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内高校积极探索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尚未专业化和规范化。文章探讨了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困境,表现为目标不明确、队伍不专业、开展不规范、考核不激励。主要由大众媒介对高校心理危机事件的过分关注、高校师生对心理危机的常理性知识匮乏、学生工作者对心理危机事件的非理性认识、心理从业者对心理危机干预的非专业对接等原因导致。从操作性层面提出了ONES工作体系:目标体系、网络体系、教育体系和支持体系。
关键词: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体系;ONES
作者简介:白煜(1976-),男,辽宁鞍山人,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培训师,处经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北京 100875)主要研究方向:心理咨询、健康教育。(北京 100086)
近十年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蓬勃发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众多高校积极探索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在组织制度、规章预案、运营机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由于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工作任务的敏感性、工作方式的专业性,导致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尚未专业化和规范化的开展,缺乏工作督导和评价机制,工作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本文拟探讨国内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困难并剖析原因,继而从操作性层面提出建议和策略。
一、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困境
目前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很难高效务实的开展,在工作中流于形式,操作上落入俗套,总结里高谈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工作目标不明确
多数高校认为,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最终目标,坚持教育为主、重在预防原则,增强学生心理调节、社会适应和挫折承受等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塑造学生健全人格。[1]这种观点强调发展和教育,聚焦于大学生的人格成长,虽然符合高等教育的规律,契合教育心理学的学理期望,但不利于工作实效开展。培养健全人格是高校育人目标之一,也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所以目标的“混淆”不能够明确定位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导致工作内涵和操作机制不明确。心理危机事件具有时效性和突发性,需要有一个明确的、可操作的工作目标。事实上,面向个别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功能、面向部分学生的心理咨询功能、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和面向学生工作的调研功能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四大功能。[2]心理危机干预功能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前提,是学校最期望、学生工作最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最能彰显的工作价值所在。
2.工作队伍不专业
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主的学生工作者是危机干预工作的主要执行者,专业主要是教育学和心理学。他们面对“正常”学生群体的心理教育与“一般心理问题”学生群体的心理咨询时可以胜任,但面对严重心理障碍和精神问题学生时,缺乏问题的诊断、识别和帮扶的能力,从而无法高效率地开展工作。其次,心理学专业学生在校课程体系是以追求量化和普适规律为导向的“科学心理学”,面向以人的幸福和发展为需求的“大众心理学”时便会遇到麻烦。此外,多数高校里接受全日制教育体系的心理健康教育从业者不多,两课教师、辅导员在短暂培训后就上岗,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或多或少地纠缠,导致工作缺乏专业持续性。所以,工作队伍不专业是导致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低效的主要内因。
3.工作开展不规范
