造成这些历史性城市文化空间的破坏、历史文脉的割裂。
2.2城市面貌的趋同
城市面貌是一个城市的物质生活、文化传统、地理环境等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但是,一些城市在规划建设中抄袭、模仿、复制现象十分普遍,城市面貌正在急速地走向趋同,导致“南方北方一个样,大城小城一个样,城里城外一个样”的特色危机。各地具有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城市风貌正在消失,代之而来的是几乎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千城一面”的现象日趋严重。
2.3城市建设的失调
在以前的建设中缺少科学态度和人文意识,往往采取单一依赖土地经营来拉动经济的增长方式,导致出现“圈地运动”和“造城运动” 。城建中只追求物质利益,而忽视文化生态,在城市建设中存在盲目攀比、不切实际倾向。表现出对文化传统认知的肤浅、对城市精神理解的錯位和对城市发展定位的迷茫。
2.4城市环境的恶化
近年来,我市城建表现出粗放式城市开发,以对自然无限制的掠夺来满足发展的欲望,致使环境面临突出问题:空气污染、土质污染、水体污染、视觉污染、听觉污染;热岛效应加剧、交通堵塞加剧、资源短缺加剧;绿色空间减少、安全空间减少、人的活动空间减少,严重破坏了清幽宁静的茶苑风情。
3进行思茅风貌改造的主要手段
3.1 传承思茅历史文化,推进城市文化遗产建设,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当前,文化竞争力的影响与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人们看到,在物质增长方式趋同,资源与环境压力增大的今天,城市文化成为城市发展的驱动力,体现出更强的经济社会价值。我们在城建中应该继承历史和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吸取其中的智慧和力量融入到现金的社会发展之中,将我市大造成为最有文化内涵的、最美丽的、最适宜居住地方来,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学习参观。
3.2改变低俗的城市形象
在本次我市的城市风貌改造中,及时对建筑物上附加的简易建筑、临时建筑和违法建筑予以拆除或按规范改造,拆除影响建筑美观的防盗笼(窗、栏)、活动遮阳雨棚和晒衣架等,并规范设置太阳能及热水管道,随之而来的是通过对建筑的立面、色彩、风格进行改造形成灰瓦、白墙、木线条、普洱红、普洱青等建筑元素组成“大树掩映、白墙青瓦、红色点缀”的普洱独特建筑风貌。
3.3构建卫生、文明城市,改善城市环境
为提升我市的绿色空间、安全空间、人的活动空间,构建清幽宁静的茶苑生活,对喧嚣的商业建筑进行改造,取消户外大型商业广告牌,统一设计制作商业门头招牌,呈现茶苑的古色古香。为提供市民卫生文明的城市环境,对道路两旁的环卫设施、公共车站进行统一规划设计,科学合理设置,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及交通设施。使改造范围内的街道得到绿化、美化、亮化,突出层次性、多样性、艺术性。
3.4传承历史风貌,构建人文城市
在建设中依靠科学发展的态度和人文意识,坚持地方元素、历史风貌不盲目攀比、不脱离实际,深化传统文化遗产认知,总结经验,正确认识城市精神理,正视城市发展定位。构建一个与国际接轨的、经典实用的、包含地方特色的、生态优越的、未来延伸的思茅特色建筑。 4.迅速推进思茅风貌改造的建议
4.1优化风貌设计,凸显地域特色
思茅区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地方,独有的区位优势、历史名望、人文景观和源远流长的普洱茶文化,使思茅具备了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在风貌改造中应牢牢体现多样性要求,立足于思茅产业的恢复提升,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要明确思茅发展定位与建筑风格,要从生态环境、场镇色彩、道路风貌、建筑风貌、景观环境风貌、节点风貌、平面装饰和公共设施这七个设计方面来入手,对规划进行优化调整,重点突出房屋立面、坡屋顶、山墙、披檐、窗户精边及窗花等符号处理,在城镇之间、城乡之间实施绿色走廊工程,以道路沿线、城市景观节点、居民小区绿色景观,推出《妙曼普洱》、《茶马古道》、《牡帕密帕》、《普洱之恋》、《虎妈》、《阿佤山》等一批音乐、影视、歌舞为特色的影视,力求凸显思茅风情特色。并且充分利用“茶马古道”这一特色,发展茶文化,打造旅游业。思茅地区居住的民族非常多,有哈尼、佤、傣、布朗等25个民族,因此在进行城市改造时,要突出思茅多民族的特点,将独特的传统文化以及风俗习惯贯穿于城市改造中。
4.2加强项目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
在对思茅的改造中,要紧抓质量和安全这两个关鍵环节不松手,一定要高标准、严要求地进行风貌改造工作。一是应以合同为依据,健全任务层级分解、责任明确、权责相适应的城镇风貌改造工程管理体系,项目业主应认真履行业主责任,按规定和建设程序,紧扣节点,努力抓好各项管理工作的落实,同时按照合同约定,加强对施工单位的履约管理,精心组织,科学安排好项目建设中各阶段的工作,及时协调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确保工程按计划完成。二是应规范城镇风貌改造项目的招投标活动,同时认真做好招投标后的合同履约情况的监督检查。三是应强化质量管理和安全生产。业主、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应进一步强化意识,不定期地组织事故隐患排查,对查出的事故隐患,要制定整改计划,明确整改措施,落实责任到人,限期完成整改;同时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健全质量保证体系,确保质量和安全。