多数高校制订了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方案和预案,在文件中明确了工作流程和操作程序。但在实际工作中更多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地开展工作或者开展不规范。“校(心理中心)—院系(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三级信息工作网络已成为国内高校成熟的工作模式,取得了一些富有探索意义和应用价值的成果,网络符合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系统的组织架构。首先,心理委员作为基层的一环,更多的是一个心理危机信息的发现者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者,他(她)无法承载起一些高校所界定的能力:心理问题学生的帮助者和心理危机事件的处理者。对于心理危机学生的隐私保护和已发生恶性心理危机事件的事后干预都不能过多地将信息对学生公布。过度地夸大三级网络特别是班级中心理委员的作用的倾向应引起重视。其次,辅导员多数忙于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教育事务,工作任务量大而精力很少投入在心理危机工作上,可能会出现心理危机事件信息不能及时地沟通。
4.工作评价不激励
处于心理危机中的学生数量很少,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具体繁琐、耗费心力,很难获得预期目标,取得工作效果不宜对外展现,导致部分学生工作者可能心存侥幸,不愿耗费太多精力。另外,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没有纳入到院系学生工作的考核评价体系,没有形成定性或定量的工作指标,无法从宏观角度对院系学生工作提出要求,没有奖惩的工作在操作中会打扣折。此外,心理危机事件突发后,高校重视当事人的善后和周围学生的心理干预,但缺乏对辅导员等学生工作者的心理援助,容易导致职业倦怠,影响工作绩效。
二、高校心理危机工作困境的原因分析
1.大众媒介对高校心理危机事件的过分关注
社会大众对大学生群体的高期望值,带来相对固化的认知印象:大学生是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具有强大的抗挫折能力。过高的期望导致大众很难接受学生极端性事件事实,从而更加关注此类信息以验证认知。再加上不肯花费时间研读心理危机的知识,作为受众,很容易接受媒介所宣传的自上而下的信息。
大学生的极端性事件容易导致大众媒介过分关注或者不切实际的报道,虽然提升了媒介点击率,却忽略了非理性的报导容易给社会、学校、学生等带来持续的负面影响。
2.高校师生对心理危机的常理性知识匮乏
高校人才培养的主渠道是专业课堂。现实体制中“教”与“学”的相对分离,导致师生关系尴尬,仅有表面的专业联系,缺乏感情纽带联系。现有环境下,教师多应付单位的工作考核和量化指标,或疏于对学生的关爱,从而忽略教师的作用。如果给予学生持续的社会支持和策略建议将会帮助个别学生走出人生的低谷。
大学生自杀都有一定的预兆,包括一定的言语、行为、状态和综合症状。[2]如果师生能够对这些线索保持高度的敏锐和迅速地反应,将可能帮助学生安全度过危机,将校内危险降到最低点。
3.学生工作者对心理危机事件的非理性认识
学生工作者和学生工作的组织系统是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事实上的运营者和承载体,学生工作者的态度与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工作的开展。非理性认识可能导致工作流于形式,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无法成为学生工作者稳定的职业价值来源。所以有必要通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和业务督导,建立理性认识,并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从而形成该项工作的强有力抓手。
4.心理从业者对心理危机干预的非专业对接
高校心理从业者的专业背景和教育经历使他们在面对严重心理障碍和精神问题可能导致的极端性行为事件时却无能为力,缺乏甄别、初步诊断、治疗的专业能力。而这些工作恰恰是精神卫生专业医疗机构(包括综合医院的心理科、精神科;专科精神卫生医院)能够从事的。
三、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出路:建立ONES工作体系
1.建立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目标体系(objective),清晰管理问题
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对象是因严重心理障碍或精神问题而可能引发的自杀或他杀倾向的极端性事件,目标是尽最大可能保证校园内不出事或降低潜在的不利影响。心理危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导致管理和工作的复杂,所以代表学校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目标是对目标学生的初步诊断、甄别,评估危机程度并给出具体的建议;代表院系的辅导员的目标是对所辖学生情况的及时掌握和信息汇报;代表班级的心理委员的目标是对本班学生心理状况的及时汇报。
2.构建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网络体系(network),及时发现问题
在学生工作组织体系基础上,建立校(心理中心)—院系(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三级网络体系,从而及时发现问题。做到工作的真正开展,还要坚持以下的工作原则:心理委员每两周上报一次本班学生的心理状况特别是重点关注的心理问题学生;心理中心的教师每一个月与所辖院系辅导员进行及时沟通,了解目标学生的情况,并给出具体的建议或策略;心理中心每两个月组织一次学生工作系统的重点关注的心理问题学生的交流会,建立预警对象库,及时地沟通反馈,具体到每位目标学生。此外,对于突发事件,做到随时发现,即时诊断,随时汇报,及时处理,按照工作预案,启动干预策略。
为了监督工作网络体系的健康有序进行,此项工作纳入到院系整体的学生工作考核评估体系中,通过奖励先进,促进工作的开展。用考核机制推动院系积极的思考问题,探索好的办法与举措。另外,建立心理委员协会,为心理委员的成长提供支持平台;在院系学生会中建立心理健康部,成为心理委员工作交流与沟通的平台。
3.建全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支持体系(support),专业处理问题
高校心理咨询机构与所在地区的精神卫生专业医疗机构之间建立科学有效的心理危机转介机制,及时将相关学生转介治疗。对有障碍性心理问题的学生但碍于情面不愿去就诊,邀请专科医生在合适的时间到校园内接诊;对有严重性心理障碍的学生(如抑郁症、神经症等)可在学生、教师的陪伴下到专业机构就诊;对有精神问题或严重心理危机的学生,要及时通知其法定监护人,协助监护人做好监控工作,并及时将学生转介,做好详细记录。
建立心理从业者与专业医生的工作交流机制,通过督导提供专业支持,促进业务提升。工作交流和督导是心理从业者能力提升,获取专业支持的主要途径。另外,特别要重视对经历危机事件的辅导员及其相关人员提供支持性心理辅导,或者提供假期,最大程度地减少危机事件对工作队伍的负面影响。最后,要结合危机事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通过经验的提炼提高师生对心理危机事件的认识及应对能力。
4.完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教育体系(education),科学预防问题
坚持“预防为主、教育为本”的根本原则,是高校做好此项工作的关键。高校通过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意识,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是预防的治本之策。一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通过公共选修课、德育课,普及心理危机干预知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以健康的心态融入社会。二是以心理健康状况普查为基础,及时发现学生中可能存在的心理危机情况,建立预警对象库,重点关注有较严重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家族史的学生,落实具体危机干预人和帮助人,做好危机预防工作。三是以团队训练和团体辅导为载体,增强学生的团队凝聚力,提高对班集体的归宿感,通过集体的力量和爱的温暖,促进他们融入到高校的生活中。
四、结束语
目标是工作的前提,网络是工作的载体,支持是工作的保障,而教育是工作的根本。只有四个体系形成合力,才能促进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走出当前的困境,取得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雷秀雅,等.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的五个维度[J].中国高教研究,2009,(1):90-91.
[2]倪士光,邱建玲.从操作性层面谈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的构建[J].科教论坛,2006,(5):104-108.
[3]杨鑫铨.关于健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11):53-54.
[4]B.E.Gilliand,R.K.James.危机干预策略[M].肖水源,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750-753.
(责任编辑:苏宇嵬)
关键词: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体系;ONES
作者简介:白煜(1976-),男,辽宁鞍山人,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培训师,处经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北京 100875)主要研究方向:心理咨询、健康教育。(北京 100086)
近十年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蓬勃发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众多高校积极探索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在组织制度、规章预案、运营机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由于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工作任务的敏感性、工作方式的专业性,导致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尚未专业化和规范化的开展,缺乏工作督导和评价机制,工作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本文拟探讨国内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困难并剖析原因,继而从操作性层面提出建议和策略。
一、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困境
目前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很难高效务实的开展,在工作中流于形式,操作上落入俗套,总结里高谈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工作目标不明确