结语
在全球化与快速城市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城市的风貌特色正逐步消失,城市的景观与风貌改造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城市风貌主要是由城市所在地域的自然过程、历史文化过程和当地人的社会经济活动所决定的,既是城市视觉审美的对象,也是城市居民定位和认同的根本,更是生态过程和社会经济过程的载体,并讲述城市历史文化故事。一个最优的城市景观风貌,不应仅仅是视觉“美”的同时也必须是“健康”的与“有内涵”的。
参考文献
[1]王丽媛.基于可操作性的城市风貌控制研究初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08):89-90
[2]屈军.都江堰市城市风貌改造[J].四川建筑.2004年04期.34-35
[3]李培林.云南近代小城镇发展述略[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2期.56-57
关键词:城市 风貌 改造 云南 思茅
引言
城市风貌改造,主要以改造街道两侧的建筑立面装饰,实现城市建筑外表面的整体感观效果。城市风貌改造,城市风貌得到了一次修整,表面焕然一新,对于提高城市形象和影响力,提升城市精神面貌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合理总结前人建设的经验,避开不合理因素,追求技术、材料、经济、效果等各个方面的合理化,从而保证城市工程建设的综合效果。
1.云南思茅概况
思茅区位于云南省南部、普洱市中南部、澜沧江中下游,是普洱市委、政府所在地,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连接东南亚的交通枢纽。全区东西长118公里,南北宽72公里,国土总面积3928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半山区面积308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8.62%。
思茅区属低纬高原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低纬、高温、多雨、静风的特点,年均气温17.9℃,有林地456万亩,森林覆盖率76.9%。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是消暑避寒、旅游休假的胜地,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好地方,享有“绿海明珠”、“林中之城”的盛誉。该地区属南亚热带气候类型,垂直气候特征明显。物产丰富,盛产橡胶,有著名的普洱茶、景谷芒果等。
由于各民族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和婚丧嫁娶礼仪等方面的差异,产生了木鼓节、葫芦节、祭节、火把节、泼水节等各具特色的传统节日,形成了三道茶、三跺脚、跳秧歌、赕白象、扭股舞、芦笙舞、拉木鼓等绚丽多彩的民族民间文艺。神奇的高山密林、原始迷人的自然风光等更为思茅增添了诗情画意。
2 目前思茅城市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城市欲望的漫延,城市不断建造着越来越高的楼房,城市独特的人文历史积淀被简单的高楼化所吞噬,城市的文化被欲望的洪流所淹没。城市欲望的扩张,越来越多的城市的特色正逐步丧失。
2.1城市历史、文化的沉沦
从思茅的文化景观到历史街区,从文物古迹到地方民居,从传统技能到社会习俗等,众多物质的与非物质的文化遗产,都是形成思茅独特城市记忆的有力物证,也是思茅文化价值的重要体现。但是,一些所谓的“旧城改造”、“危旧房改造”中,大拆大建的开发,使得一片片历史街区被夷为平地;一座座传统民居被无情摧毁。忽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造成这些历史性城市文化空间的破坏、历史文脉的割裂。
2.2城市面貌的趋同
城市面貌是一个城市的物质生活、文化传统、地理环境等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但是,一些城市在规划建设中抄袭、模仿、复制现象十分普遍,城市面貌正在急速地走向趋同,导致“南方北方一个样,大城小城一个样,城里城外一个样”的特色危机。各地具有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城市风貌正在消失,代之而来的是几乎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千城一面”的现象日趋严重。
2.3城市建设的失调
在以前的建设中缺少科学态度和人文意识,往往采取单一依赖土地经营来拉动经济的增长方式,导致出现“圈地运动”和“造城运动” 。城建中只追求物质利益,而忽视文化生态,在城市建设中存在盲目攀比、不切实际倾向。表现出对文化传统认知的肤浅、对城市精神理解的錯位和对城市发展定位的迷茫。
2.4城市环境的恶化
近年来,我市城建表现出粗放式城市开发,以对自然无限制的掠夺来满足发展的欲望,致使环境面临突出问题:空气污染、土质污染、水体污染、视觉污染、听觉污染;热岛效应加剧、交通堵塞加剧、资源短缺加剧;绿色空间减少、安全空间减少、人的活动空间减少,严重破坏了清幽宁静的茶苑风情。
3进行思茅风貌改造的主要手段