多数高校认为,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最终目标,坚持教育为主、重在预防原则,增强学生心理调节、社会适应和挫折承受等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塑造学生健全人格。[1]这种观点强调发展和教育,聚焦于大学生的人格成长,虽然符合高等教育的规律,契合教育心理学的学理期望,但不利于工作实效开展。培养健全人格是高校育人目标之一,也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所以目标的“混淆”不能够明确定位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导致工作内涵和操作机制不明确。心理危机事件具有时效性和突发性,需要有一个明确的、可操作的工作目标。事实上,面向个别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功能、面向部分学生的心理咨询功能、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和面向学生工作的调研功能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四大功能。[2]心理危机干预功能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前提,是学校最期望、学生工作最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最能彰显的工作价值所在。
2.工作队伍不专业
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主的学生工作者是危机干预工作的主要执行者,专业主要是教育学和心理学。他们面对“正常”学生群体的心理教育与“一般心理问题”学生群体的心理咨询时可以胜任,但面对严重心理障碍和精神问题学生时,缺乏问题的诊断、识别和帮扶的能力,从而无法高效率地开展工作。其次,心理学专业学生在校课程体系是以追求量化和普适规律为导向的“科学心理学”,面向以人的幸福和发展为需求的“大众心理学”时便会遇到麻烦。此外,多数高校里接受全日制教育体系的心理健康教育从业者不多,两课教师、辅导员在短暂培训后就上岗,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或多或少地纠缠,导致工作缺乏专业持续性。所以,工作队伍不专业是导致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低效的主要内因。
3.工作开展不规范
多数高校制订了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方案和预案,在文件中明确了工作流程和操作程序。但在实际工作中更多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地开展工作或者开展不规范。“校(心理中心)—院系(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三级信息工作网络已成为国内高校成熟的工作模式,取得了一些富有探索意义和应用价值的成果,网络符合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系统的组织架构。首先,心理委员作为基层的一环,更多的是一个心理危机信息的发现者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者,他(她)无法承载起一些高校所界定的能力:心理问题学生的帮助者和心理危机事件的处理者。对于心理危机学生的隐私保护和已发生恶性心理危机事件的事后干预都不能过多地将信息对学生公布。过度地夸大三级网络特别是班级中心理委员的作用的倾向应引起重视。其次,辅导员多数忙于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教育事务,工作任务量大而精力很少投入在心理危机工作上,可能会出现心理危机事件信息不能及时地沟通。
4.工作评价不激励
处于心理危机中的学生数量很少,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具体繁琐、耗费心力,很难获得预期目标,取得工作效果不宜对外展现,导致部分学生工作者可能心存侥幸,不愿耗费太多精力。另外,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没有纳入到院系学生工作的考核评价体系,没有形成定性或定量的工作指标,无法从宏观角度对院系学生工作提出要求,没有奖惩的工作在操作中会打扣折。此外,心理危机事件突发后,高校重视当事人的善后和周围学生的心理干预,但缺乏对辅导员等学生工作者的心理援助,容易导致职业倦怠,影响工作绩效。
二、高校心理危机工作困境的原因分析
1.大众媒介对高校心理危机事件的过分关注
社会大众对大学生群体的高期望值,带来相对固化的认知印象:大学生是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具有强大的抗挫折能力。过高的期望导致大众很难接受学生极端性事件事实,从而更加关注此类信息以验证认知。再加上不肯花费时间研读心理危机的知识,作为受众,很容易接受媒介所宣传的自上而下的信息。
大学生的极端性事件容易导致大众媒介过分关注或者不切实际的报道,虽然提升了媒介点击率,却忽略了非理性的报导容易给社会、学校、学生等带来持续的负面影响。
2.高校师生对心理危机的常理性知识匮乏
高校人才培养的主渠道是专业课堂。现实体制中“教”与“学”的相对分离,导致师生关系尴尬,仅有表面的专业联系,缺乏感情纽带联系。现有环境下,教师多应付单位的工作考核和量化指标,或疏于对学生的关爱,从而忽略教师的作用。如果给予学生持续的社会支持和策略建议将会帮助个别学生走出人生的低谷。
大学生自杀都有一定的预兆,包括一定的言语、行为、状态和综合症状。[2]如果师生能够对这些线索保持高度的敏锐和迅速地反应,将可能帮助学生安全度过危机,将校内危险降到最低点。
3.学生工作者对心理危机事件的非理性认识
学生工作者和学生工作的组织系统是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事实上的运营者和承载体,学生工作者的态度与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工作的开展。非理性认识可能导致工作流于形式,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无法成为学生工作者稳定的职业价值来源。所以有必要通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和业务督导,建立理性认识,并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从而形成该项工作的强有力抓手。