3.1 传承思茅历史文化,推进城市文化遗产建设,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当前,文化竞争力的影响与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人们看到,在物质增长方式趋同,资源与环境压力增大的今天,城市文化成为城市发展的驱动力,体现出更强的经济社会价值。我们在城建中应该继承历史和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吸取其中的智慧和力量融入到现金的社会发展之中,将我市大造成为最有文化内涵的、最美丽的、最适宜居住地方来,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学习参观。
3.2改变低俗的城市形象
在本次我市的城市风貌改造中,及时对建筑物上附加的简易建筑、临时建筑和违法建筑予以拆除或按规范改造,拆除影响建筑美观的防盗笼(窗、栏)、活动遮阳雨棚和晒衣架等,并规范设置太阳能及热水管道,随之而来的是通过对建筑的立面、色彩、风格进行改造形成灰瓦、白墙、木线条、普洱红、普洱青等建筑元素组成“大树掩映、白墙青瓦、红色点缀”的普洱独特建筑风貌。
3.3构建卫生、文明城市,改善城市环境
为提升我市的绿色空间、安全空间、人的活动空间,构建清幽宁静的茶苑生活,对喧嚣的商业建筑进行改造,取消户外大型商业广告牌,统一设计制作商业门头招牌,呈现茶苑的古色古香。为提供市民卫生文明的城市环境,对道路两旁的环卫设施、公共车站进行统一规划设计,科学合理设置,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及交通设施。使改造范围内的街道得到绿化、美化、亮化,突出层次性、多样性、艺术性。
3.4传承历史风貌,构建人文城市
在建设中依靠科学发展的态度和人文意识,坚持地方元素、历史风貌不盲目攀比、不脱离实际,深化传统文化遗产认知,总结经验,正确认识城市精神理,正视城市发展定位。构建一个与国际接轨的、经典实用的、包含地方特色的、生态优越的、未来延伸的思茅特色建筑。 4.迅速推进思茅风貌改造的建议
4.1优化风貌设计,凸显地域特色
思茅区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地方,独有的区位优势、历史名望、人文景观和源远流长的普洱茶文化,使思茅具备了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在风貌改造中应牢牢体现多样性要求,立足于思茅产业的恢复提升,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要明确思茅发展定位与建筑风格,要从生态环境、场镇色彩、道路风貌、建筑风貌、景观环境风貌、节点风貌、平面装饰和公共设施这七个设计方面来入手,对规划进行优化调整,重点突出房屋立面、坡屋顶、山墙、披檐、窗户精边及窗花等符号处理,在城镇之间、城乡之间实施绿色走廊工程,以道路沿线、城市景观节点、居民小区绿色景观,推出《妙曼普洱》、《茶马古道》、《牡帕密帕》、《普洱之恋》、《虎妈》、《阿佤山》等一批音乐、影视、歌舞为特色的影视,力求凸显思茅风情特色。并且充分利用“茶马古道”这一特色,发展茶文化,打造旅游业。思茅地区居住的民族非常多,有哈尼、佤、傣、布朗等25个民族,因此在进行城市改造时,要突出思茅多民族的特点,将独特的传统文化以及风俗习惯贯穿于城市改造中。
4.2加强项目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
在对思茅的改造中,要紧抓质量和安全这两个关鍵环节不松手,一定要高标准、严要求地进行风貌改造工作。一是应以合同为依据,健全任务层级分解、责任明确、权责相适应的城镇风貌改造工程管理体系,项目业主应认真履行业主责任,按规定和建设程序,紧扣节点,努力抓好各项管理工作的落实,同时按照合同约定,加强对施工单位的履约管理,精心组织,科学安排好项目建设中各阶段的工作,及时协调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确保工程按计划完成。二是应规范城镇风貌改造项目的招投标活动,同时认真做好招投标后的合同履约情况的监督检查。三是应强化质量管理和安全生产。业主、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应进一步强化意识,不定期地组织事故隐患排查,对查出的事故隐患,要制定整改计划,明确整改措施,落实责任到人,限期完成整改;同时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健全质量保证体系,确保质量和安全。
结语
在全球化与快速城市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城市的风貌特色正逐步消失,城市的景观与风貌改造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城市风貌主要是由城市所在地域的自然过程、历史文化过程和当地人的社会经济活动所决定的,既是城市视觉审美的对象,也是城市居民定位和认同的根本,更是生态过程和社会经济过程的载体,并讲述城市历史文化故事。一个最优的城市景观风貌,不应仅仅是视觉“美”的同时也必须是“健康”的与“有内涵”的。
参考文献
[1]王丽媛.基于可操作性的城市风貌控制研究初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08):89-90
[2]屈军.都江堰市城市风貌改造[J].四川建筑.2004年04期.34-35
[3]李培林.云南近代小城镇发展述略[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2期.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