4.心理从业者对心理危机干预的非专业对接
高校心理从业者的专业背景和教育经历使他们在面对严重心理障碍和精神问题可能导致的极端性行为事件时却无能为力,缺乏甄别、初步诊断、治疗的专业能力。而这些工作恰恰是精神卫生专业医疗机构(包括综合医院的心理科、精神科;专科精神卫生医院)能够从事的。
三、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出路:建立ONES工作体系
1.建立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目标体系(objective),清晰管理问题
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对象是因严重心理障碍或精神问题而可能引发的自杀或他杀倾向的极端性事件,目标是尽最大可能保证校园内不出事或降低潜在的不利影响。心理危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导致管理和工作的复杂,所以代表学校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目标是对目标学生的初步诊断、甄别,评估危机程度并给出具体的建议;代表院系的辅导员的目标是对所辖学生情况的及时掌握和信息汇报;代表班级的心理委员的目标是对本班学生心理状况的及时汇报。
2.构建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网络体系(network),及时发现问题
在学生工作组织体系基础上,建立校(心理中心)—院系(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三级网络体系,从而及时发现问题。做到工作的真正开展,还要坚持以下的工作原则:心理委员每两周上报一次本班学生的心理状况特别是重点关注的心理问题学生;心理中心的教师每一个月与所辖院系辅导员进行及时沟通,了解目标学生的情况,并给出具体的建议或策略;心理中心每两个月组织一次学生工作系统的重点关注的心理问题学生的交流会,建立预警对象库,及时地沟通反馈,具体到每位目标学生。此外,对于突发事件,做到随时发现,即时诊断,随时汇报,及时处理,按照工作预案,启动干预策略。
为了监督工作网络体系的健康有序进行,此项工作纳入到院系整体的学生工作考核评估体系中,通过奖励先进,促进工作的开展。用考核机制推动院系积极的思考问题,探索好的办法与举措。另外,建立心理委员协会,为心理委员的成长提供支持平台;在院系学生会中建立心理健康部,成为心理委员工作交流与沟通的平台。
3.建全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支持体系(support),专业处理问题
高校心理咨询机构与所在地区的精神卫生专业医疗机构之间建立科学有效的心理危机转介机制,及时将相关学生转介治疗。对有障碍性心理问题的学生但碍于情面不愿去就诊,邀请专科医生在合适的时间到校园内接诊;对有严重性心理障碍的学生(如抑郁症、神经症等)可在学生、教师的陪伴下到专业机构就诊;对有精神问题或严重心理危机的学生,要及时通知其法定监护人,协助监护人做好监控工作,并及时将学生转介,做好详细记录。
建立心理从业者与专业医生的工作交流机制,通过督导提供专业支持,促进业务提升。工作交流和督导是心理从业者能力提升,获取专业支持的主要途径。另外,特别要重视对经历危机事件的辅导员及其相关人员提供支持性心理辅导,或者提供假期,最大程度地减少危机事件对工作队伍的负面影响。最后,要结合危机事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通过经验的提炼提高师生对心理危机事件的认识及应对能力。
4.完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教育体系(education),科学预防问题
坚持“预防为主、教育为本”的根本原则,是高校做好此项工作的关键。高校通过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意识,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是预防的治本之策。一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通过公共选修课、德育课,普及心理危机干预知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以健康的心态融入社会。二是以心理健康状况普查为基础,及时发现学生中可能存在的心理危机情况,建立预警对象库,重点关注有较严重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家族史的学生,落实具体危机干预人和帮助人,做好危机预防工作。三是以团队训练和团体辅导为载体,增强学生的团队凝聚力,提高对班集体的归宿感,通过集体的力量和爱的温暖,促进他们融入到高校的生活中。
四、结束语
目标是工作的前提,网络是工作的载体,支持是工作的保障,而教育是工作的根本。只有四个体系形成合力,才能促进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走出当前的困境,取得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雷秀雅,等.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的五个维度[J].中国高教研究,2009,(1):90-91.
[2]倪士光,邱建玲.从操作性层面谈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的构建[J].科教论坛,2006,(5):104-108.
[3]杨鑫铨.关于健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11):53-54.
[4]B.E.Gilliand,R.K.James.危机干预策略[M].肖水源,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750-753.
(责任编辑:苏宇嵬)